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汉之魂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实在闲得疼

    这些蒙古人跟着建奴能够捞到好处就会提高忠诚度,要是好处没有还随时有可能丢命,这些人会毫不犹豫选择逃之夭夭,建奴胆敢阻拦,鞑子就敢挥舞蒙古弯刀砍杀。

    五千外藩鞑子是迫于建奴淫威在不情不愿的情况下发动冲锋,人人都很消极一直保持慢跑状态拖延时间,都想看一看汉军冲阵的效果。

    如果汉军突入,他们就会加速冲上去参与掩杀扩大战果,分些功劳。

    如果汉军被打得哀鸿一片,鞑子们就会直接走斜线避开“红旗军”阵列往东逃火速脱离战场,然后往北疾驰一直逃回老家。

    让鞑子意想不到的是汉军没有冲击“红旗军”返身来冲击他们的队列。

    这些鞑子也属于建奴驱使的炮灰,明白汉军这是临阵倒戈。

    蒙古人本来就不看好今天的会战,现在更加不看好,见汉军发动了反冲锋没有一个鞑子愿意拼命,都选择脱离。

    发生的变化太快,在后面率领三千正红旗人马小跑的瓦克达部来不及反应,转眼间就被发现情况不妙掉头逃跑的蒙古轻骑兵冲乱了阵脚。

    列阵前进的“红旗军”骑兵分左右翼压阵,一直保持慢跑,黄汉见吴襄部如约反水,而且率先率领倒戈人马往鞑子那里冲锋大喜过望。

    中军打出旗语发布骑兵突袭命令,小两万“红旗军”骑兵立刻扑了上去。

    结阵如墙的“红旗军”骑兵都拉下面甲更加显得冷酷,两万人马形成的钢铁洪流气场很足,让在后阵观望的多尔衮、多铎感到压抑。

    他们一直用千里镜在密切注视战况,本来就没有打赢这一仗的信心,见局势糟糕如斯那肯耽误时间,立刻下达全军往北撤退的命令。

    多尔衮俩兄弟其实有实力跟“红旗军”骑兵一决雌雄,但是他俩知道骑兵即便打赢了也无法避免朔州城被“红旗军”步兵夺取,最后大清军还是以失败收场。

    他们不肯消耗嫡系人马仅仅是为了拼掉一部分“红旗军”骑兵,选择避战。

    “红旗军”骑兵开始冲杀,步兵落在后面,火炮无法轰击,黄汉还真担心多尔衮不计得失跟骑兵血战,如果拿下朔州城打败两白旗使得骑兵损失过半,这就是惨胜如败。

    训练出一个自生铳手花费有限,有半年时间足以,训练出战斗技能不亚于鞑子的骑兵没有三五年苦练根本无法成军。

    在山西损失过多骑兵,接下来的争夺朝鲜、平定辽东的一系列战斗都会变成击溃清军,难以给予大规模杀伤。

    很明显清军不想打开始逃跑,“红旗军”注定又打了便宜仗,损失小收获大已经能够预见,至于是不是跑了八旗主力黄汉根本不考虑。

    骑兵想跑,而且是训练有素的建奴、鞑子骑兵几万开始奔逃,没有摩托化部队和机枪扫射,凭借一两万骑兵去围追堵截太不现实。

    这时黄汉猛然想起了空军,在这个时代无法生产飞机,但是可以研制生产热气球啊!积累了经验甚至于可以研究飞艇。

    用猛火油作为燃料,自己开金手指做出可以调节火焰大小的燃烧器,训练出一支能够使用热气球升空作战的“飞行军”哪怕实战效果不怎么样,但是给敌军造成的心里




第六百九十章:打击侵略者
    难得遇见出动兵马十几万的大战,正是实在练兵的大好机会,黄汉命令近卫营所有的亲卫出击。

