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烟雨楼台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雾都故事
题目是:三个人去住店,客栈的要价是每人一百个铜板,三人每人拿出一百个铜板,共三百个铜板交给掌柜的,掌柜的说三个人一起住店,优惠五十个铜板,就让小二把五十个铜板拿去退给客人,小二贪心,偷偷扣下了二十个铜板,给每位客人退了十个铜板,那么问题来了,每位客人交出一百个铜板,又拿回了十个铜板,三位客人共花费了九十加九十再加九十共二百七十个铜板,店小二得了二十个铜板,总共就是二百七十加二十共二百九十个铜板,那么另外十个铜板哪里去了。
看到这个题目,林雨桐就发现这其实不能算是个数学题目,而是一个逻辑问题,老太爷出的题目其实从一开始就进行了
第七十六章 数独题目
三老爷回到福寿堂不久,门口的小丫鬟就禀报说老太爷回来了,正在往福寿堂来,老太太哼了一声,没有说话。大太太笑了笑,让郑嬷嬷去告诉厨房,晚膳准备好了就马上摆上来,一家子人都饿了,尤其是三位少爷,郑嬷嬷看了老太太一眼,笑眯眯的出去了。
天已经黑了,老太爷走进福寿堂时神采奕奕,也不管老太太的冷脸,刚一坐下,就连声说:
“我已经让人去放那三个臭小子出来了,雨桐,你到舅祖父身边来,再跟我讲讲你是怎么想到这样解释这道题目的。”老太太终于找到了表达不满的借口,狠狠瞪了一眼老太爷,怒道:
“你折腾三个孙子一天我也就不说什么了,你是为了他们好,可是雨桐她们姊妹到现在连晚膳还没用,你就不能等她们吃完了之后再折腾。”老太爷听了呵呵一笑,也不生气。林雨桐抿嘴一笑,在心里想,舅祖父这样,在现代大概就叫做妻管严了吧。
林家三位少爷来到福寿堂,先去给老太爷、老太太磕头请了安,林辰旭躬身站在老太太和老太爷身边,说道:
“都是我们兄弟学业不精,让祖父和祖母受累,我们以后定当加倍努力,不负祖父母所望。”老太太忙心疼的对三个孙子说:
“什么学业不精的,祖母看你们已经学的很好了,都先去喝杯热茶暖暖身子,马上就可以用晚膳了。不过今日你们倒是要谢谢你们的雨桐表妹,没有她,还不知道你们要饿到什么时候呢。”说完,老太太又不客气的瞪了老太爷一眼。
林辰旭三人当真来到林雨桐面前,对她抱拳感谢,林雨桐忙站起身,假装有些窘迫的说:
“三位表哥不必客气,雨桐也只是试着说一说,没想到就蒙对了。”其实林雨桐在心里想说的是:咱们就先别客气了,已经开始摆晚膳了,可不可以先吃了饭再客气,我真的很饿啊。
林辰晧似乎猜到了林雨桐的心思,他看了一眼林雨桐,又看了一眼正在摆晚膳的小丫鬟,就转身笑着对老太太说:
“祖母,孙儿都饿的不行了,咱们先吃饭吧。”边说还边悄悄的对林雨桐眨了眨眼睛,被人猜中了心思的林雨桐立刻红了脸,这个二表哥也太善解人意吧。
众人用过晚饭,就坐在大厅里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老太爷迫不及待的让林雨桐把解题的思路讲了一遍,听完后,他笑着问:
“雨桐,你是怎么想到这样解题的我的几位老友在一起时还争论过这个问题,答案倒是和你的一样,但是没有你说的这样清楚明白。”林雨桐当然不能说这在现代的财务核算里其实就是个很基本的要求,只得含糊的说是在惠慈安的时候,师傅和师姐教她学过一些算学题目,自己从那里边得到的灵感。
老太爷听了她的回答,显然是不全相信的,但是也没有再追问,只是又兴致勃勃的让人拿来纸笔,在纸上画了九宫格,又填了几个数字,让众人都看看该怎么解。
林雨桐看了一眼桌子上的题目,发现这是一个简单的九宫格题目,只有九乘九共八十一格,她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都已经和同学玩这种游戏了,还可以盲填,而林家的三位老爷和少爷都在冥思苦想,可见这个年代的算学是真的很落后。不过林雨桐可不想再出风头了,她假装着也在思索,其实心里在无聊的数羊。
