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位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眼如丝
张为康愣了一下,这可是第一次有公司问他的全名,一般都叫张先生。但这会儿对方既然问了,张为康略一犹豫就回答说:“我叫张为康!”
“嘿嘿!我就听出是你!”对方嘿嘿一笑。
“洪皓!”张为康惊喜的说,“我说听着这么耳熟呢!原来是你!”
两个昔日的老熟人,没想到几年不见,居然在这种情况下联系上了。两个人都很兴奋,电话里自是有一番互相询问。
原来洪浩考出mba后,因为又有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在手,他很快就在南方找到了工作,然后就是不停的跳槽,最后还是回到了滨海省,现在在东海农贸做分管销售的副总。
本来这个电话是让底下人打的,但是他一看招标单位居然是清河区农业局,人都是念旧的,他看到是清河区政府的,就专门把这个活要了过来自己亲自打电话,当时他心下就想,看看能不能打听个熟人!没想到这个报纸上的张先生居然是张为康。
听到了张为康的介绍,洪浩当时就答应,这个忙自己一定帮,哪怕让公司受点损失也要高位收进来。
&nb
第283章 婚房准备好了
招标会现场气氛热烈,开得非常成功。洪皓的东海市农贸公司顺利拿下了王村镇洋葱的品牌营销权。而黄河口的富硒大米品牌则被平远市最大的超市收入囊中。至此,这两处的农民再也不愁产品没有销路,价格没有保障了。
孙鸣区长和市农业局的刘局长在招标会结束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充分肯定了农产品品牌化市场化的路子,称这是当前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民收入的新形式,值得肯定和推广。
领导的讲话,不仅让张为康一干亲自运作这件事情的同志们感到振奋,就连农业局前期一直在等着看热闹,看笑话的人也受到了鼓舞和感染。这一刻,全局的凝聚力从未有过的强大。
这次招标会开完后,清河区农业局又进入了另一个繁忙期。记者采访,各地的兄弟单位学习经验,方建民忙并得意着。特别是会后不久,柳文龙和孙鸣单独让方建民去汇报了工作,对农业局一干人的工作做了充分的肯定,毕竟这次的活动让区委区政府的领导脸上倍感光荣。
市委的王书记专门就此事听取了汇报,对清河区的做法表示了极大的肯定。柳文龙和孙鸣又不失时机的给王书记汇报了下一步准备取消农业税的打算,并把张为康写就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交给了王书记。王书记当场表示了浓厚的兴趣,说准备研究一下。
上面的领导满意,下面的领导就高兴,就很可能被提拔。于是大家这时候都在猜测,方建民升迁的希望很大,一是他年龄合适,二是在农业局的时间也够长的了,应该挪挪位置了.很可能随时解决副区级。
而这件事的真正主角张为康,大家都觉得不太好说,主要是他太年轻了,而且副处刚到两年,很难有大的变化,有的话也得明年了。也有的人不同意,说工作出色的同志完全可以破格提拔吗!再说了,有什么文件规定副处不满两年不准提正处的!而且这次张为康的成绩有目共睹,区委说不定就要以此树立一个用人导向呢!
外界议论纷纷,农业局内部也是人心思变。大家都在说,农业局多少年没从本单位出干部了,这次方建民要是走,对大家都好!
在大家眼里,方建民走后,局里最有资格接任的就是程凤楼,程凤楼接任农业局局长,对局里好处很大,起码空出了一个副局长、水务局长的位子,如果不是兼任的话,说不定还能解决两个职位。
而且按照程凤楼的一贯主张,也是大家对方建民最诟病的地方,他要是农业局长的话,一定为农业局内部人讲话,提拔就从自己内部解决,尽最大能力给区委组织部做工作不要外派干部。由此分析,程凤楼要是当了局长,空出的副局长的位子,会从下面的科长里面解决,那空出的科长位子就会从下面的同志们中间产生,这不是大家都向往的事情吗!
