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汉之魂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实在闲得疼

    她根本不好意思把这些银元收入囊中,因为她仅仅是整理书稿,不是写稿人,她抽时间把情况汇报,并且准备把银票入账。

    黄汉知道自己的女人中就数姐妹花比较穷,秦妡怡和郑秀娥出自大家,单陪嫁银子就车载斗量,而且她们都在京师不夜城项目参股了。

    这些年又听从夫君建议投资在楚楚的春相随系列化妆品品牌上,资本肯定翻了几倍。

    楚楚是春相随品牌的拥有人,是最大的股东,当然有花不完的银子。

    黄汉不肯徐妙妍把五千两银票入账,还从自己的俸禄和投资收益中拿出五千快银币,让她用这一万块银元在汉江南购买地皮投资水力织布机,建成一座专业生产帆布的工厂。

    如果投资款不够可以去“四方钱庄”用地皮和设备抵押贷款,同样会享受到实业投资的最优惠待遇。

    年利率低到只有百分之六,跟大额存款的利率持平。

    以后这个帆布厂就是姐妹花的产业,黄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徐妙妍、徐妙茹能够经济独立,仅仅靠月饷收入太少了。

    况且此时黄汉的态度所有文官武将和商贾都在看着呢,爱妾徐妙妍率先出手在汉城买地皮办工厂,相信跟风的商贾不会少,肯来新领地投资的人会受到鼓舞。

    投资实业才能够兴国安邦,为此黄汉会不遗余力,不仅仅自己带头,还会鼓励更多资本来参与。

    崇祯皇帝裁撤了太多驿站,因为明朝末年的驿站变成了个无底洞,太多官员占朝廷便宜在驿站连吃带拿。

    这本来应该是从管理入手完善制度,重新制定往来官员的接待最高标准即可,然而崇祯皇帝因噎废食,直接把驿站裁撤了。

    黄汉不得不尝试恢复驿站,但是没有用驿站这个名称,而是用邮局、信局这个名字,发行报纸也得有邮差送报啊!

    “红旗邮局”可没有大明驿站按照品级标准为官员提供食宿的义务。

    购买、侵吞的原大明驿站改为邮局后,原本驿站拥有的客房全部当做客栈来经营,官员、商贾、百姓都可以花银子来住宿,是否能够住上好房间不看级别,只看能够承受的价位。

    由于大量招募原大明驿站的驿卒成为邮差,崇祯十年的邮路基本上覆盖到了没有遭受兵灾的所有的县城。

    现在“红旗军”体系不动用朝廷的资源,邮差也能够一路换人、换马跑出六百里加急的速度。

    一个现代人的经济意识当然超前,邮差不仅仅送信,也承接快递业务,还跟“四方快运”联合做相当于零担运输的生意。

    “红旗邮局”委托“四方快运”把不同货主托运的货物按同一到站凑整一车后发运到当地邮局。

    然后由邮差再送达千家万户,不但方便了群众而且赚取了利润,应该是名利双收。

    能够做到货通天下、汇通天下,资本雄厚兵强马壮的“红旗军”体系当然拥有良好的发展势头。

    随着“红旗日报”的发行量暴增,影响力逐渐加大,是时候利用报纸这个大杀器掌握舆论导向。

    首先要在报纸上揭露流寇以后提出“不纳粮”的谎言。

    大量阐述流寇的队伍需要吃饭穿衣,流寇的头目过着骄奢淫逸的日子,需要的钱粮何其多也。

    &nbs




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汉帝国
    削弱皇权增加黄汉这个征虏大将军的权力是接下来的重中之重,逐渐施压逼崇祯让步必须有!

    如果崇祯选择接受事实肯放权,黄汉未必就准备来个改朝换代。

    如果崇祯还是那么刚愎自用,不懂得妥协才是政治智慧,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取而代之,留下崇祯一大家子的性命可以,留下朱明皇位不可以。

    黄汉琢磨着推翻大明后建立“大汉”国,历史上的“汉”朝应该不少。

    貌似有东汉、西汉、南汉、北汉、前汉、后汉等等,以后会多出黄汉建立的“大汉帝国”,估摸着历史学家会用“黄汉”这个简称。

    以“汉”为国名好处大大的!后世的华夏大地叫做中国,人民都是中国人。

    黄汉建立的国家叫做“大汉帝国”,所有的人民当然都是“汉人”!长期以往哪里会存在什么民族纠纷全部同化调,都是汉民族。

    添香、红袖、蜜桃、彩莲这四个大丫鬟一直忠心耿耿为黄汉服务,至今不肯嫁人。

    为了使得她们老有所依,黄汉拿出四张一千块银元的银票交于一直跟着身边担任机要秘书的添香、红袖。

    命令她俩全权代表另外两个姐妹参股“汉江织布布厂”的投资项目,四个大丫鬟每人入股一千两银子。

    水力织布机技术已经成熟,汉江的水资源丰富,流速足够修建水道安装织布机。

    “汉江织布厂”不仅仅生产帆布,还要生产双肩帆布包,还生产拉链、帆布鞋等等系列产品。

    有黄汉帮着出谋划策,制定管理制度,再偶尔开个金手指,姐妹花和四大丫鬟肯定能够赚得盆满钵满。

    舆论导向很重要,黄汉在思考如何对付日后的闯贼“不纳粮”的谎言,开始提笔写一些小故事,给大明军民、官宦打预防针。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崇祯八年被流寇攻破的中都几个县城、州城,主人翁有离休高官、现职士大夫、乡绅和升斗小民。

