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汉之魂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实在闲得疼

    郑国昌这一路人马有先登首功、有阵斩两员建奴甲喇额真的大功,有超过主力人马一半的斩首数,靠耍嘴皮子根本无法抹杀。

    明军不以口水多来记功,而是以血淋淋的敌军首级。

    但是打嘴仗骂街黄汉也很在行,他叫来郑孝文和高有谋交代他们如何放嘴炮,很快在郑国昌纵容甚至于推波助澜之下,京师又出现了另外一种言论。

    许多文官武将包括锦衣卫大谈特谈孙承宗和郑国昌两路人马排兵布阵的得失。大体意思就是关宁军吃了亏又如何还好意思唧唧歪歪

    谁让你们拥有敌军十倍以上的人马和红夷大炮,还畏首畏尾搞什么围三阙一不把滦州敌军团团包围。

    关宁军怕硬碰硬不敢打恶仗,反而给杀了无数大明子民的建奴虚留生路,现在没有砍到更多的建奴脑袋瓜反咬友军真是恬不知耻!

    故意放走建奴这样的话杀伤力很大,虽然矛头直指关宁军,但是人人都知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京畿之地被建奴祸害了百万家庭,太多汉民痛恨建奴,听到了关宁军故意留生路让那些刽子手逃跑,骂娘的不知凡几。

    这些言论当然传到了孙督师耳中,即便孙承宗涵养好也不由得老羞成怒,他更加厌恶那个小小守备。

    他认为此人小小年纪心机如此之深,恐怕日后会不利于朝廷,因此他旗帜鲜明表态要压制这种善于投机的小人。

    东林党员里大多数人从来不分是非,他们弹劾都是对人不对事,党同伐异就是如此直白。

    因此位高权重的郑国昌没有人揪住不放,黄汉这个从四品的小武官就只能躺着中枪,以至于其他人加官进爵都好说,唯有黄汉成为焦点,迟迟无法定调子。

    郑国昌动用了关系网为黄汉造势,估计最后有可能是圣上亲自决断。

    徐光启作保举荐黄汉主持赈济、安置流民,由此可见清流铮臣徐光启的多么看重黄汉。

    在封建王朝,文官武将作保举荐官员不是一说了之,是要承担连带责任的,类似于给人家贷款提供担保。

    这就意味着黄汉得到了徐光启的作保和举荐要是办砸了差事,徐光启有可能因此获罪。

    郑国昌琢磨一番,认为赈灾虽然是个棘手的差事,但是也是一个能够出政绩的工作。

    想必黄汉办好了这档事,徐光启回朝后一定会在朝堂上为国举贤。

    他当场就同意了徐光启的举荐,高调任命黄汉为赈灾特使,可以调用永平府的各级官吏。

    与此同时永平地界的流民都被各州府官吏刻意往开平镇引导。

    流民心中本来就没有目的地,只是为了不至于饿死出来流浪,官府宣布开平镇会有“红旗军”给所有人提供食物,老百姓自然扶老携幼而来。

    于是乎,黄汉得到了三万余石杂粮的支配权,他需要安置接近十万流民,保守估计这些粮食摊薄到每一位流民身上只有五十斤不到。

    即便老人妇孺可以少吃点,这些粮食也只能坚持两个月而已,哪怕混野菜和树皮怎么着也撑不到三个月。

    况且吃稀的,还是混杂野菜、树皮的杂粮,长期以往老百姓会严重营养不良,短期内他们只能选择躺着哪里还会有力气生产自救

    要等到秋收之时永平府才会有产出,这就意味着能够让十万流民活下来安心在永平府生产,黄汉手里足缺三个月的口粮。

    黄汉是先知不假,但




第一百八十七章:基础建设
    徐光启认为以自己的影响力购买、运输粮食根本不成问题,表态道:

    “十万两银子足以能够调十万石冬小麦北上,有为师作保,余款可以在粮食全部到港后结算。

    你放心,以一个半月时间为限,第一批粮食一定能够出现在抚宁码头。

    为师为官多年没攒着金银人脉还是攒了不少,量宵小不敢刁难,如果有不开眼的敢打这些救命粮的坏主意,难道为师就不会杀人吗”

    黄汉知道大明皇朝海运、漕运的水太深。

    自己这个从四品武官在大明多如狗,要靠自己的力量组织几大十艘海船运粮食一路上不知面临多少关卡。

    吃拿卡要那还不算什么,被海防道巧立名目直接扣下都大有可能。

    但是清流名臣礼部左侍郎徐光启出面购买的赈济粮连皇亲国戚、勋贵都不敢下手,地方官、海防将领更加不会吃了豹子胆。

    做成事的关键是要用对人,黄汉委托徐光启办这个积善行德功德无量的大事,老人家真的是无须扬鞭自奋蹄。

    他不仅仅动用关系争取多买粮食少花银子,还给几个海防道的门生故吏去信要求他们不得刁难还要提供保护。

    即将当上礼部尚书大有可能入阁的老上级吩咐下来的事情谁敢怠慢能够当官的哪有傻子

    平时要刻意巴结当朝大员还无从下手,人家徐老大人有事情相托,还不办得妥妥的。

    有了十万石春小麦即将运来的预期,黄汉用不着过于节省粮食,他更加不会铺张浪费,给所有的流民定量供应两餐必不可少,得到雇佣的流民会获得三餐。

    此时黄汉发现了过于消耗粮食的漏洞及时堵上了,因为吃大锅饭的做法太愚蠢不可取,浪费太严重。

    比如说一个老百姓他明明吃三个炊饼一碗稀饭就饱了,可是因为吃的是大锅饭不限量,因此他哪怕吃撑了也要至少干掉四个炊饼。

    这样做不仅仅不利于健康,还会直接撑大了胃。

    如果是在自己家吃自己的粮食,这个老百姓至多舍得吃六七成饱,吃下两个炊饼就算奢侈了。

    因此大锅饭的时候一百人消耗的粮食能够让过小日子的二百人吃得健康。

    想到了立刻执行是黄汉的做事作风,大锅饭被取消,如今是把杂粮、米面按照比例让老百姓十天领取一次。

    集体劳作吃三餐的大食堂也不可以无节制的暴饮暴食,基本上采取一个壮劳力一餐供应一碗稀饭两个杂粮饼的模式配给。

    现在连“红旗军”全体都执行粮食配给,战士们的三餐都分别以正常人能够八成饱制定了标准,蛋白质补充现在只能靠海鱼。

    战士们都表示理解,毕竟遍地流民需要一口饭活命,大家少吃一口无伤大雅,说不定节省的粮食就能够救活一条性命。

    解决了吃饭问题,黄汉规划的许多作坊开始破土动工,修建沟渠也在徐光启指导下召集了大量流民大干快上。

    流民们乐意被雇佣,因为得到工作就会得到三餐,还会得到至少十文钱的补助费,干得好被头头瞧上了就会被正式雇佣,那时一天会得到不低于二十文的报酬。

    跟徐光启朝夕相处确实领悟了不少属于这个时代的科技,黄汉觉得受益匪浅,科学家也觉得跟关门弟子谈论解决了心中许多疑窦。

    他如今每天都花小半个时辰练习黄汉教授的一套强身健体的拳法



第一百八十八章:炼钢
    永平府地界矿产资源丰富,不仅仅拥有大量优质煤矿,还有蕴藏着丰富的铁矿资源,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耐火粘土、石墨等等非金属矿也可圈可点。