至于张为康,虽然这段时间的工作有声有色,但毕竟还是有点年轻,大家觉得可能性比较小。
这些议论当然也都通过一些渠道传到了张为康的耳朵里。
张为康虽然幻想着领导能提拔自己,但他知道这基本上是奢望。所以他的心态就比较平和,他现在最珍惜的是通过前段时间的工作,跟局里的同志们建立的良好的关系。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他现在才感觉到自己是真正融入了农业局这个大家庭了,真正算是被同志们认可了。
作为一个年轻领导,通过工作得到大家的认可,这就是最重要的群众基础,是送礼巴结领导换不到的。
可是程凤楼不这么想,他的心理是很急切的,虽然表面看不出来,但是跟他熟悉的人都知道,他很焦虑。刘长山就给张为康打过电话,问程凤楼是不是快主政了。
张为康说应该差不多吧。连他也觉得要是方建民走了,程凤楼是最合适的接替人选。
程凤楼这段时间不仅仅是焦虑,而且还在行动。他在不停的请客,先是请张为康等分管领导,然后请局里的普通工作人员。虽然饭桌上他自己没说什么,但是总有人提起让他接任局长的话题,然后其他人就是随声附和。程凤楼当然先是谦虚,可是随后却是不断的自我标榜自己是哪年来局里的,干了多少年;再针砭一些局里的时政,再谈一些自己的施政纲领,搞得意图很明显,一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
张为康忍不住替他担心,心说平时看起来很稳重的一个人啊,怎么在这种敏感时期就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呢!难道权力真的能使人大乱方寸吗!
他想以后要是自己的话,一定要注意吸取教训。但是以程凤楼现在的状态,张为康也不好给他说什么,担心他听不进去。其实他内心还有点龌龊的想法,就是希望程凤楼这次这样不理智,能栽个跟斗。
有这种心理,张为康觉得有点很不齿,但他又觉的其实这就是人性,不光自己,也许所有人都在等着看热闹。比如尹云,她也很有想法,她恨不能程凤楼能摔个大跟头才好呢,那受益最大的就是她了。再加上身为副区长的丈夫王洪昌的操作,她的局长位置就很有戏了!
在张为康内心里,他肯定不希望尹云当上局长,否则自己就难堪了,以尹云加上王洪昌两口子的小人脾气,自己能有好果子吃。可是这里面的权力争夺,自己却无法左右,只能静观其变了。
有了这个想法,张为康告诉自己,一定要低调,不要过多参与。也是这段时间没什么事情,他整日呆在自己办公室里,要么跟同学朋友聊天,要么上网玩玩游戏。或者去华秀峰那里下下棋,研究一下书法,尽量远离农业局这个是非之地。
可是农业局这个状态,在政府大楼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华秀峰就问道:“听说农业局现在是人仰马翻啊!”
张为康笑了一下,说你都知道了啊!
“这可都是你惹的祸啊!”华秀峰别有深意的看着他。
张为康装不明白,问道为啥啊!他知道,华秀峰的意思是说前期自己做的工作太出彩了,给领导挣了光,眼看着就要把领导给托了上去。领导不走,局里怎么会这么乱呢!
&nb
第284章 排除异己
张为康几天没到局里,其实也一点没少接了局里同志们的电话。
大家一般都问他干嘛呢,怎么没来上班呢!张为康就说:“给方局长请了假,这几天家里有点事!”
有的人就会问:“什么事啊!是不是躲了啊!”
