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渤海郡公
“他们那些废物成不了大事,京师没有了我也守不住,陛下不会为难我的。我只是奇怪,陛下对我的态度,为什么忽然之间发生了转变,你们东厂就没有一点儿消息吗”
“没有,我只知道那夜陛下见了一个神秘人物。至于是谁,无从探查。”
徐梁深吸一口气,说:“敌人在暗处,我在明处,看来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了。我还好,毕竟我是手握兵权的将军,倒是你,现在已经不是东厂的大档头,你未来有什么打算”
方晴见到徐梁为自己担忧,心头有些说不粗的感觉,一方面父亲的死,让她没有心思去考虑男女之事,另外一方面,眼前这个颇为完美的男人,又让自己很是留恋。
“陛下准备将我收为义女,嫁给吴应熊。你知道的,京师早有传言,明室要下嫁一位公主给吴应熊,但是正牌的公主是不可能的。”
“你不是被王承恩收为义女了崇祯怎么会”
“呵呵,那都是假的,是王公公为了保护我谣传出来的,没有那么回事儿。这一次回去,我就要成为公主了。”方晴咬着嘴唇,颇为失落的说道。
徐梁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一次方晴见到自己的表情总是冷冰冰的。
方晴颇为不舍的看了徐梁一眼,幽幽的说道:“你不用为我难过,我一个女人家,本身就没有什么用处,若是牺牲我一人,为朝廷带来安定,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徐梁见她一脸决然,不由的沉声说道:“吴应熊那个家伙那么废物,你嫁给他,是天大的侮辱。这些年你被别人误会成太监的干女儿,对你来说,受的冤屈还不够吗”
方晴本身就不想告诉徐梁这个事情怕就是怕他因为此时乱了方寸,不料自己还是没有忍住告诉她。
此时的方晴内心也很软弱,父亲刚刚去世,自己就要嫁给一个自己完全不喜欢的人,她怎么可能接受的了。
而徐梁提起王承恩的事情,也正好戳中她的伤心事,眼泪下滑,“冤屈多受一点儿又有什么呢我一个女孩子,本来就该听从父亲的安排。如今父亲没有了,自然要听从陛下的安排。”
她的声音越发的低沉,“我从就被父亲培养,他希望我跟他一样报效国家,为了国家,我可以牺牲一切代价。我不能有属于自己的爱情,我也不能在乎自己的尊严,只要这个国家过得好,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徐梁恼火说道:“去他妈的国家,如果这个国家需要一个女人的幸福来换取稳定,这样的国家保他做什么你父亲也真的老糊涂了,他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情。你是个姑娘,姑娘就应该被男人保护!而不是去牺牲!你懂吗!”
方晴涨红了脸蛋,狠狠的等着徐梁说道:“我不许你这么说我父亲。我父亲为了国家连命都牺牲了,你凭什么这么说他!我这么做,也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志罢了。”
徐梁怔怔了半响,说道:“你这么年轻,正是青春可贵的时候,不应该将自己的幸福就这样的葬送了,吴三桂那个废物,你喜欢吗”
方晴不接他的话茬,自顾的说道:“我不管他是否喜欢我,我只知道我要是嫁给了吴应熊,陛下就跟吴三桂家结为亲家,吴三桂就必须出兵保护朝廷。”
徐梁蓦然,半响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喃喃说道:“何苦来哉。晴儿,你若是真的爱这个天下,你就嫁给我吧。我替你保护这个朝廷。”
“你就爱我吗你爱的是你的晴儿。而不是我。”方晴听了 ,地下眼帘,两行清泪扑簌而下。
那个女孩子不希望自己幸福呢
“我!”
