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大纨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贪狼独坐

    像这么合适、雕刻的这么精致的,不客气的说也收集了些许田黄章的曹鸣岐这位知府自己也没有一块啊。

    曹鸣岐再三推辞,唐伯虎则是再三恭请最后把盒子拿给了边上伺候的管家让他收起来这才作罢。

    再次坐下来当然是得文人式的谈天说地了,好在三人在这个时代都算是学识渊博之人倒也不至于冷场。

    “此次前来除了感谢西野先生的回护之外,还有一个不请之请……”谈了好一会儿了,张仑这才开始进入了正题。

    曹鸣岐现在得了田黄,又见张仑颇为有礼数便哈哈一笑摆手道玉公子但说无妨!

    张仑也没有客气,直接就说:听闻府上有一位西野先生从陕西带回来的击技高人。曾在苏州城内拦下惊马,很是厉害。

    您也知道小子出身武勋世家,这些年弓马还算娴熟。闻此高人,便恨不能一见!还望西野先生成全。

    曹鸣岐沉吟了一会儿,终究是挥手让管家去把钓翁请来。

    随后曹鸣岐也跟张仑说了一下关于这位钓翁的事情。

    “陕西多私盐,我巡视陕西时就曾遭遇私盐贩直冲官衙形同悍匪很是




第四十九章 院中试武,代师授艺
    院子里管家让人竖起了几个栓马的桩子,同时摒退了些许家丁丫鬟们的围观。张仑和陈州同则是行至院中,老亲兵们则是四下散开。

    张仑站在了木桩前,微笑的对着陈州同道:“那么……我先请了!”

    陈州同微笑点头,张仑则是深深的呼出一口气微微躬身将刀翻过来……

    “咔嚓~!”火石电光间张仑腰间的刀已是出鞘,直斩那小臂儿粗细的栓马桩子!

    却见刀影一闪过儿,当张仑挽出一个刀花归刀入鞘时那木桩才斜斜滑落……

    陈州同目中精光迸射,异彩连连!要知道,张仑出刀只是在他话音刚落下的瞬间而已。

    就这一瞬间的出刀陈州同自问未必能够完全躲过去,若是对方距离足够近、行迹足够隐蔽的话这一刀甚至可能直接当他斩落当场。

    “公子这一刀恐怕非中原刀法,起刀迅、猛、准、奇!但用刀似乎不太对,这把刀略大了。这一手刀法,应该是用更窄、更长的倭刀,方可达到最大效果……”

    真就是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张仑这是刻意拿着弘治皇帝御赐的绣春刀来演示倭刀刀法的。

    若是这陈州同真如历史上所言一般,那么他绝对可以看出其中的奥秘来。

    倘若他看不出来那万事皆休,张仑打一个哈哈便带着老亲兵们直接离开。

    是以当下张仑笑着拱手道:“先生果然目光如炬,闻得先生在此匆忙赶来只是带了这把陛下赐的绣春刀。我大父给我的倭刀,却是忘了带了。”