张为康就装作讶异的说躲什么啊躲。
更有人还随时给他汇报局里的情况,比如赵春梅。虽说是汇报,但更像是给他说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现在尹云跟程凤楼已经是明显的对立方了。程凤楼觉得以你尹云的小气女人的性格,居然也敢有做局长的梦想,也不看看大家对你的评价怎样。真是自不量力,他是完全不把尹云放在眼里,虽然她老公是副区长。尹云也烦程凤楼,觉得你不就是个正处级的副局长吗,现在整天端的架子比局长还足,尹云每次见了程凤楼连正眼看都不看一眼。
这两个人的分管科室是农业局人员最多的两个口。分管领导搞得这么僵,让底下的同志们也跟着难受,整天见了面跟敌我双方一样,虽然大家之间没什么,可是因为自己领导的缘故,都是彼此避着嫌疑。
方局长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在张为康请假离开农业局后,他也跟着柳文龙书记去了加拿大。这一来,更让大家觉得方建民是非提拔不可了。当然家里的龙争虎斗也就眼不见心不烦了。
赵春梅说,领导你怎么走的这么巧呢,是不是跟方局长商量好的,要同时避开这个是非之地啊!
张为康只得解释说我是真有事,别瞎说啊。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大概不到一个月,张为康虽说给方建民打了招呼,但是也不能一个月不上班啊,在马家庄好好歇了半个月后,还是得到局里去。没办法,他只能是越发的谨慎了。
好在方建民终于从国外回来了。单位有了主心骨,各方面的不和谐声音少了些,最起码尹云跟程凤楼的明争暗斗也收敛了不少。
这样看似风平浪静的,农业局举行了半年工作总结。虽然张为康分管口上的工作是今年以来农业局的亮点和特色工作,但是在这一次半年工作总结中,各分管领导的工作,农业局的各项工作都是汇报的有声有色,一点也不比张为康他们差。
在张为康听来,每项工作似乎都是可圈可点,全局上下形势一片大好。要是在外人听来,这些成绩的取得,跟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紧紧围绕着年初的工作部署,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农业局的同志们绝对是顾大局识大体团结奋进的好同志,如果要评团结奋进标兵单位的话,农业局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可是谁知道农业局现在是这种情况呢!
方建民的总结也是慷慨激昂,说农业局今年的工作可是说是开创了近年来历史最好局面,这跟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然后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
几乎面面俱到的表扬了到会的所有同志,表扬的范围和力度据说也是开创了他做局长以来的最大记录。
一般来讲往往是哪里出问题了,就越是高歌哪方面的成绩。团结出了问题就越是讲团结。大家心里都明白,农业局现在基本上是四分五裂,各自为战了。可是方建民还是强调,农业局现在的成绩是跟在座的各位同志紧密团结,通力合作分不开的,他最后说希望大家继续保持,继续发扬。
可是谁也没想到开完会的不几天,局办通知召开领导班子会议,时间还挺急。张为康本来到市里参加一个农业生产的会议,也被方建民亲自电话招了回来。
张为康估计是很重要的会议,如果不是特别紧急的涉及到全局的工作的话,很可能就是调整干部的会议。农业局现在的情况,有关领导不会不知道,也不会没研究没考虑过。果然,张为康一进会议室,就觉得气氛异常。
尹云面露喜色,程凤楼则面无表情,其它分管领导倒是若无其事。方建民还没有到场,但是在会议桌的主位上还摆着几个水杯,看来是有领导要来。
果然,一会儿,方建民带着组织部长赵长功和副部长楚海进了会议室。张为康忍不住大为惊讶,看来真的是干部调整问题,而且还是组织部长亲自过来主持,看来级别档次应该是比较高的,最起码说明组织部门是很重视的!难道方建民真的要走了吗!好在很快就有了答案。
方建民清了清嗓子,说:“今天组织部的赵部长和楚部长专程赶到我们局,宣布一下区委对程凤楼副局长的工作安排!大家欢迎!”
一共不到十个人的会议室里掌声稀稀拉拉,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赵长功脸上。
赵长功的脸上带着标准的组工干部表情,那是一种程式化的表情。他先环顾了一下四周,遇到熟识的人简单点了点头,当然也冲着张为康点头示意了一下。
&n
第285章 女下属的善意提醒
这次的调整虽然比较突然,但是也在大家意料之中。可最后结果也出乎大家意料。本来大家预测的是方建民要走的,可是没想到居然程凤楼先走了!