自己爱方晴吗徐梁问了自己一句。明显是不爱的。徐梁不是一个看脸的动物。一个漂亮的女孩子,跟自己见过几面,自己就说爱她,那完全不可能。
但是她又不忍心看着她一步步走进火坑。
“你果然是不爱我的。那我嫁给你和嫁给吴应熊又有什么分别你只不过我怜悯我罢了。徐梁我告诉我,我方晴不需要任何人的怜悯!”说完这句话,方晴转身决然的离去。
自从那一次徐梁飞骑在乱军中救下自己之后,方晴心中就彻底有了徐梁的影子。自己的男人,应该是那种文韬武略都比自己强的男人。
吴应熊那种废物,根本不配娶自己。
若不是与徐梁相识,嫁给吴应熊也无可厚非,但是有了徐梁这个珠玉在前,他怎么看得起吴应熊
徐梁敬她,怜惜她,不将她看成政治的牺牲品,但是看到她刚才将自己误会成他的夫人那深爱至深的眼神,她心里又没有办法接受。
徐梁一把拉住了方晴的手,“你别走!我不能看着你往火坑里跳,你是一个这么美好的女孩子。为了这个国家牺牲不值得。”
“反正没人爱,又有什么分别呢”
徐梁见她双目垂泪,那张脸上变得生气全无,如同冰雕一般,一时间手无足措,半响才长叹一声说道:“你父亲刚刚去世,你不能嫁人,这一次的婚约,你无论如何都要推掉。”
“若是推不掉呢”
“我就杀了吴应熊,我到底要看看,谁敢欺负方老头的闺女。”徐梁看着京师的方向,一脸的杀气。
第二百零九章 酒宴
第二百零九章酒宴
天色渐明,此时春天的气息越发的浓郁,昼夜温差很大,虽然刚刚天明,但是徐梁身上穿着厚重的铠甲,已经感觉到了几分燥热。
看着与自己在城头站了一晚的方晴走下城头,徐梁的心思说不出的感慨。
自己来大明这才几个月的功夫,谁能想到自己会有这番机遇。
可是纵然是天大的机遇,收我兵权,坐镇一方,很多事情也是不是轻易可以左右的。
人在局中,更是失去了自由。
黄韬换了徐梁的岗,顺着青石街一步步走下城墙,因为最近刚下过春雨的缘故,城墙的缝隙里长出不少嫩芽,嫩芽弯弯曲曲,却生机勃发,挣扎着也要见一眼春天的太阳。
一架从京师方向而来的马车慢吞吞的进了城门,马车里琴声幽怨,曲调低沉。
探子在徐梁耳边轻声呢喃。
陈圆圆最终还是追到居庸关来了。在京师的日子,她谢绝了不知道多少豪门贵客,将自己以徐梁妾室自居,当得知居庸关的战事结束已经结束,第一时间便赶到了居庸关。
门帘一挑,恰巧与骑马的徐梁相遇,徐梁驻足看着陈圆圆,刚走了不远的方晴也扭头向回望去。
陈圆圆甜甜一笑,“奴婢终于活着见到老爷了。”
一句话道出了心中万千酸楚,徐梁若是不肯收她,她多半会再次沦落风尘。到时候日子过得也不知道有多辛苦。
徐梁的手挠了挠五明骥的马鬃,寻思了半响说道:“嗯,自古红颜多祸水,祸害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你在京师的日子想必也不好过。你先在居庸关住下,事后我给你安排个好去处。”
陈圆圆也没多做纠缠,应了一声。她知道,自己跟眼前这个男子是有差距的。
自古风尘女子,能够与手握兵权的大将军在一起的不多,梁红玉是一个,风尘三侠中的红拂女算一个,当今追随李岩纵横天下的红娘子也算一个。
但是那些女子,哪一个不是本事大过天的女子,而自己除了这张脸蛋一无所有,呆在徐梁身边,顶多算是个累赘。
所以此时的她脸色虽然有些黯然,但是她却并没有怪罪徐梁。
徐梁见到她神色有些失落,明白她心中所想,不由的暗暗叹息,只是自己领兵作战,若是将这样的美色带在身边,定然引来数不尽的风言风语。
徐梁叹息一声,摆手道:“你先去城中备案,现在城中每个人都有身份牌,以免有细作入城,有了这身份牌,你在城中进出也方面一些。”
陈圆圆应了一声,悄然出了放下车帘,向前行去。
见到陈圆圆离去,方晴也没有多做停留。
陈半书手里依然捧着半本论语,用手很随意擦了擦额角的汗水,上前两步,躬身行礼,“卑职说的事情,主公可考虑清楚了眼下京师的情况对主公不利,主公还需早作打算。”
徐梁翻身下马,还了一礼,摇摇头说道:“我们刚在居庸关落脚,想要冒然插手山东,哪里有那么容易我已经派人去打探了,消息还得有一段时间才能传回来。”
陈半书一身儒衫,双手用力攥着论语,焦急的说道:“这件事情还需要等下去吗”
徐梁道:“不然,现在李自成还在居庸关下,对百姓来说,确实是个不的威胁。我已经写好了奏折,上报陛下,让他在山东寻一片地方,安置灾民。只要官方通过了,这件事情就简单了。”
看着陈半书忧虑的神色,徐梁微微一笑,“当今陛下虽然猜忌臣子,但是对百姓不错,何况居庸关的战事是实打实的,我只要说动了东林党,以民生的名义向皇帝进谏,到时候将百姓迁到山东的阻力自然就消失了。你的想法虽然好,但是名不正,言不顺。眼下还是大明的天下,若是私自带着十几万百姓去山东,跟造反没有什么区别。”
“若是崇祯看破了您的想法呢要知道这天下人聪明的人很多。”
陈半书对于崇祯颇为失望,在徐梁面前从来是直呼其名。
“不会。陛下自登基以来,虽然事事乾纲独断,大权在握。但是朝堂的话语权依然掌握在东林党手里。就算是当年如日中天的魏忠贤在位的时候,书生们依然敢写五人墓碑记嘲讽他,更不要说今日,陛下虽然皇权在握,但是连东南的一份税务都收不上来。可见陛下看似掌控一切,但是处境比起先帝还大有不如。