    五千余亲卫营人马不全部是能够骑战的骑兵,刚刚毕业的少年中有一大半只能够达到骑马转场、下马战斗的水平,四弟黄昂、新亲卫施显、李知恩等等八人也是如此。

    顾奎、严从优等等四个跟着家主年的亲卫加上戈大本,他们由于被黄义棍棒式教育都能够掌握五百字以上,如今终于获得了照顾,成为了正经八百的军官。

    顾奎、严从优现在担任近卫营千总、何勇庆、雷鸣春任职把总、戈大本当上了百总。

    顾吉祥、杨小锤这两个黄汉调教两三年的亲卫没有被外放基层任职,如今也是近卫营把总军官。

    近卫营军官和顾吉祥几个都知道保全黄昂、李知恩、施显等等八个师弟的安全,厮杀之时会竭尽所能让他们不处于危险之中。

    古代军队要从两军对垒的战场撤退谈何容易,多尔衮、多铎也仅仅能够保证两白旗人马能够全身而退,其他人马只能够看各自的运气。

    那些旗丁和包衣奴才的安全,多尔衮根本没有考虑过。

    科尔沁蒙古的撤退速度很快,乌克善、满珠习礼率领六千人马甚至于跑赢了两白旗。

    “红旗军”没有牛掰到试图一次性斩杀四五万清军骑兵,把眼前看到的七八千骑兵吃掉就算不虚此行,为了早一点杀进朔州城,步兵开始小跑。

    朔州城外的营地乱成一团,那是旗卫发现清军开始败逃,瞧见了不少旗丁、包衣奴才准备带上金银财宝上马溜之大吉之时果断暴动。

    霎时间“杀奴!杀鞑子!”的呐喊声惊天动地,不少骑马在乱糟糟的营地里奔跑的旗丁被忽然蹿出的汉民合身扑上拉下战马,一顿乱棒打得不成人形……

    不少汉民拉着一根结实的绳子拦截骑马逃窜的旗丁,汉民没有远程武器,但是他们准备了许多石头和板儿砖,不少旗丁被石块、板儿砖砸得面目全非。

    不仅仅是事先联络好的几千不肯为奴的汉民动手了,几乎所有还有体力的汉民都下手打击侵略者,连妇女都不例外。

    吴三桂这两年憋屈死了,今天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他目标明确,意图阵斩瓦克达。

    瓦克达乃是老奴的孙子,和硕礼亲王代善的第四子,由于几个哥哥都死了即将继承正红旗旗主的位置,平时比较跋扈,如吴三桂这样的汉军将领在瓦克达眼里不如一条狗。

    吴襄父子是协防朔州城的唯一一支汉军部队,这几个月受瓦克达节制也受够了窝囊气。

    朔州城里粮食物资堆积如山,可是吴三桂索要给养之时每每被刁难,期间不知被瓦克达羞辱了多少次。

    此时他率领家丁队直扑三千正红旗建奴所在的位置口中高呼:“龟孙瓦克达,老子来取你狗命!兄弟们,雪耻的时候到了,杀奴!”

    瓦克达吃了大亏,他没想到身后的两个叔叔早就准备逃跑,还意图率领麾下冲阵,因为即将出现的是骑兵对决,弓马娴熟的八旗子弟没有理由畏惧。

    他认为有三千正红旗骑兵面对双倍明军骑兵也不足惧,没有选择逃窜。

    见叛乱的汉军往自己的方向冲锋,看到了那个长的帅气的吴三桂一马当先,恨得牙痒的瓦克达选择了对冲。



第六百九十一章:以你为荣
    施显身边的少年担心周围乱糟糟的施琅听不见,几百袍泽一起齐呼喊:“施琅哥哥好样儿的,你弟弟以你为荣!”

    听到了兄弟的话语,这一刻施琅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向近卫营军阵挥挥手,继续打马扬鞭踏上了征途。

