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草莽年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海一岛

    想要过点普通人的生活,咋就这么难呢

    说不得以后上街时,只好戴副墨镜了。

    终于明白明星们喜欢墨镜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装酷和耍帅。

    “对,是我。你是”

    明知故问。

    王万达的表情显得有些激动,赶紧打开随身携带的一只油腻腻的黑色公文包,一阵翻找。

    “李董您好,这是我的名片,我是大连万达房地产集团公司的负责人,我叫……”

    李亚东接过名片后看了一眼,继而装进口袋中,笑呵呵地说,“原来是万达集团,王总对吧,幸会幸会。”

    他这么一说后,王万达顿感受宠若惊,惊讶道:“李董也听说过我们公司”

    “哦,有所耳闻。”

    得到他肯定的答复后,王万达瞬间激动不已,同时心里也多少有些疑惑,心想自家公司已经这么有名了吗

    “想不到李董百忙之中还关注过我们公司,这真是我们的荣幸……”

    原来王万达其实也是个俗人,一顿马屁听得李亚东都腻歪。

    “这没什么。”李亚东笑着摆手,直接跳过了这个商业互吹的“标准流程”,询问道:“王总过来银行……也是为了贷款”

    “那可不吗”这么好的机会如果都不知道把握的话,那他王万达就不叫王万达了,赶紧点头道:“只是我们公司的企业资质,好像并不符合贵银行的贷款条件,我……”

    “这样吧,你跟我来,我找经理问问具体是什么原因。”李亚东随口说道。

    “诶,好好好!”王万达顿时大喜过望。

    望着他离开柜台的背影,其他客户可谓艳羡不至。

    万达

    什么鬼公司

    听都没听过,这位李董居然知道,真不知道这个脏了吧唧的家伙走了什么狗屎运。

    “小钟!”

    原来王万达并非一个人,还带了一名跟班,此刻正躺靠在银行大厅的排椅上呼呼大睡,被他一嗓子吼了起来。

    李亚东上下打量了小钟一番,又看了看王万达,心想这俩哥们儿是从东北一路骑摩托车过来的吗,身上都有股酸臭味不说,头发一个比一个有个性。

    李亚东带着俩人上了银行二楼,并唤来了主管贷款业务的经理之




第九百一十二章 想成事,先敢想
    小柯审核资料的速度很快,李亚东甚至感觉他都没怎么看,就放了下来。

    “李董,这个企业资质,真的不符合我们银行的贷款条件。”

    王万达和小钟顿时心头一紧,连呼吸都加重了。

    天知道他们此行被整个公司的人寄予多大厚望,万一空手而归,且不提大家会有多么失望。

    工地那边,公司现在正用这个名头暂时稳住了工人,万一他们感觉上当受骗,到时可不太好伺候。

    “哦”李亚东蹙眉问,“具体问题出在哪里”

    “主要是公司性质不明确。”小柯解释道:“他们公司按道理来说、包括组织架构什么的,都属于私企范畴,但其实底子却是国企。”

    李亚东恍然,总算搞明白了堂堂万达——现在应该也算有点规模,怎么连柜台审核的第一关都没通过。

    公司性质不明确,所有人不清晰,这肯定是贷款的大忌。

    万一到时候没有按时还款,该找谁去要债

    “王总,你们公司是国企”李亚东问,这一点他还真不清楚。

    在他的印象中,万达不就是王家的私有财产吗,凭这个王万达还当过中国首富,不像万科。

    “这个……现在应该已经不属于纯国企的范畴了吧。”

    得,王万达自己都搞不拎清。

    他注意到李亚东翻了个白眼,尴尬一笑,解释道:“公司最早确实是西岗区人民政府牵头成立的,我那时在政府办公室做主任,原名叫作大连西岗住宅开放公司。

    “后来89的时候我调过去做总经理。然后在92年的时候,公司进行了一次体制改革,并且更名为大连万达房地产集团公司,是有意与国企体制脱勾的。”

    你说脱就脱啊,李亚东心想。

    当然,他清楚王万达最后确实成功了,算是运气比较好的一个。

    可很多企业就没那么走运,刚刚说到万科,王市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体制改革失败,最终被架空权利扫地出门,对外的说法倒是更好听一些,什么卸下权利,去做一些其他的自己想做的事情,实际上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子,稍微关注商业事件的人都清楚。