    陛下御赐的绣春刀啊!别说陈州同了,就是曹鸣岐也不由得对这把绣春刀多看几眼。

    明朝的绣春刀不是很多影视剧描述的那样在锦衣卫里面泛滥成为所谓的“标配”,绣春刀当时获得的途径就只有两种:御赐、御用。

    御用,就是随皇帝出行的锦衣卫们的随身佩刀。指挥使在大朝会或者重要场合,会佩戴御用绣春刀出现。

    御赐就简单了,就是张仑现在这样。到了明朝后期,绣春刀的御赐也有给文臣的。

    既然是皇帝身边的金吾禁卫所用那自然是不惜工本,每一把绣春刀都有自己的编号。甚至上面还有主人的姓氏。

    根据等级它又分百炼、千炼,造型上此刀参考了雁翎刀、柳叶刀及当时备受明朝人喜欢和推崇的倭刀。

    形制比一般腰刀略窄,弧度稍大更利于抽刀劈砍。那深凹下去的血槽,还有寒光锋锐的刀刃都无声的说明了它可不仅仅是一件摆设。

    既然是御赐之物自然是少不了很多鎏金错银的装饰,最显眼的还是那刀鞘。

    绿鲨鱼皮光莹莹的刀鞘,刀鞘底部全包鎏金铜斗牛雕托。刀鞘中间部分则是缠着一对两指粗细精刻的鎏金错银斗牛盘扣子,最上面的刀鞘用金丝掐着张牙舞爪繁复的斗牛纹鞘口。

    张仑看着两个人的目光,不由得笑着把这刀递过去。

    曹鸣岐倒是犹豫了一下没敢接,但陈州同却笑着说了句多谢便接过来了。

    “啷呛~”的一声,利刃出鞘!刀锋划在鎏金斗牛刀鞘上的声音清脆无比,将这刀刃锻出云纹来的绣春刀看了又看陈州同不由得叹道:“果然不愧为御赐,当真是好刀!”

    说完猛的对着边上的一支木桩“刷~”的就是一刀,随后归刀入鞘笑着交还给了张仑。

    却听得“咔嚓~!”一声脆响,那木桩竟然是断做两截!刀的截面光洁干脆,便如砍开的瓜剖面一般光洁。

    但这可是木桩



第五十章 妙安心思,亦无不可
    接下来自然是一通酒宴招待,曹鸣岐与陈州同依依惜别。待得酒足饭饱后张仑带着一行人在天擦黑的时候,回到了桃花坞。

    此时华灯初上整个桃花坞已是灯火通明,张仑出门老周管家不好跟来但却把自己的儿子给派来跟着小公爷历练来了。

    老周家也是随着张家数代的家生子,据说从老祖张玉那会儿就已经在张家伺候了。

    后来靖难老周家的老祖当时是张玉的亲兵,和张玉一起杀回本阵一同战死沙场。

    于是这老周家的遗孀、孩子就被张家给抬举起来了,成为了张家上下的大管家。到老周这会儿已经是第三代了,跟着张仑一起来的小周则是第四代。

    这小周管家也是随着家里的路子去过九边、呆过漕运的人,处理起事情来井井有条。

    接下来的日子张仑便没再出门,主要他也挺烦跟那些读书人打交道的。一个二个眼大如箕不说,带着俩妹子晃悠过来就觉着自己风流倜傥。

    做了两首酸倒门牙在张仑看来都尼玛无病呻吟的玩意儿,偏偏人家还乐滋滋的让你品评一番。

    干脆把徐经丢出去负责招待这票人,自己则是用要应付府、院、县三试为借口直接拒绝见面。

    其实这段时间张仑比起读书来更多的是跟着陈州同习武,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很多东西其实就是临门一脚,告诉你了关窍那就没什么神奇的了。

    虽然张仑一开始走的是外家的路数,但却保养的极好。

    就以现在他握着长棍的手而言,那白皙修长的手指可见肌肤上的细腻温润,指尖似笋尖俏然而立润白光洁的手上似有着一层莹莹之光。

    若有人逆光看来,张仑的这双手似乎带着些许荧光的效果在。

    这便是张龙、张猛他们兄弟俩为讨好自家小公爷,专门寻来的外家洗练方子洗练后的效果。

    老张家不缺钱,所以张仑基本都拿这个方子泡澡用。因为他发现这个方子如果是用作洗浴的话,似乎对于身体恢复及骨骼生长很有好处。

    “啪啪啪~~”一套棍法打完,张仑收势之后边上正在练刀的妙安便赶紧跑过来给他擦汗、递茶。

    “妙安姐姐,你这是何苦呢……”张仑苦笑的看着妙安,却见妙安眨巴着杏眼看着自家小公爷道:“婢子不觉着苦哩!婢子从小便喜空空儿、杨妙真这类英豪,心生向往之!”

