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西游之妖行纪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含光大圣

    ——修行者逐道而行,但当道显现的时候,修行者若是把持不住自己的存在,那这修行者,就将化道而去,化作道的一部分,就如同传说当中,逐日而行,最后化作山川桃林的夸父一般。

    “云道友……”恍惚当中,太攀的耳边,有声音响起,如同是惊雷一般,在这声音当中,太攀陡然醒转过来。

    而他醒转过来的时候,最先映入他眼帘的,便是徐求道瞪大的双眼,其目光当中,满是惊诧,那蜃珠,正悬在徐求道的指尖,正对着自己的眉心。

    本能的,太攀便抬起手,想要将徐求道给推开,这个时候,太攀才是发现,自己这道身的双手,已经是化作了半透明的存在,就好像是那快要干涸的湖水一般,随时都要在炙阳的暴晒下,堙灭不见。

    惊恐无比的甩着双手,而太攀脑海当中,至古天蛇的传承当中,无数的正在显现的信息,也是陡然之间,消失不见,于是太攀那正在变得透明的双手,以及周身上下,其他的地方,才是一点一点的,重新的变得凝实起来。

    “好歹毒的十二元辰!”看着徐求道脸上的疑惑之色,太攀念头急转,在徐求道将蜃珠重新收起来的时候,才是带着无比后怕的感觉,感慨了一声。

    “这银鱼,也不知是十二元辰从何处捉来,竟是与我师门秘法相制!”

    “此番,若非是徐道兄及时将我惊醒的话,只怕我就真的是要沉湎在那师门秘法的玄妙当中,最后化虹而去了。”太攀感慨着,然后朝着徐求道躬身一礼,“救命之恩,无以为报,道兄且受我一拜。”

    “化虹而去”

    “云道友这师门秘法,还真是不简单。”听着太攀的言语,徐求道的目光,也是闪烁了一下,然后放下了追问的念头。

    “这黾池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云道友以为,我们第一站,该往何处去”

    “黾池县的变故,事涉神祇,牵连之地,无非便是三处。”

    “第一处,是那城隍庙。”

    “第二处,则是钦天监驻守的道宫。”

    “而第三处,便是这县衙所在了。”太攀停下脚步,在两人面前的,正是这黾池县的县衙所在。

    只是,这本该是无比威严的一县治所,因为这陡然的变故,显得寂寥无比,门口的差役,懒懒散散,目光当中,满是仿徨,旁边的大鼓,鼓槌滚落到地上,都没有人去将之收拾起来。

    “县衙!”徐求道先是一愣,然后便点着头。“不错,所谓风吹草动,这黾池县中,这惊天变故,绝对不会没有丝毫预兆。”

    “而这县衙作为一县之首,治抚一县,县中的任何变故,这县衙当中,都应该有文书记载。”

    “只要找到了这些文书,抽丝剥茧之下,自然就知晓,这黾池县中的变故,从何而起。”

    “这变故当中,又涉及到了那些方面。”

    “只是,这黾池县的县令,既然和那十二元辰有所瓜葛,这县衙当中的文书记录,只怕不一定留得下来。”言语未落,徐求道便是又摇了摇头。

    “且,这县衙,毕竟是帝国颜面,若是你我贸然而入,被捉了个正着的话,只怕是脸上不太好看。”

    “那徐道兄以为”

    “这样,除开这县衙之外,这黾池县中,尚有道宫和城隍庙两处地界,不若你我一人前往一处查探,等到酉时,在此间会合,云道友以为如何”

    “也好!”太攀沉吟了一下,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和徐求道争执。

    “既然如此的话,就劳烦徐道兄往城隍庙一行了。”

    “城隍庙中,各色人物纷杂,非是徐道兄,只怕是压不住他们。”太攀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一般,别有所指的道。




