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渤海郡公
一桌人觥筹交错,已然到了酒酣耳熟之态。
矫揉造作的江南瘦马,穿着薄薄的轻纱,跳着妖娆的舞姿。
徐梁偷眼观瞧众人,将他们的神态一一收入眼底,却见李邦华也在打量着自己这一边。
双方微微一笑,举起酒杯,饮满了一杯。
京师的官僚在京师被衙役久了。前些日子唐通上书说打了胜仗,但是损失惨重,陛下开始大肆张罗臣子捐款,犒赏三军。
他这句话说得轻巧,但是谁来拿银子呢
户部的银库和粮库现在空的连耗子都搬家了,至于皇家的内帑更是可怜,听说公主殿下为了陛下的龙袍打个新补丁,都要去外面挣银子。
可见现在朝廷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没办法,崇祯想了一个法子,那就是让群臣捐钱,等到朝廷有钱了再还。
可是眼下京师这幅糟样,大家有生之年有可能回本么
完全不可能啊。
所以大家就攥着银袋子不借钱。
每日里崇祯来催钱,东厂和锦衣卫上门拿人也不管用。
大家也开始学着崇祯穿补丁衣服,吃粗茶淡饭,妾和孩子送回老家,剩下夫人一个。
更绝的的还属大学士陈演和魏德藻,两个人把腐宅贴上条子,高价往外卖。
说了,只要能卖出去,就把钱都捐给皇上。
人家大学士都做到这种地步了,大家在京师更多更是谨慎微。
美酒佳肴,美人全都跟大家无缘了。
这些日子可把大家憋坏了,所以徐梁做东,大家喝的是一个兴高采烈,东倒西歪。
喝多了,有些京官的手就开始不听使唤,往酒楼的女子的胸口和翘臀摸去,引来阵阵呼声。
众人不论是真醉假醉,反正是丑相百出。
只有徐梁,陈半书,方书琦,李邦华四人神色清明,因为有大事要谈,自然不会多喝。
方书琦是东林的世家子弟,心高气傲,一向是看不起世人,如今依附徐梁,也许希望能够趁机展现自己的价值。
徐梁这艘船何去何从,他必须搞清楚。
如果徐梁真的因为朝廷的风向变了,从此一蹶不振,他自然心里不愿。但是徐梁若是做出什么,有违朝廷的事情,他也难以服从,因为东林党要的就是一张脸。
如何保持读书人应有的尊严,忠义,前途都要得到保障,自己该怎么做,怎么选择,他必须要搞清楚。
李邦华在朝堂的地位日趋下降,主战派或者说不逃跑派占据上风,他现在经常想的便是用那种姿势殉国。
见到徐梁的时候,他的失落的情绪更加浓郁,同样的遭遇,一心报国,却连连遭到排挤,现在自己家的仆人去街上买菜,都没有人卖给自己。
卖菜的老翁指着鼻子骂,说自己是卖国贼,是贱骨头,胆之辈。
自己对于国家的将来,一点儿底气都没有,但是又做不了什么。不免心里失落,此刻只盼着能早点结束差事,早点儿回京。
徐梁目不斜视,径自举起酒杯,笑道:“大人似乎有心事,来来来,隐瞒此杯,兴许能一醉解千愁。”
“一醉解千愁徐大人莫非在嘲笑我么朝中的事情,想必你也听说了。我现在真的是进退维谷,两面都不是人了。”
第二百一十章 游说
第二百一十章游说
不似李邦华那般低沉,徐梁从始信心满满的模样,这让李邦华很是好奇的看着徐梁。
徐梁正色说道:“李大人,你我也算是忘年之交,有些心里话自然不能瞒你。眼下大明处境危机重重,而左都御史身为清流之首,若是毫无作为,那就是成了陈演那般的佞臣,有的时候无作为比乱为更可恶。百年之后,青史可不会给您留什么好名声。纵然以死殉国,也难逃亡国之臣的恶名。所以以徐某看来,这个时候就心灰意冷,可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李邦华脸皮一阵抽动,过了许久,定了定神,“眼下国势动荡,奸佞横行,陛下碍于尊严,不得不像这股势力妥协,依徐大人看,李某这个时候,能做些什么呢”