不过,大家也很快自作聪明的理解了组织上的意图。方建民有可能要走,但是不会在年中就走,一般都是在年底或者年初的时候调整主要干部,这才七月份不到,方建民要走也得等到年底啊!再有,程凤楼必须走。既然农业局的矛盾已经差不多公开化了,他跟尹云必须要走一个,尹云当然走不了,因为人家的老公是副区长吗!程凤楼只能做冤大头了。这样看来说不定下一步的局长就真的是尹云了。
程凤楼走了,组织上没有安排接替他职务的人选,那就要局领导班子重新分工了。方建民找张为康单独谈话,希望他能先接过水务局那边的工作。在他心里,农业局现在也就只有张为康比较听话了,因为他年轻还需要继续进步,你像陈传声这样的,他就是接了程凤楼的这一摊子,也不会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而且还可能给你耽误事。而且其他几个副局长也是年龄大了,也不太适合。尹云现在的工作量也不小,再说如果让她再接了水务局这一块,工作量和工作重要性又加大了。以她的性格,她更不知道天高地厚了。所以,想来想去,方建民决定还是让张为康来接。
张为康很矛盾,他又想接又不敢接。接过来,工作量是有点大,但也不是特别大,因为农业口上的事情稍微要轻松一点。关键是接过来以后你的工作份量重了,也相应的能提高你在领导班子里的地位,再说了还能锻炼自己的能力,确实不错。
他又不敢接,却是担心自己业务不熟练,而且水务局那边人员多,自己刚来不多久,下面同志们的脾气摸不透,管理难度就大!
当然他跟方建民谈的时候,只说到了不敢接的原因。
方建民听他说完,当即表示:“如果有人不服从管理的话,咱们就调整,不能因为分管领导年轻,就对领导交办的任务推三阻四啊!那我们的工作靠谁来落实呢!”
说到这里,方建民的口气非常强硬。
张为康心想,程凤楼走了以后,方建民在局里已经是说一不二了。想到这里,他毫不犹豫的说:“好的!方局长,我听您的安排!”
方建民闻言深深的看了张为康一眼,拍了他的肩膀一下,以示鼓励或者是感谢。毕竟张为康算是解决了他的一个难题。
商定以后,方建民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重新确定了工作分工,张为康除了农业还要接替程凤楼的水务工作。
方建民在会上说的很简单,理由是张为康年轻,应该多承担一些工作,而且从前段时间的工作来看,张为康副局长也完全能够胜任。
工作量的加大带来的就是人权和事权的增多。张为康体会到了尹云当时的心情,觉得自己手头上的工作是全局最重要的,人也难免底气足了起来,相应的脾气也比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前大了。他觉得这时候再和以前一样,跟手下的同志们嬉皮笑脸、和颜悦色的难免会丧失威信,板起脸来保持一定的距离还是很有必要的。抱着这个心理,张为康觉得自己应该有所变化,该端的架子就该拿起来,不能再跟以前一样,一点马虎不得。这也是程凤楼原先在水务局一贯的领导做派,这样,再由自己延续下去,大家也不会觉得不适应。张为康决定就这么做。
清河区水务局原先和农业局是正儿八经的两个单位,什么办公室、财务科、后勤处等等各职能科室一应俱全,几年之前并入农业局统一领导后,这些科室也就逐渐取消,统一到了农业局的相应部门了,只是有一个水政监察大队保留了下来。
所谓的水务局局长,主要就是领导水政监察大队开展工作。水政监察大队的大队长是正科级职位,现在是一个30多岁的男同志,叫刑超。副大队长是一个不到30岁的女同志叫杨宁,虽然是副大队长虽然是副科级职位,但是确实低职高配,也是正科级。下面还有8位同志,编制都是属于水政大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