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汉之魂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实在闲得疼

    小脚老太太侦缉队积极性空前,胜过朝阳区群众,她们的警惕性很高,发现生面孔会一直尾随,会把人家盯得浑身不自在。

    在竹条抽打教育下,一个干净文明的城镇初具规模,一个治安良好没有苛捐杂税、保护费的城镇,一个干净整洁而且人口众多的城镇自然获得了各路商家青睐。

    开平镇商业繁荣正在体现,街上所有的店铺都已经开门做生意,现如今已是店铺难求。酒肆、茶楼、青楼、勾栏、暗门子的生意都不错,真应了那句话繁荣娼盛。

    黄汉管理城市有所为有不为,他抓赌不抓嫖,因为赌博蔚然成风会直接影响社会稳定,总会有一些人不知节制成天成夜烂赌不归,导致倾家荡产卖儿卖女者不知凡几。

    因此不能让豪赌行为猖獗,超过三十两银子输赢的赌局会被严厉打击。

    至于男人为了生理需要去青楼暗门子,黄汉基本上是以疏导教育、加强管理,苛以重税为主。

    因为没日没夜嫖娼的不多见,即便他们想,小弟弟也不会如他所愿,黄汉只是加强打击逼良为娼恶势力的力度。

    来自后世的黄汉知道,根本不是所有的妓女都是逼不得已,因为在后世伟光正的英明领导下,活不下去的人基本上属于凤毛麟角,小三和做皮肉生意的女人何其多也,谁逼她们了

    小三和妓女没什么大区别,只不过一个是零售,一个是大单交易罢了。

    任何时代都有好逸恶劳的女人,有些女人不知羞耻愿意拿出下面的一块卖卖,黄汉领导下的政府干嘛要去干涉

    黄汉不是满嘴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的伪道学,况且这个时代这种事是合法的存在,因此黄汉采取收税加强管理和监督的办法听之任之。

    阿敏败逃之时几乎杀光了卖国求荣的汉奸,此事教育意义不同凡响,一定要宣传到位,争取做到尽人皆知。

    高有谋和郑孝文接受了黄汉布置的政治任务,组织报告团在京畿之地巡回演讲,目的就是让所有的汉人仇恨建奴、鞑子。

    让所有的官吏都得知原永平兵备道白养粹、县令张养初、滦州同知张文秀、迁安县令朱云台、副将王维城等等主动投降建奴后的下场。

    永平府大屠杀幸存者控诉团成员有黄可造、添香、红袖、彩莲、刘在旗在内等等几十人。

    他们穿州过府进行演讲,特别讲述伪大金国永平巡抚白养粹自己被建奴一刀砍了,家里的女人都被建奴先奸后杀的结局。

     




第一百九十一章:一声叹息
    宋鹏飞几个要向秦良玉展示身上的胸甲,并且告诉老夫人,黄守备将要送给秦将军和结义兄长马祥麟、嫂子张凤仪,妹妹秦妡怡等等每人一副这样的“宝甲”。

    这个时代的武将都追求防护力,对坚甲的渴求无穷无尽,黄汉送白杆兵将领的礼物应该能够让他们打心眼里高兴。

    现在替黄家干活的几十个手艺精湛的铁匠大师傅都是容光焕发,无他,财发精神长罢了。

    因为黄汉认为大工匠乃是汉民族精英之一,将来是工业革命的中流砥柱,给他们优厚的报酬必不可少。

    如今许多大匠师已经拿到了超过“红旗军”骑士的月饷,他们平均能够拿到三两银子五斗麦子一个月。

    果然付出就会得到回报,以前总是被人欺负的匠户得到了黄汉礼遇的同时还得到了可观的收入,这些人感激涕零。

    他们在工作中不遗余力,处处都会主动替家主考虑,生怕拿了其他铁匠铺子一倍以上报酬的铁匠们人浮于事,最后导致家主亏本入不敷出折了买卖,最后使得他们失去如此好的工作机会。

