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剑武林行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夏至栀桐
杨延昭也忙出来打圆场,王猿也表示了对于赵普一家的歉意。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其实都是大老爷们,又有什么说不开的结呢
这茬结果,这赵承宗来时便看到了这一路景象,又问了此事缘由。杨延昭自然如实奉告,秋魁则一脸尴尬,直脑袋。
赵承宗听罢知道是秋魁好心办了坏事,倒也没说什么。安排手下开路,维持持续,几人骑马匆匆赶往京城皇宫回禀太宗。
到了开封城内,王猿又是感慨一番。大哥等人受命入宫,自己跟拓跋玉儿可是偷摸跟着去的,自然也与众人分别。拓跋玉儿回了侯府,去跟大哥、母亲等亲人团聚。王猿则赶往镇远镖局,找大师兄相聚。
结果到了门口,王猿又犹豫了起来。这自己偷跑去了雁门关,大师兄不知道要生多大的气。这样回去,恐怕一顿胖揍是免不了了。心中有些胆怯,在门口不远出徘徊了一阵。终于下定决心,长痛不如短痛,揍就揍吧,硬着头皮回镇远镖局。
门口姓李的守卫一看是王猿回来了,喜出望外,道:“青山,你可回来了,大家都担心那你呢。总镖头自打你走了以后,大发雷霆,你都不知道总镖头有多担心你。那日若非有事被遣,总镖头估计已经杀到雁门关收拾你去了。”
王猿一听,脖子一缩,心道:果然如此,看来这一劫是在所难逃了。
嬉皮笑脸道:“李哥,我这不回来了吗。没啥事,就是出去转了转。我师兄最近心情好不好,我这要是进去,不会出了他的眉头吧要不我先回屋躲躲”
门卫道:“行了,镖头就是担心你的安危。如今你平安归来,定然不会太责罚你,估计就是吵一顿。可别躲起来了,到时候镖头知道了,更生气。”
王猿连连称是,就往镖局大厅赶去。
这边王猿受了一顿责罚不说,那边拓跋玉儿也没少挨吵。一进门就被大哥李继捧一顿臭骂,后来母亲赶来,先是搂着哭了一阵,后面又是一通责备。拓跋玉儿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解释半天。
后来实在受不了,趁着家中人不注意,又偷偷溜出侯府。想着无处可去,这秋魁被杨延昭安排去了杨府,自己不太方便去找秋子嫣。赵承煦这个粗人也随着入宫了。现在唯一能找的只有王猿,于是赶奔镇远镖局找王猿躲清净去了。
结果走到后门,正见王猿从镖局墙上翻出,一副狼狈相。瞧的直接哈哈大笑起来,吓得王猿匆忙转头。一看是拓跋玉儿这才放下心,摆手式示意对方安静。
第二十八章 北宋宦官多英豪 令公之死现蹊跷
太宗召见了杨延昭、赵承煦、秋魁三人,对其一番褒奖自不可少。又命枢密院的人与秋魁仔细绘制辽境内已知的兵力分布图,以及设防地带,以备他日之用。
原来秋魁在燕云一带落草为寇,一面与辽为敌,一面要时常刺探情报。而且此人善于计算,对于一些地图的测量绘画精准度上,有时比一些探子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朝廷才如此重视此人,有了地方精确的地图,那在战争中可是至关重要的。不要小看这一分一寸,有时战前设伏、布阵、防御、进攻,输赢时常便在这分寸之间。稍有差池,可能一个破绽被发现,便兵溃千里。
秋魁走后,太宗又命赵承煦与哥哥赵承宗一同回家,看望父亲宰相赵普,两人也高高兴兴回宰相府去了。这说起来只是不到一年的时间,可这一年实在生死边缘熬着。战时,倒也罢了。如今一回开封,心早就飞回家中了。若不是太宗召见,恐怕早就跟着王猿、拓跋玉儿一样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了。
此时,这太宗身前除了杨延昭,唯有两名贴身宦官在侧。一位正是大内一等一的高手,秦翰秦将军。另一位,便是宫中大太监,太宗的心腹王继恩王公公。