林辰晧看了林雨桐一眼,嘴角翘了一下,以他对这个小丫头的了解,她八成这会儿又在装傻,得激励一下才
第七十七章 九宫格
林雨桐已经骑虎难下,不好再拿乔了,便假装害羞的说:
“舅祖父,我尽力试试吧,只是为了让你老人家安心睡觉,不为别的。”其实在心里,林雨桐想的是:舅祖父,您老人家就派人拿着答案去把银子给我兑回来吧。
“噗嗤”林依萱忍不住笑出了声,好吧,林雨桐无语的看了一眼林依萱,心里说:表姐,你就不能给我点面子吗。
林雨桐拿起笔,按照心中数独九宫格的解法,认真的计算着,也就在她提起笔的那一刻,刚才那个小财迷模样的林雨桐没有了,现在的林雨桐认真、专注,在一旁伺候的秋菊一脸崇拜的看着自家小姐,眼睛里都快要跳出小星星了。
正常情况下,林雨桐做完这道题目大概需要一刻钟,不过为了不让大家太惊讶,她磨蹭了快半个时辰才做完,即便是这样,也已经是众人惊讶不已。老太爷颤抖着手把纸张拿在手里,一边看,一边对林雨桐说:
“桐姐儿真乃奇才,这个题目在金越书院门口挂了一天了,还没有人算的出来,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解出来了。”林雨桐害羞的回道:
“舅祖父过奖了,雨桐就这么一点雕虫小技,不值一提。”林老太爷呵呵一笑,对着老太太说:
“夫人,若是明日,江陵城中传出金越书院的九宫格是我林家一个七岁不到的孩子解出来的,不知道那几位老友该是如何羡慕老夫呢。”老太太笑着白了老太爷一眼,把林雨桐搂在怀里说:
“你若是想出去显摆也可以,只不许在外边说是我林家的女儿解出来的,免得我的宝贝孙女们被人议论,白白的累了名声。”林雨桐心里非常赞同老太太的话,她可是再也不想出名了,广水县的端午赛诗,给她留下了太重的心里阴影,在这个年代,女子风头太盛,绝不是什么好事情。
所以林雨桐忙接着老太太的话对老太爷说:
“舅祖父,解这种九宫格是有诀窍的,很快就能学会,我给您和表舅们、表哥们说一下,对外边就说是你们解出来就好。”老太爷哈哈大笑,他自然看得出林雨桐的小心思,便对二少爷说:
“辰晧,明日就由你去给雨桐把银子拿回来。”林辰晧笑着应下,在林家的三位少爷中,若论脸皮厚,自然属林辰晧第一,这种事他做起来,不会有任何压力。
林雨桐用了大概一刻钟的时间就把解九宫格的诀窍给讲完了,所有人都震惊的看着林雨桐,这里边的林家女眷自然是没有人听得懂,老太爷和儿子、孙子们也都还在思索林雨桐刚才的话,林雨桐讲的很明白,但是他们还是需要消化一下,大厅上静悄悄的。
老太爷最先反应过来,他拂着胡须对老太太说:
“夫人,桐姐儿的算学能力远超辰旭他们兄弟三个,我看以后辰旭他们在家时,就让桐姐儿和他们一起读书吧。”老太太点点头,她已经看出来了,林雨桐不说其他的,在算学方面确实出众,能让老太爷这样夸的人还没有几个。
林雨桐一听以后让她和三个表哥一起读书,头发都快竖起来了,她现在每天跟着邹夫子学习琴棋书画还可以算得上是一种享受,但若是让她和三个表哥一起读那些枯燥的文章,还要作诗和填对子,那还不如让她去死好了,所以林雨桐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拉着老太太的手撒娇:
第七十八章 心思各异
墨竹堂里,大太太和大老爷相对着坐在桌边,大老爷将茶碗放在桌上,缓声道:
“今日的情形你也看到了,旭哥儿以后说不得也要借那孩子的力,碧桐院那边你着人好生照料着,万不可出什么差错。”大太太点点头,轻声说:
“这个我知道,你就放心吧,我会找个借口让人好好布置碧桐院,以后的一应吃用,我也会亲自关照。”大老爷点点头,他的这位太太,虽然为人有些刻板,但是做事情还是很妥帖的,不然也不会得老太太看重,这么多年都管着家。
海棠院里,四小姐林依婷还坐在桌前写字,大丫环兰心拿着小铜夹子,往炭盆里加了几块炭,站起来小声劝道:
“小姐,已经子时过半了,您早点歇着吧,明日还要去学堂呢。”林依颖没有回答,直到把最后一行字写完,才把笔放下,轻轻的按摩着右手腕,让兰心去给她准备洗澡水,兰心忙走出卧房,吩咐等在外边的小丫鬟去抬水。
