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汉之魂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实在闲得疼

    那里是江心洲上的一座坚固的城池,有几百正兵和两三千卫所军驻守,在正北方四百几十里的襄阳被“红旗军”牢牢控制的情况下,被攻击到的可能性基本上没有。

    唐王回到了南阳后,看到了一片焦土,看到了嗷嗷待哺的饥民遍地,知道不解决这些人的生计,不赶紧组织春耕,这些人都会饿死或者变成流寇。

    他无心追击流寇,急急忙忙应对燃眉之急,他还要寻找到家人的遗骸入土为安,还要操办丧事,真的比较忙。

    安民、练兵的事情当然是石昆山主抓,采取的方式跟“红旗军”如出一辙,其实唐王的人马中,主要军官有一半是旗卫或者就是从“红旗军”中借调。

    估摸着一年半载过后,唐王嫡系就跟“红旗军”相差无几,他们听从唐王调遣的同时更加会注重跟家主的军令是否背道而驰。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石昆山会采取沟通的办法争取让唐王改变主意,如果唐王一意孤行,那么他就会尴尬了,因为这支军队会不听调遣。

    顾准、谷如山、裴元武不久后就会率领人马各回驻地,新兵太多、新接纳的劳役更加多,加强训练争取使得年底达到正兵标准的麾下倍增。

    崇祯十年三月初,征虏大将巡视了正在忙春耕的山西、宣大十几个州县后经过居庸关前往虎穴城。

    宣大总督杨嗣昌被崇祯留在京师,新官上任的宣大总督是陈新甲,此人审时度势还行,到任后没有如何出格行为,也积极号召官吏抢农时争取多增加植面积。

    朝廷的人事调整一直都在进行中,有时候全无章法,更多时候是崇祯派出太监到地方上指手画脚。

    为此惹怒了不少士大夫,谏言太监干政的大臣真的不少,可惜崇祯越来越不信任文官武将,把希望寄托在自己比较熟悉的无鸟之人身上。

    其实有鸟、无鸟跟忠诚度、能力挨不上丝毫关系,贪赃枉法的太监比例不逊色于文官武将,崇祯明摆着如此不信任大臣,使得更多大臣的心散了。

    宣府的镇守太监换乘了杜勋、大同有了监军太监杜之秩,居庸关、宁武关等等都有太监存在。

    黄汉连皇帝都不鸟,不知道崇祯还把这些没鸟之人放来山西、宣大干嘛

    &n




第七百二十六章:十面张网
    刘之纶和方正化率领人马回京后得到了厚赐,刘之纶高升礼部尚书兼职文渊阁大学士入阁了。

    兵部尚书一职委任给了崇祯无比欣赏的杨嗣昌,这一次不是虚衔而是实授。

    因为崇祯跟杨嗣昌讨论当前局势之时,杨嗣昌奏对“四正六隅、十面张网。”

    四正六隅是以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这里的江北跟后世不同,是指中都凤阳北,四位巡抚责任到人负责进剿。

    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为六隅,这里的江南乃是中都凤阳南,没有过大江,负责这六个地方的巡抚以守好辖区为第一任务,在做得到的情况下协剿。

    四个主攻、六个主守加起来正好是十个巡抚协同作战,是谓十面之网。

    三边总督洪承畴、五省总制卢象升两位能打的封疆大吏随贼所向,专司征讨,中心思想是将不断流窜作案的十三家七十二营贼兵堵截并包围,然后加以消灭。

    这个办法一经杨嗣昌提出,崇祯当即便拍板同意了杨嗣昌的这个计划,拉着他的手感叹道:“朕用卿恨晚矣!”

    于是乎,杨嗣昌上奏崇祯,想要完成四面张网围追堵截流寇的大计划,还得增兵十四万,加饷二百八十万两。

    崇祯就是个头脑容易发热的年轻人,他信任谁那是真掏心窝子,认为杨嗣昌才干堪比黄汉,就不遗余力进行扶持,当场答应了加派剿饷,没几天就下旨安排实施。

    大明全境“因粮均赋”,每亩加派米**,以每石折银八钱征解,另每亩又加征银一分四厘九丝,田赋加派达三百三十万两。

    杨嗣昌有才华吗他的执政措施正确吗

    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杨嗣昌不足以使得大明摆脱内忧外患走向中兴,连稳住局势都够呛。

    他的才能太具备局限性,因为是官僚世家出身,杨嗣昌从小锦衣玉食,眼睛里瞧不见升斗小民。

    他根本没有意识到流寇之所以屡剿不止的根本问题是农民活不下去了。

    他提出增加剿饷,短期内大明增加了兵马钱粮能够打好几仗,如同垂死之人打了一针吗啡,可以使得几个月内貌似形势一片大好。

    过了药效后,大明过不下去的农民会更加多,纳税人大批逃亡,大明税赋大量减少会更加虚弱。

    大明财政要收到手剿饷加派的三百三十万两白银,地方官府不加收双倍以上根本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大地主、达官贵人不买账,加税会分摊到已经难以为继的自耕农手中。

