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烟雨楼台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雾都故事
因为前几天三太太在老太太面前哭的那一场,老太太心里自然知道,这个陌生的丫环打扮的女子估计就是卢家送来的,看着梅平儿的长相和气度,倒也觉得可以,老太太也不希望给小儿子找一个狐媚妖道的,怕最后闹得小儿子夫妻不和。
若不是为了儿子能够有个后,老太太是真的不希望小儿子纳妾,大房里这么多年,能够一家人生活的和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家里没有姨娘和庶出的子孙,如今这种局面要被打破了,老太太心里没来由的感到不安,说不出是为什么。
梅平儿现在还没有个正式的身份,自然是没有资格去老太太面前见礼,只站在云秋身后跟着学规矩。三太太和老太太说了一阵话后,就把话题扯到了碧桐院,说听大女儿回去说了,雨桐的那个叫什么火锅的味道极好,吃法也特别,自己也好奇,想去试试,不知道老太太许不许。
老太太听了笑着说:
“你自己想吃,就去找雨桐说,我可当不了这个家。”三太太便笑眯眯的看向林雨桐,林雨桐自然是不会拒绝,笑着应了。
三太太又看向大太太,问大太太要不要一起,大太太向来不爱和三太太掺和在一起,便推脱说这几日不方便,改日再说,三太太听了自然高兴,她也只是客气才邀请一下大太太的,她去碧桐院是有目的的,才不想大太太一起呢。
于是,三日后的巳时末,三老爷夫妇两个就在两个女儿的陪同下来到了碧桐院,林雨桐已经准备好了一应物品,几个人聊了一会儿,就开始吃火锅。
已经吃过一次的林依萱主动给父母做了演示,三老太爷刚开始以为只是吃
第八十六章 长公主来了
老太太的暖阁里,林雨桐、三太太和三老爷一起陪着老太太说了会儿话,林雨桐示意秋菊拿出了一叠子纸张,上边是她写好的详细的火锅底料和酱料的配方。
她拿着配方走到三老爷身边,双手把配方递给三老爷,小女孩子甜糯的声音响起:
“三表叔,这是我在惠慈庵的时候和师傅师姐一起琢磨的,若是能有用,也是一件好事,只请对外说是林家的厨师研制的。”三老爷笑呵呵的接过配方,对着林雨桐说道:
“桐姐儿,你放心,表叔知道该怎么做,表叔也在这里当着母亲给你承诺,只要这个配方开始盈利,表叔必定把你的那份红利一分不少的给你。”三老爷毕竟是多年从商的人,自然知道哪种交易方式是最公平的。
林雨桐听了三老爷的话,并不推辞,她本来就是这样希望的,没必要作假,但是她还是接着说道:
“三表叔,这个底料的制作非常讲究火候和配料之间的比例,若是有什么需要雨桐帮忙的,还请不要客气,雨桐必定随叫随到。”三老爷呵呵笑着,点点头,拍了拍林雨桐的肩膀,表示接受了她的好意。
老太太放下茶盅,把林雨桐叫到身边,搂在怀里说:
“桐姐儿小小年纪,就已经知道为我林家的事情出力了,先是帮着哥哥们做算学,现在又要帮衬家里的生意,老天爷也是厚待我林家,给我们送来这么好个孩子。老三,你别只用嘴说,现在就把分红的章程写出来,当着我的面交给雨桐。”
三老太爷连连点头称“还是母亲想的周到,合该这样才好。”红菱拿进来笔墨,三老爷很快就写好了条款,交给老太太过目。
老太太看过后,满意的点点头,交给秋菊收好,只是又嘱咐众人说:
“都告诉自己房里的人,在外边,谁也不许提及此事和桐姐儿有关,桐姐儿年纪还小,远离是非、安稳度日才能让大姑奶奶放心。”众人忙都起身称是。
三老爷带着秘方,去找林家酒楼的大厨研究,这种事情只能交给最信得过的人来做,迎宾楼的吴师傅就是三老爷看中的人选,他家是林家的世仆,已经几代人跟随着林家生活,关系非同一般。