徐梁笑了笑,正色道:“李大人身为左都御史,掌握监察之权,既然走无可走,那么就应该将分内的事情做好。将来史官一笔几下,左都御史李邦华于危难之中,行事如常,便是天大的认可。
眼下奸臣当道,你更不能退缩,御史是做什么的呢无非替陛下监察臣子罢了,当下那么多人不肯为朝廷捐献银两,你们可以明察暗访,将那些佞臣家中的资财数量禀告陛下。
如此一来,也算是陛下的助力。御史们对陛下有助力,陛下又怎么会不听你们的意见呢”
李邦华紧张的攥了攥手掌,紧张的说道:“说起来容易,但是捐献钱财,乃是与读书人争利,自古从无此理,我怕到了最后不仅没有帮到陛下,自己反而陷入泥潭之中,无法自拔。到时候别说名垂青史,不遗臭万年便不错了。”
徐梁诚恳的说道:“李大人,您若是真的忠于朝廷,这些身后事便不应该想太多,况且李某坚信,这正义只会迟来,却总不会缺席。当年奸相严嵩当道,最终不也是拜于徐阶之手若无徐阶当日的忍辱负重,大明何来今日之江山”
“可是这种事情,让我做终究不好的,笔杆子握在天下的读书人手里。那东厂未必不知道京官家中资财,不也是不敢上报陛下吗”
见到李邦华不肯,徐梁也不强求,笑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便可以走迂回路线,听说李大人与东厂的曹公关系一般,依徐某之见,曹公公并非阿谀奉承的辈,要知道您掌握着话语权,他掌握着军权,您一个人做不到的事情,若是联合他呢
您既然不敢亲自上阵,为何不找援军呢您只需找几个奸佞之臣,通过曹公公整理资财,便起码可以解开陛下眼前的困境。
如果徐某没猜测,朝中家财百万的官僚不在少数吧
与其让这些钱财最后留给李贼,不如早点儿让他换个主人,造福天下。
徐梁给李邦华出主意,却不说自己对于派遣百姓去山东的事情,反而劝他跟曹化淳搞好关系,让背黑锅的事情由曹化淳去做。
这一来,李邦华对于徐梁的一番好意,哪里有丝毫的戒心。
他感激的说道:“徐大人说的有礼,虽然皆非君子所为,亦有可能遗臭万年,但总比面对混乱的时局,丝毫不作为强。这个时候什么都不做,才是真的罪人。您这句话着实令李某茅塞顿开,我回府之后,便寻找可靠之人,与曹公公取得联系,绝对不能让贼人过得顺心了。有李某吹风,先将那些中饱私囊之人搞臭,再去拿钱,也无可厚非,别人也是无话可说。”
徐梁苦笑,说道:“这样一来,也只是暂时解决问题罢了。哎,这个世道真的不公平呦,像大人与我等,为国事操劳,却没有善名,倒是那些中饱私囊之辈,活的逍遥自在。后世百年,有多少人记得我等呢”
李邦华面色微红,抑扬顿挫的说道:“自古以来,舍身取义,乃是国士所谓,何必在乎那么多既然准备这么做了,李某便做好了遗臭万年的准备。”
徐梁道:“不尽然吧。自古公道在人心,只要百姓记着我们,这天下读书人骂我们又何妨昔年包龙图杀了那么多贪官污吏,不知道有多少人骂他,在看着街坊的话本,曲子谁不称赞他一声青天”
李邦华一把年纪了,却让徐梁说的热血沸腾,过了半响,李邦华才叹了一口气,无比羡慕的说道:“包龙图我李某可比不了,在过千年,大家都知道那个黑脸的相公,我李邦华倒是有人可能记得,不过却是个随时想着逃走的辈罢了。”
