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渤海郡公
听到徐梁说是天下百姓幸福的大事,目光一凝,注视着他说道:“大人,此话怎么讲”
徐梁叹了一口气说道:“在京师一带作战,让我见识了什么叫做豪门如云,高宦如海,但是也有个问题,那便是土地兼并严重。无数的百姓连土地都没有,委身于地主,成为仆从,甚至很多人连身为佃户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四处游荡,成为流民。
我们可以一次次打败李自成,但是这些流民杀不干净。这些流民就是李自成征战天下的资本,因为他可以源源不断的从流民身上获取养分,壮大自己。
流民之事一日不得到解决,这天下便一日不得太平。
再者,李贼肆虐,百姓流离失所,生产破坏,朝廷根本获取赋税,这才是大明真正日暮西山的原因。
没钱了。
本官以为,若是让更多流民有家可归,有地可种,他们有了容身之处,又能从事生产,那么朝廷有了赋税,百姓也可以从中休养生息,何乐而不为”
方书琦大为惊愕,他知道徐梁野心不,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却没有想到,他一个领兵的将军,胳膊伸得那么长。
安置流民确实当下时局的一句良药,只要天下的流民都被安置了,李自成必然成为无缘之木,无水之萍,他饱读诗书,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关节,可是要想推行这项政策,阻力却不是一般的。
即便是他不在朝堂,也知道这件事情有多么难,搞不好还会引火烧身,成为读书人的公敌。
因为徐梁的胃口太大了,迁徙流民也算了,他还想要地。
地这种东西,那么宝贵,谁愿意拿出来,送人呢
方书琦曾经与方以智谈论过此事,想到安置百姓其中错综复杂的关节,也不禁摇摇头,认为这根本不可能。
方以智虽然实干,也颇为爱护百姓,可是让读书人将吃到肚子里的肉吐出来,分给这些流民,何其难也
皇权不与读书人争利,这是上古就传下来的规矩,想要打破得有多难!
方书琦低下眼眸,轻轻的端起茶杯,像模像样的喝了几口,却不知道杯中酒水早就空了。
徐梁知道他还要消化一下自己的话,更要揣测自己的来意,所以也端着没有茶水的杯子,在手里细细把玩。
过了半响,方书琦才尴尬的发现杯中早无茶水,笑着说道:“将军以为安置流民,分配他们土地,让他们回归生产真的是一剂良药吗”
徐梁认真的说道:“百姓没有了土地,四处游荡,这是事实,想要解决问题,自然要从主要矛盾出发,眼下百姓没有土地,就是主要矛盾。”
你不给他们土地,他们就只能作乱,杀人去抢。
不是百姓愿意作乱,而是肚子饿的,没有办法才铤而走险。
现在流民作乱已经到了什么地步马上就打到京师了,咱们这样做,也只是缓解矛盾,让更多的百姓别去投靠李自成罢了。”
方书琦听了徐梁一番解决主要矛盾的言论,尤其是提到百姓挨饿的时候,那种痛惜的神情,心中不觉的有些触动。
眼前这个人在战场上,用兵诡异,百战百胜,可是未必就只是一个别人眼中不堪的武夫。
如果他真的是一个拥兵自重的将军,那么他就应该把心思全都放在士兵身上,利用眼下时局的动荡,牢牢的把持军队,不断的跟朝廷讨要好处。
现在朝廷都在讨论徐梁,说他拥兵自重,徐梁大可以真的去拥兵自重,反正手底下有的是兵将,朝廷拿他有什么办法呢
陛下啊,陛下。你们都看错了徐梁。
他不是那种拥兵自重的粗鄙武夫,但是他比他们更可怕。他是一条心怀天下的毒蛇,有朝一日,他很有可能席卷天下,成为曹操一般的人物啊。
方书琦叹息一声说道:“朝廷不是不想治理流民,实在是没有办法啊。”
徐梁听出他语气中的不甘心,慨然的说道:“方兄,你知道我徐梁起于草莽,跟所谓的读书人,权贵没有任何的感情。我也不在乎什么高官厚禄,我只是知道流民流离失所,就只能四处作乱。安置流民,我徐梁并没有私心。此时若成,利国利民,而且流民安置后的赋税,我也愿意上交朝廷,甚至这些流民也可以交给地方官员统一管理。”
方兄,你不给他们饭吃,他们就要举刀子剁了你。
与其被剁了,还不如提早将碗里的饭菜分出去一些,毕竟这碗里的饭,应该有他们的一口,你说对不对呢”
方书琦更加动容,沉思半响,徐徐的说道:“安置流氓,分配土地千难万难,没有人愿意看到此等先例。”
徐梁哂笑道:“你也是读书人,你也是统治阶级,你自然认为此事千难万难,可是我看来这件事情并不难。