不说三老爷忙着尽早把火锅在林家的酒楼中推出,林雨桐拿到分红的条款后就把这件事情在心里了结了,仍然每日上午去家学上学,下午去练武场骑马射箭,就算是天气寒冷,飘着雪花,她也坚持一天不落的去练武场待上至少一个时辰,连王师傅都夸她有毅力。有的时候连林依萱都嫌天冷,下午赖在屋子里不出门,林雨桐却从不给自己找借口。
林雨桐心里倒是不在乎别人怎么看的,她坚持的动力就是为了有个好身体,这个时代,一切都太落后了,一场风寒就可以要了人的命。
与上一世比,林雨桐现在已经是非常满足了,没有经济上的压力,也不需要像男子一样参加科考或者到战场上挣功名,所以她就把大部分的心思用在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上,至少她现在不需要与人斗,那么就为了将来有可能和天斗做准备吧,当再多的银子都帮不上忙的时候,或许自己的身体比别人好,就能多一些机会。至少经过这两个月的坚持,林雨桐自己能感觉的到,自己的身体强壮了不少,没有像往年那样到了天冷就经常咳凑。
日子就这样平静的过去了十来天,还有十天便是新年了,林府大房里,过年的气氛已经很浓郁,大太太带着林依涵在身边,每天都要花上近两个时辰的时间安排府里过年的事物。
碧桐院里,林雨桐刚刚用过早膳,正在和秋菊、春草几人一起剪窗花,家学已经放假,现在林雨桐每天上午都在碧桐院里读书写字,或者去老太爷的书房和三位表哥一起读书和研习算学。昨晚从老太爷的书房离开的时候,老太爷曾
第八十七章 初次相遇
现在,三老爷看到对面的林雨桐一点都不慌乱,还能镇定自若的分析情形,他也渐渐安下心来,本来就是,虽然这次的事情很仓促,没有时间做足够的准备,可一个七岁的小孩子都能这样淡定,他一个常年在外闯荡的人怎么能先乱了阵脚呢。
三老爷夫妇和林雨桐到达迎宾楼的时候,酒楼里的大小管事已经把各自手头的事情处理清楚,酒楼今日闭门谢客,只求全力办好为公主接驾这件事情。
这几日,江陵城连着下雪,城内能买到的新鲜蔬菜比平时少了许多,今早公主府的管事一来,掌柜的就命伙计们全体出动,不管价钱,把能买到的新鲜蔬菜全都买了来,还紧赶着宰了猪、牛、羊等,所以这会儿晚膳的材料基本备齐了,就等着往驿站出发了。
其实,林雨桐知道,三老爷带着她去驿站,主要就是为了能做出一锅正宗的火锅锅底,说到别的菜色,自然是迎宾楼的大厨们做的最好,所以林雨桐并不感到有太大压力。
林雨桐和迎宾楼的一行人赶到驿站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番忙乱的景象,译丞正带着一众译卒在加紧收拾驿站,忙得人仰马翻,译丞也是欲哭无泪,原本得到的消息是公主行程紧迫,不会在江陵停留的,他也就乐得清闲,谁知道昨晚开始雪越下越大,公主的车队速度放慢,预计今晚是要在江陵停歇的,驿站自然是要全力做好准备,迎接公主的凤驾。
那译丞一看到三老爷来了,忙迎上来说:
“林老板,厨房一早先收拾出来了,就等着你们来用了,务必把饭菜做的让公主满意,不然我这个小官可就当到头了。”一边说,一边用帕子擦额头上的汗,滴水成冰的日子里,这译丞活活的把自己急出了一头汗。
林雨桐看到译丞狼狈不堪的样子,不禁在心里莞尔一笑,只看这译丞的样子,就知道定南长公主不是个好伺候的,看来自己今日也要认真做事,务必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为三表叔分忧。
说起定南长公主,林雨桐并不了解,但是刚才在马车上的时候,三太太给她普及了一下定南长公主的事迹,瞬间让林雨桐对定南长公主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定南长公主今年四十多岁,是当今皇上的妹妹,也是太后唯一的亲生女儿,和皇上是嫡亲的兄妹,从一生下来就受尽了万千宠爱。
