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逆袭之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煲仔饭11
或许是酒意上涌,辛古突然很想看看这个被自己保护的女人,便不假思索地上前拍门,拍了好一会儿,朱惠兰透过门缝看清楚是他,才满不乐意地将门打开一条缝,扑面而来便闻到一股酒气,随即一股大力将门掀开,辛古跌跌撞撞的冲了进来。
终于还是来了,朱惠兰心里有些黯然,却强作欢颜的看着辛古,他要做什么,自己能反抗么
辛古眯缝着眼睛瞅了半晌,这个汉家女子似乎是刚刚被他吵醒才匆匆起来,只披着单薄的衣衫,鬓发凌乱,寒风中冻得俏脸通红,宛如花树般立于院中,当真叫人怜爱,他原本只想进来看看这人而已,当真进来了,却又无话可说,只将手上提着用绸缎桌布包裹的羊腿递了过去,粗声道:“给你。”
他硬要递过来,朱惠兰低头只得接过,转身走回屋内,辛古也跟了进去。朱惠兰径自坐上床头,用这些天冻得裂开的手指将衣襟解开,闭上双眼,拼命忍住几乎要夺眶而出的泪水。过了许久,仍然不见动静,她睁开眼睛,却发现辛古不是什么时候已经离开,走的时候轻轻把门关得很严。朱惠兰终于忍不住大哭出来,一边哭一边骂:“你这混蛋,你这个死人!”
门外的大街上,辛古不自觉地打了好大一个喷嚏,好冷啊,不禁有些后悔刚才没有留在那女人的暖被窝里面。早在皮室帐中为奴隶时,不少侍女便和这些身材健壮的奴隶勾勾搭搭,辛古也很尝过这些辽国皇帝的禁脔滋味。后来做马贼,在草原上,一块肉,一把破弓,或者半坨砖茶,都可以找女人睡上一晚。可是今天他只想看看那个女人,她那副样子坐在床头,顿时没了兴致。
夜风,越来越冷,辛古扯开皮袄,让冷风呼呼的舔着自己散发着热气的身体,一腔热血却似沸腾不止,直冲顶门,他只想朝着幽深的天穹高喊,我不再是卑贱的奴隶,我也不再是马贼,我是大人麾下左军统御,我追随大人南征北战,夺取土地和牛羊,砍下那些傲慢而高贵的脑袋。
丙子年秋,吴公与辛公
第139章 特殊
那瓷碗一拿出来,顿时便吸引住了康恪阗的目光,粟特人经商走遍天下,沟通东西商路,主要便是将东方的茶叶、瓷器和绸缎运往西方,又将西方的香料、宝石、骏马等物运往东方,自从唐室衰微后,中原战乱,大辽成了东西方贸易的主要对象,但辽国的瓷器品质远远比不上盛唐,因此也在西方也无法卖出高价,周世宗御制的柴窑名器虽然远胜前代,奈何数量稀少,在中原已是宝物,绝无可能大量外销。此时中原北方邢窑、耀州窑、磁州窑等窑口大都受战乱波及,窑师南迁,出产的质量和数量都有下降,南方的长沙窑、陶窑、霍窑则因窑师南迁而兴盛,但尚未达到后世宋代的鼎盛时期,而且南方窑口外销常走的海路,虽然康家也有船队,但并不占优势,毕竟粟特商人还是从陆上丝绸之路起家的商团。
从吴英雄手中接过瓷碗,康恪阗心情颇为激动地地摩挲它,瓷碗触手冰凉,奶白的釉色,润泽如玉,举起来对着光线看,隐隐约约看得到碗壁对面的手指。圣洁,康恪阗心中终于找到了这个词汇来形容对这只瓷碗的感觉。
过了好一阵,康恪阗才平复心情,抬起头对吴英雄道:“请问吴将军,这瓷碗可是岚州所制,产量如何”
吴英雄将刚才他的反应一览无余,心头也放下心来,看来人类对美好物品的鉴赏,千年来变化并未太大,粟特人善识宝,可说是代表了这时代东西方主流的审美观,在后世行销的骨瓷能得到粟特商人的肯定,那就等于是在现代的中国制造进入沃尔玛一样。听康恪阗发问,吴英雄微微笑道:“这瓷碗确是岚州所制,不过产量尚小,目前烧制成功而又毫无瑕疵的,就只有康君你手上这一只而已。”