第二百九十六章 黾池事毕
    【】(),

    在徐求道往城隍庙而去的时候,太攀也是施施然的,往这黾池县中钦天监的驻点而去。

    这往日里,颇为神秘,颇为威严,代表着汉帝国颜面的处所,此时已经是熙熙攘攘,时不时的,便能够看到有修行者往来其间,在其内翻来覆去的寻找一切东西,而门口处的牌匾,也是早就散碎的跌落于地。

    若只是单独的一人两人,自然是不敢在这钦天监驻点当中放肆的,但一则,黾池县之变以后,钦天监便不曾往这黾池县中继续增派人手,二则,往来这黾池县中的修行者,又是数不胜数,秉承着法不责众的观念,在一阵搜寻无果之后,那些心急的修行者们,也就是将这道宫,给翻了个七零八落。

    这一点,太攀自己,也甚是清楚,故而他也完没想过,能够在这道宫当中,找到些什么东西——距离黾池县之变已久,纵然是这道宫当中,真有些什么秘密,也早就是被各大宗派的弟子,以及那些散修们,给掘地三尺带走了,又如何能轮得到这个时候才赶过来的太攀?

    是以,在这道宫当中,随意的走了一圈之后,太攀便是留了印记,然后在这县中随意的寻了一处客栈,嘱咐店家勿要打扰以后,便封闭了房门,而因为近日来,黾池县中修行者数量不少的缘故,这店家对此,也是见怪不怪,没有做丝毫的疑问。

    “接下来,就要看这位徐求道,到底能够发现些什么了!”客栈当中,太攀靠在窗口处,单手托腮,一边消化着至古天蛇的传承,从中整理出更多的,自己所需的信息,一边,也是随意的发散着念头,揣测着徐求道此时的想法。

    萧凤鸣在那城隍庙中登临绝巅,然后陨落,而作为其成道之地,又是其陨落之地的城隍庙中,纵然会留下些许的,属于合道半仙的玄妙——若非是有着几位合道半仙事后来收尾的话,这一处终末之地,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化作一处死地绝地。

    徐求道只要到了这城隍庙,察觉到了那属于合道半仙的玄妙气机,自然而然的,就能够和太攀的言语对应上,这一点,太攀毫不怀疑。

    只是,在客栈当中,太攀一等,便是等了整整七天——当七天之后,徐求道循着太攀留下的痕迹找上来的时候,太攀才是发现,徐求道的身旁,竟不知于何时,多出了一个精神矍铄的老道人。

    而徐求道,便站在这老道人背后一步之地。

    见着这不知道何时出现的老道人,太攀的心中,忍不住的就是一阵咯噔,然后一身的冷汗,顺着他的脊背,沉沉而下。

    “云行舟见过前辈,见过徐道兄。”恍惚一阵,太攀才是手脚冰凉的,挪到了这一老一少面前,朝着他们见礼。

    作为九大宗派之一的昆仑山道子,未来的道主,徐求道的骄傲,是毋庸置疑的——便是其和太攀一起探查黾池的时候,其都是不管不顾的,要领先太攀两步的距离,而在长安城中,无论是出行还是什么,徐求道更是处于绝对的零头位置,而这样的一个人,却能够心甘情愿的,站在这老道人的背后,这老道人的身份之崇高,可想而知。

    而在修行界当中,和崇高的身份所对应的,则是强绝的修为。

    那老道人,停在太攀的面前,也不说话,只是用审视的目光,看着太攀,紧盯着太攀的双眼。

    这绝对是太攀有史以来,所遇到的最为危险的情况之一,他可以肯定,自己眼前的这老道人,绝对是一位合道半仙,人间巨擘,在这样的存在面前,一旦是自己暴露出了妖灵的身份,那自己的处境,绝对是比死还要可怕——哪怕自己面前的这位合道半仙,不一定如天师府那般,对妖灵抱有恶意,但一旦是叫其知晓,自己是以妖灵之本,做人族之身,在这汉帝国当中厮混,却没有任何人能够察觉的话,这道人必然会不顾一切的,将自己掩饰身份的秘法,从自己的脑海当中找出来,这无关身份,而只在立场!