太后生了三个儿子,却只得了定南长公主这一个老来女,疼得跟眼珠子似的,可以说定南长公主从小就是在京城和皇宫横着走的,她做过两件有名的事情,一件是在皇宫内,当时定南公主只有九岁,皇上的一个宠妃恃宠生娇,在内廷的宴会上公然侮辱一位有品级的命妇,惹怒了定南公主,她竟然当场就抽了那宠妃十几鞭子,那宠妃不仅被抽的鲜血直流,也被打的颜面无存,而皇上对定南公主的惩罚仅仅是抄写几遍《女戒》,定南长公主自此在京城的贵妇中得了个嫉恶如仇的名声。
第二件事情是休夫。定南长公主十七岁的时候,下嫁给了郑国公世子,可是三年未能有孕,郑国公府的老夫人便急不可耐的要给世子房里放人,定南长公主大怒,当即便要和世子合离,虽然郑国公后来出面,严惩国公夫人,并亲自给公主道歉,定南公主却铁了心的非要合离,皇上无奈,准了公主与驸马合离。
让人们笑话郑国公府的是,那世子和公主合离之后,连着娶了几房侍妾,几年下来,仍然没能生下一男半女,众人这才知道定南长公主不孕,是那世子的原因。
&nbs
第八十八章 雪夜奔波
林雨桐她们不知道的是,她们一行人走出很远了,那个白衣小公子还站在原地,看着她们离去的背影。他不走,别的人自然也都得陪着,直到林雨桐等人的身影消失不见,那个小公子突然转身抬头,问那位蓝衣人说道:
“慕二,你有没有看到,刚才那个小丫头对着我偷偷撇嘴”那位蓝衣公子听了小公子的话,呵呵一笑,拍了拍小公子的肩膀说:
“小七,你多心了,那个小丫头只不过是被你吓着了而已,我们还是赶紧查看完毕,回去迎接车队要紧。”白衣小公子显然对那个慕二说的话将信将疑,只不过没再追问,抬脚往前走去。
没人注意的是,那个一身蓝袍的少年在离开的时候,又往林雨桐离开的方向看了一眼,勾起的嘴角,黑亮的眼睛里都是笑意:真是个可爱的小丫头,长的漂亮,胆子也够大。
定南公主的车队到达驿站的时候,已是晚上戌时过半,大队的灯笼火把照的半边天都亮了,一百多辆车、几百人的队伍却几乎鸦雀无声,只有车轮在雪地上碾压的吱吱声,几顶软轿抬到马车门口,又被一大群的宫女太监簇拥着进了驿站的大门。
驿站厨房里此刻正忙得热火朝天,不一会儿,就有一队宫女太监来到厨房,各自拎着一个食盒。三老爷先是让几个太监把为吃火锅准备的一应物品抬起走在前边,他和三太太跟在后边,其他的太监宫女还依次站在厨房门口,等着拎其他的膳食。
而林雨桐和秋菊、春草和云秋,以及两个林家的婆子,被三老爷安排在厨房隔壁的一个小房间里喝茶休息,还让一个可靠的迎宾楼的管事在门口守着,不让闲杂人等进入,只等着伺候完公主用膳,再一起回去。
驿站正房的大厅里,定南长公主和驸马坐在上首,两旁坐着几位少年和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女,那个白袍小公子坐在离定南长公主最近的位子上,依然一脸的冷漠,穿蓝色披风的年轻男子坐在离门口最近的地方,他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偶尔放下手里的茶盅,往门口方向望去。
三老爷一行人进了大厅,先去给定南长公主夫妇行礼,然后便由三太太给公主介绍这火锅的吃法,三太太站在大厅中央,也不紧张,脸上带笑,声音和缓的说了一遍,还着重指出这火锅只是给大家先暖暖身子,厨房里的其他菜肴马上就能端上来了。
定南长公主四十余岁,因为保养的好,看起来也就三十多点的年纪,长眉入鬓,一双丹凤眼里透着威严,原本她正因为长途跋涉兼之天气恶劣,心里正在烦躁,听了三太太的话,倒是起了几分好奇心,便点了点头,示意开始用膳,只在坐下后对着三太太说:
“你过来,给本宫布菜。”长公主金尊玉贵的长大,就连吃饭也甚少自己动手,对着这从没见过的火锅,自然是束手无策。
三太太答了声“是”,便站在长公主旁边,悉心的伺候着,旁边的下人都看着三太太的动作,照着开始伺候自家主子用膳,只那位被称做“慕二”的公子示意自己的小厮站在身后,他自己动手用膳。
