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草莽年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海一岛
    时间已至年中,天气渐渐变得炎热起来,前几天还不那么明显,至少晚上还是凉爽的,但这几天就已经有了很直观的感受,人待在窑洞里不开电扇感觉闷得慌。

    所以胜利哥虽然把李亚东喊了过来,但俩人并未进入窑洞,而是搬了小马扎坐在院子里,旁边搁了一盘蚊香。

    “我说东哥,你真没开玩笑吗不能这么随便吧手指头一点,一口废井,直接就出油了,还是相对而言的大油”

    听完李亚东简单地将今天的喜悦分享了一番后,饶是胜利哥,都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他很清楚东哥对于石油开采完全是个外行,可谓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

    “你闻闻我身上的酒气,像开玩笑的样子”李亚东没好气道。

    他刚才跟胜利哥讲,正是因为心情好,所以晚上拉着刚招揽的两个人,去饭店小酌了几杯。

    胜利哥哪里用闻呀,一看他的脸就知道确实喝了酒。

    “服了,那你这运气,也确实爆棚了。”胜利哥拱拱手道,一副“甘拜下风”的模样。

    就这么一口废井,如果东哥所说的开油工的判断都属实的话,至少几个亿进账。

    你能不服

    mmp的,为什么有些人赚钱这么容易,赚几个亿就跟玩似的

    而他呢,跑到异国他乡翘着屁股干了好几年,连套房子都买不起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行了,那边我暂时不打算大动干戈,就这口井先开采着,后续的事情等你们这边搞完了再说,免得弄出什么幺蛾子。说说你们这边吧,我前脚刚进门,后脚你就来了,应该有什么好消息吧”李亚东笑呵呵地问。

    “嗯。”胜利哥同样笑了笑,点头道:“确实有好消息,而且还不止一个。”

    “哦”李亚东眼神明亮,道:“讲讲。”

    “首先,历时半个多月……你看我,整个人都晒黑了一圈。”胜利哥指着自己的脸说,“这片大漠底下的大致情况,总算给弄清楚了。”

    “行了啊你,送钱给你赚,还好意思叫苦”李亚东翻着白眼说。

    有些话他早就跟胜利哥讲明白了,他只要结果,不在乎过程,也没兴趣知道谢兴洋的钱最后去了哪里——捅出篓子他给兜着,胜利哥要有本事就把谢兴洋的钱全部装进自己的口袋中,反正他是一毛不要。

    一来不是特别多,可有可无的意思;二来感觉他的钱注定干净不了,有点不屑。

    当然了,如果胜利哥愿意的话,可以将一帮老毛子的出国津贴、包括爱莎库娃的聘请费用结一下,这个他倒是不介意。

    “这……也不是叫苦,就是想说明一下,这钱赚得也不容易啊!”胜利哥讪讪笑道:“而且比较可惜的是,大头注定得送给土地公了。”

    “哦怎么讲”李亚东问。

    “这个我有时间再跟你解释,先说说大漠底下的情况。”

    “确实有油”李亚东又问。

    “嗯。”胜利哥用力点头道:“不但有油,而且相对于私人投资商来说,这个原油储备还不算少。”

    “是吗”李亚东眼前一亮,感觉今天就是自己的幸运日啊,怎么尽是好消息,忙不迭地追问,“有多少当量”

    “我们毛估估的话,应该能达到100万吨。”

    “卧槽!这么多”李亚东吓得直接爆了一句粗口。

    100万吨原油是什么概念

    是,听起来好像并不是很多的样子,因为中国目前正在开采的几个油田,小一些的,譬如中原油田那种,目前勘测的原油当量都有4亿多吨。

    但关键,那是国家的生意,开采出来要照顾13亿人口的需求。

    而100万吨原油如果拿出来让某一个人去发财的话,那……

    李亚东在脑子里捋了捋,岂不是……价值数百亿人民币

    就是分给政府一半,然后把其他的乱七八糟的费用、包括人工全部除开,再不济,也能落个一百亿吧

    这钱……未免也太好赚吧李亚东心想。

    当然,想赚这笔钱,前提是他必须把这片大漠搞到手才行。

    “是啊,对于私人投资商而言,确实是一笔横财了。”胜利哥呵呵笑道:“东哥,我知道你现在在想什么,不过我要告诉你的是,肯定没你想象的那么多。”