    黄汉很损,连续五个故事都是以“吃他娘,喝他娘,闯王来时不纳粮。”的童谣开篇,虽然此时这个童谣还没有问世。

    然后娓娓道来相信了这个谎言的老百姓没有做任何抵抗任由流寇打进城池。

    最后的结果是家中的一点点粮食、棉被、衣服和碎银子、铜钱全部被抢走了,妻子被十几个流寇祸害后投了井……

    故事的几个主人翁被流寇老贼逼着和一群经历相同的街坊参与攻击下一个城池之时被城头倒下来的金汁严重烫伤。

    最后这些人被流寇遗弃在荒郊野地哀嚎数天后死去,主人翁临时之前狠狠地扇自己的嘴巴。

    口中骂自己为何愚蠢到相信流寇“不纳粮”的谎言,他们那许多人,根本不种地,不纳粮流寇们吃什么

    描写士大夫和官员的结局更加容易,把他们被流寇拷饷生不如死着重描绘,再把她们家中的女眷如何被流寇变着花样折磨大书特书,刻意把凌辱写得很露骨。

    用不着担心涉黄、涉政,大明朝的出版物管控不严,太多传世的话本儿的内容都比较那个。

    被拷虐的士大夫临死之前都无法闭眼,一个个悔不当初,追问自己为何在流寇来之前没想着拿出家里的钱粮招募乡勇和流寇死战到底

    黄汉不可能写太多故事,写了几篇后传刘在旗、黄可造按照这个样板广泛征文,要争取做到让绝大多数大明子民了解“不纳粮”该有多么具备欺骗性。

    接下来



第七百五十章:自立为王
    征文要求的内容是,原本当兵也好、务农也好、做买卖也罢。

    对比在没有加入“红旗军”这个集体前过的是什么日子,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

    太多被“红旗军”解救的饥民怀着感恩的心,太多受到“红旗军”恩惠的读书人想把心里对征虏大将军的感激跃然纸上,一时间投稿之人成千上万。

    冰火两重天,一边是黑暗的大明王朝饥民遍地、盗寇横行、官府横征暴敛。

    另一边是在“红旗军”保护下的老百姓摆脱了饥饿正在为属于自己的青砖瓦房而出力流汗……

    “红旗军”体系被描绘得如同天堂,大明山陕、河南乃至于中都、湖广被描写得民不聊生。

    征虏大将军实际控制的地盘使得太多饥寒交迫的升斗小民心向往之。

    原本征虏大将军的地盘不大,太多地区还直接面对建奴,现在获知即将完全拿下原来的朝鲜王国经营成大明“汉江省”,太多老百姓决定离开故土投奔“红旗军”。

    地盘大、资本雄厚、有余粮的黄汉底气足,来者不拒,导致海上运输相当繁忙。

    本来黄汉还以为郑芝龙会选择抗旨不遵,心里已经盘算着干脆逼反郑芝龙算了,拿下朝鲜后,明年春天就去南海彻底干掉郑氏海盗集团,收编刘香集团。

    谁知在福建活动的旗卫传回情报表明,郑芝龙居然率领船队往辽海而来。

    人家选择服软,看来郑家这个肥羊宰不成。

    还好黄汉抄了晋商和山西、宣大文官武将的家财得到了现银超过三千万两,如今比较有钱。

    今年黄汉的心态很好,不算穷凶极恶,郑芝龙如果表现好可以放过郑家。

    黄汉甚至于可以协助郑芝龙集团夺取倭国的岛屿自立为王,也可以考虑帮助郑芝龙前往中南半岛夺下一块地盘自立。

    黄汉内心里是不会相信曾经用兵数万,每年拥有百万上千万两银子收入的郑芝龙海盗集团会真心实意向自己臣服。

    很明显郑芝龙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了权宜之计,接下来他们的利益受到了侵犯即便郑芝龙不造反,十八芝的旧将也会不间断叛乱。

    干脆送他们远离大明建立一个王国也是黄汉的权宜之计,最好劝郑芝龙拿下后世新加坡所在的那个岛屿。

    等到亡了建奴、灭了流寇、全取大明江山后,再腾出手慢慢往中南半岛殖民。

    那时候就犯不着给予郑芝龙过多优待,选择回归祖国热烈欢迎,选择跟祖国为敌让他灭亡!