    黄汉知道早期水泥的发展,明白生石灰和粘土按三比一混合烧制成的水泥性能最好,这些资源在地方上都很容易找到。

    他安排人用大明类似于烧石灰的立窑烧制水泥,程序不复杂,把石灰石和粘土混合物煅烧成熟料,再经磨细就得到了水泥。

    虽然质量不能跟后世的水泥媲美但是也能够满足徐光启修建水库、沟渠的需要。

    烧制水泥要把石灰石砸碎还得研磨成粉末状,这第一道工序就需要大量壮劳力,还得需要人挖粘土来搅拌混合,最后出炉的块状熟料还得再次砸碎研磨后才能够得到水泥。

    如此繁重的重体力劳动需要的劳动力何其大也两万多流民很快就得到了作坊式水泥厂的工作。

    这个时代的老百姓其实是最可爱的人,基本上没有懒汉,只要能够吃饱肚子拿到工钱,几乎人人都挥汗如雨努力干活,他们都在争取多得有效工时能够多拿几文钱一天。

    这就是汉民族,任劳任怨的汉民族,勤劳智慧的汉民族,逆来顺受的汉民族。

    现如今,第一批水泥已经投入使用,水泥的使用方法泥水匠掌握起来根本没有难度,在修建的沟渠和在抚宁码头修建的筒式粮仓,泥水匠都以经用水泥取代了石灰。

    在建的从底端出粮食的筒式粮仓好处太多,会减少粮食霉变的风险还能够减少鼠害。

    后世的筒式粮仓动辄储存粮食万吨,目前黄汉没有那个气魄也没有那样的技术,他安排建造的筒仓至多存储粮食三千余石,大概是后世二百吨的库容。

    以后黄汉会不遗余力屯粮,粮食的存储乃是重中之重,有了相对先进的筒式粮仓,会大大减少粮食存储产生的损耗。

    由于没有输送带,粮食入库只能是壮劳力肩挑背扛沿着环绕筒式粮仓的楼梯倒入仓内,出库就容易多了,打开下端的出粮口,黄橙橙的麦子、稻子就会流下来。

    入库慢出库快其实很科学,因为有粮食需要储存说明暂时应该没有饥饿,花时间肩挑背扛完全不用着急。

    需要紧急调粮出库,说不定就有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面临饿死,此时抢一天出库时间都能够活不少汉民。

    有两千壮劳力和健妇在专业泥水匠指导下修建粮仓,他们都会得到三餐,一天得到二十文至四十文报酬不等,工作积极性毋庸置疑。

    又由于夏天的施工进度很快,预计在江南的冬小麦送达抚宁码头之时,十个以上的筒仓可以投入存储不成问题。

    忙完了补种农作物,开平附近的农民会相对清闲一段时间,黄汉会开出一天给十文钱以上,并且定量管三餐的优厚条件发动老百姓出劳役。

    这些人会参与修建水库、筒式粮仓、厂房、道路,黄汉目前手里有银子,把这些资金用来加大基础建设投资不但给农民增加了就业机会还会体现出效益,虽然得不到暴利,但是可以持续发展能够得到双赢。

