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朝大纨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贪狼独坐

    开玩笑啊,我张小公爷是谁啊!上辈子那好歹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啊,虽然不算特别牛批。

    但至少在咱那一块儿不敢说多了,省内个人资产前十之内还是能算进去的。

    要是窜几百年前搞这点事情还得烧钱,没银子挣……

    张小公爷觉着自己干脆是屎一屎算了!

    “这……这是你给你们张家庄子的庄户修建的新庄子!”

    弘治皇帝带着三大学士目瞪口呆的看着面前的这一栋栋乡村小别墅,这些还带前后院儿、门前马路的。

    小公爷嫌弃的撇了撇嘴,对于弘治皇帝和三大学士的土鳖表示极度不屑:“不然咧!”

    说实话,弘治皇帝他们被吓住也属正常。

    毕竟张小公爷对于新张家庄的设计规划,是按照他从前经手过的一个美丽乡村项目为蓝本改造过来的。

    老张家的基本盘是什么!不是多少银子、不是多少宅邸田亩、铺子产业……

    而是这些生活在张家庄、生死跟随着老张家的死忠亲兵们,他们才是老张家的根底。

    旁人不知道老国公却是跟自己的孙儿交了底的,这些个老人们都不能亏待。

    多少年、多少代人,都跟着你大父的大父、大父的父亲征战沙场。

    庄子里的佃租英国公府是几乎不收的,甚至庄里日子不好过的还给送米送银帮衬着过下去。

    是以小公爷有啥好处第一批就是让张家庄子的人先享受上,挣银子的事儿先紧着他们。

    娃儿习武读书吃肉吃蛋,小公爷挣来了银子从来不小气。

    现下挣了银子张小公爷除了把附近的田亩都买下来之外,想做的就是扩建张家庄子。

    这老庄子说实话,以张小公爷的眼光看来规划真特么不是一般的烂!

    于是这次车马行的银子出来了,正好第一批工匠抵达又试制成功了土水泥。

    这重修一座合乎他心意的张家庄子,自然就被提上了日程。

    既然是要建新庄子,小公爷首先考虑的就是排水、排污系统。

    华夏发掘出来最早的排水系统,大约是西元前五千年左右的裴李岗文化遗址。

    但那只是极为简陋的与屋子相连的排水沟系统,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排水的效果。

    若是使用排水管道的话,那得是西元前两千多年的龙山文化遗址了。

    遗址古城南城门的路面下,发掘出埋有排水的陶质管道。

    这些管道口居然有榫口装置,互相可以套接。

    至今遗址博物馆中,仍有5m多的管道得以保存展示。

    从那时候发展至汉唐已有陶制排水管




第二百三十四章 内阁皇帝革弊端,锐意进取不惜财
    “张家庄子修起来可以作为样板,以后无论官宦豪门还是平民百姓要修造定然会参考甚至礼聘之。”

    却见张小公爷顿了顿,轻叹道:“介时便可如均输部一般,不仅自养还可以反哺军部国朝了。”

    弘治皇帝听得小公爷的话,不由得感慨:“痴虎儿这是老成谋国啊!”

    三大学士也尽然点头,虽然人家年纪不大却考虑周到。

    若是营造部能不耗国帑甚至不止能自养,还能反哺军部、内库那谁又能反对干涉!

    “我这是逼得没辙了,您和户部那点儿银子根本就不够造的!”

    小公爷眨巴着那双漂亮的丹凤桃花,撇撇嘴:“谁叫咱们陛下和国库太穷了呢,小子才不得不这么干。”

    这话说的弘治皇帝“蹭~”的一下脸皮就涨红了,刘健本来捏着胡子直接生生拔下来几根。

    李东阳面皮通红不住的咳嗽,边上的谢迁赶紧转身捂住嘴双肩一耸一耸的……

    “咱们国朝上又一票票的傻子,都不知道给帝国开源就知道嚷嚷让陛下节流、节流、再节流。”

    这下轮到弘治皇帝笑了,三大学士吹胡子瞪眼的再也笑不出来。

    “这两部现在产生的盈利大致已经足够填补铸造部铸炮所需了。”

    张小公爷没有在这件事情上继续纠缠,而是带着他们走到了庄子中央铺设着鹅卵石的活水浅池塘边上。

    池塘很大水却不深仅是过膝盖,且极是清澈。

    站在岸上甚至能看到池底的鹅卵石,四周围摆着一块块石造洗衣台凳看来是庄子妇人们到此洗衣打水之处。

    在浅水池塘前面一道亭子校场后则是张家庄子的祠堂,里面供奉着庄子老亲兵们的先祖及张家的老祖们。

    祠堂显然寻人看过,背山面水左有青龙随右有白虎卧,端的是一派清明。

    “若是陛下加大投入,自然是造的更快的!”