说完垂下头去,国事衰退,李邦华心里本来压力就大。读书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身的本事却没有施展的地方,让他如何不难过。
徐梁微微一笑,“包龙图嫉恶如仇,为民除害,自当流芳百世,人家那是靠为民除害,本将此次掌管军队,发现一桩弊政,若是由您进谏,请陛下给你支持,百年之后,您的名望怕是要在包龙图之上。”
“哦”李邦华动容,一时间心动不已,至于其他酣畅醉酒的大人们,也睁开朦胧的醉眼,眼热的看着徐梁。
徐梁继续说道:“诸位大人都在朝堂之上处理政事,自然见不到民间疾苦,而我领兵在民间自然多了不少机会与百姓接触,若是大人能促成这桩美事的话,诸位将来必然流芳百世。”――
这话一说出来,所有人都眼睛亮了起来。
送走了李邦华等人,陈半书随着徐梁慢慢的往回走。
徐梁扭头笑道:“委屈你了,身为我的谋主,却不能得到公正的待遇,请先生受我一拜。”
陈半书赶忙搀扶起徐梁。
“大人,切莫如此,为了您臣下连性命都可以抛却,其他又有什么在乎的呢”
徐梁笑道:“如此一来,我便心宽了,今日诸位大人的反应我一一尽收眼底,尤其是左都御史李邦华,对于我的建议是非常赞同的。崇祯爱护尊严,也不会反对的。这件事情看起来对所有人都有利,自然就好办多了。”
陈半书轻轻的说道:“对于这些沽名钓誉之辈,许之以名,自然可以轻松诱导他们。主公,臣下这便要起身去山东了吗”
徐梁说道:“差不多了,如今诸位大人可说有好处可以赚,迫不及待的返回京师,御史之流在京师素有声望,影响力不俗,有他们的协助,调灾民去山东垦荒,想必可以很快完成。”
“我歇息了有一段时间了,也该出去走走了。明日我寻个机会去探探方书琦的口风。方老虽然不在了,但是影响力还在,尤其是在山东,儒门根基所在,只要得到了读书人真心认可,这事情就简单了。”
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鸨
第二百一十一章老鸨
“我去山东,那大人您呢”陈半书担忧的问道。
“京师的事情,还需要我,我还不能走。这一点,你比我清楚。”徐梁说道。
“大人,京师的事情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您只是一个将军,与朝中的大人们比起来,不论是权势还是地位,都不是同一个级别的,臣下怕……”
话到嘴边,陈半书却不肯说出来了。他忽然感觉到一股寒意。
徐梁若有所思的看了陈半书一眼,远处灯光昏暗,黑夜中难以看清他的想法。
徐梁说道:“有些事情,总归有人要去做。我能躲得了这一次,却未必能躲一辈子。况且我徐梁也不是那种躲避之人,有麻烦上就是了,男子汉,大丈夫,有什么害怕的呢我软弱,别人便会得寸进尺。我手持钢刀,遇敌杀敌,他们反而会怕我三分。”
陈半书下定决心,点点头,恭顺的说道:“是,那臣下择日便赶往山东,等候主公的到来。”
徐梁嗯了一身,说道:“若是我不在了,这百姓的安危便彻底交给你了。你做事太过于刚烈,须知过刚易折,有的时候懂得变通,反而更容易做成大事。到了地方处政,千万别一张嘴,便得罪了所有人。”
陈半书躬身到地,应了一声是。目送徐梁离去,远风吹得他长袍飘摇,带走了徐梁最后的脚步声。
徐梁走过花园,觉得吃了不少酒,身体有些倦怠,想要回军营休息,忽然想起今日招待李邦华等人,两日里,还没来得及去看陈圆圆一眼,他犹豫一下,见到陈圆圆的住所还掌着灯,便迈动脚步,过去看看。
算算在这个世界上,跟自己有个纠葛的女子着实不少了。
