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田园锦绣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宅思mm
更何况这半成的利润听起来可不少,如果大家把这半成的利润放在一起,这可是一笔不少的钱。说句不客气的话,岂不是落到了陆老板手里,还不如陆老板直接跟我们说想要加入方家村,行会直接要上交半成的利润给您。
这样的话我们大家死也要死个明白。”
这话是底下的小老板说的,对于他们来说,一旦这样做了,价格自然没有办法跟大丝坊相比。
人力物力财力上他们根本没有可比性,也就是说如果陆见安这样一做,他们小丝坊将会被直接淘汰掉。
所以各位老板有些愤愤不平。
“各位,当然这个并不强求,如果你们个人这样以为是我们陆家想要敛财,那你们就大错特错了。我们陆家志并不在此,很负责任地说,其实我们想帮的是大家,这个市场就算没有方家村,以后迟早也有李家村王家村。
只叫人家拥有了先进的缫丝技术,并且养成方面取得了优胜略汰的最佳方法,品质和数量都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到那个时候,难不成大家以为小丝坊就还能生存住吗
小丝坊生存不了被淘汰掉,大丝坊更加壮大,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而且我很负责任的说方家村的开办授课,对于你们小丝坊老板来说,你们学会了更加先进的缫丝技术,那么去做一个缫丝师傅,比起你们自己开一个小丝坊,难道不是更能生存下去吗
何必拘泥于小丝坊还存不存在
其实说白了一句,你们自己回去可以算一笔账。当然我更要告诉大家,我陆某想要做的事,把凤山县整个地区打造成一个集缫丝,织锦,贩卖丝绸为一体的产业集散地。
也许后面的产业集散地你们听不懂,不过大概意思就是说,以后凤山县之内无论是缫丝养蚕还是织绸卖绸缎,都可以做到一条龙服务。
无论是陈国的还是其他国的丝商到达这里,就让他要满载而归,绝不空手而回。”
众人这才明白,陆见安的野心。
这才是大私心。
私心的如此理所当然,私心的让人说不出任何讥讽的话语,私心的就是让所有人热血沸腾。
她们可是丝坊老板啊,和丝绸老板八竿子打不着。
不,打的着。
就算打的着,这辈子也不过就是如此了。
还能如何,可是现在……
所有人热切的目光炯炯有神,盯着陆见安犹如一只聚宝盆。
“陆老板,是当真的”
王老板和几位大老板已经站起身,坐不住了,椅子上像是布满了荆棘。
这会儿要还坐的住,那就是涵养功夫太高了。
他们几个人哪有这种本事。
“来人把东西拿上来,让各位老板看一下。”
罗青魏然已经留在江南的丝绸庄在忙着培训织工的事情。
陆见安是手把手培养了罗青,魏然出来的,两个人不说是无所不会,可是不光是云锦,他们是数一数二的好手,就是其他的锦缎也是上手很快,毕竟那个时候陆见安还守在他们身边。
指导起来很容易。
陆见安的目的就是把!蜀锦,宋锦,云锦这三种中华的瑰宝,彻底让他们散发光芒。
现有蜀锦,但是和自己经过千百年锤炼之后的蜀锦比起来瑕疵太多,还很落后,经过陆见安的改良,蜀锦已经是和现有的蜀锦不可同日而语。
更不要说,宋锦,云锦根本就是闻所未闻的锦缎。
尤其是云锦,几乎是陆家这一次的大比之后!成为了皇家供奉。
&
第302章 颠覆
“云锦产量不会很高,所以注定了它的价格绝对只会居高不下。这个没有办法,云锦的织工需要常年的培训,也就是说这些工人不是谁都可以的。
人数决定了它的产量,目前为止它只有陆家独有。
不过还有另外两样,这一种是蜀锦,这个大家都认识,不过此蜀锦,非彼蜀锦,蜀锦经纬比例恰当,图案清晰,色彩丰富,花型饱满,工艺精美。
蜀锦现有的品种繁多,我们只制作了一部分,比如月华锦、雨丝锦、方方锦、浣花锦这些品种,其中尤以色晕彩条的雨丝、月华最具特色。
