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烟雨楼台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雾都故事
在提亲的第三天上午,裴克礼的一个关系要好的赌友上门来寻他,裴老太太本来不愿意裴克礼出面,但是看见来人手里提着的丰厚礼品,还是忍不住贪念,让裴克礼出来陪着说了会儿话。
当天晚上,夜半时分,一道黑影翻出裴家矮小的院墙,跳上等在外边的一辆马车上,直接往江陵城最大的赌坊如意坊而去。
裴氏婆媳一早起来发现裴克礼不在家,慌忙去找,可是她们雇佣的人寻遍了江陵城的大小妓院和赌坊,直到夜幕降临,也没能发现裴克礼的身影。就在裴家人慌乱成一团时,黑夜里传来了敲门声,裴克礼的父亲忙冲到门口,可是除了看到一个骑马的黑衣人远去的背影外,就只有门口地上的一封带血的信。
等裴老爷进屋打开信封,首先从里边掉出两根手指头,吓得裴家女眷一阵大哭小叫,信是裴克礼亲笔写的,他说自己欠了在赌坊放高利贷的帮会八千两银子,这两根手指头是自己的左手指,若是两日内还不上钱,自己这辈子就别想再写字了,言下之意就是右手就保不住了,还一再叮嘱不要报官,说这些放贷的在衙门都有线人,若是报官,自己必死无疑。
裴夫人听完信大哭,指责裴老太太说:
“我当初就说这样设计林家必定会惹祸,你就是不听,现在好了,连我儿子的命都要搭进去,你要是救不了我儿子,我就跟你拼了。”裴老太太气得一拐杖抡到儿媳头上,裴夫人立马见了血,屋子里又是一轮的鬼哭狼嚎。
去林家逼亲才两天,就出了这件事,裴家人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是林家干的,林家是江陵的大族,人脉广阔,钱财充足,想做这件事,不用自己人出面就能轻而易举的做到,裴老太太此刻也后悔自己被钱财冲昏了头脑,竟然敢这样算计林家,可是再后悔也没用,这会儿别说八千两,就是八百两裴家也拿不出:二太太送来的一千两银票,有一大半已经还了裴家父子在青楼和赌坊欠的赌债。
第二天一早,裴老太太又一个人到林家求见老太太,这一次裴夫人没跟着,她被一拐杖打破了头,没法出门了。
老太太昨晚已经知道了三老爷的安排,此刻她满脸笑容的陪着裴老太太说话,还主动说林家正在给二小姐林依颖备嫁妆,必然不会委屈了二丫头。裴老太太听了心里暗恨,但是又不敢开口质问,半天才找到机会向老太太开口借钱,老太太不说答应,也不说不答应,只说要和老太爷商量了才能定,而老太爷这几天正好不在家,等过几天他回来了就去给裴家回话,说完就自顾自的开始悠闲的喝茶,还劝裴老太太也尝尝这雨前龙井。
裴老太太气得差点吐血,还过几天,明天傍晚不交钱,自己的宝贝孙子就得少条胳膊了,今天必须要借到这笔银子才行。最终,忍得胃疼的裴老太太提出要退了裴克礼和二小姐林依颖的婚事,理由是找人合了八字,二人八字相冲,不可勉强。
老太太听了,马上就同意了,还一再说克礼贤侄定能再寻到一位旺夫旺家的大家闺秀,到时自己必定要添上厚厚的贺礼,这话又把裴
第七十二章 母女离心
林依颖让丫环点上灯笼,玉镯给她披上一件织锦斗篷,匆匆赶去二太太的院子,林依颖内心里对母亲不是没有一点埋怨的,可是还是很担心二太太的身体,现在和裴克礼的婚事已经取消了,她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便迫不及待的去看望裴氏。
林依颖没有让丫环通报,自己悄悄的走进了裴氏的卧房,透过雕花隔断的空隙,她看到母亲半卧在床上,母亲的姨娘正在一小口一小口的喂母亲喝粥,裴氏的脸色看起来很苍白,但是带着笑容,笑容里的那种安心、满足和幸福是林依颖从来没有见过的,以前的记忆里,母亲的脸上总是不安的神色多一些。林依颖心里有些酸楚,她不是不希望母亲开心,只是难过的觉得:在自己经历着巨大恐惧的时候,却是母亲难得开心的时刻,这会儿母亲肯定还不知道庚帖已经要回来的事情,可是母亲似乎不担心,只因为有她自己的姨娘陪在身边。
站在暗影里的林依颖突然无声的落下泪来,不是怨恨母亲,而是发现自己一直不懂母亲的心,母亲最爱的似乎从来都不是父亲,也不是自己和哥哥,而是她自己的姨娘。