    90年代末的国企体制改革,包括工人下岗潮,其实都是计划经济所遗留的祸根,在市场经济的时代,它们迟早都会爆发病症,为了国家大局着想,必须施猛药救治。

    而挺过来的人,将会更加强大,至于没挺过来的,则意味着“牺牲”。

    李亚东犹记得当时《南方周末报》就在一篇新闻中写道: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脸……

    “王总,你想贷多少钱”李亚东问,倒也懒得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结。

    作为银行董事会主席,他跳过一些标准流程,特批一笔贷款,并没有太大问题。

    因为他很清楚,万达最终的企业归属很明确,就属于眼前这个人。

    小柯微微一怔,似乎没想到**oss这么好说话,毕竟这个贷款门槛的设立他还亲自参入过。

    此举可谓自己打破自己定下的规矩。

    而王万达和小钟俩人,则瞬间狂喜不止,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

    “我想贷5……不,1000万。”王万达连声道。

    而听他这么一说后,旁边的小钟,一双眼珠子则瞪得滚圆滚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亚东笑了笑,看了表情亢奋的王万达一眼后,心想这家伙倒还挺会顺着竹竿往上爬嘛,明明目标只有500万,看到自己这么“好说话”后,瞬间坐地起价,直接翻出一倍。

    不过,这次却是李亚东想岔了。

    王万达的真实目标根本就不是什么500万,而是……50万。

    是的,仅仅50万。

    为此,他整整奔走于几家国有银行之间不下上百次,却还是一分钱都没有贷到。

    此时的万达,其实并没有李亚东想象的那么庞大,仅是一家市级公司而已。

    实际上捋一捋就清楚了,他们从一个小小的区政府系统中剥离出来、更名为“万达”,不过才短短两年不到,能发展成多大规模

    所以能成就大事的人,大概都有一个共同特性——胃口够大!

    心中若无江山,自然也无法君临天下。

    想成事,先敢想!

    马阿里在创立阿里巴巴时,18位联合创始人共同凑了5万块,那时他就敢信誓旦旦的对他们说“我们一定会成为一家全世界一流的互联网企业”。

    “1000万数目不算小,还是银行开业后最大的一笔贷款,不过,倒也不是不能贷给你。”

    李亚东干脆得令小柯惊讶、小钟震惊,王万达则心花怒放。

    &n



第九百一十三章 望闻问切
    年关越来越近,李亚东肯定是要赶回首都过年的,所以注定无法在魔都久待,但走之前,还有几件事情需要处理一下。

    与熊小鸽见面的这天,也不知天公作美不作美,魔都飘起了雪花,这令很多人感到兴奋,就譬如从小生活在香港的杰克和宫玲,他们这辈子见到的雪花屈指可数。

    可对于齐家兄弟、包括李亚东这种常住于北方的人来说,就实在算不上稀罕,甚至感觉厌烦。

    雪天出行,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路湿打滑,多有不便。

    会面的地点是一个涮羊肉火锅店,寒冬腊月,雪花飘飘,没什么事情能胜过一顿火锅。

    李亚东是钟情此道的,在他看来火锅就是中华美食的集大成者——万物皆可煮,化繁为易,别有一番滋味。

    比较可惜的是,这个年代的火锅种类远没有二十年后那么多样,四汌火锅也没有横扫全球,前几年风靡的是老北京火锅,近年来涮羊肉火锅渐渐开始主导市场。

    谁家如果请客吃饭,说一起出去吃涮羊肉,那绝对是一件倍有面子的事情。

    别的先不提,就说将羊肉弄成一个空心卷的造型,堆在漂亮的瓷盘中,看起来就感觉非常高端大气上档次。

    所以商务会谈,在涮羊肉火锅店中进行,在这个年代一点都不违和,甚至非常流行。

    包厢是杰克订的,他在魔都常住了几年,已然算半个本地通,店内生意非常火爆,想来味道应该还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老板比较一根筋。