我知道你心中的疑虑,但是无论如何也必须安置,土地也必须分配”
“强求一番,最后就算是真的有人妥协了,那么分配的都是最劣等的的土地又如何将他们分布在贫瘠的土地上,与杀人又有什么区别大人明知道不会有好结果,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呢”
徐梁自信的说道:“方兄,若是在下可以解决粮食的问题呢就算是他们只给贫瘠的土地,我也可以让他们变成真正的富贵之地。”
方书琦瞧他自信满满,摇摇头说道:“哪里有那么简单当年安南水稻在大明种植,增产也有限,况且眼下天下大旱,我大明种什么,荒什么,怎么可能有办法让贫瘠的土地,成为富贵之地。”
徐梁清楚,晚明玉米和地瓜已经流传到了大明。只是还没有完全被挖掘出来罢了。
玉米和地瓜都是高产的农作物,什么沙地,荒地,盐碱地,甚至草坡,山坡都能种植。
只要百姓肯好生种植,想要吃饱饭完全没有问题。
想到这里,他轻松的笑道:“方兄不必担心,我已经有办法解决土地贫瘠问题,问题是你敢不敢去山东一趟,去见见那些世家大族,让他们拿出些土地来。”
方书琦诧异的看了徐梁一眼,“好大的口气,粮食种植全靠老天爷,现在的环境,别说是贫瘠的土地,就连曾经的水田都经常颗粒无收。这将军的口气也太大了吧。”
他按捺住好奇,笑着说道:“现在天下大旱,很多世家大族的贫瘠土地全都空闲着,一脸多年不去种植,杂草丛生,全都荒废了。大人若是真的有这本事,在下自然要鼎力支持的。只是……”
第二百一十五章 黑白双煞
第二百一十五章黑白双煞
他叹了口气说道:“纵然是有朝廷的号令,由我去推行此事,势必也得罪不少世家大族,届时我怕我命休矣。为国事而死,死得其所,只是家中尚有年幼的妹,无人照料。”
徐梁一愣,方书琦这般说话,像是在推脱,又不像是在推脱。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徐梁定睛望去,只见方书琦脸有些不自然,眼神也有些闪躲,不禁恍然大悟。
毕竟年轻,比起那些狡狯的老狐狸还是差一些的。
他暗暗的笑骂了一声,“狐狸”,嘴里却呵呵笑道:“方老先生不在了,家里的事情确实辛苦你了,听说舍妹蕙质兰心,天真烂漫,你若是照料不及,交给我就是了。我明日便差人去接她。”
“不用他就在居庸关。”方书琦连忙说道。
“原来方兄心中早有沟壑啊,也罢,我应了便是。”
方书琦深深一笑,说道:“那在下就放心了。”
明白人对视一眼,不由得相视一笑。
“我还要准备,大人自便。”
方书琦躬身行礼,徐梁走出书房。
漫步居庸关,陈半书等人即将前行,自己一定要想尽办法将这两样东西找到。
“玉米是什么米红薯是什么都没有听过啊”
中年米粮店大叔看着一身常服的徐梁一脸疑惑的说道。
徐梁自然不知道,玉米之名的由来是当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慈溪那个老妇人狼狈逃窜,跑到一家富户家要饭吃,那富户嫌弃她执掌国政却软弱无力,卖国丧权,便给了他粗糙的玉米吃,谁料那老妇人从来没有吃过玉米。
根本不以为这是粗粮,反而以为这东西非常好吃,便给玉米赐名“御米”,后来百姓叫着叫着,习惯称呼玉米。
徐梁叹了一口气,转身想要走。那中年大叔挠了挠头,忽然叫道:“公子且慢。”
“怎么了”
“您且稍等。”
“好的。”徐梁驻足,静静的等到,徐梁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多年的巡警生涯,让他养成了与百姓打成一片的习惯。
不论是贩夫走卒,还是街头混混,他都能面微笑的说上一天。
他拜访方书琦是一身便装,不过他身上英姿勃发的气势,却隐瞒不了别人,加上他身边时刻跟随者数个虎背熊腰的手下,那派头在居庸关也不是随处可见的。
一会儿的功夫,几个厮便推着两车米面走了过来,“将军,虽然不知道国事如何,但是您有所求,我们本经营也不会坐视不管,这是两袋米,您拿去给将士们煮粥吧。如若缺士卒,便将我家老二带走,他今年已经十四了,可以提刀杀人了。”
徐梁拍了拍老板的肩膀,笑着说道:“多谢老板,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军粮不缺,军士也不缺,不过贵公子若是热血的汉子,便让他努力学武吧。”