    “为啥”李亚东蹙眉问,并不好奇他能猜到自己的心思。

    胜利哥只要不傻,就知道他对这片大漠早有窥伺之心。

    否则这么处心积虑的去对付谢兴洋,难道仅仅是为了报几天的牢狱之灾吗那未免也太大动干戈了,并不符合他的行事风格。

    用相对贬义一点的说法:他向来无利不起早。

    这也是商人共有的特性。

    “两点原因。也是我下面要说的事情。第一,东哥,你别想岔了,原油储量和开采量可




第九百八十六章 祭天开井
    两天后,一个朝霞璀璨的日子。

    由于昨夜下过一场雷雨,所以哪怕是夏季,气温也算不上干燥和炎热,早晨阳光柔和,空气中弥漫着水分子,感觉特别神清气爽。

    这应该是今年入夏以来,多旱少雨的大龙村这边,最好的一个清晨。

    而且好巧不巧的是,翻翻老黄历,今天还是个好日子。

    所以如此美好的一天,有太多事情可做。

    三娃一大早便摸了过来,估计饭都没吃,因为李亚东今天起得也不算晚,此时正蹲在院墙一侧漱口刷牙。

    “干哈呀,油四就说”李亚东见他一脸尬笑地杵在一旁,嘴里吐着泡泡,含糊不清地问。

    “那个……李老师,还记得我上次跟您讲的那件事吗”

    “哪件”李亚东没好气道,这小子每天至少要跟他闲聊大半个小时,谈天论地,无话不谈,那说的事情可就多了。

    这么笼统的一问,鬼知道是哪件。

    “就……我爸妈说的那姑娘,原本要直接过去送彩礼,我没答应,说等个好日子自己先上门看看,他们也同意了。然后……今天就是个好日子,他们早上在那里翻万年历。”

    “啊嚯嚯……呸!”李亚东漱了一遍口后,说,“那你就去呀。”

    他如何不知道三娃这小子在打什么鬼主意,老大个人了,平时胆子大得敢玩鬼,偏偏遇到这事儿像个小娘们一样,见个姑娘而已,硬要拽个人去。

    至于他为什么非得拽自己,而不和他父母一起去,这事儿也不难理解。

    因为他父母早就相中了那姑娘,真要过去了,只怕上了桌子就舍不得下来,恨不得立马把婚期定下来才好,到时他就算有意见,恐怕也只能保留了。

    而自己就不同,在他看来应该深明大义、是能跟他站在同一战线上的人,真要没看对眼,是可以拍拍屁股直接走人的。

    但是,李亚东真不怎么愿意去——一辈子不愿意掺和这种事。

    平心而论,就这么上门瞅一眼,能瞅出个什么东西

    不就是看看人家姑娘长得俊不俊吗

    什么脾性,什么性格,一无所知。

    那如果这姑娘除了长相外,一无是处呢

    以后俩人一旦结婚,处得好就好,处得不好,三娃保不齐还会对他有想法。

    所以啊,这就是典型的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再有一个,他今天也确实不太有空。

    正事是没有,但大戏开台了,胜利哥昨晚已经通知过,说谢兴洋同样看了好日子,准备今天祭天开井。

    他们南方那边的老板都爱捣鼓这个,有没有用不太好说,反正李亚东观察过,越是有钱的老板就越在乎。

    “我……自己不是不太好……去嘛,想您跟我一起,帮我参谋参谋。”三娃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地挠着脑壳说。

    参谋你妹!李亚东心想,是你找媳妇儿,又不是我,相没相中都是自己的事,与旁人何干

    “你自己去呗,我这眼光跟你估计也不太一样,保不齐到时还有分歧,你自己去看看喜不喜欢,不就好了”

    这话李亚东可不是瞎说,三娃这小子的眼光……

    那也是一等一的刁钻。

    别人不提,就说爱莎库娃好了,最近村里不少老爷们儿都在议论这个还没结婚的毛妹子,讲真,许多家伙都眼馋得紧,但你知道三娃怎么说吗

    “她是不是个子太大了点”——这是他的原话。

    李亚东半个字没改。

    大,有啥不好的

    李亚东知道他想表达的意思,不是嫌人家个字高,而是某些地方太大,他有些接受不了。

    他约莫就喜欢那种前后能钉门板的类型。

    能怎么说呢

    还是太年轻了。

    等到了李亚东这个年纪,大概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作“微胖才是极品”,而爱莎库娃正属于这种类型。

