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大纨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贪狼独坐

    其二、往管教营地去,同样是斥责,并命其好生读书悔改。”

    “若出得管教后再犯,则奏请陛下夺爵贬往九边!”

    顿了顿,足利微微躬身继续道:“再则,太后与娘娘当往陛下处当众请罪。”

    “并请陛下命户部前往,丈量两家归还之田亩……”

    刚开始老太后和张皇后还有些疑惑,这不是让家里吃亏了么。

    但随即结合了刚才足利鹤所说的“帝宠”顿时明白了,这是纳投名状以退为进啊!

    陛下需要涉事豪门贵戚的支持,自己两家毫不犹豫的率先割肉给陛下垫台阶。

    这人情得多大啊!这面儿得多大啊!

    此事之后那就是陛下欠下了两家的人情了,难道皇帝还会不补偿!

    一个是自己皇祖母,一个是自己皇后。

    她们都在割自家的肉来支持自己啊,皇帝感动之余能让两家人吃亏!

    天子富有天下,只要帝宠犹在什么好处还不是就一句话的事儿!

    “公主一番话堪如拨云见日,老身与皇后欠你一个人情啊!”

    周太后沉吟了会儿,才缓缓的抬起头看着足利鹤庄重的道:“公主以后需多来宫里走动一番。”

    “太后与娘娘不嫌弃臣女化外野人,臣女自是愿意的。”

    周太后这个时候看到了眨巴着杏眼若有所思的妙安,顿时笑了:“妙安小福宝,你可是有甚建议么!”

    这是那日妙安入大内来演武,后来又与太后聊扶桑故事。

    老太后一高兴夸她真真是有福气的宝贝,边上的陈惟贞见状便笑着说不若妙安妹妹便叫个福宝吧!

    &nb




第一百七十九章 两宫计定联袂见,割出血肉做台阶
    “哦!你且起来,说与哀家听听。”

    听得刘瑾说确有大用,周太后顿时感兴趣了。

    却见刘瑾恭敬的起身,低声道:“回太后的话,小公爷在带殿下务农之前殿下是从不关心东宫用度的。”

    “务农后,殿下居然问起宫里用度来了……”

    却见刘瑾躬身轻声道:“还让内官列出名录,削减了许多报于内库……”

    小正德之前的确是从来都不关心宫里用度是多少的,也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但真正的跟着张小公爷在地里劳作了几天,和那些庄子里的老农们聊上一会儿后。

    他回到宫里就突然想知道,自己的东宫里用度到底是多少。

    不看不知道,看了才猛然吓一跳。

    东宫的用度虽然弘治皇帝已经削减了不少,但毕竟是自己唯一的儿子。

    所以在很多制式方面他并没有降低,也不会那么细心的去关注每一项用度。

    小正德就不一样了,他可以逐条逐条的对照自己东宫里面的用度。

    火烛除了自己的寝宫一些必须的地方、书房还有内官的住所之外,没必要都不点了。

    饭菜日常自己不在宫里就没有必要备着,只需准备其他宫里内官的饭菜便是了。

    糕点多数自己不怎么吃,就撤下不必准备了……

    林林总总的一大堆删减了之后,小正德愕然发现自己居然每天可以省下来几百两银子。

    想到庄子里那老农说自己家还不错,一年能挣下二十多两银子。

    老农当时还很骄傲的,言道其他人家一年能挣下三五两就不错了。

    而他自己一天就得多消耗好几百两,这相当于他们数十个家庭一年省下来的钱……

    东宫的用度被太子自己削减的事情,很快的被三大学士和弘治皇帝知道了。

    也是因此他们越发认为,把太子交给痴虎儿管教是正确的决定!

    而太后和皇后听得此事则是若有所思,互相看了一眼,太后微不可觉的点了点头……

    当妙安和足利鹤回到了庄子里的时候,京师便传出了消息。

    首先是午朝的时候周太皇太后和张皇后,一同前来御前求见。

    顿时朝臣们心里咯噔一下,他们可都清楚这两位宫内贵人的至亲都被逮进去了啊!