方晴,白蔷薇,眼下的陈圆圆,都是世间一等一的绝色,不论是辜负了谁,都让人心中不忍。
徐梁想着,心头闪过一丝为难,嗯,先去看看吧,这不解风情的名头如果传出去,也不怎么好听。
当然,最让他忘不了的,还是他前世的女朋友。
徐梁走进院门儿,不方便继续往里面走。自己既然答应给陈圆圆自由,便不该坏人家的清白。
他正要高声唤陈圆圆出来,忽然听到陈圆圆怒气冲冲的喊道:“这吴氏父子好不要脸,我与他们有什么关系三番两次的为难我”
徐梁听得她语气愤怒,声音微颤,不觉得一愣,便驻足不前,只听房中一个老女人的哀求的声音道:“闺女,算是妈妈求求你了,你就服软吧。吴侯的身份你是清楚的,眼下陛下都要让他三分,他想要的女人,又如何能轻易逃脱
若是你不肯就范,别说是你,就连妈妈我的日子也不会好过。醉春楼你其他姐妹的性命,都都在你一念之间。
我知道你相中了徐梁。那徐梁也确实不错,算得上一代人杰,但是他比起吴侯还要差很多。
吴侯那是正经的手握雄兵十几万,封疆大吏一般的存在,那是徐梁能惹得起的吗
再说了,因为你,导致朝廷的大将失和,这罪名你也担当不起啊。
这世间男子出了名的薄情,有点儿麻烦,便说什么自古红颜祸水,将麻烦都赖在咱们女人身上。
到时候你便是要被千夫所指了,那种痛苦,你明白吗
闺女,那徐梁不是许给你自由了吗明日你让他开张条子,找些精兵护送我们去吴侯大军,你一辈子的荣华富贵不用说,这天下的安危也多了层保障。”
“住口!那吴三桂定然给了你不少好处吧你虽然自收留我,却真的疼爱过我吗我在你看来,只不过是一把工具罢了。你别忘了,当初是谁站出来,解了醉春楼的劫难你不感谢我也就罢了,为什么要把我往火坑里推那吴三桂像是好人吗我从了她,与从了贼有什么分别”陈圆圆大怒,厉声反骂道。
旁边另外一个清脆的女声说道:“姐姐,你也别生气,妈妈也是为了您好啊。嫁给吴三桂,总比嫁给徐梁一个失势的将军好啊。”
徐梁听说了,里面是陈圆圆以前所在的青楼的老鸨和姐妹在谈话。这老鸨徐梁是知道的,只知道他醉春楼遭了难,因为是来投奔陈圆圆的,便没有为难她,让她进了城。
听他们这口气,这老鸨根本不是遭了难,而是来这里当说客了。嘿,这老鸨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为了自己的富贵,将自己的闺女往火坑里推。
听到陈圆圆的哭声,徐梁怒气上升,刚想冲进去,想到现在是深夜,自己闯入女子的闺房,传出去定然不好听。
况且那老鸨如何也算是陈圆圆的母亲,有养育之恩,从锦衣玉食养活陈圆圆,自己当着她的面训斥老鸨,也有些说不过去。
徐梁深吸一口气,抬头望着天空的星辰,屋内的争吵全然不进耳朵。
思量了许久,徐梁吐出一口浊气,微微一笑,“管他呢,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徐梁做事,还容不得别人评说。”
他转身欲走,却听房中陈圆圆哽咽的说道:“好,你感觉吴三桂好,你便自己嫁给他去吧。自从我遇到徐将军之后,他爱民如子,百战百胜,我不认为十几万大军有什么强的。只有真正为民请命的将军,才是真的好将军。我不信吴三桂有什么好下场,倒是徐梁将军可以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你们赖着不走,那我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