各种不同的图案,几何纹样、花草纹样、吉祥如意的蟠龙凤纹,飞云流彩,还能生产云龙八宝、巴蜀胜览、百鸟朝凤等经典蜀锦纹样。
还有这种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花纹细腻,层次丰富,色泽瑰丽多彩,花纹精致古雅,尤以团花纹锦、赤狮凤纹锦等最为珍贵。
当然这个品种更加繁多,初看品种分大锦、合锦、小锦三种,细分却是很多。”
这个时候诸位老板们早已经看了目瞪口呆。
这三个品种的锦缎是他们市面上从未见过的。
可以说完全颠覆了他们印象中锦缎的优柔华贵,如果说这些东西拿到市面上,可以说不光是在陈国,就是在十国应该也是顶端的极品。
大概这些东西卖出来的价值可以说是万金都不过分。
这个时候所有人哪里还能不明白,陆见安拿出来这些东西就是向他们证明人家要走的是丝绸之路。
和他们根本不是一个级别上的,如果他们想要跟紧陆老板的步伐发大财,那么必然要付出的代价就是加入方家村的行会,既然缫丝工艺可以公开,那么说不准以后这丝绸工艺也会方便行会内的人培训人才。
所有人心头都是火热。
这可是丝绸,这简直是秘方中的秘方。
要是可以,哪怕他们这一代不行,还有下一代下下一代,只要有一代人可以在陆老板这里得到一丝半分的手艺,那么他们家就可以咸鱼翻身,一跃成为丝绸庄的老板。
那意味着什么,还用说嘛!
“陆老板,您放心,既然方家村行会给我们大家如此便利,我王某先发话无论其他人如何,我们王家一定誓死跟随陆老板的步伐。我们加入方家村的行会,并且我们王家丝坊以后就搬到方家村来了。”王老板早就想要在陆老板跟前刷一下存在感,这会儿当仁不让。
其他人一听早就后悔了,为什么自己不早一点儿开口说话让王老板抢了先,毕竟谁先说了就代表着谁的态度,后面再说就没什么意义了。
这会儿纷纷开口道。
“陆老板,我们加入方家村行会。”
“我们大家都没什么意见,只要是您定的方案,为了大家好带领大家走上发家致富的路子,我们为什么不干啊谁不干谁不就是傻子。”
“对,一切都听陆老板的。”
“对陆老板是蚕神娘娘的弟子,他做行会的会长当然是理所当然。”
“有陆老板在,我们当然放心。”
陆见安伸手示意,让大家安静下来。
“各位方家村行会就是凤山县行会,我希望大家明白我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不是强迫大家必须加入行会,但是加入行会,我们就要做到共赢。
加入行会有大家需要承担的责任,当然行会也会给大家所有的便利。
&
第303章 行会整顿
“十国之内”
有人不由的喃喃自语,的确如果是十国的丝商全部到凤山县来采购生丝,那么这需要的生丝的量会是多么庞大。
那样的话,哪怕他们凤山县所有的生丝全部拿出来,恐怕也是供不应求。
就算他每个人长了十只手,恐怕也弄不出来这么多生丝。
“既然如此,我们要想的是怎么把这个生意做大,而不是想着怎么把这个手艺捂着,藏着,大家把目光和格局放大一些,如果可以把陈国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培养他们种桑养蚕,培养他们缫丝的手艺,那么他们不光有一门可以生存的手艺,而且可以为我们的凤山县创造更多的缫丝师傅。”
陆见安早就已经看开这个问题,现在又没有现代工艺蒸气机的代替,靠人工的缫丝那毕竟是人力。
想要产量加大,需要的师傅是日以继夜的去工作。
众位老板不由的敬佩作揖。
“陆老板,你这样的心胸,你这样的眼光和格局,我们的确自愧不如。我们输得心服口服。”
其他的话题只不过是一些宾主尽欢的话题。
几乎是雷厉风行,凤山县内所有的丝坊老板,在第二天就已经推举陆老板做了凤山县行会的会长。
整个行会已经重新做了整顿。
大丝坊老板都加入方家村行会,更何况是小丝坊老板,于是一时之间,凤山县大变样,人心惶惶之下,大家都在观望,看看方家村行会,尤其是这位陆老板有什么动作。
等到看到凤山县行会贴出的公告,大家都安心了。
凤山县行会的会规拿出来了。