沐浴后,兰心一边小心的给林依婷擦着头发,一边劝道:
“小姐,你年龄还小,还在长身体,不能再这么熬夜了,最近你睡得越来越晚,这头发也比以前掉的多了。”兰心比林依婷大三岁,四小姐不得三太太喜爱,她心里也难过,平日里就更加用心的照顾林依婷,生怕自家小姐再受委屈。
林依婷听了兰心的话,苦笑一下,低头抚摸着腕上的镯子,并不说话,又有什么好说的呢,姐妹三个,三姐长的漂亮不说,也会讨父母欢心,四妹林依妍更是知道如何抓住父母亲的心,而自己相貌普通,一出生就不得父母重视,在家学上学,学一样的东西,自己就是再努力,也赶不上大姐和二姐,不论哪样,自己都是个不出挑的,再不努力,还怎么和姐妹们一起相处。
今天晚上,林依婷虽然不像林依萱那样热情的崇拜林雨桐,但是也不像大小姐林依涵那样心里有了醋意,因为就算没有林雨桐,她也一样不会有机会成为圈子中心的那个人。
二小姐林依颖的蔷薇院里,已经熄了灯火,林依颖却是睁着眼睛睡不着,她虽然听不懂林雨桐说的那些复杂的算学问题,但是她知道这个小表妹真的是不简单,上次她按照表妹说的那些话去做,和王家的婚事果然就成了,虽然说这也不都是林雨桐的功劳,可是她一个不满七岁的孩子,怎么就能说出那番话呢,以后,表妹和哥哥们一起读书,对哥哥林辰杰的算学一定会有帮助的,她听父亲和哥哥说过,乡试中的算学可是很重要的一项。
黑暗中的林依颖抿了抿嘴,在心里告诫自己,以后要好好的和林雨桐走动着,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有求于这个表妹。
第二天,当林雨桐在老太太的院子里用过早膳,刚和秋菊回到碧桐院,林府花房和库房的管事妈妈就来到了院子,二人态度恭谨、满面笑容的站在林雨桐面前说道:
“表小姐,原来奴婢们为您布置这碧桐院的时候,还不知道您的喜好,如今大夫人吩咐了,说表姑娘来的有段日子了,也该按照你的意思,把这个碧桐院给重新布置一下,好让您住的舒适些,奴婢们这才一早来讨您的示下。”
林雨桐在心里想,大太太果然是个有趣的人,这样做,既说明自己从来没想过要怠慢林雨桐,也在告诉林雨桐,自己是希望林雨桐以后能助大少爷和二少爷一臂之力的。
其实,就算大太太不暗示这个,林雨桐也会这样做,莫说以前大太太没有刻意怠慢自己,就算有,林雨桐也生不起什么怨恨的心思,林家接纳了自己
第七十九章 来了外快
老太太坐在罗汉床上,红菱蹲在旁边,拿着美人捶给老太太捶腿,最近这几年,老太太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尤其到了冬天,关节总是疼痛。
老太太听郑嬷嬷讲完了碧桐院正在重新布置的事情,把手里的茶碗放在桌上,平静的说:
“老大媳妇对雨桐未必都是真心,但是她是个聪明人,拎得清轻重,不然我也不会放心把内院都交给她管。”郑嬷嬷点点头,她和老太太主仆了几十年,早已经彼此心意相通。
第二日傍晚给老太太请安的时候,林辰晧果然给林雨桐带来了一千两的银票,林雨桐也不客气,谢过之后就让秋菊收了起来。三小姐林依萱嚷嚷着要林雨桐请客,老太太也高兴,笑着说,过几日就是冬至了,到时候邹夫子要回家,姑娘们也可以休息几日,就那个时候你们一起热闹热闹也好。
听了老太太的话,林依萱几人自然是欢喜的应下,二少爷林辰晧站到老太太旁边,故意装作委屈的样子说:
“祖母,冬至的时候,我和大哥、三弟也休沐的,你老人家忘了吗”老太太被林辰晧的样子逗笑了,假嗔道:
“你这孩子,终日的就爱和姊妹们一块儿玩,也不怕再被你祖父关起来。”林辰晧嘻嘻一笑,满不在乎的说:
“祖母,能让祖父关住我的也就是他老人家出的那些刁钻难懂的算学题目,如今有了表妹在,怕什么。”众人听了都笑起来,老太太终究还是疼爱孙子们,便对林辰旭说:
“旭哥儿,你领着两个弟弟好好的读书,把你们祖父布置的学业领悟透了才好,等那日,你们三个也和妹妹们一起玩儿吧,一年到头的就在书院和老太爷的书房奔波,也是苦了你们了。”林辰旭笑着躬身应下,抬起头的时候,对着林雨桐微微一笑。