用帕子擦掉泪水,林依颖悄悄的退出屋子,门口的丫环惊讶的看着林依颖,不知道为什么二小姐这么快就眼睛红红的出来了。
走出二太太所住的院子,在拐角处,林依颖看到三少爷林辰杰站在一棵光秃秃的银杏树下,寒夜的风将他的衣角吹起,十八岁的哥哥已经长得和父亲一样高了,他看见林依颖出来,快步走上前,将林依颖斗篷的帽檐往下拉了拉,扶着林依颖的肩膀往蔷薇院的方向走去。
从看见哥哥的那一刻,林依颖的心突然就安定了很多,起码,父亲和哥哥是爱自己的,他们一直都在默默的关心自己。一直走到蔷薇院门口,林辰杰才轻声说:
“妹妹,你不要怕,父亲和祖母都会为你做主,有什么我能替你做的,你就差人去告诉我。”林依颖点点头,扶着玉镯的手进了蔷薇院。蔷薇院的大门已经关上许久了,林辰杰还是站着没动,小厮不敢问,更不敢催促,他知道这几天少爷的心情都非常不好。
裴家离开江陵已经半个月了,王家却还是没有来林家提亲,老太太心里隐隐的升起不好的预感,她差郑嬷嬷出去打听,郑嬷嬷到天黑尽了才回来,附在老太太耳边悄声的说了一阵话,老太太长叹一声,该来的总会来,王家果然是知道了二太太做下的腌臜事情,不用说,这事情肯定是裴家人走前捅给王家的,而且必定会添油加醋的抹黑林家。
老太太这会儿却没有生气,这本也是已经预料到的事情,而且就算王家来提亲,老太太也没打算瞒着这件事情,纸包不住火,若是王家在林依颖婚后知道这件事情,恐怕林依颖受的冷遇还要更严重些。可是王家不来提亲,作为女方的林家若是主动上门提及,老太太还是觉得很难拉下这份脸,就听了郑嬷嬷的劝,先放放再说,反正林依颖也刚及笄,倒也不用太急。
老太太不着急,内心受折磨最多的却是林依颖,这些天,给老太太请安时她比以前更安静的坐在角落里,在家学时也常常走神,有时候姐妹们和她说话,她都没有回应,几个女孩都隐约知道了事情的经过,连同着从不在府里走动的邹夫子也从青梅那里听说了事情的大概,她在课堂上关注林依颖的次数比以前多了很多,看到林依颖神思恍惚的样子,邹夫子心里感到一阵阵的刺痛。
林雨桐也早就知道了福寿堂里发生的事情,这次不是杜嬷嬷告诉她的,而是碧桐院的二等丫环春雨打听来的。春雨是几个小丫鬟里边性子最为活泼的一个,活计做的不怎么样,倒是最喜欢和院子里的小丫鬟和妈妈们闲聊,林雨桐没有特别的拘着她,但是给她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碧桐院里的事情,不问过秋菊的,一件都不许说出去。第二,别的院子的事情,只有别人主动说了方可听听,不许评论。春雨点头如捣蒜,又飞一样的跑出去玩了。林雨桐虽然只想低调的在林家生活,可是这些天她也感觉到了,在这种大家族的内宅里,若是只想做个聋子和瞎子,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是很危险的,比如自己就已
第七十三章 定亲
第二日,在家学里,林依颖好几次不由自主的去打量林雨桐,林雨桐知道她在犹豫什么,每次都回她一个鼓励的眼神。中午,从家学回到院子的林依颖没有让丫环摆午膳,就拿起早已经为老太太做好的一双鞋往福寿堂赶去。
郑嬷嬷正在给老太太摆饭,听进来的小丫头说二小姐林依颖来了,不由得诧异的望了一眼老太太,这位二小姐,平日里很少单独一个人来福寿堂的,今日怎么会在要用饭的时候来了老太太叹口气,摆了摆手,让小丫鬟把林依颖领了进来。
一连几日,林依颖几乎每天都去陪着老太太说话,赶到用饭的时候,老太太也会留下她一起吃,林依颖就细心体贴的给老太太夹菜盛汤,伺候着老太太洗漱和午睡,连一向习惯了郑嬷嬷和大太太伺候的老太太都觉得林依颖伺候的舒服。
午饭后老太太坐在暖阁里,林依颖坐在旁边,把用冰糖渍好的陈皮分成小块,用牙签挑起来,递给老太太吃了消食,老太太吃了几块,看着林依颖问道:
“二丫头,你日日来祖母身边伺候,祖母也大概猜到了你的心意,现在就和你确定一下,你要如实回答。”林依颖的脸马上涨的通红,但还是点了点头。
“你是否中意王家,是的话,祖母就为你走一趟,成与不成,也只能听天由命了。”林依颖站起身,在老太太面前跪下,含着泪说:
“祖母,孙女不孝,我…..”老太太抚摸着林依颖的头,把她拥在怀里说:
“几个孙女里,你不是最出挑的,也从没有向我求过什么,罢了,我就舍了这张老脸,去王家走一趟,探探王家的口风再定。”林依颖终于忍不住这些天心里的委屈,扑在老太太怀里大哭起来,老太太也忍不住眼角湿润,郑嬷嬷背过身,擦了擦眼睛。
与此同时,江陵城的一家酒楼包间里,二少爷林辰晧和王云轩相对而坐,林辰晧已经把整个事情详细的给王云轩讲了一遍,王云轩此刻看似平静,其实内心犹如干涸的土地迎来了一场春雨,升起了无限的希望。
原本林老太太的寿辰过后,祖母和母亲已经开始着手安排提亲的事宜,可是一封信的到来,让一切都停止了,母亲颇为生气,王云轩也备受打击,他自然不相信和裴家定亲是林依颖的意愿,可是派出去打听的人回来后向祖母和母亲证实了,林家确实和裴家换了庚帖,但是,这一切都是二太太私下里做的,裴家设计林家不成,已经从江陵城消失了。这些天,王云轩有心向母亲再提这件事情,可是他不确定经历了这件事情后的林家是如何打算的,这几天,他虽然表面平静,其实内心异常苦闷,连着读书都不能平心静气,过去两年,他在林家见过林依颖几次,虽然每次都是在老太太的福寿堂,他也没有机会和林依颖说话,可是那个纤瘦温柔的身影常常浮现在眼前。
林辰晧给王云轩面前的杯子里倒了一杯酒,开口问道:
“云轩,若我祖母想去王家拜访老夫人和伯母,不知你觉得是否可行”王云轩抬起头,略微惊讶的看着林辰晧,问道:
“辰晧兄,你真的确定老夫人肯先去我家”林辰晧点点头,
“祖母非常疼爱二妹妹,定会愿意为了成全她的心愿而走一趟。”林辰晧这等于是在说林依颖是中意王云轩的,王云轩又岂会不明白林辰晧的意思,他端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对林辰晧拱手道谢:
“多谢林兄让我知道这些,祖母
第七十四章 被困书房
林依颖的婚事虽然一波三折,但最后的结果还是比较让老太爷满意,他不再烦心孙女的婚事,就又开始把全部火力对准了林家的三位少爷,二少爷和三少爷明年秋天就要参加乡试了,乡试的难度可比考秀才的府试要难得多,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考到须发皆白还不能中举的“穷秀才”了,而大少爷林辰旭则压力更重,他明年开春就要赴京参加会试,满打满算也就还剩下不到五个月的时间。
老太爷自从十多年前把家里的庶务移交给三老爷后,就几乎把全部的精力用到了培养三个孙子上边,三个儿子已经不能走科举入仕之路,老太爷就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三个孙子身上,自然是异常严厉。
林晨旭三个人小时候都没有少被老太爷打板子,这里边数二少爷林辰晧被打的次数最多,但是其实,在课业上最让老太爷满意的也是这个异常聪明的孙子,老太爷面上严厉,内心里却对林辰晧抱有极大的希望。
十二岁的时候,林辰晧第一次留下书信,带着比自己大了三岁的小厮冬竹偷着跑出去玩了一个多月,回来的时候,被老太爷罚跪半个月的祠堂。林辰晧倒是很爽快的认了罚,但是进祠堂前告诉老太爷,如果谁敢打骂冬竹的话,自己就再也不从祠堂出来了,把老太爷气得拿着鸡毛掸子撵了他大半个林府。
最后冬竹自然是啥事没有,老太太还让人悄悄的把好吃好喝的给林辰晧送进祠堂,结果半个月过去,从祠堂出来的林辰晧反倒还胖了一些,神采奕奕的站在老太爷面前把一本《孟子》背的滚瓜烂熟,老太爷忙让他滚出了福寿堂,自己背过身就忍不住笑了。
二少爷和三少爷现在每天从书院回来,吃过饭后就被老太爷拘在他自己的书房里读书,老太爷亲自陪着,每天都要考校功课。
大越王朝的科举考试,与林雨桐在现代所了解的有很大不同,除了考经义,还要考诗文和算学,其中经义占了一半,算学的分值大概占了整个考试的将近三分之一,比诗文的地位还更重要。
经义和诗文都要靠学子们长年累月的学习积累和自我提升,算学却是有很大一部分要靠天分,因为这个时代的科技还比较落后,那么支撑科技进步的算学自然落后,没有方程式,没有速算法,面积和体积等建筑中常用数学问题的计算也很落后,商品销售中还没有利润率和折扣率的概念,就算是一个简单的鸡兔同笼的问题,解法也很繁琐。