    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更多青壮年铤而走险杀官造反,流寇接下来会更加壮大。

    还有一条也很重要,杨嗣昌此人不识人,更加谈不上知人善用,他居然举荐大忽悠熊文灿取代皇帝已经不信任的卢象升为五省总督。

    能打有担当的卢象升被明升暗降,当上了云南承宣布政使司从二品左布政使,没几日就远赴大西南任职。

    承宣布政使绝对是个文官,掌管一省的财政、民政,由此可见崇祯极度不满卢象升对待唐王的态度,再也不肯他领兵。

    把卢象升放去云南担任地方官也是因为镇守云南的沐家对大明忠心耿耿,征南将军黔国公沐天波麾下有精兵猛将。

    中都、河南战场将要换上的剿寇主将之一是个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吹牛者熊文灿。

    此举真是害人害己,害己乃是因为熊文灿主抚,跟杨嗣昌对待流寇



第七百二十七章:平辽第一战
    没有了天敌孙传庭的感觉真好,高迎祥、李自成、老回回率领人马通过周至县黑水峪之时没有出现明军伏兵,走得无惊无险。

    高迎祥没有忘了他任命的十八个大将军之一靳明虎。

    派人去太行山上寻找厉兵秣马的“插翅虎”部,要求他们下山跟“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合兵一处共谋大事。

    赵十三、靳明虎等等现在的日子过得不错,因为“红旗军”实际控制了大半个山西,他们屯兵的太行山其实介于征虏大将军和朝廷势力范围的中间地带。

    自从告知八百因为跟清军英勇作战赢得赵十三、靳明虎信任的山贼真相,并且接纳他们为“红旗军”,人人享受正兵待遇后。

    这彪山贼武装有了一千余“红旗军”正兵和旗卫,大小头目都是“红旗军”,总兵力超过一万,总人口接近十万。

    认为自己拥有了成为大明将军的可能性,“插翅虎”部的大小头目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段时间不遗余力强化训练麾下人马,纪律性和战斗力都大为提高。

    穷的是升斗小民,流寇、山贼中的积年老匪不可能穷,他们积攒的好东西多着呢,只不过他们手中的金银财宝难以用来购买粮食和物资。

    靳明虎和赵十三等等截然不同,他们不仅仅能够得到军饷、粮食供应,还可以用积攒的金银从附近的“红旗大粮行”购买粮食。

    介于“插翅虎”部的特殊性,缴获归公不是归于“红旗军”总部,而是归属于“插翅虎”这个集体,由赵十三、靳明虎、戚于国等等主将共同商议后进行分配。

    因此“插翅虎”部的财务自主权比“红旗军”正兵营大得多,他们有银子还能够从“红旗军”体系的商行、粮行买到生活必需品和一部分消费品。

    现在赵十三和靳明虎等等将领都能够经常喝到将军凯旋系列白酒。

    这彪人马的家眷也在山里劳作,种地、打猎、收集山珍药材等等也能获得一些收入。

    再经常出山抢地主、打土豪,又不间断黑吃黑打山贼、流寇搞些外快,“插翅虎”部的小日子当然过得红红火火。

    他们在山西跟河南、北直隶接壤的山区约等于形成了武装割据。

    区域内的十几个县城、州城都有旗卫渗透,大部分县太爷、知州都跟“插翅虎”达成默契。

    因为山里有一股兵强马壮的山贼,声名赫赫,曾经打得清军丢盔弃甲。

    故而没有其他流寇肯来这里捋虎须,也没有官军敢进山进剿,附近的山城到是少了被战火波及的可能性。

    布局内地乃是走闲琪,尽可能保住一些地方少被流寇祸害,对于黄汉来说目前的首要大事不是剿杀流寇,而是完成五年平辽大计划。

    万事俱备,平辽第一战即将打响,出击目标朝鲜汉城,登陆点江华岛。

    梁廷栋、张凤翼、郑孝文、杨一鹏、孔闻诗等等文官都知道这场战斗注定要载于史册,纷纷要求入军中效力。

    他们在得到征虏大将军首肯后带着几个家丁轻车简从赶到天津卫出海。

    如今的天津卫空前繁荣,海上商船、货船、战船川流不息,陆路上客运四轮马车一个时辰内有五十几辆进站出站。

    不仅仅是跑京师的一天十几个班次,跑永平府、虎穴城、三屯营、遵化、保定等等甚至于济南府,都有定期班次。

    由于刚刚开河不久,南



第七百二十八章:拿下江华岛
    让富人享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的同时赚取到了大量利润,有了经济基础的医院就会做公益治疗。