林雨桐和这个大表哥接触的不多,看到他对自己笑,忙也礼貌的回应了一个笑脸,坐在旁边的林依涵看了看自己的两个哥哥,又看了看林雨桐,心里弥漫过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伤感,大哥就不说了,二哥明显的很喜欢这个表妹林雨桐,记忆中二哥虽然对自己也很好,但从来不会像对林雨桐这样对自己,让人感觉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
众人从福寿堂散去的时候,林依颖没有像往常那样独自离开,而是和林依萱一起,一左一右的跟在林雨桐旁边,三个人说说笑笑的离开了。
三少爷林辰杰跟在后边,看到妹妹牵着林雨桐的手离开时的样子,心里若有所思,最近他能感觉到林依颖开朗了很多,在和王家的婚事陷入波折的时候,他看得出妹妹很难过,可是突然之间,林依颖意外的找到他,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言语之间的意思就是希望他能通过二哥,去打探一下王云轩的态度。
当时,林辰杰的内心是震惊的,他没有为林依颖的大胆而生气,在这个年代,女子是不能过问自己的婚姻大事的,相反他很为妹妹的变化感到高兴,妹妹一向胆小,从来不和别人争什么,这次肯这样向自己求助,看来是真的很中意王云轩。
最后林依颖和王云轩的婚事定下来后,林辰杰自己也高兴了好几天,想到妹妹能和喜欢的人终成眷属,林辰杰的内心感到非常安慰,这次母亲做下的糊涂事,不但让祖父母和爹生气,更是伤了林依颖的心,而母亲似乎并不觉得对不起妹妹,满心满眼里只有自己的姨娘,林辰杰因此更加的心疼林依颖。
这些天,看到妹妹经常的和林雨桐
第八十章 制作美食
林雨桐笑着应了杜嬷嬷的话,让秋菊拿了三百两银票出来,其中一百两银票直接送给王宝珠,另外两百两让杜嬷嬷拿出去,挑上好的江陵特产给师傅和师姐准备,另外还有早已经写好的三封信,一封信给师傅师姐,另外两封信给姑姑王宝珠和小伙伴梅花。
杜嬷嬷虽然知道林雨桐出手大方,可是看到林雨桐一次拿出三百两银票给自己,还是有些吃惊,可是想到刚刚听说的林雨桐用一刻钟时间,就挣了一千两银子的事,便也就不觉得奇怪,只接了银子,承诺自己必定会把事情办妥,让林雨桐放心。
林雨桐相信杜嬷嬷能把这件事情办好,杜嬷嬷在江陵城住了几十年,别说是特产,就算是你随口问起哪户有点脸面的人家,她都能把这家的情况给你说上个**不离十。
林雨桐让秋菊又给杜嬷嬷拿了二十两银子,她自己去了趟书房,从桌子上拿了一张图纸出来给杜嬷嬷,请她拿出去找个铁匠铺,按照这个图纸的样子和尺寸做一个铜锅。杜嬷嬷仔细一看,发现是一个直径大约半尺的圆锅,奇怪的是这个圆锅的中间画着一道线,把锅分成了均等的两份,便惊奇的问林雨桐这是做什么用的,林雨桐只笑着说让杜嬷嬷先把锅做出来了再说,并嘱咐说,铜锅中间的隔断一定要做好,不能有缝隙,而且一次要做十五个一模一样的小锅。
林雨桐很明白,在现代,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火锅,很多都是用一个大锅,大家一起吃的也热闹,可是像林家这些娇养着长大的小姐和少爷们,未必习惯和别人在一个锅里夹菜吃,所以就想到多打制几口小锅,到时候每人用一个小锅,也可让她们吃的自在些。
杜嬷嬷也就不再追问,拿了图纸和林雨桐另外给的一张采购单子离开了,那张采购单子上都是一些平日里人们很少用的调料的名称,还有几样是中药的名字。
秋菊知道林雨桐是在为冬至前的那场请客做准备,便也不多问,安排好春草给林雨桐研磨,她自己便又去了库房,带着其他人继续收拾整理,今日碧桐院开始重新整修,这对林雨桐倒是没什么影响,只是把秋菊她们忙的够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