    介于这个时代炼铁都是采取大风箱鼓自然风,炼铁工匠不知道把空气加热使得炉温大大提高。

    黄汉开了金手指设计出了并不复杂的管式热风炉,使得给炼钢炉送风的风温达到了四百度左右。

    这一创新性的技术革命直接导致明朝土高炉的



第一百八十九章:一方乐土
    没有蒸汽机作为原动力、更加没有电力的年代,在枪管内壁加工膛线谈何容易,费工费时那是肯定的。

    即便黄氏出品的工具钢比同时代大明工具钢的质量提升了不少,次品率底也不容忽视,估摸着以后造一支线膛枪的成本最起码达到一支鸟铳也就是火绳滑膛枪的三四倍。

    由于“红旗军”体系已经生产出了质量好于苏钢、闽铁的钢材,现如今打制鸟铳的原材料都是自给自足用不着花银子外购。

    原本使用外购苏钢打制鸟铳定价是八两银子一支,现在由于原材料成本大幅度下降直接导致造价降低。

    即便黄汉采取厚待工匠和产业工人的基本原则,给予铁匠和劳力们高于同行业标准五成以上的报酬,现在一支鸟铳的成本也不足六两银子。

    其实只要鸟铳质量过硬,出战之时的天气状况良好,训练有素的鸟铳手击发速度和有效击发率大大高于燧发枪。

    只不过鸟铳乃是滑膛枪的一种,枪管内没有膛线,因此出膛的圆形铅弹是翻滚着向前运动,准头大打折扣,距离远了是否打着目标基本上靠蒙。

    所以使用火绳枪的两支军队打仗之时都是排队站着面对面开火,这样做的目的是以密集的弹雨弥补准头不足的弊端。

    黄汉和宋鹏飞已经制定了“红旗军”鸟铳手作战的基本阵列,因为一伍鸟铳手会拥有一辆独轮车,有这东西挡在列队射击的鸟铳手前面不但能够阻挡敌军骑兵冲击,还能够多多少少为鸟铳手提供一些掩体。

    这样做还有一个巨大好处,面对敌人骑兵密集冲锋之时,鸟铳手的阵列前有一道障碍物,这会大大提高鸟铳手的安全感。

    开平镇的火器制造虽然还很原始,都是作坊式工厂,但是已经有了现代管理的雏形,预计杨老实这个月会出厂一百七十杆鸟铳,十五支抬枪,修理一百副铁甲,新打制三十副全钢胸甲。

    黄氏出品的胸甲结构简单,主要部件就是由前片、后片两块根据人体弧度打制的薄钢板。

    但是强度足以承受步弓三十步直射,能够得到如此强度,当然得益于钢铁质量提高了。

    铁匠们通过人力千斤锤持续锻打增加钢铁密度,达到强化的效果,最后淬火定型后的胸甲质量好于这个时代可遇不可求的百炼钢打制有“宝甲”虚名的铠甲。

    百炼钢顾名思义就是古代将炒钢经反复折叠锻打变形而制成的精钢,其特点是经过多次反复加热锻打可排除或减少钢铁中的夹杂物,从而使其成分趋于均匀,组织趋于致密,从而改善钢的性能。

    黄氏钢铁作坊得到了全液态的钢水后钢铁里的杂质残留已经少了许多,再经过重锤锻打,得到的材料硬度和纯度完全不亚于百炼钢。

    人力千斤锤的构造不复杂,也不是黄汉开的金手指,是铁匠大师傅集思广益自己设计定型。

    组成部分是钢铁支架支撑起一个重量达到千斤的铁疙瘩,一端是锤头,它沿着垂直且被钢铁支架固定的线路上下起落。

    使用这个千斤锤之时都是十个壮汉喊号子同时拉手里的十根绳索,绳索通过一道滑轮组尾端的钢铁连接环紧固在锤体上设计的拉环上。

    十人合力把锤体拉到一步距离的卡位之时一起松手,这个重达千斤的铁疙瘩自由落体砸向铁砧板上需要重锤锻打的钢铁,周而复始,中途采取轮班换人的办法,最大化利用这个大型设备。

    &n



第一百九十章:全钢胸甲
    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开平镇上的原有住房都安置了平时双倍以上的人口。

    原本一户人家两进六间的房子,一般情况下也就九八口人居住。现在都是睡大通铺,这样的房子住二十几人也大有可能。

    要彻底改善居住拥挤的现状短时间内做不到,等到黄汉在海边修建的堡垒可以使用之时才能够分流一部分开平镇的人口。

    一个超负荷运转的城镇不加强卫生管理,一旦时疫出现就悔之晚矣。

    发动群众齐抓共管是不二法则,现在开平镇上连五六十岁的妇女也会为了得到每天十文钱的报酬争着参与清扫街道维护治安。

    她们发现乱丢垃圾、倒马桶不倒入封闭粪坑的居民会上前理论,甚至扭送他们到甲长、里长面前进行以竹条抽打屁股的处罚。
1...4142434445...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