徐梁出了店门儿,几个将士护在一旁,徐梁吩咐说道:“走,继续逛逛,不应该啊,这年头地瓜和玉米都应该进入中国了啊。”
老板看着徐梁渐行渐远的身影,暗暗的赞叹一声说道:“当初唐通那狗东西,可是将我这铺子搜刮一空啊。徐将军真的是好将军啊。”
卫士不知道将军为什么从方先生家中出来,便四处搜寻良米铺子做什么,心里不由的暗想,“莫非方先生家里断粮了没准儿,听说方先生只是个幕僚,没有朝廷的俸禄,将军家里也不富裕,根本没有什么闲钱,估计是刚才去了一趟,看到方先生都瘦削了,想给他买点儿粮食吧。不过将军您也太特立独行了点儿吧地瓜是何物玉米是何米啊”
将士们想归想,却不敢说出来,随着徐梁漫步居庸关的每一个米粮店,拐到了城北的一家巷,好不容易找到一家米粮店,徐梁摆摆手,将士们停下脚步。
“大人,米粮铺到了。”
徐梁坐在马上已经有些困乏的睡着了。昨夜送走了陈圆圆之后,夜不能寐。倾城绝代不是说说就算的。
就连徐梁这种在后世见过数不尽美女的男人,也为之心动。一夜梦境,后庭花开几许,唇舌越过几道峰。
看来男人都是有**的,自己只是听琴的时候,打眼偷偷忘了几眼她娇盈沃雪的沟壑,便禁不住想想入非非。
不由的想到,莫非冲冠一怒为红颜会不会是真的呢
那么芳华绝代的女子,谁又肯放弃呢
为了自己爱的女人,倾一国,未必只留下后世的谩骂,应当还有一个女人倾其一生为浪漫的感动吧。
兵士唤了几声,见到将军不答应,斜眼望去,这才见徐梁坐在马头上睡得正香,士兵怀中抱刀,心翼翼的护卫在四周,见到赶路的百姓便悄悄的引导到其他的地方,生怕打扰了徐梁的休息。
不了他们这边没有动静,那良米铺子却热闹起来,一个中年妇人怒斥道:“滚滚滚,你们这俩黑白双煞,也忒能吃了,老娘家的存粮都让你们吃光了。工钱都结给你了,你们怎么还不滚!”
随着一顿谩骂,一个穿着棉布袍子的中年妇人领着十几个伙计,拿着棍子,凳子将两根穿着中原服饰的大柱子推了出来。
那两个大柱子都是又高又壮,又从后边看,一个脑门都是秃的黝黑锃亮,两外一个一头金发,像是枯草堆。
徐梁看着就想笑,老板娘说的没错,这一黑一白,典型的黑白双煞啊。
那个黑人用字正腔圆的官话说道:“老板娘,我们虽然吃的多,但是我们也能干活啊。您为什么赶我走!”
他还没说完,那老板娘瞪着眼睛骂道:“呵呵,吃十个人的饭,做八个人的活,老娘还赔了两个,你当老娘傻,眼下这灾荒年月,老娘有这粮食还不如多救济几个乡亲。你们快滚,身强力壮的,想混饭吃,去军营找徐将军,兴许还能当个马夫什么的。老祸害老娘做什么。”
另外一个金发的大个子被几个壮汉推下了台阶,不服气的说道:“别推我,那日鞑子进攻,我还帮你们御敌呢。我们是朋友,我们是兄弟姐妹。”
他正要大发感慨,那老板娘一生气拿着棍子朝着头就是一棍子,砸的金发汉子七荤八素,另外一个黑人挡在他面前,说道:“您怎么能打人”
老板娘指着那白人说道:“他娘的,他还好意思说话,他偷看老娘洗澡,老娘不愿意说出来,他还嘚瑟上劲儿了是吧,兄弟们给我往死里打。”
“你丈夫已经去世了,我有追求你的权利。况且你长得那么美丽,我控制不住我自己。美丽的,王二妞女士嫁给我吧。”
金发碧眼的家伙竟然一脸痴情的模样看着膀大腰圆,屁股大,胸脯大的老板娘。
老板娘可不管那么多,手里的棍子就跟雨点儿一样往下落,一边打一边骂。
“你们这两个妖怪,竟然欺负我一个寡妇。我告诉你们,我可不是好欺负的,给我接着打。”
第二百一十七章 红薯和玉米到手
第二百一十七章红薯和玉米到手
双方剑拔弩张,气氛变得冷凝起来。
两个落魄书生,一人拿着火铳,一人拿着把剑,一脸决然的看着徐梁,仿佛为了身后的玉米可以粉身碎骨。
其中那个拿剑的书生有些不甘心的说道:“我还没有认祖归宗,就这般死了,是不是有些可惜”
“可惜什么读书人为了正义而死,那是天大的荣耀,这玉米不能让心怀歹意之人抢走。”
农夫打扮的徐四眼固执的说道。
徐梁仔细观瞧了一番,这两个落魄的读书人虽然表情很气愤,但是并不像是大奸大恶之徒。反而他们为了守护玉米敢于牺牲性命的精神,让徐梁有些佩服。
推开挡在自己面前的盾墙,上前走了数步,躬身行礼,笑着说道:“在下徐梁,见过二位。”
“大人心。”
“大人,您还是赶紧躲到卑职后面,心这狂生得了失心疯!”
一众卫士紧张兮兮的看着眼前的徐梁和两位书生,端着武器就要上前,却被徐梁摆手拦住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