    弘治皇帝却脸色不变的亲自去将太皇太后迎进大殿。

    这是个讲究礼制的时代,无论是皇后还是太皇太后按说是不应该出现在议事的大殿的。

    但太皇太后出现了,那么无论如何皇帝都必须要亲自去将她迎进来。

    这是仁孝,礼制中仁孝是最为讲究的。

    皇帝见了太皇太后那是得先行礼的,然后太皇太后才会回礼或免礼。

    那朝臣甚至朝中多数勋贵们都以为,这老太后和皇后是联合过来闹的。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老太后居然和皇后一起下拜请罪!

    这操作顿时闪瞎了一众朝臣、勋贵外戚们的眼睛,就在所有人目瞪口呆中。

    弘治皇帝飞快将二人拉起,自己又慷慨激昂的言之乃为国家社稷不得徇私,向二人请罪了一番。

    太后及皇后娘娘对于自己一时不查,以至于家人无状对国朝成的损失感到万分的惭愧。

    并告知皇帝自己二人已经下了懿旨,一方面斥责各自家族并责令他们退还所占官、屯二田。

    另一方面则是往管教营地,斥责自家亲属命他们读书学礼不得懈怠。

    并请陛下派诸部配合丈量家中原属官、屯二田的田亩,归还国库、卫所。

    这一下满朝文武顿时满心卧槽,多脸懵逼!

    神马操作这是!

    豪门贵戚们直接若丧考妣,卧槽尼玛!他们两家都把占的官田、屯田吐出来了。

    那不是意味着我们也得吐么!

    否则的话人家两大外戚都为国分忧、为陛下分忧了,你们还占着官、屯二



第一百八十章 草庐之内教计然,弟子尽需去实习
    “……二十四月,鲁梁之民归齐者十分之六;三年,鲁梁之君请服。”

    张仑转过身,看着面前正襟危坐模样、年纪不一的弟子们沉声道。

    “这便是华夏有史载中,第一场特殊的战争。”

    “这场战争无一兵一卒、一刀一戈,然鲁国却血流成河、饿殍遍地,国民离散!”

    张仑一脸肃然,那双漂亮的丹凤桃花此时竟然竖起丝丝的威严来:“最终,鲁国不得不认输!”

    “因为……再不认输,就要亡国了!”

    “其后同样类似的方法有灭之衡山国的‘衡山之谋’、三年楚国认输的‘以鹿为战’……”

    看着在座的弟子们,张仑轻声道:“而齐国之所以能使此策,则是因为有着雄厚的财富!”

    “这个财富的遗迹我们今天依旧可见,这便是‘官山海’!”

    “《管子海王》载:桓公曰‘然则吾何以为国’管子对曰‘唯官山海为可耳’。”

    缓缓的吐出一口气,张仑悠悠的道:“‘官山海’一策,给齐国带来的是每年六千万钱的国库收入!”

    “也是因为国库有着丰厚的收入,管子和齐恒公才能对邻国发动不需兵戈的征伐!”

    张仑说着,冷哼了一声道:“管子很伟大,可管子之后除再有越王勾践使‘计然之策’破吴国外……”

    “再无一丝进步,甚至到现在‘官山海’之策接近半废弃状态!千年之下,进步无几分!岂非蠢货!”

    “本来汉时的桑弘羊制《盐铁论》便是一种尝试,结果被记载成什么狗样子了!”

    张仑对于历史载事夹私活这事儿真感觉挺隔应人的,你做个会议记录就好好做完了。

    非特么要踩贬人家,似乎人家做的经济政策没效果似的。

    桓宽记载那《盐铁论》里面对桑弘羊一方描述多有“默然不对、或勃然作色、或怃然内惭……”。

    却见张仑顿了顿,那双漂亮的丹凤桃花微微眯起无不嘲讽的道:“把人说的无比不堪,可再看看今日……”

    “算缗、告缗、官山海、均输……还不是陆续延续着桑弘羊之策么!”