他话音刚落,康恪阗忍不住遗憾地“啊”了一声,吴英雄又道:“不过,我的窑师会想方设法提高每一窑的成品率,届时将会有成批的上等瓷器,不知道康君有没有兴趣”
“当然,”康恪阗心神激动之下,居然不顾商场上讨价还价的大忌脱口而出,旋即后悔道,我答应得如此急迫,不知这吴大人会否提出苛刻的条件。
吴英雄满意地点点头,笑道:“这门瓷器生意,以你之见,每年大概能有多少收入”
在商言商,听吴英雄发问,康恪阗皱起眉头,道:“吴大人见谅,这白瓷固极美,但宝物须有人识,有人捧,方才卖得出好价钱,这事着急不得,先要各方达官贵人慢慢知晓此物,大行于世则至少要两年之后。”他这话换成现代话来讲,就是但凡新鲜事物出来,需要一个世人接受的过程。吴英雄会意地点点头,沉吟道:“吾岚州急需钱粮,这可有点迟了。”
康恪阗见他皱眉迟疑,心下大急,又道:“若大人将此物行销之任交与我家,以父亲与我族同业商人在四方交际之广,也许一年后便可大行,大人,出售这精巧物件万万不可着急,否则难以居奇,价钱就上不去了。”见吴英雄点点头,康恪阗记起自己次来觐见吴英雄的目的,又道:“若大人需要生财之道,小人这里倒是有一条。”
听他如此说,正在为岚州的财政问题伤脑筋的吴英雄来了兴趣,凑近道:“愿闻其详。”
康恪阗见他热切的眼神,深刻地体会到父亲所说的“将军更是商人”的意思,微笑道:“自从大唐衰微,中原板荡,吐蕃、党项相继而起,这两家隔断了东西方商路,致使中原输往西域的茶叶、丝绸等物不得不绕道阴山、贺兰北麓,所费不菲,商队自契丹出发,一路上要遭受无数部落的骚扰,全然没有盛唐时的路途平安。”
 
第140章 喜欢
看来经济管制的弊端,古今皆同,除了造成百姓负担加重,生活不便之外,更孕育出庞大的黑市,是官商勾结,滋生的温床。不过,眼下我喜欢,吴英雄暗暗思忖,终于颔首道:“岚州愿与贵商团合作,贯通中西商路,使各地生民互通有无,共享丰饶。”
康恪阗见他将这桩牟利的事情说得仿佛大义凛然,正在腹诽,忽然听吴英雄又道:“以你估计,若是当真岚州成了茶叶贸易的据点,我岚州军一年当有多少进项”
康恪阗侧头凝神思索后道:“茶叶只是大宗,若是将商队携带的其它货物,以及回程的西域宝物算上,将军年入至少当有百万贯以上。这还不算岚州自制的白瓷的收入。”
“啊”吴英雄一愣,想过赚,没想过这么赚,中转贸易的利润如此丰厚,难怪后世香港能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远东超级大都市啊。不管是对将军还是小兵,金钱总是能够迅速的召唤勇气的,吴英雄当即断然对康恪阗道:“这桩买卖,我们做了。”这条茶叶商路倘若打通,那就是金光闪闪的财路啊。
吴英雄笑着又问:“康君,若是吾岚州能烧制精美琉璃,是否能够为吾行销”
康恪阗一愣,摊着手道:“这个没有问题,但恐怕赚不到多少钱。”
吴英雄奇道:“为何”
见他刨根问底,康恪阗耐着性子解释道:“琉璃乃是盛行西土之物,中原除了达官贵人作为稀罕物事赏玩外,百姓觉得它不如瓷器合用,所以只能作为奢侈之宝物行销,琉璃易碎,碎后易伤人,但大官人买一两件琉璃大都放置起来赏玩也就罢了,所以一年中琉璃的出货量很小,难比瓷器、茶叶、丝绸这等大宗物事,只要负担得起的,家家皆需,日常所用,不断消耗,出货量大且源源不断。生产此物东土不甚流行,西土则是原产之国,运销无利,难以赚到大钱。”