    饶是以李亚东的眼光来看,爱莎库娃都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美女。

    “我……没那么挑的,只要凑合着能看,勤快点,能在一起好好过日子就行。”三娃一脸希冀道。

    李亚东长叹口气,也是没辙啊,摊上这么个学生……

    他很清楚三娃的性格,根本不求人,但现在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要不去……保不齐还得耽误人家的终身大事。

    “那话可先说好了,我去可以



第九百八十七章 中国的上帝待遇好
    李亚东拿着望远镜瞅啊瞅,你还别说,这10块钱的玩意儿还挺好用,这个年代的商品如果不是刻意造假的话,那是相当真材实料,就像李亚东曾买过的几只电灯开关一样,用了三十年,完全没有问题。

    谢兴洋他们在大漠中搭建的营地,离大龙村直线距离不过一公里的样子,眼神好的人裸眼也能看清个大概,李亚东的眼神虽然不太好,但有了望远镜的加持后,就跟欣赏200米外的戏台也没啥区别。

    此时在那三张蓝色大帐篷的外面,搭了一个简易版的祭台,二面插着竹竿,顶端挂着彩带,祭台中间则摆放着一张四方桌——就是农村人家吃饭的那种。上面放满了大碗小碗。

    其他的贡品李亚东倒是看不太清,但那一颗偌大的猪头却是一清二楚。

    祭台下方站满了人,有穿便装的,也有穿工装的,应该整个项目的所有人都到齐了,包括胜利哥他们也在——他一身笔挺,站在一群老毛子前面,就跟着首席模特一样,不要太显眼。

    当然,最好认的还要数谢兴洋。

    他似乎对白色特别情有独钟——至少李亚东也见过他不少次,就没看他穿过别的颜色的衣服。

    是不是心太黑了,所以外表上才不敢搭配其他的颜色,想以此中和一下

    他站在祭台下方、众人最前面,双手抬在那里,约莫手里拿了香,对着祭台拜了又拜,看模样倒是诚心的很。

    “李老师,你手里拿的啥呀”

    旁边突然传来声音,李亚东放下迷彩色的望远镜,低头一看,才发现身边已经围绕了一圈熊孩子。

    此刻纷纷抬头望着他……准确的来说是望着他手里的望远镜,很是好奇,也很艳羡。

    这个年代的农村孩子,哪有什么玩具

    李亚东犹记得他的整个童年都在一只蛤蟆的陪伴下度过。

    还不是买的,而亲戚家的孩子长大了,不爱玩了,扔给他的,于是他从此便多了一个朋友。

    是那种绿色的、上发条的铁皮青蛙。

    现在想想,都感觉贼好玩的样子。

    “望远镜,见过吗”李亚东笑呵呵地回话,也是明知故问。

    “没……”几乎所有熊孩子都齐刷刷地摇头。

    “我……见过。”

    “哦”

    “在我二姑家的电视里。”

    “……”

    李亚东感觉今天这出戏也不咋的,主要谢兴洋一马当先、一副大哥大的派头,他不想看。

    于是,便把望远镜递了过去,道:“喏,给你们瞧瞧。”

    “哈哈……给我先看,给我先看……”

    熊孩子们可不知道客气,瞬间引起哄抢。

    “好了,别抢,一个个的来,一人一分钟!”李亚东板着脸吼了一嗓子。

    他这么一说后,熊孩子们倒是瞬间安静下来,不敢造次。

    毕竟这可他们父母都十分尊敬的主儿,万一搞得罪了,回家不得挨板子

    于是,很快便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自发地编好序号,1,2,3,4,5,6……每人一分钟。

    没表,那就自己数。

    一个熊孩子在看的时候,其他熊孩子们就在旁边一起数数,大的带小的,因为小的根本数不拎清。

    只是那速度……

    首都时间一分钟,在他们这里只有30秒。

    “哎呀呀,你们快看,人变大了!”一个熊孩子拿着望远镜,一脸惊喜地大喊道,搞得其他人好像也能体会到一样。
1...344345346347348...3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