自古这阉党乱政不计其数,东汉末年张让、赵忠为首的十常侍乱政。将年幼的汉灵帝玩弄于鼓掌之间,祸乱朝政,卖官鬻爵。其父兄子弟飞扬跋扈,祸害乡里,民不聊生。黄巾起义,也因此而生。这才有了那个纷乱的东汉末年,三足鼎立的局面。
唐朝阉党更加猖獗,贯通唐朝整个中后期。自号称“欺压皇上的老奴”李辅国,继而有逼宫弑帝的俱文珍与王守澄,经历六代皇帝的仇士良,人称皇帝之“父”的田令孜以及唐昭宗时的权阉杨复恭、刘季述等人。那个不是臭名昭著,遗臭万年的死太监。
可这北宋初年的宦官,却大大不同以往。一方面,太祖、太宗严格控制太监人数,太祖之事只有五十人,即便到了太宗之时,也不过一百八十人。在宦官选拔上颇费心力,必要品行端正,无父无母之人。此外若要收养继子,必须年满三十、且无养父才可收一人。
另一方面,北宋宦官官位极低。别的不说,秦翰戍边有功,可依旧只是监军,未有过高提拔。王继恩深的圣宠,也不过是个七品的宫苑使。
这宋朝宦官无乱朝之事不说,还出了不少个英勇善战的宦官将军。
秦翰前文书说过,戍边有功,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将。又武功高强,负责统领大内侍卫。这些人可都是太宗最心腹的人马,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以一敌百的高人。为朝廷分忧,解国民之危,乃国之玉柱。
这王继恩也不可小视。前文书说过,此人为报君恩,请晋王入宫,这才有了如今的太宗。可以说王继恩有护国之功,是个在大是大非面前,有骨气的忠臣烈士。
如今掌管谍报机构皇城司。这皇城司不同其他,不由枢密院管控,而是直属于太宗。专职监察官员谋逆、贪污、结党私营等事物,宋廷为官之人,接在其监视之下。魏王早反,被太宗察觉,便是这皇城司的功劳,亦是王继恩的功劳。
此外这王继恩也是打仗的一把好手,尤其太宗后期,更是为宋朝平叛了王小波、李顺起义。不过也因此,太宗仙逝之后,此人手握重兵久留成都,专事宴饮,骄横自恣。更是与参知政事李昌龄谋废太子之事,猖獗一时。
这些都后来的事,倒也跟本书无关,就不在多讲。不过也可以看出这太宗身边的宦官,个顶个的都有不输武将之才,历朝历代都属罕见。
带这宫中只剩下四人后,太宗对杨延昭道:“杨瑾啊!”
杨延昭忙回到:“陛下,臣在!”
太宗又道:“你爹令公兵败陈家谷,中箭被擒绝食三日而亡。你爹同乡好友,亦是左膀右臂的岳州刺史王贵、你二弟杨延玉也惨死沙场。罪魁祸首潘美、王侁、刘文裕如今已经缉拿归案,也是招供认罪。潘美随是被蒙蔽,可也是有失查之罪,朕欲贬官三级,降忠武军节度使为检校太保,留职查看。上阁门使、蔚州刺史王侁为主谋,除名、流放金州服役。军器库使、顺州团练使刘文裕为从犯,免官、流放登州服役。
“此外,杨家满面忠烈,朕特追赠你父杨业为太尉、大同军节度使。封你为崇仪副使。令公之妻你母佘赛花封为二品诰命夫人。三子殿直杨延浦、四子杨延训同为供奉官,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同时担任殿直。”
杨延昭急忙叩谢:“谢主隆恩,我父在天之灵定也是深感君恩浩荡。”
太宗摆摆手道:“不必了。不过还有一事,朕想要告诉你。”
杨延昭道:“谨听陛下教会。”
太宗道:“虽说你爹被奸人所害,身陷重围。可他乃是人称金刀无敌的老令公。其少时成名,从无败仗。与人交战更是鲜有败绩,素有万人敌只勇。王贵跟随你爹多年,其本事不比你爹差上多少,又善使弓箭,即便不是万人敌,也有千人斩的名头。你弟弟功夫虽然不及你,可也是你爹娘亲授的能耐,又岂是区区兵卒便可杀之的和三人之力,不敢说能与十万辽军抗衡,可自保杀出一条血路,理应不难。