    帮着张仑擦了擦汗,放下了汗巾妙安才道:“只是家中觉着女子习武何益粗手粗脚还不好嫁人了……”

    “而今有这样的机会,龙叔和猛叔又言道公子的汤浴可以护肤。那婢子为何不练呢!”妙安半蹲着,那巨大的胸围让张仑感慨真是雄伟啊!

    而妙安却杏眼含波,痴痴的看着张仑呐呐的道:“而且……婢子想着,若是会了武艺还可以保护公子哩……”

    但她却没有注意到领口下雪白的山峰高耸贴起!

    第一次!张仑到了大明朝这是第一次感觉到胯下在崛起,而且正向着一柱擎天的方向狂奔而去!

    这可真是个能要了人命的妖精啊!张仑感慨着,将边上弘治皇帝御赐给自己的那把绣春刀拿过来递给了发愣的妙安掩饰自己的窘态笑着道。

    “这把刀姐姐也知道,是陛下御赐于我的。姐姐既然有心练刀,那么便替我配此刀护我周全罢!”

    妙安愣愣的看着张仑把这绣春刀放在自己手上,好一会儿了才“嘤~~”的一声杏眼含泪如梨花带泣抱着刀竟是瘫坐在地上。

    &nbs



第五十一章 京师故事,倒霉钱能
    但在开考之前,也就是邸报送来的前后脚南京守备司礼监太监钱能便匆匆赶来。

    老太监不来不行啊,因为皇帝竟然手书一封让人送来叫他送到张仑的手上。

    刚拿到这封信的时候钱能也感觉十分的不可思议,因为这封信竟然是动用了东厂的渠道直接给送过来的。

    倒霉的是老太监本来是让自家侄儿来送信,结果那狗批侄儿竟然喝的酩酊大醉差点儿把信弄丢了。

    这可把老太监吓出了一身的冷汗,别人看不出来他难道看不出来吗!那封信上面的字迹分明就是当今弘治皇帝的御笔所书啊!

    卧槽尼玛啊!这要是把弘治皇帝给张仑的信弄丢了,钱能觉得自己的脑袋估计也得丢了。

    老太监完全没有任何犹豫的,先把自家狗批侄儿的腿打断了去然后连夜带着自己的随从骑着马就往桃花坞赶来。

    张仑拿到弘治皇帝的信不由得哭笑不得,您堂堂一位皇帝陛下还专门抽空给我写信啊!

    这信钱能是不敢去拆来看的,张仑看完却也觉着没什么。

    就是弘治皇帝不用皇帝的身份,而是用世叔的身份给张仑写的一封信。意思是,你在京师里面已经到处折腾了怎么跑到江南还折腾啊!

    那新话本太皇太后很喜欢啊!你小子新作的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也不错,抄一份给世叔我留念。

    顺便给世叔说说你这次出游都遇到啥好玩的事儿了虽然说不要你做密奏,但信件往来给世叔说说京师外的情况也是应该的嘛!还有啊,不要太在意财货!

    若是时间拨回十数日前,张仑在朝堂弘治皇帝身边的话就知道弘治皇帝为什么会发出这封信了。

    “这个方信之真是胡闹台!”内阁暖房里,大学士刘健怒哼一声:“学子学籍怎能随意说调就调!他当为国取才之科举为何物!”

    李东阳等人循声走来,刘健将手中的奏章递过去依旧余怒未消:“本以为这方信之至少还懂得些许礼法,结果却上奏如此狂言!”