他爱惜羽毛,比爱惜生命更甚。不然就不会有犹豫不决,不敢去南京的事情了。”
我们可以利用东林党,乃至天下读书人去散布这件事情,陛下就算是明知道我的心思,也不得不划出一部分地方,去安置这些百姓。”
听了徐梁的论断,陈半书微微点了点头。
作为谋士,他虽然比不上宋献策之流,但是基本的大局观他还是有的。此时派人偷偷摸摸的去山东,定然瞒不过朝廷的眼线,到时候追究起来,这必将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相比自己,徐梁的格局则高上许多。
这也是陈半书愿意辅佐徐梁的原因。因为他高瞻远瞩,因为他做事情深谋远虑。
看着眼前这个自信满满,神采飞扬的主公,陈半书从心底认可。
虽然他觉得徐梁的计策还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却也不愿意现在便说出来,打击徐梁。
陈半书摆弄着手里的论语,轻声笑道:“东林党人与阉人乃是一丘之貉,只要送上金银财宝,他们自然会甘愿做主公的喉舌。不过朝中针对主公的势力你想怎么解决,崇祯忽然改变了对您的看法,这其中肯定有一股不的势力从中作梗。”
徐梁脸上轻松的神色消失了,半响才陈生说道:“我徐梁做事,有理有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做过对不起朝廷的事情吧若是依然对我不满意,那就没办法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让他做不成人。”
陈半书眉目一挑,击掌赞叹说道:“这才是成大事的人,能够追随主公,是半书的福气。”
徐梁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他的表情越发的恭顺。
果真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当君王堵住了一些人上进的渠道的时候,那些满腹才华的人,就会想尽办法寻一个出路,证明自己,哪怕是活络天下。
半响,轻笑一声说道:“我已经收到了左都御史李邦华的书信,明日来居庸关找我商谈大事,你做我谋士的事情还不宜公开,乔装打扮一番,在一旁偷听吧。你是我的智囊,有些事情还是让你知道清楚的为好。”
陈半书为人耿直,自然不会怀疑徐梁,但是徐梁依然不想在这种事情上隐瞒,因为如果去山东的话,还是要他主持的。
陈半书知道,以自己的身份,想见李邦华这种人一眼,是相当不容易的。
徐梁让他在一旁旁听,本身便是对自己的认可。
他轻轻的点点头,应了声是。
徐梁又淡淡的说道:“若是说对官场的了解,我实在不如你。居庸关大捷刚刚结束,就摊上这么一堆事儿,在眼下这大明想办事儿,真不容易,这大明真的是烂到根儿了。不过朝臣的反应,也不尽然如你所料。”
陈半书瞪大了眼睛,好奇的问道:“有哪些不一样的”
徐梁叹息一声说道:“虽然朝臣都清楚,崇祯
呆在京师不会有好果子吃,但是敢于上书恳请陛下迁都的人,依然有十几人。”
陈半书轻笑一声,“主公对朝廷有一定的了解吧眼下的大明不得人心了。想要迁都的,未必是真心对崇祯好。去了南京,那便是东林的天下,崇祯想要做什么,就更不容易了。至于劝阻崇祯不要走的人,更是心怀鬼胎,李自成那些的求降信恐怕得用车拉了,不然李自成哪里来的那么大的自信,想要夺取京师呢无他,里应外合罢了。”
徐梁向前走去,慢慢说道:“由得他们折腾去吧,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我们只要摆正姿势,认清形势,就不会吃大亏。”
他向前走着,忽然回头看了陈半书一眼,想起什么似得说道:“听说你那娘子因为上次你不愿意相认的事情,跟你闹矛盾,要不我替你管教管教”
听闻此言,陈半书身子一颤,手忍不住发抖,壮着胆子说道:“夫为妻纲,家中的事情,我还是做得了主的。只是最近事务繁多,在家里话也不多。”
徐梁笑着摇摇头,“怕老婆不丢人,这样,你既然怕他,又怕他受委屈,我将陈圆圆许配给你如何”
“啊!主公不可,您这不是想要我命吗我家娘子在我不在的时候,学了杀猪的本事养家,最近总是喃喃说些我长膘了之类的话,您将那祸水赏赐给我,我怕明日成了你的菜中弱了。”
徐梁摇摇头,“也罢,你家里的事情,我不多干预,你自己调整好,不要耽误了大事。”
“主公啊,主公,您果然是大事的人呢只是我家中谁是您的耳目呢”陈半书摇了摇头,苦笑一声说道:“我关心这些做什么我又不是脑有反骨之人。”
苦了自己无所谓,但是却不敢苦了京师来的贵人。
谁不知道京师的贵人们俸禄虽然不多,但是过得却是锦衣玉食的日子。
若是让他们跟军中的糙汉子吃一样的饭菜,自己的事情就不用多想了。
居庸关本来已经歇业的北风阁重新开业,厨子也都从军中被请了回来,掌柜的本来都在军中做了粮草馆,依然要为了今天的事情忙碌。
后厨重新开火,热闹非凡,很多百姓想进去凑热闹,全都被赶了出来。
陈邦华、方书琦等人尽数到场,京师其他随行的官员收了好处之后,也都是笑脸相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