坐在慕二对面的那位十六七岁的少女就是定南长公主的女儿,名叫邱敏芝,已经有了封号:兰月郡主。此刻她看到慕二自己动手用膳,不禁微微的皱了皱眉头,这个慕二,老是一副没脾气的样子,一天到晚对谁都是笑眯眯的,对着下人也是极随和,怎么看也不像是出身侯府的贵公子,也不知道七表弟看中他哪一点儿了,总是跟这个笑面虎一样的家伙厮混在一起。
 
第八十九章 风铃居
果然如三太太所料,她还没到福寿堂的门口,得到消息的郑嬷嬷已经迎出了大门,提着灯笼把她一路领进了老太太的暖阁。
老太太坐在三面靠背的圆椅上,闭目养神,手里缓慢的拨动着念珠,听到有人进来的脚步声,她睁开眼,看了三太太一眼,用手指了指旁边的椅子,示意三太太坐下说话。
三太太坐下后略喝了两口茶,就把今日发生的事情大致的给老太太讲了一遍,当然重点是把夫妻二人和公主的谈话细细的说给老太太听。
老太太听完,许久才望着窗外的夜色说:
“难为长公主还记得几十年前的事情,你也不用忧心,公主最后大概是想起了我们家大姑奶奶,所以才变了脸色,与你夫妻二人应是无关。”三太太这才放心,但是还是好奇的试探着问道:
“母亲,长公主当年是否与姑母交好”老太太听了苦笑一下,说道:
“何止是交好,长公主当年和大姑奶奶是亲姑嫂,两个人年龄相差了十几岁,却亲如姐妹,大姑奶奶落发的时候,长公主还到御书房大闹了一场。”说完,老太太似乎是想强行把自己从回忆中拉回现实,她对三太太说:
“今日也不早了,你先回去歇息吧,至于长公主说的得空要见一见我的话,等明日老三回来后再商议。”三太太听了老太太的话,知道十有**是要准备起这件事情了,也不能再多问,便给老太太行了礼,回自己的水云苑去了。
第二日,天色放晴,三老爷直到近午时才回到家,他一回来就先去了福寿堂,这一次,除了老太爷和老太太,大老爷夫妇、二老爷、三太太都在正厅等着他。
三老爷匆匆喝了一杯茶,缓解了一下疲累的状态,便把昨日至今天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重点说了一件事情:长公主今早离开时,三老爷跟着译丞在门口恭送,公主在上车前对三老爷说,年后过完元宵节,将会来江陵暂住几日,游览本地风光,到时候希望能与林家老夫人见上一面。
老太太和老太爷互看一眼,都没有说话,大老爷试探着问道:
“父亲,母亲,不知道公主来江陵的话,会住在哪里,应该不会再住驿站吧”江陵的驿站设在郊外,除了交通上便利些,食宿条件都太差,不然这次也不会匆匆的让迎宾楼去驿站做膳食。
老太太沉思片刻,对老太爷说道:
“老爷,不论公主住在哪里,她既然提出要见一面,想来到时候孩子们都要跟着去一趟,我们也应该开始准备起来了。”算起日子来,现在离元宵节也就只有二十多天了。
老太爷点点头,说:
“儿子和孙子们这边,我来安排,你和媳妇们给家里的几个孙女准备好衣裳首饰,再把规矩教一教,别到时候在公主面前失了礼。”老太太点头应下,又问道:
“那二房和三房那边要不要说一声”
“自然是要先说一声,让他们也准备着,不过这还要等着看公主的帖子,到时候若有邀请,就让他们也跟着一起去。”老太太应下,看了一眼郑嬷嬷,郑嬷嬷会意,马上出去安排人去二房和三房传话。
林家大房里的人散去,各自回去安排,大太太马上就安排了几个婆子出门,去给天香阁和绣衣阁的掌柜们传话,让他们明日把各自有的最好的衣料和首饰送到林家来,给林家的女眷们挑选。
二老爷回去后,直接去了林依颖的蔷薇院,当林依颖听父亲说完要去见长公主的事情之后,神情有些暗淡的问道:
第九十章 无妄之灾
三太太走到风铃居的门口,小丫鬟忙往里边去通报,云秋看着那小丫鬟步子快的都要跑起来了,微微皱了皱眉头,心想这丫头也太没规矩了,是五小姐的亲生母亲来了,又不是外人,这样慌张做什么。
林依妍的大丫环雨心笑着挑起暖阁的帘子,三太太和云秋便看到五小姐林依妍正半卧在床上,看到三太太,林依颖掀开被子,准备下床,三太太忙走上去,把被子重新给林依妍盖好,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