吴英雄点点头,对提纯琉璃成为透明的玻璃的技术诀窍自己也不甚懂,既然普通琉璃赚不到钱,那也就算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苍茫大地银装素裹,气势雄伟的辽国上京城巍然屹立。
上京城周长三十里,分为南北两城,中间用城墙隔开,这般奇怪的布置说来也简单,北面唤作皇城,住着的是皇族、契丹贵族,也是朝廷有司官衙所在,多得是雍容华贵的殿宇楼阁,日夜戒备森严。南面唤作汉城,住着是汉人,白日里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夜间则灯火通明买卖不绝,直至深宵。这南北两城中间的城墙,高三丈,宽四丈,将契丹族和汉族,权贵与百姓,官府与市井截然分开。
契丹族兴起建国大辽以来,吸收了许多中原汉人的建筑技术,但许多老契丹更喜欢草原上穹庐里无拘无束的生活,便在皇城北部辟出一大块空地,专门用来搭设毡帐。每逢春夏,绿草茵茵,多多白色帐篷犹如白色的蘑菇,骏马牛羊徜徉其间,倒真是一番草原风光,只是到了隆冬时节,毡帐不敌严寒,便尽数收了起来,此处便成为契丹族孩子们玩爬犁、打雪仗的场所。
就在这块空地之旁,有一所大宅,此处不似其它契丹高官宅院那般占地宽广,反而稍显局促,飞檐翘起,屋顶高耸,雕梁画栋,颇多前唐遗风,正是三代仕辽的汉人世家韩氏的家宅,辽主不以其汉人出身为意,钦赐北城宅邸,乃是独一无二的荣宠。
就在这深宅大院之中,书房内掌着烛火,若是吴英雄来此,一定认得正在详谈的两人,一个是刚刚从朔州返回上京的皇城使韩德让,另一个则是粟特商人的领袖康屈达干。
“韩大人,这是今年您在商队的进项,共一百五十四万贯,其中五十万贯老粟特已折成足色黄金送到大人在幽州的府邸,剩余钱款在南方买了粮食,船队已经起锚北运,大约三个月后可达幽州。”康屈达干对韩德让分外恭敬,与在吴英雄面前的侃侃而谈全然不同,毕竟,韩家在辽国的势力,在幽云十六州汉人中间的实力,足以使韩德让转念间便可扶植起一个大商团,转念间又能让你血本无归。
韩德让面无表情地听着他的回报,手拿这一个玉如意轻轻敲打着几案,皱眉道:“今年的收获可比去年少了,老康,是不是道路不平啊”
康屈达干忙道:“韩大人明见万里,夏州党项越来越不成话,眼下不仅把持陇右商路,还不时派出游骑到塞北劫掠,多有北地蛮族与他们狼狈为奸的,小人的商队今年就有好几趟折在半道,不仅货物全都被抢去,就连族中子弟,死伤不少。”说这说着脸现哀伤之色,所谓商人重利轻别离,粟特人不似汉人那般守在一处便开枝散叶,游走四方,夫妻一年中也不得几日聚首,所以子嗣不广,族人不众,今年前后折损了上百能干的粟特子弟,对康屈达干来说
第141章 惊吓
韩德让脱手将匕首掷了出去,正待寻找金创药物为她擦拭,萧绰却惊叫道“匕首”,不顾伤势未裹,从他怀中挣扎出来,小心拾起被韩德让掷出的匕首,紧紧攥在手中。她凝眸看着脸现怒色地韩德让,解释道:“这是定亲时交换的信物,我一直带着。”见韩德让不说话,有些羞意地含笑道:“适才见你不相信我,我恨不得去死了,但你又救了我回来,我很高兴。”她抿嘴微笑,牵动脖子上的伤痕,又疼得微微皱了皱眉头,看得韩德让心里也是一疼,找出金疮药,走上去为她敷上,一边没好气的说:“我救你,是为了你不要在我府上出事,连累我韩家满门。”只是这语调却宛然两人年少人斗气时的光景。