新任会长陆见安,两位副会长方三爷,和王老板,重要的是,凤山县行会严禁以次充好,以低价格恶性竞争,一旦发现,无论是谁都会被驱逐出凤山县,不再享有凤山县生丝行会的一切福利。
这些福利包括,只要是凤山县行会的老板!都可以派自家的子弟或者学徒到行会的缫丝训练班学习缫丝技术,更可以享受到方家村豆腐坊的豆腐渣送货上门,还有就是生丝的订单也可以享受联合订单的福利。
也就是说只要加入行会,从养蚕缫丝,到卖出去生丝一点都不用发愁,全都在家门上都可以做到,省心省时省力。
一句话,只要是加入凤山县行会,享受的可是一条龙服务,而且只要是行会内的丝坊可以享受技术的优先学习。
光是从这一点来说个大小丝坊老板都是100个情愿。
以前他们做生意都是靠自家的手艺。
先不说缫出来的丝好与坏,光是技术上要想跟前面的师傅学到本事,自己没有十几年根本拿不出手。
大家都把缫丝的手艺藏起来掖起来。
小丝坊的手艺有很大的问题,一方面是自己琢磨就自己琢磨和成熟的经验相比较起来,当然相差很多,缫出来的丝等级也有很多差别。
可是现在如果有人专门培训你缫丝,那情况就不一样了,如果可以缫出来高等级的生丝,价格利润都相差很大。
而且人家告示上不是还说了,不光是生丝,以后还会让大家学会如何上色,这样的话,他们的生丝销路就很广。
价格更是要翻上一番。
一听到这个大家心里能不高兴吗起码生活有了保障,以前小私丝坊根本不能和大丝坊竞争生存。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随便收徒弟,只要收到徒弟之后能送进行会的培训班里,那么学出来也只不过是指日可待而已。
有熟练的工人再加上,不允许低价恶性竞争。
他们的生存空间反而大了。
当然也有人对于行会要收半成的利润感到不满。
可是人家有人说了
第304章 陆家改变
而陆见安的丝绸织坊也真的大肆遍地开花。
半年之内陆家丝绸庄在陈国之内开了五十家。
不光是推出了赫赫有名的云锦,毕竟云锦是陆家的皇商供奉,光是供应皇宫内院的各大嫔妃,皇帝皇子们就已经供不应求,陆见安这里推出的云锦是属于他个人的一些私货。
因为数量有限,一年大概只能推出十匹左右,在市面上几乎是有钱也很难买到,必须是提前预定而且身份尊贵。
否则你就是拿着银子也买不到。
自然那些王公大臣,权贵豪门,简直是打破了头,想尽了办法递帖子去排队。
就这样,光是排队的人大概都能排到十几年之后,不要说还有十国方面来的,各大王侯都希望能买到云锦。
最主要陆家还推出了两种市面上普通人家也能用的起的丝绸,宋锦和蜀锦。
这两种绸缎,都分了好几个档次出来。
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可以用得起,当然质量和花色都有不同。
尤其是陆家所推出的宋景和蜀锦,在市面上是其他人家不可能拥有的。
光是那色彩艳丽缤纷,那些花纹和颜色几乎让人感觉巧夺天工。
陆家织坊几乎被来购买的人群踩破了门槛。
徐蒙山把账本递给陆见安。
他现在是统管整个丝绸庄的大掌柜,手底下有一批的掌柜的,都是陆见安一手培养出来的。
这些人都曾经是他们家的学徒,从学徒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要知道现在和当年可完全不同,当年收学徒只要能看的满意,几乎不挑剔你的天赋,那个时候要想和人家各大丝坊去争人才,简直是不可能,所以只能是矮子里面拔高的。
不过当年那40个学徒,的确现在个顶个都是人才。
因为出身限制了他们的道路,而且因为各大丝坊看不上他们那些愚笨没什么天赋的人。
反而成就了他们后来在陆家的一番事业。
尤其是一个个经过陆先生的培训,而且他们陆家实行的是竞争上岗制度。
首先培训学习这是少不了的。
即使他们出身贫穷,大字不识一个,可是只要到了陆家每天收工之后就会有专门的先生教导他们识字认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