“我听密探来报,此次你爹不敌,起因是王贵、杨延玉双双阵亡。你爹心痛欲绝,这才着了道,被耶律奚底一箭命中,落于马下。辽将之中,虽不敢说无人能敌王贵与你二弟,即便有那也定是耶律休哥这等大将之才。又怎能听命与耶律奚底,区区一个小先锋官之命
“你可觉得此事蹊跷吗”
此话一出,杨延昭也是深吸一口气。自从父亲、王叔、二弟阵亡,自己一心报仇杀敌,到是没有细想这些事情。父亲的功夫修为,自己自然是最清楚不过的。那耶律奚底与自己一战,也是摸清了底细的。虽说耶律奚底也是一等一的将才,可若是说能击败父亲,杨延昭是定然不信的。
若是有他将来助其击败父亲三人,又为何大辽的功劳簿上,没有提及。此事难道还另有隐情不成,是有人算计了父亲,还是有人暗中相助了辽军。有是谁要与父亲为敌,此人为何要对父亲杀之后快,这些问题突然在杨延昭脑中盘旋开来。
第二十九章 杨业兵败多疑点 幕后又先神秘人
返回天波府的杨延昭一路沉思,想不到父亲之死竟也如此耐人寻味。这背后,不知又有怎样的组织在推波助澜。
原来皇宫内,太宗将王继恩查到的令公兵败的全过程,一一详细说明。这令公陈家谷浴血奋战,杀敌万人,见潘美并未依计行事,也是大为恼火。于是率领残部,向谷口撤去。
杨业乃此次北伐军西路军的骑兵主帅,所率部队也皆是骑兵,机动行之强远非大军行军速度能及。潘美未阻拦王侁对于令公献计的质疑,并与刘文裕讥讽杨业使其发兵,也是有这番考虑。
据潘美受审之时交代,杨业之计谋,乃围魏救赵的办法。自己亲率本部骑兵,驻扎应州,威胁辽驻扎于寰州十万大军后侧,迫使其主力军来战。云、朔两州带兵阻击剩余兵力,掩护两州百姓自石碣谷撤离。以精骑兵伏于谷中段接应,三千弩手扼守谷口。
可此计也确实非是完全之策,押宝于敌军救援为前提,才能奏效。万一耶律斜珍不顾后方应州之围,孤注一掷帅大军来犯,不说手下兵马死伤惨重,即便四州百姓也定然无一幸免。
太宗圣旨,令潘美掩护云、朔、寰、应四州百姓南撤。百姓性命自然是首要的任务,若是百姓屠戮殆尽,自己又有何颜面再见江东父老。故此潘美本身并不认可此计,而且其考量也绝对附和常理,所不得有什么失误、或是不周。
此外潘美本人素来已稳重老成著称,自然不会用杨业这种激进的押宝式作战方案。
而王侁、刘文裕所说计策,虽说要致使杨业损失惨重,可的确是个确保四州百姓安全撤离的完全之策。为军者,若不能舍生取义,迎难而上又何必踏入行伍之列。保家卫国,保家在前,而家就是黎民百姓。若是连战死沙场这点觉悟都没有,还谈什么保家,还算什么军人。
故此,潘美认为,二人之言虽说偏激,可也不算是有错。而且杨业所率军部,皆为骑兵。机动性之强,远在辽国骑兵之上。否则,辽人又怎会畏惧杨业称其为金刀无敌呢派杨业前往迎战,虽说寡不敌众,必然损失惨重,但绝对要比其他部要强上百倍。一旦不及,便可率部以其机动能力拖延至四州百姓撤离。此外也可迅速撤离,摆脱战团。
故此,潘美心中最佳方案及人选,皆与那二人不谋而合。所以潘美才纵容二人,以激将法,迫使杨业出兵。但也非是全然不顾,也与杨业相商,在陈家谷设伏,掩护其撤离。
却不曾想,王侁居然谎报军情,擅自帅兵撤离阵地。这才致使回撤的杨业残部无援军掩护,被耶律斜珍人马包围在陈家谷。
可即便如此,父亲只要撤入陈家谷,即便再有损伤,也不至于被敌歼灭。而且父亲所率骑兵,皆是大宋精锐,训练有素。机动性,更是未见敌手。每每遇敌,皆是所向披靡,无人可挡。
耶律斜珍再是迅速,可毕竟能派遣追击的骑兵也不足三万。若说可绕后设伏,更是要精锐中的精锐,非是百里挑一的骑兵顶尖精锐才可做到。哪怕是燕云十八骑之中,“马”字部皆是俊杰,也不过百余骑。除非是有人事先就在宋境潜伏,等待时机。这才能与辽军成夹击之势,大败父亲。
而且,王贵、杨延玉皆是武将之中的翘楚。王贵更是追随父亲多年,能征善战,一手马弓之术更在父亲之上。即便是辽国使射,也不一定能出其右。手中大枪,亦是锐不可当。若要击杀此人,非是精心埋伏或者武林高人,恐怕实属白日做梦。而弟弟杨延玉也是得父亲亲传,一手杨家刀的功夫更是勤学苦练,不曾懈怠。自己时常与之交手,功力虽不如己,却也有自己八成实力,也非等闲视之之辈。二人双双毙命,父亲都不急援手,这有是为何