    改变了人生轨迹,十七岁的施琅已经投身于抵抗异族入侵的战场并且手刃几个敌人,以后他还有做汉奸的可能性吗

    这已经不太重要,一个骑兵伍长经过一场场战斗慢慢地升职,不确定性太多,以后的事情总要在施琅还健在的情况下才需要考虑。

    实在没想到清军根本不肯跟“红旗军”决战,简直是一触即溃,苦心布置了一个多月的黄汉心里其实郁闷无比。

    由此可见骑兵太重要,平定辽东征服科尔沁、喀喇沁、土默特等等蒙古部落也需要大量骑兵完成奔袭、运动包围才能够给予他们毁灭性打击。

    仅仅是击溃没什么大用,用不着多久鞑子、建奴就可以卷土重来。

    黄汉知道山西、宣大驻防明军的实力,更加知道这些兵将的德行,压根儿没指望在宣府坐镇的杨嗣昌能够封闭城池、关隘截住逃亡的几万清军骑兵,传达命令骑兵追出一百里即可。

    以“红旗军”现状,步兵、炮兵类似于近现代火器部队,跟鞑子、建奴隔了时代。

    但是骑兵优势不是很明显,主要原因就是自生铳、米尼枪都是单发,仅仅能够具备给予敌骑一次性打击,骑战之时火器的命中率注定不高。

    “红旗军”骑兵面对绝对人数优势的清军对冲,接下来就会面临残酷的冷兵器对决。

    而绝大多数使用热兵器的“红旗军”骑兵骑战技能不如鞑子、建奴,即便他们拥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也不足以取胜。

    因此黄汉决定穷寇莫追,把截下已经形不成阵列完全是处在被围歼状态的一部分鞑子、建奴斩杀。

    骑兵对冲的战场异常惨烈,双方倒下的人马有两三千,太多落马未死的鞑子、建奴在地上翻滚哀嚎。

    “红旗军”医务兵不是救世主,他们第一目标是寻找“红旗军”伤兵,接下来给倒戈的吴襄部汉军救治,发现重伤的建奴或者鞑子往往顺手给一刀。

    跟吴三桂的铁甲家丁队对冲落马的瓦克达运气相当差被不止一匹战马踩踏,被明军发现之时胸口已经被踩扁了。

    吴三桂情况也不是很好,吴襄找到的时候他已经昏厥下身血肉模糊。

    吴襄还以为吴三桂已经死了,方寸大乱,抱着儿子哭得呼天抢地。

    还好及时赶到战场的“红旗军”医官发现是倒戈的主将之一没有了生命体征,没有急匆匆放弃,仔细检查,翻了翻吴三桂的眼皮后发现瞳孔没有扩散紧急施救。

    立刻有医务兵上马奔驰通知已经建立的野战医院预留病床准备手术,半个时辰后,首席医官刘大寿亲自动手开始手术,还用上了输血续命的大招。

    熟能生巧,刘大寿近十年救治了几百上千的伤病员,外科手术的技术应该是当今世界第一人,在他手下救治还不能存活应该是意味着神仙也束手无策。

    吴襄虽然急得团团转,但是对“红旗军”心存感激,因为他眼看着至少七八个“红旗军”少年为了救自己的儿子让医官抽血。

    如此闻所未闻的救命法术惊呆了吴襄,眼看着被输血的儿子惨白的脸色渐渐地有了一丝红晕后,吴襄



第六百九十二章:整兵再战
    cpa300_4;&a;nbsp&a;nbsp&a;nbsp&a;nbsp多尔衮、多铎、乌克善、满珠习礼等等的嫡系人马没有伤筋动骨。看书阁.『ksnhuge『ge.co

    &a;nbsp&a;nbsp&a;nbsp&a;nbsp他们撤退之时根本用不着末路狂飙,越过应州地界之时干脆停下来意图整兵再战。

    &a;nbsp&a;nbsp&a;nbsp&a;nbsp此时败逃的清军越聚越多,多尔衮集结的骑兵超过四万,他想着给追兵一次教训让“红旗军”休得欺人太甚。

    &a;nbsp&a;nbsp&a;nbsp&a;nbsp谁知进行了部署派出了大量斥候侦查“红旗军”骑兵到达的位置之时发现人家已经收兵不追了。

    &a;nbsp&a;nbsp&a;nbsp&a;nbsp想集中兵力以少胜多打个漂亮仗,多多少少挽回一些面子的多尔衮顿时泄了气,大骂黄汉太刁钻,连挟大胜余威高歌猛进都不肯,谨慎得如同个娘们儿!

    &a;nbsp&a;nbsp&a;nbsp&a;nbsp没辙,打不着“红旗军”拿驻防宣大的明军泄愤吧!