    拿过奏章,李东阳、谢迁两人传阅了一下不由得笑了。

    却见李东阳宽慰刘健道:“晦庵公莫恼,方信之这也是出于盘局考虑。那痴虎儿声名太盛,年岁又小自然是有心怀不服的士子……”

    “自宋以来南方文风皆强于北,若是将痴虎儿放至江南参考且还考上。那风言风语自然消退了……”

    刘健也只是一时恼怒,能够坐到阁老的位置上他自然是不糊涂的。

    李东阳稍微这么一说他转过弯来就就明白了,甚至方信之的那点儿小心思他也猜得出来。

    别说方信之的心思了,哪怕是弘治皇帝的反应他都大致估算到了。

    至于朝堂上的那些没事儿就弹劾人的清流们……他们最近被收拾的挺惨的,估计短时间内他们是没心思弹劾谁了。

    “这痴虎儿,真是走到哪儿都不省心啊!”弘治皇帝看着东厂、锦衣卫的奏报,还有方志方信之的那篇奏章无奈的苦笑对着身后的萧敬道:“萧伴伴……”

    不等弘治皇帝说完,萧敬已经躬身开始研墨。嘴里还轻声道:“好叫陛下知道,痴虎儿年纪尚小脾气又倔。若是陛下以旨意相压恐伤锐气……”

    弘治皇帝闻言一愣,随即皱了皱眉沉吟了会儿便抬手将桌面上的纸拿开。萧敬此时已经研好了墨汁,起身将一叠信纸取到了御桌上。

    大约斟酌了半响,弘治皇帝才开始提笔手书。片刻便将信件写好,放下了狼毫。

    “以东厂的渠道最快速度送到痴虎儿手里,若他回信朕要第一时间看到!”

    所以当老太监钱能知道自己的侄儿差点儿搞丢这封信,而且至



第五十二章 传书附银往大内,待我功成战妙安
    世叔啊,您别说侄儿这贪图财货。可这世上若无财货,大至朝堂小至家堂如何能活!就拿朝堂来说吧,这户部少了钱粮整个帝国都动不了了。

    兵部少了钱粮,远至九边近至京师那说不准都得哗变喽!

    再说这朝堂上衮衮诸公,若是没有了钱粮俸禄他们吃啥喝啥!还有您的内库,宫里人吃马嚼一日下来金山银海啊!

    再说说要是有钱了,这些都还是问题吗!肯定不是啊!您想想,要您内库里有个三五千万两活银的。一咬牙拿出一千万两朝九边一放:将士们砍一颗脑袋十两银子!

    您看着,漫山遍野的都不够他们砍的。哪儿还有啥九边之患啊!

    张仑写的浑然忘我但边上伺候研墨的妙安却看的胆战心惊,她也是进过学的啊!

    于是当下不由得微微颤颤的问道:“公子,您这是……”

    “哦,给陛下回信。”张仑头也不抬的一遍写着一边道:“没看钱公公大老远的从金陵跑来找我么,我得赶紧写完好让他送回去。”

    妙安娇躯一颤,猛的伸手捂住了自己的嘴。水汪汪的杏眼望着自家公子,满脸不敢置信。

    张仑则是一无所觉继续在信纸上挥毫泼墨:世叔啊,侄儿不是那没心没肺滴人!有好处了,自然不会忘了世叔滴!

    于是呢,这六万两银子我自留一万花用。剩余全叫钱公公顺带运回去,里面三万两是孝敬我家大父的还望世叔转交。

    里头还有两万是孝敬世叔的,毕竟世叔对侄儿这多有关怀啊!

    还有一万则是给殿下的,您要节约我倒是不反对。可您瞅瞅都把殿下闹成啥样了,上次来我场子打闹输了五百两都掏不出来。

    几个内臣可怜兮兮的找侍卫一通乱借,拿着珍珠金瓜子好容易才凑齐的。这也太寒酸了吧!

    所以这一万两啊,那是给殿下的。好歹赏赐点儿给下人,他们伺候的也用心点儿不是。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啊!

    “恩师……”徐经走到了门口的时候,张仑也正好写完。招手让他进来便道:“为师那话本上一共有多少银子了!”
1...1415161718...4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