萧绰展颜一笑,低声道:“你就是喜欢我,却不肯承认,那么小时候你为我和奚底、胡里室,一边打一边喊‘燕燕是我的’,是怎么一回事”韩德让微觉尴尬,干咳道:“不过是小孩子说胡话罢了。”他二人年少交好,自得双方长辈许婚后,更是互相爱慕倾心,韩德让除了苦读汉人典籍,官府军中不断历练之外,还每日勤练契丹子弟擅长的弓马功夫,文武两途都是极为出类拔萃。萧绰日常亦爱好穿华服,打扮得一副汉家女儿摸样,甚至学汉语,读汉诗,以胸中书卷论,竟不输汉地才女。后来萧绰出落成上京城中契丹族里第一的美人,契丹少年嫉妒韩德让与她早有婚约,每天欺负韩德让,韩德让虽然势单力孤,却有骨子狠劲,不管被揍得如何鼻青脸肿,绝不服软,反而以萧绰未来的夫君自居,时常嘲笑那些契丹贵族子弟。想起这些少年往事,二人心中甜蜜,一时都忘却了如今的身份,萧绰伸出手指轻轻在韩德让胸口画着圆圈,扬起螓首,柔声问道:“德让,你看我美吗”
萧绰适才又哭又笑,脸上挂着泪痕,眉间却带着甜蜜的喜色,颈项上一道红痕触目惊心,格外惹人怜爱,韩德让心潮涌动,只怕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不敢凝视她的绝世容色,将头转过一边不答,萧绰有些失望地叹口气,自言自语道:“看来这些日子批阅奏折着实折磨人,眼角不知不觉多了几丝皱纹,妾身容颜老去,韩郎也就再不记得燕燕了。”说完抬头看着韩德让,轻轻用手指把他额头的皱纹展开,有些促狭地叹道:“德让,你也老了。”她此时才二十许,正值韶华,韩德让则刚过三十,正是男子强壮之年,听萧绰说出这等言语,便如同一个小孩故作深沉一般,不禁莞尔。
萧绰抬手拧他,恨恨道:“你还笑,恐怕你早已把我给忘了,你不是娶了个美丽贤淑的妻子么,她一定知书达理吧”见韩德让沉吟不语,萧绰知他必然夫妻情笃,自己和耶律贤何尝又不是相敬如宾呢,脸上微露出歉疚神色,饶是她天资聪颖,也心如乱麻,只跺脚嗔道:“你这负心人,害得我为你白白担心一场,我送你的匕首呢,是否早就扔了”韩德让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那刻着“绰”字的精致匕首,轻轻一晃,萧绰方才转怒为喜,伸手接过来和自己那柄并拢在一起。
韩德让怀中掏出的匕首柄上刻着一个“绰”字,而萧绰的匕首柄上则刻着“德让”二字,正是两人少年时交换的信物。依偎在韩德让的怀里,萧绰喃喃道:
第142章 朝会
这个冬天民户事实上都是仰给官府的,配给制下面物资匮乏乃是普遍现象,但对日后美好生活的憧憬,使得民户们挖空心思的装饰、布置自家的宅院,一束萱草,一片桃符,一张年画,都能给各家在岚州度过的第一个新年带来浓浓的年味。唯有一样东西是岚州官府所严禁的,那便是爆竹,慑于当年金陵城破时城墙轰塌的巨大威力,岚州官府将火药、爆竹之类全部列为军管物资,收集起来交与匠户营备用,由匠户营在指定地方施放。
康屈达干等粟特商团与吴英雄达成协议后,开始在城中建立货栈,首先将北地诸州的茶叶等存货源源不断的运来,待春暖花开后便由吴英雄派兵护送,走阴山、贺兰山北麓贩往敦煌。商业总有积聚效应,既然已经把茶叶贸易的中心设在此处,各色百货商贩也陆续而至,时近腊月,岚州官府通过军士给每个民户发200文过年红包,大半都由这些捷足先登的商人赚了去,商贩们尝到甜头,也有了在岚州常年经营的打算。