    徐光启在整个大炼钢铁过程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他熟知许多具备专业知识的工部官员,再由这些人出面网罗有技术的炉工、铁匠,现在开平镇建造的小高炉应该是当之无愧领先世界。

    这个时代没有办法用化学分析来判断钢铁的材质,只能靠经验丰富的铁匠大师傅通过折弯、捶打来大体判断出钢材的用途。

    宋代炼铁已采用石灰石及白云石等等作为炼铁溶剂,发展到明朝铁匠大师傅已经掌握了许多窍门,他们会标注出加入不同溶剂的每一炉钢,再决定钢铁用途之时就有的放矢。

    黄汉早就在遵化网罗了不少铁匠大师傅,徐光启又动用关系调来了几十个能够判断材质的大铁匠。

    于是乎,内行黄汉成天抽时间混在铁匠群里,相信用不了多久一本适应这个时代的炼钢操作规范就会完成。

    接下来黄汉还会制定材质判断方法和执行标准,虽然拿后世的标准相比差强人意如同儿戏,但是聊胜于无啊!

    为了充分发挥出煤矿资源这个巨大优势,开平地区的砖瓦窑、陶瓷窑、石灰窑、水泥窑、琉璃窑都在满负荷生产。

    因为黄汉大手一挥,只要工人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都会得到报酬,是否能够销售用不着一个个窑口的负责人来琢磨。

    黄汉认为销售是个专业,当然要有专业的团队,况且现在石灰、水泥、砖瓦乃是供不应求,自己体系内的建筑用料都得不到满足,哪里需要考虑销路

    秦良玉和马祥麟带领人马在永平府已经休整了一个多月,刚刚有小道消息传来,朝廷有可能派遣七千白杆兵驻防山海关。

    白杆兵乃是明末最忠诚的军队之一,将领们没有人跟朝廷讨价还价,都在整理行装,一旦朝廷调令下达他们会带领七千麾下立刻开拔。

    秦良玉见到了宋鹏飞,立刻被他身上的胸甲吸引了,老夫人久经战阵对铠甲和刀剑乃是情有独钟。

    宋鹏飞在秦良玉面前转了三圈大大方方展示了自己的行头,然后施礼道:

    “秦将军,卑职身上的全钢胸甲乃是师傅亲自设计,不仅仅穿着舒服还比一般铁甲轻了许多,但是强度还大大超越一般铁甲,经过我们多次测试步弓三十步直射都难透。”

    秦良玉赞叹道:“果然是好东西,宋把总穿在身上很是合体,人也显得特别精神。”

    “卑职是特意穿给您看的,师傅说了,如果您瞧着喜欢会给您量身打造一副。”

    得知黄汉要送她这样的好盔甲,秦良玉果然很高兴,笑道:“黄守备太客气了,无端受此大礼,老身怎么好意思”

    &n



第一百九十二章:执着
    黄汉太忙了,基本上不花时间搞迎来送往,此时已经是下午,他正在给少年学兵上课。

    由于开平有石墨矿,因此铅笔在黄汉指导下进行了升级,笔芯全部换成了石墨加粘土烧制的产品。

    现在学生们写出来的铅笔字再也不是留下淡淡的痕迹,已经足够清楚。

    铅笔产品成功定型,质量稳定,现在不仅仅提供给“红旗军”使用还会成为商品形成销售。

    黄汉没有因为奇货可居谋取暴利,只不过在成本价基础上加价一倍余定价销售,零售价一支一文钱,批发最起码一单二百支,价一百四十文钱,成本价低于半文钱一支。

    赚什么样的钱不昧良心黄汉心里有数着呢!老百姓能够得到价廉物美的铅笔,应该能够给穷人家的孩子学习写字创造出条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能够让更多汉人读书识字是黄汉的追求之一。

    徐光启和黄沂州接待了秦良玉一行,一番闲话后他们来到“红旗军”学兵营观摩黄汉的教学,学兵营礼堂还没有完工,黄汉现在都是露天教学。

    路上徐光启如数家珍般把得意弟子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一一讲给秦良玉一行听,赞许之情溢于言表。

    得知黄汉不到两个月为了安置流民开设了许多作坊,还组织原住民生产自救,几十万两银子已经花了出去,同样体恤民情的秦良玉听得不住点头。

    她赞叹道:“想不到黄守备亲冒矢石带领‘红旗军’冲锋破阵从建奴手里缴获的财帛都用在了升斗小民身上,老身自叹不如也!”