静慧师太第一次教林雨桐这个问题时,说鸡兔共十二只,脚三十四只,解法是:先让鸡和兔都抬起一只脚,则剩余二十二只脚,再让鸡和兔都抬起一只脚,则剩下十只脚,这个时候,鸡已经全趴在地上了,剩下的十只脚都是兔子的,每个兔子这时候有两只脚着地,所以有五只兔子,那么鸡就有七只。
林雨桐听师傅讲的时候简直是云里雾里一般,对于做了十年财务的林雨桐来说,在这个还没有发明阿拉伯数字、连数学魔方都被视为可以驱邪赈灾的时代,她有时候挺痛苦的。好在她是个女子,不用参加什么科举,而且幸运的遇到了师傅,现在也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倒也用不着学这些拖沓难懂的算学。
老太爷在进士科的考试中,就是因为算学表现优异,进了户部,一步步的熬到户部尚书的职位,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所以他理直气壮的要求自己的三个孙子也必须精通算学。
其实古代的科举考试要读的书非常多,考试也不是像现代,几张卷子两个钟头就结束了,从童子试到会试,每场考试都要考上三天,读书人的压力可想而知,而遇上老太爷这种要求严苛的祖父,林家三位少爷也就更加的辛苦。
这一日,书院休沐,林家的三位少爷一早给老太太请过安、用过早膳后就被
第七十五章 算学难题
冬竹到老太爷的书房附近时,就看到老太爷的两个贴身常随一左一右的守在书房门口,她故意放慢脚步,假装着随意的走到门口,对两个守门的人说道:
“传老太太的话,让你们把题目送到福寿堂去,老太太和三位老爷要过目。”老太爷的两个常随不敢耽误,其中一人马上进屋,把最后一次被老太爷发回来重算的题目拿了出来,冬竹抱起那叠纸,往福寿堂飞奔而去,一边跑还一边暗自埋怨:老太爷也真是够狠心的,不让吃喝就算了,书房里居然连炭盆也没放,可别又把少爷冻出病来。
冬竹把一叠纸抱到了福寿堂,老太太就命三位老爷一起去看,看着大老爷一边看一边点头的样子,显然对林辰旭兄弟三人做的题目还比较满意。只是翻到最后一张的时候,大老爷眉头拧了起来,显然是遇到了难题,过了片刻,他把那页纸递给了二老爷,然后两人商量一会儿,却仍然一副不得其解的样子。
时间又过去了将近半个时辰,最后那页纸上,林辰旭三人没有解出来的题目,林家三位老爷同样是束手无策,可见,是老太爷出的题目确实太难了,因为林家三位老爷虽然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大老爷和二老爷的学识在江陵是颇有几分名气的,连他们都束手无策的题目,肯定是有些难度的。
林家的女眷自然是都帮不上什么忙,她们这些内宅的女子,很多人都会学习一些诗词歌赋,大多数人都是只要看得懂账本就可以了,至于算学,没人会去学习。
看着老太太的脸色越来越阴沉,想着舅祖母这么大的年纪这样熬着也是不好,林雨桐在心里暗暗的吐槽了舅祖父一句“老顽童”之后,站起身,走到老太太身边,对着老太太行礼说道:
“舅祖母,以前师傅曾教过雨桐两年算学,可不可以让雨桐看看舅祖父出的题目,也可长长见识。”老太太一愣,随即便对三个儿子不耐烦的挥挥手,让他们都让开,心里说:解不出题目,就救不出我的宝贝孙子,还不如死马当做活马医,让雨桐试试。
郑嬷嬷特意去搬了个小凳子,让林雨桐站上,这样就能方便她翻动桌子上的纸张了,小小的人儿站在那儿,如同一个暖暖的白玉团子,偏还是一脸严肃认真的翻着纸张,看的大太太和三太太都不禁莞尔一笑,烦恼的心思都少了一些。
今日老太太自然是不会让有了身孕的大少奶奶在这里苦等,而林依涵姐妹是必须在这里陪着的,此刻她们都伸长了脖子看着林雨桐,有好奇,也有怀疑,平日里可从来没听过雨桐表妹会算学的,连父亲和哥哥们都解不出来的题目,表妹怎么可能解得出来。
林雨桐依次翻过了前边的几页,发现题目都解的正确,虽然有些解法在林雨桐看来是过于繁琐了些,但限于这个年代的数学水平,很多公式和公理都还没有被发现,所以这些繁琐的算法是可以理解。
等林雨桐翻倒最后一张纸时,忍不住抿嘴笑了,怪不得舅祖父不肯放了三位表哥,原来这张纸上的题目下方还空着,没有作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