    望着桌面上摆放得整整齐齐的8盘涮羊肉,李亚东不禁感觉有些头晕——晕羊肉。

    丫的敢不敢把菜单上加点别的菜

    说涮羊肉,就真的只有涮羊肉一个菜啊

    做生意这么一根筋是要不得的。

    “喝点”李亚东淡笑着望向对面的微胖青年。

    他穿着一件羽绒服,进了包厢也没脱,似乎很怕冷,相貌算不上帅气,但很耐看,倒没什么很特别的气质,走到大街上旁人绝对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却是中国第一位风投经理人。

    “那就喝点,但我不胜酒力。”熊小鸽同样笑着回话,很好沟通的样子。

    李亚东点点头,让杰克回车上拿了一瓶茅台——不是他看不起这家店,正宗的飞天茅台这里肯定是没有的。至于其他酒,李亚东不爱喝。

    不是挑,而是怕。

    说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秦池酒”,也不知道二十年后还有多少人记得,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品牌,已经连续两年蝉联了央视的标王。

    在当下的白酒行业中,声势一时无两,就连茅台都得靠边站。

    这不马上就要过年了吗如果谁家年夜饭的饭桌上能拎出一瓶秦池酒,那这个年就算过体面了,亲朋好友的祝福话指定都要比往年多一些。

    然而,就是这个以一年数亿人民币的高价,联系两年砸下央视标王的霸气白酒品牌,却在两年之后,被媒体曝光了勾兑酒丑闻……

    所以在这个野蛮生长的年代,纵然连央视作保、放在新闻联播前5秒播放广告的钻石级品牌,也是可以不靠谱的。

    一行只有三个人,齐家兄弟虽然来了,却没有进包厢,有外人在的时候,他们向来注意自己的身份。

    人虽然不多,但涮着羊肉,喝着小酒,气氛也算融洽。

    “熊总怎么看待目前国内的风投市场”

    熊小鸽的大名李亚东也算闻名已久,只知道是个牛人,投资成功过不少企业,但具体有多牛,其实并没有一个度量,如今既然照面了,倒是有意领教一下。

    “笋埋于土,厚积薄发。”

    “哦”李亚东情不自禁地眼前一亮,道:“愿闻其详。”

    “李董慧眼如炬,又怎会看不清这个局面呢”熊小鸽含笑说,“目前中国的民营企业就好像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规模之大、发展之快,稀世罕见。当然,这些春笋并不



第九百一十四章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c_t;确认对方的确有才,并且是自己想要的人后,李亚东倒也不拐外抹角,很直接的便道明了此行的目的。

    “加盟我的公司吧。”

    熊小鸽自然不是笨人,对方两次接触自己,其目的已经昭然若揭。

    客观讲,东方红风投确实很有吸引力,先不提别的,只说一件事,或是说一个东西——钱。

    要知道,他们美国idg公司与上嗨科委合资成立的这家风投公司,注册资金不过才2000万。

    而对方呢

    5个亿!

    根本不在一个级量。

    而风投公司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钱呀!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钱,你投个屁!

    即便看到潜力巨大的好企业,也只能眼巴巴的干瞪眼。

    只是……

    “李董,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但贵集团旗下的风投公司,不是已经有两位资深的老总了吗大家毕竟在一个行业里厮混,我多少也了解过,据说一位是香港那边过来的金融界前辈,几乎见证了整个香港金融业的发展,经验老道。另一位也不差,美国著名风投公司的高级经理人出身,从业时间是我的好几倍,有他们二位掌舵东方红风投,我再过去……是不是显得有些多余”

    “怎么会多余呢!”李亚东瞪着眼珠子说,“罗总有罗总的优点,老迈有老迈的优点,你有你的优点,这不矛盾嘛!甚至从某种层面讲刚好可以形成互补,组成一个铁三角,多好呀!”

    这倒是一句实话,也是李亚东的期许。

    他对罗叔和迈克尔俩人的优缺点十分清楚。

    先说罗叔。

    他什么都好,正如刚才熊小鸽所言,经验老道。但关键,他的这些经验却并不是十分对口。

    是,他确实能玩转金融业的很多东西,譬如股票、基金什么的,甚至连管理银行都历练出了几把刷子,但对于风投,他其实还是一名新人。

    他走的是技术路线,而风投,最重要的其实还是眼光。
1...320321322323324...3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