    旗卫报告郑芝龙船队已经离开福建北上,战船数量多达五十艘,乘员仅仅三千左右,万万不能浪费了运力,黄汉派遣快船给郑芝龙送去命令。

    不是要求他完成战斗任务,而是命令他在路过长江口之时去南通州运三万移民前往“汉江省”。

    运力不够是确实存在的情况,海船长途运输如一艘赶缯船装载男女老幼六七百人已经是极限,如此旅行乘客还比较辛苦。

    还好习惯了饿着肚子流浪的饥民,在能够得到八成饱的前提下根本不介意吃苦受累,在船上挤一挤不算啥。

    运输饥民几年了,“红旗军”体系已经形成了套路,在南通州等待转运的同时进行集体劳动。

    要使得南通州有工作机会相当容易,关键是需要钱粮。

    如今黄汉财大气粗,最不缺钱也有不少粮食,修筑海提、江堤,组织人员在里下河一带建造垛田。

     



第七百五十一章:各显神通
    泰州、盐城、扬州、南通州这片区域大明朝廷相当重视。

    “红旗军”贸然在这里圈大片田地不合时宜,因此都是采取改造无主沼泽地来造垛田。

    如果有人看到了垛田的成果想来摘桃子,“红旗军”不介意跟他们玩白道、黑道,单看看谁胆大包天

    为何明末有那许多温顺的汉民变成了穷凶极恶的流寇、兵痞

    原因是一个败坏的制度下会导致好人变坏,导致良民变成暴徒,崇祯皇帝这个当家人难逃其咎。

    黄汉不会杀光所有触犯大明法律之人,除非血债累累之徒,一般情况下总要给予重新做人的机会。

    商人逐利乃是天性,在制度崩坏的前提下,在违反成本低,利润巨大的前提下,连朝廷重臣,世世代代享受国恩的勋贵都不守本分,要商人守好本分那是笑谈。

    因此黄汉出手把晋商几代人积累的财富一把抢光后没有杀任何人,给予他们重来的机会。

    在朝鲜屯垦的人群中最显眼的就是晋商群体,一二百家晋商被拆分为一两千个小家庭,人口有一万几千,都打散安置在汉城附近,汉江之南也有一部分。

    宣传队早就大张旗鼓进行了宣传蛊惑,所有人踏上新领地的那一刻,以前种种都会既往不咎,所有的人都清清白白,支持凭借劳动致富。

    任何人的劳动所得“红旗军”都会予以保护,如果不愿意种地想做生意,可以写贷款申请阐明准备做什么生意或者开办生产什么东西的作坊等待批复。

    由于“汉江省”暂时执行军管,管理地方的官员都是“红旗军”镇抚官和宣传队员,这些人当然会不折不扣根据家主的意图做事。

    搞活经济、兴办实业、鼓励商贸是“汉江省”发展的口号,当然不是说说而已,一定要落到实处。

    军人办事效率很高,接到申请书的第二天就有人登门询问,三天内就会给予批复,除非请示做赌场、妓院等等的偏门生意需要很长时间等待,正行基本上都是开绿灯。

    晋商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被“红旗军”一锅端,根本没时间串供销毁私通建奴、鞑子的罪证,相当于被人赃俱获。

    他们本以为抄家后就会面临灭族,真的没想到征虏大将军只要钱不要命。

    一两万山西人来到汉江附近之时发现这块水土比他们老家的肥美多了,会种地的一天都不耽误,立刻在属于自己的田地里劳作。

    晋商群体有文化学习能力比较强,在原住民讲解下,很快就大体知道了如何伺候水稻田。

    不会种地也不要紧,“汉江织布厂”工地上就有工作机会,以后还会招收不少男女织工。

    以前常年做布匹生意的帐房、掌柜、伙计肯定能够找到一个体面且收入不错的工作。

    算盘打得好肯定是一技之长,在新领地一定能够找到帐房的差事。

    要说商人群体中的能人确实不少,太多人家有祖传的手艺。

    如乔家祖上就是靠做豆腐积累的第一桶金发家致富,现在他们在小额帮扶贷款扶持下又做起了老本行,生意蒸蒸日上,没多久就扩大了生产规模。

    王家祖上是靠做大酱起家、靳家的祖业是小磨麻油、刘家的老陈醋远近闻名、张家做的棉被质量上乘……

    于是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善于积累财富的晋商又在进行原始积累。

    但是跟以前有所不同,没有滴着肮脏的血,而是凭借劳动和智慧正道取财。



第七百五十二章:捕鲸船
    吴襄告诉勋贵们,在海上龙武水师一枝独秀,出海贸易、捕鱼只要缴纳保险费都受到保护,包赚不赔。

    如果遭遇海盗抢劫完全可以利用捕鲸船的速度优势逃之夭夭,如果胆子足够大敢跟踪海盗发现他们的母港就赚翻了。
1...169170171172173...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