    徐光启讶异道:“难道黄汉手里的那许多银子都是缴获”

    秦良玉道:“以老身判断十之**,因为白杆兵参与伏击建奴一次,也得了可观的缴获。”

    徐光启哈哈大笑道:“如此老夫放心了,本来老夫还担心黄汉的钱财来路不正呢!哈哈哈……”科学家心里的结解开终于释怀更加兴致勃勃,心里又对爱徒高看了十分。

    跟随秦良玉的将领和卫队都听见了他们的对话,一个个唏嘘不已,能够把自己搏命得到的钱财用来帮助活不下去的升斗小民,这样的主将谁不爱戴

    秦妡怡心里更加觉得凄苦,眼看着就会见到那人了,她此时却担心自己控制不了情绪当场失声痛哭。

    由于这段日子都跟徐光启同进同出,黄汉不是一身戎装,而是读书人打扮,这个亮相让白杆兵将领觉得耳目一新。

    见到了结义兄弟,马祥麟迫不及待道:“贤弟呀,你如此打扮为兄都快不敢认了。不错、不错、恐怕如此英气逼人的将领咱大明可不多见。”

    黄汉赶紧给众人施礼,秦良玉道:“黄守备你用不着管我等,正事要紧,我们随便看看而已。”

    黄汉哪里会怠慢秦良玉,他对少年学兵道:“同学们,今天誉满天下的巾帼英雄近在眼前,大家欢迎秦将军给大家上一堂课好不好”

    顿时掌声如潮,少年们众口一词道:“恭请秦将军授业!”

    秦良玉乃是带兵数万的将领,在成千上万的军人面前都谈笑自如,当然不怵即兴演讲,她大大方方开始给六百少年讲石柱风土人情。

    黄汉此时却被白杆兵将领和卫队隔开了,亲兵卫队二十个川妹子都知道自家主将的心思,眼看着要离开永平,她们制造机会让秦妡怡单独和黄汉说几句话。

    这其实是黄汉第二次跟秦妡怡对话而已,但是黄汉感觉



第一百九十三章:丰收在望
    张凤仪其实远远地瞧见了小姑子和黄汉相拥的场景,她也不知黄汉给秦妡怡灌了什么迷汤

    这谁在乎呢只要小姑子活得开心就好!