    “那些所谓‘贤良’可制一策流传至今!名字都没流传下来几个。是以,国策多有争,废柴逼话多。”

    “……”恩师,您这算是话糙理不糙么!顺便,恩师您的骚话也挺多的……

    张仑至此却没有继续讲授,而是挥手先让狗腿之王小周管家捧着账本上来。

    将《帝国时报》发行的这一个多月以来总收入,一点点的跟小正德、王守仁、唐伯虎等人言说。

    张小公爷出手自然是不同凡响,一份五文的利润确实差不多。

    但发行的总量他们却估算错了,尤其此时京师聚集了大量各地来赶考的举子。

    当《帝国时报》风行起来的时候他们就第一时间感觉到,这份《时报》将会极大的影响到帝国国策走向。

    是以很多人买的时候都肯定不止一份,买下后便往自家发去。

    两京十三省,目前京师一日刊行是四万份、金陵五万份。

    而其余十三省书商看到商机早已来订最高者五万份,最低者亦有一万份。

    拢共计下来每日刊行发出数量,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二十三万份!

    所以……张小公爷实际上每天进账的银子,是一千一百多两!

    为何小正德接触的张家庄子的老农,敢说自己每年挣二十多两银子!

    因为现在整个张家庄子大部分人,几乎都在帮着做印刷这件事情。

    草庐后面摊开来青砖大瓦一排排的印刷房,数百号人忙忙碌碌的。

    数十余人在不断的飞快排版,数百人则是“哗哗哗……”的飞快印刷。

    “这不过是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众弟子全猪头,集体送去挨顿揍
    “都是猪头!能出一千两买车子的,你觉得他会在乎出两千两、三千两乃至五千两么!”

    张仑恨铁不成钢的用那荧白修长的手指,点着几个弟子的脑门骂道。

    “出二百两买车子的那都是有一些家资却又不够丰厚,他们需要一定展示身份的车子匹配但对价格有要求!”

    却见张仑顿了顿,继续解释道:“‘御驾堂’的车子是顶级车,受众不广却利润丰厚。”

    “‘簪缨坊’大约是最多人买的,高官、豪商、勋贵、外戚……这些都是咱们的买家!”

    “‘均输房’顾名思义,意在‘均输’为‘齐劳逸而便贡输’!给广大老百姓用的,要让利!”

    张仑说着,气哼哼的道:“百姓愈持车马则均输愈多,均输愈多则商贸愈盛!”

    “商贸盛则国税丰、豪商富、国民富,如此才是流水不腐!利国利民!”

    唔……我的车顺便也能多卖点儿!

    几人恍然大悟不由得躬身拜服,但张仑却张牙舞爪的开始痛骂他们刚才啥都白学了!

    回去每人给做一篇策论,引经据典就不必了。

    但要把自己今日所说的这些写成心得体会,全部用白话文不得之乎者也!最低五百字。

    考虑要全面、文章要细致,包括如果三大车行开起来对其他行业的影响、可能造成的冲击。

    都得给我说清楚,说不清楚的……

    “妙安姐姐!明儿他们策论交上来,没写对的交予你做靶子打半个时辰!”

    那远远正在给自家少爷泡茶的妙安闻言笑眯眯的转过头来,脆生生的应道:“婢子知道哩!”

    小正德等人闻言顿时打了一个寒颤,卧槽!交到妙安手上可还能留下几块好皮肉么!

    “鹤姐姐,那些写的不到位的全部交给你练手!”

    看着足利鹤瞧过来,张仑当然不会厚此薄彼。

    “一切按夫君的意思就好了,妾身遵夫君的话。”

    “……”落足利公主手里也好不到哪儿去,说不准妙安和足利鹤较劲儿那自己得更惨……

    然而第二天大家把策论交上来的时候,却一个都没跑——集体被送去挨揍。

    “伯虎,你告诉我你写的这叫什么。”

    张仑面无表情的把唐伯虎交上来的那篇策论摆在了桌子上:“三大车马行定位之下帝国疏通更加顺畅……”

    “就特么顺畅而已!你居然用了五百字写顺畅!”

    唐伯虎都快哭了,你让他写诗词歌赋眼都不眨就能给你写出来。

    但写这种实在策论还得言之有物,又得白话文顿时可怜的唐解元就抓瞎了……

    “妙安姐姐,把伯虎拉去揍半个时辰!别打死了!”

    “嗳!”边上杏眼亮光小豹猫似的四处晃悠的妙安一听张仑的呼唤,顿时脆生生的应了一声。

    点着唐伯虎然后傲然的指向了校场,可怜的唐伯虎脸色发白双腿哆嗦。
1...5960616263...4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