    &a;nbsp&a;nbsp&a;nbsp&a;nbsp谁知宣大总督杨嗣昌很现实,探报到清军往宣大而来之时命令所有的将领据城堡固守,尽人事听天命,直接导致清军找不着对手。

    &a;nbsp&a;nbsp&a;nbsp&a;nbsp多尔衮此时哪有思攻击大明城池即便他想,没了精气神的麾下也肯干,明军不敢战多尔衮无可奈何,只得率领人马围攻上方堡准备出关。

    &a;nbsp&a;nbsp&a;nbsp&a;nbsp上方堡只有两三千明军守卫,驻守参将探报到几万清军意图来攻打之时连夜逃了,多尔衮率领人马离开大明境内之时没有需要进行攻防战,故而没有人马损失走得很轻松。

    &a;nbsp&a;nbsp&a;nbsp&a;nbsp出关当天,多尔衮就遇见了崇德皇帝派来的信使,得知八哥病倒了情况不是很好,暂时不能长途行军需要修养。

    &a;nbsp&a;nbsp&a;nbsp&a;nbsp八哥亲自率领的人马在攻击宁武关失利后选择利用黄河结冰绕道河套地区出关,现在已经到达归化城修整。

    &a;nbsp&a;nbsp&a;nbsp&a;nbsp选择避战的多尔衮本来满心忐忑,担心被崇德问罪。得知八哥率领的人马对阵“红旗军”同样吃了大亏,宁武关下的那支人马还仅仅是“红旗军”偏师,人马只不过几千而已。

    &a;nbsp&a;nbsp&a;nbsp&a;nbsp貌似八哥的仗打得更加糟糕啊!多尔衮这下子放心了,率领人马赶去归化城之时一身轻松,他在心里在不断祈祷,渴望萨满大神把八哥收走。

    &a;nbsp&a;nbsp&a;nbsp&a;nbsp红歹是确实病得不轻,那日昏厥落马后鼻血止不住流了有一大碗。

    &a;nbsp&a;nbsp&a;nbsp&a;nbsp在失血过多的情况下,红歹是虚弱得很,醒来后还得在冰天雪地骑马行军,病情加重了。

    &a;nbsp&a;nbsp&a;nbsp&a;nbsp御驾亲征的崇德皇帝一路上都在发烧,头脑不清醒,整天昏昏沉沉的,无法传达命令。

    &a;nbsp&a;nbsp&a;nbsp&a;nbsp满蒙将领见主子貌似要死更加觉得危险逼近,都不肯在大明境内滞留,因此没有了战心的清军就这样选择踏过冰冻的黄河绕道河套地区进入归化城。

    &a;nbsp&a;nbsp&a;nbsp&a;nbsp洪承畴亲自来到延绥镇等待战机,想着打个伏击战博得军功,派出精锐斥候密切注意从宁武关撤退的清军。

    &a;nbsp&a;nbsp&a;nbsp&a;nbsp可惜清军人马高达几万,阿巴泰布置得当,前军、后队、中军都不是明军能够吃得下。

    &a;nbsp&a;nbsp&a;nbsp&a;nbsp洪承畴自知凭借集结的贺人龙、吴自勉、尤世威等等将领的三万余人马根本不是对手,只得坐看清军北去。

    &a;nbsp&a;nbsp&a;nbsp&a;nbsp这段时间吴自勉怪话连篇,这小子在崇祯三年跟黄汉并肩作战过,想着凭借老面子去已经贵为辽国公的黄汉麾下干。

    &a;nbsp&a;nbsp&a;nbsp&a;nbsp他经常跟其他总兵官和下辖的参将、游击都司等等将领吹嘘六年前如何跟征虏大将军在强敌环视之下完成奔袭,缴获大量真金白银和粮食。

    &a;nbsp&a;nbsp&a;nbsp&a;nbsp讽刺三边总制洪承畴谱很大,眼高手低,手底下有精锐边军数万也不敢出战只能选择龟缩防御。

    &a;nbsp&a;nbs




第六百九十三章: 截杀
    自从阿山率领人马到来气氛开始诡异,太多清军议论纷纷,鞑子的军纪涣散,没多久就被后队的蒙古骑兵问清楚了原因。
1...155156157158159...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