    太攀冷汗澄澄的同时,也是紧守心神,心湖当中,波澜不起,默念着道决经文,压下脑海当中纷杂的念头,同时,其眉心当中的天门,乃至于天门深处的那神胎,更是被他彻底的忘却了一般。

    不知道过了多久,太攀几乎是快要将自己的存在,都忘却的时候,那老道人的声音,才是想了起来。

    “不错,不错,确实是良才美玉,可堪为友。”这老道人的话,虽不是对着太攀而言,但在这老道人言语响起的同时,太攀只觉得,自己的周遭,在一瞬之间,从三九寒冬,化作了春暖旭日一般,那沉甸甸的压力,陡然之间,化作了拂面而过的春风,春风拂过的时候,自己的念头,越发的通透,体内的真元,也是越发的精纯。

    “云道友,此为本派执法长老,宣师叔。”闻言,太攀才刚刚放松下来的心绪,便又是忍不住一提。

    这老道人,竟是昆仑山的执法长老——一个势力,一个宗派,想要安稳有序的传承下去,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法度。

    而执法长老,便是这势力当中,维持法度之人,在宗派当中的地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重要性,甚至是丝毫不逊色与一派道主——一个宗派内部,可以暂时没有道主,但绝对不可能,没有执法长老。

    只是,一个修行者,不可能永远都呆在宗派内部,闭门不出,一旦是他们离开了宗派外出游历,就难免的,会与其他的修行者发生争执,以至于冲突,甚至,触犯到其他宗派的规则,而那些门派的执法者,为了维护本派法度,自然便会对触犯法度之人出手,无论这人,是不是本派之人。

    而这,就是各大宗派的执法长老的另一个职责——在不影响本派威严的情况,又不影响各派的关系的前提下,从各派的法度当中,找出一个折衷点,将自家被捉去的弟子,哪怕这弟子,犯下了泼天的大事,诸如行刺皇帝之类,绝无幸免之理,执法长老也会想尽办法的,将其带回山门,以山门法度处置,以保证一个宗派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而能够胜任这些工作的执法长老,其能力,其手段,可想而知。

    故而,当徐求道开口的时候,太攀一时之间,竟是生出了一阵恍若隔世的感觉来。

    前有登临绝巅的萧凤鸣,后有这位昆仑山的执法长老,二者皆是无双之辈,然而却都不曾看出自己的本相,那想来,自己修行的这神胎道身之法,瞒过其他的合道半仙,自然也不在话下。

    “见过宣前辈。”太攀朝着这老道人,再是一礼。

    这老道人,来去匆匆,对太攀审视一阵之后,便是自顾自的离去。

    等到这老道人离开,太攀才是摸了摸额间的冷汗,朝着徐求道埋怨起来。

    “宣前辈亲临,道兄怎的不提前提醒我一下。”

    “若是我不慎冲撞,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太攀摇着头。

    “这可是云道友你误会我了。”徐求道此时,却是叫起了屈来。

    “你我撞破了十二元辰在古渑池的谋划,又取了那蜃珠,十二元辰对你我,该是何等忌恨?”

    “在那城隍庙中,我见了那合道半仙遗留的气机之后,才是陡然惊觉,若是这蜃珠上,还有十二元辰中的合道半仙所遗留的手段,又当如何?”

    “那合道半仙,岂不是就顺藤摸瓜的,找到你我跟前?”

    “思前想后,无奈之下,我也只好是以师门秘法,请来了师门前辈。”

    “我本以为,来的只会是一位普通师叔,哪想到会是这位执法长老亲至?”

    “这不,我那蜃珠,也是被宣师叔,以一道法术,给强换了去。”

    “可是叫我好生心痛!”徐求道脸上,也是一副郁闷的神色。

    “罢了,不说这个了。”太攀带着后怕之色,心有余悸的道,“还是说说徐道兄,你先前,在那城隍庙中可有所得?”