    “六万两金、五万斤铜锭全部给你!朕只要求,新军尽快建立、火炮尽快铸好!”

    弘治皇帝毫不犹豫的对着小公爷要求道,小公爷有着疑惑的看着弘治皇帝满眼不解。

    虽然之前弘治皇帝也很着急,但没有像现在这样表现的如此决绝。

    竟然连这次钱能带回来属于内库的六万两金全部都掏了出来,毫不犹豫的砸到了铸炮、练兵中去。

    “痴虎儿莫觉着陛下此举意外,以老夫看却是应当!应当啊!!”

    刘健捻着自己的胡须,神情竟是有些狰狞了起来。

    很快的他就给张小公爷解释了,为什么弘治皇帝会想着尽快练出新军。

    钱能钱公公这次直接把二十万两金子带回来,不仅仅是震撼了皇帝同时也是震撼了整个朝堂!

    弘治皇帝第一时间下令的是封锁这条消息,不得泄露半分。

    为何要如此!因为整个大明朝哪怕是金矿课税最高的永乐十一年,也仅仅是课得五千多两金子。

    突然间钱能爆出一年产量二十万两,这肯定会引发巨大的朝堂动荡。

    “呵呵呵……朕算是真的看明白了,为何朝臣、官吏甚至地方都不惜代价抵御国朝开矿!”

    弘治皇帝的眼珠子都红了,卧槽尼玛!国朝穷困潦倒、国库空的能跑老鼠了。

    可这些个混帐犊子不给朕分忧不说。一个二个吃的满脑肥肠、吞着帝国的利益、分着国家的矿产。

    国朝稍微想加点儿税赋就跟挖了他祖坟一样嚷,要开矿居然还造反!而且一分钱税都不交!

    想到那些个言官们给自己的上书谏言,稍微动用点儿银子他们就跟死了爹妈、挖了祖坟似的。

    一个劲儿的在嚎丧、骂朕是昏



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地大灾扑面来,御前君臣皆凄惶
    您可是妹子陪着、银子挣着,皇帝朝臣甚至百姓都宠着……您受啥苦了!

    您自己摸摸良心,咱摸摸良心说可否!您哪点儿受苦了!

    我们这特么的才叫受苦啊!!

    “唯有陛下、唯有三位学士明晰此理,帝国方才有变革、延续、传承万年的希望!”

    既然有皇帝表示不惜工本的支持,小公爷自然是要尽快的把造炮这件事情提上日程。

    有着张家庄子的营造经验,隶属帝国皇家营造局营造部的近四千名工匠自然心气儿就足了很多。

    江潮江天信、许庭光许本谦二人,同时从翰林院中调出派往新建帝国皇家营造局督建实习。

    同时营造部立即启动了在皇家军事学院边上,修造起巨大的铸造车间。

    而配套的生活区则是按照张家庄子户型修改一下,便直接先建了二十栋。

    并按照小公爷设计的三室两厅、两室一厅、单身宿舍……等等,先建起一批能入住的宿舍区。

    “……全城尽塌,官民庐舍无一存者,压死多人,枯井中涌水皆黑!……”

    “高原井水枯竭,地裂泉涌,水深尺许,水流成渠,震塌城廓……”

    “……摇倒房屋五千三百余所,压死人畜以千计,民皆逃散……”

    “潼关等卫,同州、华阴、长安、咸阳等县,同日俱震……”

    “……遍地决裂,有长一二丈或四、五丈,涌水溢流成河!……”

    看着邸报上的消息,张小公爷久久无言。

    地震!这是大地震!仅仅是从邸报上读到的消息,已然是成大灾!