而且耶律奚低射中父亲之时,更是从后赶来,父亲受埋伏在前,而且战马未失。其为先锋大将,亦是未能再父亲前。以父亲在辽境威望,怎可能派遣无名之辈在此设伏
依次来看,此事确实蹊跷颇多。据大太监王继恩、秦王赵德芳谍报所得,此次在陈家谷设伏的人中,确实有一直未见过的部队。为数不多,二十人左右,皆是武功高强之辈。看路数,似乎非是如今中原功夫,亦非辽国流派。到与一些西南境外的功夫流派,有些相像。
这就有些让人费解了,这些人为何从宋朝西南境外,穿越宋国,去北部辽国相助。此间,定是有不少不可告人的秘密。
王继恩更是道,再监视魏王殿下谋反之时,也曾有一些奇怪的人来过魏王府。可惜追查之人,无一幸免,皆是被割喉而死,惨不忍睹。
魏王自与前兵部尚书卢多逊勾结之后,一直禁足于开封,从未远出。辽国又是受到大宋严加防范,也未有人曾潜入魏王府。李继迁当日隐姓埋名,随辽国恒王殿下耶律隆庆而来,这才未被发现,可也不过只此一次。
辽国、西夏、魏王三方密谋之事,又怎可能只见一面便会谈妥。不说谋划之计就要几经推敲、制定。但是这其中利益分割,便要几方大量时间洽谈。可见,三只之间,一定有某种联系方式,更是大宋未曾侦查到的。
而那几名神秘人物,定是这些秘密的线索所在。有此可见,此事若想解决,魏王便是首要线索。
可惜魏王对此事守口如瓶,不肯吐露一点一丝。如今降魏王封爵为涪陵县公,贬回房州也再未见过这些人造访。一应间谍探子在房州苦熬许久,都没见鱼儿上钩,可见对方的狡诈。
奈何魏王又是太宗亲弟,太宗心软,不愿魏王受苦,无法严加审讯,就只得如此耗下去。时至今日,依然毫无线索。
太宗将此事告知杨延昭,亦是因为此事关系杨家,杨府自然有权知道。同时也算是皇恩赏赐,可见太宗对其之重视,以及视为心腹的态度。
还有一点最为重要。这伙神秘人中,也有嗜血丹存在。王继恩所派探子,皆是武艺高强之人,结果依旧被食过嗜血丹的神秘人击杀。
而嗜血丹服用后的效果,居然与王猿发狂之时完全一样。这不仅让太宗对这位猿人抚养长大的孩子,有了不少揣测。杨延昭作为王猿结拜大哥,自然最为亲密。希望其能在与王猿接触中,能挖掘出此间的辛密。
故此才将如此机密之事,告知杨延昭。
第三十章 朝中阴云笼罩 吴广奉命缉凶
杨延昭想不透其中的缘由,也只能静观其变。这种事情,自己是掺和不来的,太宗能将此事告之,也是仁至义尽。至于太宗吩咐在王猿身上多加打探,自己自然也要如实招办。不过弟弟的人,自己心里是最清楚的。
虽非亲兄弟,只是结拜,可二人的关系却比亲兄弟还亲。雁门关一行,义弟为救自己,多次舍命,自己怎能对其有怀疑。而且王猿人品向来是没话说,热心肠,又老实本分,更是个与世无争的主。这人,一旦无欲无求,又何来贪念。不过这嗜血丹的事,确实蹊跷。想必其中缘由王猿自己都未必清楚,定是与其身世有关。只是他自小孤儿,也没个线索头绪,此事看来也只能走着瞧了。
不过这诡异的身体变化,对于王猿负担极重,日后对此还是要严加防范,以免走火入魔死于非命。
然而,其实此事之中,还有很多事情太宗并未告之。而太宗调查这些事情,更是远在此事之前。
原来,这股力量的出现最早要追溯到太祖去世那日。
当时太祖身体染疾,卧床不起。召见晋王也就是如今的太宗赵炅入殿,托付后事。更是立下诏书,让晋王继位,交由手下太监收藏。
可谁曾想,晋王刚走,才入开封府便接到王继恩的密保。太祖已经驾崩,召晋王赶紧入宫处理后事,一面夜长梦多。
自己走时,太祖虽说身体羸弱的很,可也绝非两个时辰不到就会一命呜呼的地步。而且太祖驾崩之后,宋皇后居然知道遗诏之事,还命人焚毁,可见也是有人在幕后藏踪或者指引。而且太宗之死离奇,耐人寻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