    ……

    确认徐求道已经从城隍庙中察知了黾池县之变的一部分真相以后,太攀便是孤身回了长安城,打算在别府当中静修一番,同时也筹备一些祭炼法器兵刃的宝材,之后,再往帝国各处游历,参加黄河边的战事,以求精进,只是,才刚刚踏进长安城的地界,太攀就被人拦了下来。

    相互查验了身份之后,拦路这人,便是引着太攀,踏进了长安城,然后从一处小巷当中,进了一个小小的宅子。

    宅子当中,几个书生,正引经据典的高谈阔论,对于太攀的到来,几个书生,都是视而不见。

    绕过这几个书生,太攀踏进了后面的一处屋舍,而这个时候,那几个书生的争论之声,也是显得越发的大了起来。

    屋舍当中,一团漆黑,门窗皆闭,没有丝毫的灯火,踏进这屋舍,太攀就仿佛是踏进了另一方世界一般。

    “你来了?”悠悠的声音响起,十余个身影,显现在太攀的面前。

    “你是谁!”在太攀发现他们的同时,这十余个身影,也察觉到了太攀,没有丝毫犹豫的,这十余个身影,都是爆发出了自身的气机,朝着太攀覆压而来,兵刃的光芒,亦是在同一时间席卷而落。

    只是,这屋宇,也不知有什么布置,明明是普通的木石堆砌而成,但十余位神境大修一瞬间爆发的余波,竟完不曾对这屋舍造成什么影响。

    “好了!”刻意压低的声音响起,然后一柄连鞘的长剑,带着剑鞘一起,往太攀的面前一横,稍稍一抖,便是将那绽放的兵刃的锋芒,以及爆发出来的十余位神境大修的气机,尽数给压了回去。

    “前辈。”这个时候,太攀才是看清,这提剑之人,正是武安侯风孝文。

    而坐在风孝文身边的,则是十余位神境的大妖,而这些大妖身上,虽然衣衫完好,也看不到什么伤痕,然而他们身上的气机,却都是虚浮不定,飘忽难测。

    “师兄,怎可引外人来此!”被风孝文拦住之后,那十余个神境的大妖,犹有不甘,看向太攀的目光,依旧满是戒备敌意。

    “哪里来的外人?”

    “既然能来这里,那就是自己人!”风孝文手中的连鞘长剑落下,横在一张石台上,连同风孝文在内的十余位神境大妖,便是环绕着这石台而立,而太攀,便在这石台的另一端,正对着风孝文。

    “师兄,可他是人族!”

    “人族皆不可信!”一个带着金冠的大妖,压低了声音嘶吼道,脸色涨得通红,映照着那金冠,交相辉映。

    “门外的几个,也是人族。”风孝文只是淡淡的扫了一眼这大妖,言语平静。

    “这怎么能一样!”那金冠的大妖虽一时语塞,但却是犹有不甘。

    “我既然说他可信,那他自然便是可信的!”风孝文眉头微微一压,朝着太攀使了个眼色,于是本想要沟通天门内部神胎的太攀,便也是压下了原本的想法。

    “行舟,黾池县之事,你查的如何了?”

    “前辈难道不曾听闻么?”

    “黾池县遭十二元辰血祭,那些师弟们,早就因为撞破此事,糟了毒手。”太攀摇了摇头,言语之间,也是多了几分黯然,虽然和那些死去的小妖们,关系并非是那么密切,但终究同在万灵山修行十余载,又在大河城中历练数载,彼此之间,熟悉无比,此时提起这些小妖们的死,太攀也难免是会有物伤其类,兔死狐悲之感。

    “黾池县中,到底发生了何事?”好一阵子之后,风孝文才是继续问道。

    “这也是我想要问前辈的问题。”

    “黾池县中所发生之事,或者谁十二元辰的筹谋,和前辈,和万灵山,到底有没有关系?”紧盯着面前的风孝文,太攀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
1...116117118119120...2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