    捏着邸报,他的眼前似乎一下子浮现出那一年。

    那一年大地震,刚刚发迹的他与处男哥一块儿开着车拉着自己购入的救灾物资顶着余震往灾区送。

    弟兄七人无一后退的,车子开不进去的区域处男哥咬着牙跟小公爷把物资背进去。

    沿途所见、眼中所见,那种惨状是铭刻在他灵魂深处抹不去的景象。

    残破屋檐瓦砾下,失去了亲人的男女老少们失声痛哭。

    凄楚哀戚的哭声,响彻了蜀中乃至华夏大地。十四亿人同悲!

    顶着烈日冲在第一线的年轻战士、救灾消防员顾不得自己的伤口和休息,都在和死神较劲儿。

    所有人都知道时间就是命,他们拼了命的想要救出更多的人,他们甚至顾不得休息累倒在现场……

    奔忙的医护人员们抹着泪轻声安慰着大家,不断的消毒帐篷周边、照顾伤患。

    处男哥知道自己等人不擅救援就不要添乱,一挥手让兄弟们放下物资每人只拿一瓶水就撤出灾区。

    到了有信号的地方便红着眼珠子将电话拨给了自己的助理,让他紧急采购一堆物资送到灾区外。

    灾区内太拥挤了,他们是进不来的。进来也是添乱。

    一行七人来回在灾区内外跑了不下二十次,最危险的一次是余震中落石直接砸到了处男哥空缺的副驾驶!

    挡风玻璃直接整个炸碎,拳头大小的石块狠狠的砸烂了副驾驶的座椅。

    甚至那大块的落石,距离驾驶位置上的处男哥不过一掌的距离!甚至处男哥的手臂都被划伤了。

    然而大难不死的处男哥只是随意包扎了一下,淡淡的说,没事儿!兄弟们继续开!……

    处男哥是个臭表碧莲的老狗逼、人渣中的战斗机,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得承认。

    处男哥是个爷们,一个纯钢铁的爷们!

    妙安看着自家少爷全然失神竟是悲戚的模样,不由得心疼的抱住了他。

    小公爷只是勉强的笑了笑拥着妙安、足利二女说没事,随后起身开始亲笔撰写一篇奏折。

    妙安委身在旁,轻轻的为他铺纸研磨。

    足利鹤则是在旁为他轻摇团扇,悉心伺候着他。

    她们都知道,哪怕



第二百三十六章 国士无双麒麟儿,张家庄内聚勋贵
    “此子……国士也!”谢迁别看他是“犹侃侃”,但他却极少夸赞一个人的。

    即便是痴虎儿这段时间做下了诺大的事情,他也不曾太过夸赞。

    但今天张小公爷上的这一篇密奏,让他对于张小公爷的夸赞从近乎没有到了顶峰的程度!

    国士一词,出自《左传成公十六年》。

    其曰:“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宋时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的山谷道人黄豫章在《书幽芳亭》中曰: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刘健瞪大着眼睛,不敢置信的望向谢迁。

    大家同僚多年他可清楚,这位世称“谢公犹侃侃”的谢迁谢木斋究竟有多傲气!

    人家是成化十一年进士第一状元郎授的翰林修撰,所以“犹侃侃”的谢公实际上最傲气。

    别看人家被叫做“犹侃侃”,实际上这位谢公可几乎从未实实在在的夸赞过哪位。

    然而便是这三大学士中最为自傲者,却夸赞了痴虎儿一句“国士”。

    可想而知这份密奏对于他的震撼,到底有多大。

    这封密奏总结起来其实就几项:

    第一、此等大灾路途遥远国朝组织人手前往施救已是来不及,地龙翻身庄稼失收灾后流民必生。

    若是仅仅靠当地官府是照顾不过来的,国朝即便是拨付物资沿途输送、面对庞大的流民又能支应多少!

    是以国朝可让当地官府收集物资、沿途官府支应流民所需、国朝报账,供他们来京安置。

    痴虎儿以性命担保,必将安置好所有流民绝不至让其衣食无着!

    第二、收集所有京营军帐、粮秣、衣物被褥……等物资。

    同时张小公爷将自己调集能调集到的所有马车,准备后全数开拔往迎接灾民。

    第三、此科所有进士、武举所有的举子同时开拔前往迎接,以此为实习。

    文进士由一老臣统领负责安民、派粮、整饬灾区法纪。

    武举子则由老将率领负责弹压不法、剿灭流寇、维持武备法度。

    第四、组织医者、大批买入药品一同前往,大灾之后通常有大疫!

1...7879808182...4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