    秦妡怡见了黄汉一面后反差如此之大,秦良玉也觉察出了端倪,她知道女儿的个性不想过于严苛,决定静观其变。

    这个时代跟后世截然不同,没有一丝奉子成婚的可能性。

    如果哪一家的女儿敢婚前有苟且,世家大族宁可杀了女儿也不会成人之美。

    黄汉只能走正道争取让皇帝赐婚,他其实还有一条路可走,就是争取封爵,如果如同郑成功那样成为大明的郡王,那么就可以堂而皇之拥有王妃和几位王侧妃。

    但是那太遥远,大明何其吝啬爵位,异姓王除了开国时有几个,后来一直到亡国后狗尾续貂的南明才有了如郑成功、李定国等等这些不知所谓的王爵。

    炙热的夏天渐渐地走远了,中秋节来临,三个月的时间里,黄汉和徐光启以及“红旗军”全体都在忙碌,生产自救、安置灾民、基础建设、扩军、加强训练一直在进行中。

    如今的“红旗军”势力范围秩序井然,老百姓虽然没有达到丰衣足食的地步但是基本上已经脱离了饥饿。

    徐光启不能够在开平跟黄汉一起欢度中秋节,因为他接到高升礼部尚书的圣旨必须即日回京。

    科学家在永平工作三个月,跟黄汉相处出了感情,他多次向手下吐露心声,说自己蹉跎了大半辈子,唯有此次赈灾活民十数万才觉得有意义。

    徐光启走了,只带走了两个书童,跟着他的那些具备农业技能的家丁和吏员都留给了黄汉,徐光启命令他们必须培养出能够替代他们的种田能手才能够回去。

    眼看着甘薯和马铃薯就会收获,这两样东西在北方存储比较简单。

    因为永平地界的人家几乎家家户户有地窖,大概四度左右的恒温地窖用来存储甘薯和马铃薯,只要经常进去翻动、挑拣,保存一年以上都不成问题。

    这两样农作物在大明不被人熟知,如何打开销路就是黄汉面临的大问题,毕竟他给了定金包销甘薯和马铃薯。

    黄汉又在提前布局,他出银子制造用来烤红薯的炉子,一下子就下达了一千个的制造任务。

    大明面临粮食危机,太多人饿肚子,因此酿酒的成本相对应高出太多,马铃薯和甘薯具备含氮物质高,有利于酵母生长的特点,可以作为酿酒需要的粮食。

    虽然鲜马铃薯、甘薯的出酒率低于谷类,但是这两样东西的亩产是谷类的五六倍,成本摊薄下来,生产白酒和酒精的成本只有谷类粮食酒的三成。

    酿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酒糟又是喂养猪、牛、马、驴子、骡子的好饲料。

    甘薯其实就是后世的地瓜、红薯,用来制造酒精酿造白酒其实并不复杂,工艺流程无非就是制曲、制酒母、蒸煮糊化、糖化发酵、最后一步乃是提高酒精度的关键所在——蒸馏。

    明朝的白酒作坊多不胜数,拥有酿酒技术的师傅太多,之所以他们酿造的白酒度数不高就是因为蒸馏次数不够而已。

    黄汉让酿酒师傅操作时根据需要增加蒸馏次数就可以得到高度白酒和纯度不是最高的酒精。

    马铃薯和甘薯还是加工粉丝、粉条的原料,粉丝、粉条在常温下的保质期胜过稻谷,甚至于存储几年



第一百九十四章:秘密战线
    连安置银加田产,每一位伤残退伍兵黄汉给予的价值已经达到二百四十两白银。

    他们家庭的直系亲属还会免除一切徭役,按理说如此安排,伤残军人下半辈子最起码衣食无忧。

    可是太多退伍兵爱上了“红旗军”这个集体,如今一个个如同没了娘的孩子般感到茫然。

    中秋节,在敲锣打鼓声和鞭炮声中,黄汉高调组织了大规模的送温暖行动。

    他亲自带着“红旗军”官佐走家串户慰问伤残军人,慰问烈士遗属,通过实地察看了解退伍兵生活现状,现场解决伤残军人和烈士家属面临的实际困难。

    一连走了几十家,这些军人都怀着感恩的心,见到家主登门看望一个个激动不已,没有人对现状不满,人人给黄汉磕头行大礼。

    许多烈士家属都要求家主给家里的少年一个学兵名额,因为他们发现那些十几岁的半大孩子每天习文练武进步很快,认为自家子侄能够成为少年学兵前途不可限量。

    这是好事啊!烈士直系亲属跟“红旗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子侄的忠诚度毋庸置疑。

    黄汉当即表态,每一个烈属家庭都可以送一个十二到十五岁的男孩子加入少年学兵队伍,放宽录取标准,只要不是傻子和残疾人基本上都会留下。

    烈属得到了家主的明确答复顿时欢呼雷动,家里的适龄男孩子顿时精神抖擞。

    大多数伤残退伍兵都表态,哪怕他们已经荣退,但依旧不会放松训练自己。
1...4243444546...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