这个冬天,岚州城里最风光的人物,不是指挥使吴英雄,也不是左军统御辛古,而是右军统御兼辎重营校尉萧九,他在岚州的地位,与萧何在西汉仿佛。吴英雄屡次出征都以后方相托,更让他掌管辎重粮草。全城军民粮食给养都由辎重营分配。虽说岚州制度森严,辎重营也没有什么机会克扣,但各营校尉和民户看到辎重营的军士时却不免分外客气,更遑论掌管辎重营的萧校尉。
萧九也的确对得起吴英雄的重托,极为克己奉公,平日辎重营给养,要等其它各营都领取完毕才能自取,而他自己的口粮,亦与普通士卒无二,甚至还不如百夫长,若是吴英雄远征,他便白日率军士巡城不辍,夜间则宿于城楼之中,虽然萧九为人厚重寡言,但熟悉他的人莫不交口相赞,称萧校尉有古名将之风。
萧九在城中的宅院也与他为人一般,朴实无华,大门两旁笔力遒劲的春联提醒着人们此处住得不是平凡人物,其它布置则寒素得如同一般民户。春联此时尚且叫做桃符,源于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新春桃符此时尚只是蜀中风俗,并未在中国广泛流行,萧九是蜀人,奉此新春佳节,书写桃符贴于门侧,一则图个喜气,二则聊寄故国之思。
此刻,宅中正堂悬挂着一副北地流行的送子菩萨像,奇怪的是,这菩萨画作男身,面容和善,穿戴雍容华贵,萧九正神色凝重地将一束香插在黑漆几案上的铜炉之中,恭恭敬敬地跪下叩首,然后站起身来退到一旁,沉声道:“小舜,你也来拜祭一下你的父皇。”
蔡舜依言神色肃穆地上前敬香、叩头,起来时眼瞳已然红了。萧九见他身量长开,比自己俨然只矮了半个头,历经磨难,从军历练,较一般十五六岁的年轻人显得沉稳,比起他父亲的儒雅倜傥来,多了七分分英武之气,不仅暗暗点头,心中欣慰地叹道,陛下,臣必不负所托,将少主教养成人。
这少年蔡舜本姓孟,乃是蜀主孟氏遗孤,后蜀被宋国所灭后,后主孟昶将他托付将军全师雄,全师雄不得已卷入叛乱,兵败前又将他托庇于二郎神教主祭张阿郎门下,张阿郎身故后,他便跟随吴英雄出了蜀中,其间诸多波折,但后蜀禁卫统领萧九却一直在身边保护他。颠沛流离,将原本娇生惯养的皇家公子,生生磨练成岚州军中一名有勇有谋的军士,若不是他身量还小,力气未足,比武夺官屡战屡败,只怕早已做了十夫长。
拜完父亲,蔡舜转向萧九,哽咽道:“萧叔,这些年蒙你照料,请受小舜一拜。”说着便举头拜了下去,萧九急忙上前扶住他,叹道:“你是金枝玉叶,这怎生使得。”蔡舜摇头道:“
第143章 粮食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杂花生树,草长莺飞,处处皆是明媚春光。经过一个饥肠辘辘的冬天,趁着大好春光,岚州城中民户开始迫不及待晒种、整地,准备播种。
岚州城外十里亭,春寒料峭,晨风细细,一支早早出发的商队正在歇马。中间数百辆大车上一半堆满茶叶、丝绸等贵重中土货物,另一半则携带大量的口粮、肉脯、饮水等补给,商队众人胡汉皆有,个个面带风霜之色,一看便是长跑塞外商路的熟手。车队周围分布着三百骑卫,中间也有数百步行的护卫,个个神色剽悍,回鹘长袍罩着里面的锁子甲,腰悬横刀,护卫的车上满载着强弩、成捆的箭矢。和以往商队护卫出塞前紧张神色不同,这只商队的护卫不时相互之间开着玩笑,似乎即将开始的不过是一次游猎。自唐末以来国家多难,吐蕃党项并起,道路不平,中原州府,已经有百余年未见如此大规模出塞的商队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