    重点工作就是为贫苦百姓中的孕妇提供产前检查,免费提供接生服务,不仅如此,穷人家的孕妇来生产之时还会免费得到三天的营养餐。

    医院救死扶伤的这些章程都是黄汉以命令的形式下达。

    救下一个孕妇,减少一个婴儿夭折功德无量,比救活一个就要病死的长者划算多了。

    在医疗条件有限,在没有能力使得免费医疗全覆盖的情况下,重点从孕妇、婴儿着手做善事当然事半功倍。

    张凤翼、梁廷栋等等文官看到了天津卫的变化,更加感叹黄汉的统御力和治理一方的超强能力,对于拿下朝鲜并且把那里经营成为王道乐土充满信心。

    他们渡海来到皮岛之时,接待的是已经在这里准备多时的宋鹏飞、孙传庭、金声、黄龙、郑孝章等等。

    这个时候的皮岛不是东江镇时期的物资短缺,由于是即将发动大战的大本营,去年春天就开始了军需囤积,秋天大量海船运输移民和物资、粮食前来。

    现如今岛上物资应该是应有尽有,鸡鸭鹅猪羊都是在岛上圈养着,大白菜都在地窖里存着……

    黄汉到达皮岛的当天就召开了作战会议,听宋鹏飞、孙传庭等等汇报了攻击准备情况。

    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战神附体,而是喜欢动用群策群力的黄汉,当场同意了有孙传庭、金声、宋鹏飞、刘奋勇、毛承禄等等参加制定的攻击计划。

    三月十五日,夺取江华岛的战役打响。

    主将宋鹏飞、第一赞画将军孙传庭、监军太监郑之惠、方竟成、副将黄龙、参战将领有尚可义、毛承禄、刘奋勇等等,炮兵总指挥孙元化。

    满清这两年也经常调动驻防部队,经过侦查和抓捕舌头审讯后,能够确认汉城守将是大汉奸耿仲明,副将张存仁、参将薛大湖、姜新等等。

    这里有一万汉军两万高丽仆从军,督战的有满蒙骑兵四千,其中真奴不足一千五百,主将是甲喇额真伊尔根觉罗阿尔津。

    消灭朝鲜王朝之时,孔有德、耿仲明夺取江华岛把躲在岛上的朝鲜文官武将杀得干干净净。

    朝鲜国主李倧在那一战后失踪,也不知是死于混战还是死于熊熊大火,据说朝鲜王在江华岛上的宫阙足烧了几天几夜。

    耿仲明比较现实,他选择集中兵力守卫汉城,只在江华岛上放了两千人,由参将姜新率领。

    不是让他凭借两千人马阻挡“红旗军”有可能发起的进攻,而是让他们能够早点发现敌情及时逃回汉城报信。

    “红旗军”一次性出动的兵力太多了,战船、商船、货船、哨马船多达三百艘,江华岛接近大陆的狭窄海峡几乎被红旗军战船填满了,姜新带着一两千人无路可逃。

    姜新原来是跟随张春援辽的大明参将,他在救援大凌河城的战役中被俘后做了汉奸。

    这小子换了老板后立刻向主子献计,并且主动去劝降还在坚守大凌河城的祖大寿、何可纲、张存仁等等明军将领,最后祖大寿杀何可纲,大凌河城不战而降。

    如此软骨头的将领怎么可能有胆量跟十几倍的“红旗军”对抗,姜新发现“红旗军”登陆后一铳未放,他手里有五百汉军火绳枪手和一千五百高丽铳手、刀盾手、长枪兵。

    平辽第一战成



第七百二十九章:轰击前进
    由于姜新的两千人全部被解除了武装,几十个家丁也没有了铠甲和武器。

    仅仅靠拳头无论如何弹压不住那些逃兵,被溜掉了两成左右。

    见到了耿仲明、张存仁等等,姜新没有隐瞒把事情经过讲了,本来就心惊胆寒的汉奸们听了更加觉得末日降临。

    耿仲明跟黄汉仇深似海,张存仁原本就是祖家军嫡系跟“红旗军”乃是死对头。

    他们没想着投降,想依靠经营了两年的工事群,依靠那些壕堑往顶住“红旗军”的攻击,如果能够成功等来援军,就会出现转机。

    耿仲明和孔有德带着家小投降建奴后,红歹是就在盛京给他们安排了府邸,大汉奸为了表忠心,来朝鲜打仗之时都没有携带家眷,如今耿仲明身边只留了两个高丽小妾伺候。

    这两个姓李的小妾皮肤白嫩完全不是大扁脸,模样俏丽人见人爱,还会汉语能写汉字,乃是从小受过良好教育的朝鲜王室宗亲。

    姜新跟张存仁是好友,耿仲明没有为难他,直接把姜新和一千六百左右被放还的兵丁交于张存仁指挥。

    张存仁早在崇祯三年就见过黄汉和几百“红旗军”骑兵,那时还羽翼未丰的黄汉就敢以劣势兵力跟关宁铁骑对冲且大获全胜阵斩祖大乐。

    现如今过去了足八年时间,“红旗军”早就一飞冲天,在山西打得建奴、鞑子谈红色变。

    张存仁何尝不知靠麾下汉军和高丽兵跟如日中天的“红旗军”对抗前途渺茫,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然而已经被俘虏过一回吃了一顿好饭后被放还的一千六百清军成为了最大的隐患。

    他们被分配到了战壕里就被为自己的明天担忧不已的张存仁麾下围住了。

    话题的核心内容就是咱们能守住汉城吗投降真的有活路吗
1...163164165166167...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