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晚明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渤海郡公

    “你便是徐梁。”

    这一次轮到持剑书生震惊了,一双眼睛射出一道精光,上下打量着徐梁。

    “怎么,你认识我”

    徐梁好奇的看着眼前的落魄书生。

    那书生放下手里的剑,拍了拍同伴的肩膀说道:“徐四眼,快把手里的火铳放下,这是徐指挥使。”

    徐四眼整日里忙碌于田野之间,根本不认识徐梁,所以表情很是迷茫的对那持剑书生问道:“李兄,徐指挥使是哪个”

    “还能是哪个自然是真定府聚义兵,血战三十万流贼,居庸关布坚城,鏖战李自成百万大军的徐指挥使啊。那日我跟你说了啊,你忘了吗你一个读书人,怎么天天关心种地,不闻实事如何报效国家先生就没有教过你,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徐四眼瞅了徐梁一眼,丝毫没有其他人那种崇拜和恭敬,喃喃说道:“我关心那么多做什么只要我的棒子种植成功了,便可以养活万万人,那便是对国家最好的效忠了。对了,我让你寻找的西洋瓜,你找的怎么样了”

    “找到了,还是原来的味道”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红色的地瓜,明显刚削了皮,咬了一口,笑着说道:“又甜又脆啊,味道真棒。好怀念,当年晒瓜干儿吃的日子啊。”

    看着两个读书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交谈,丝毫不将徐梁放在眼里,周围的兵士早就怒了。

    眼前这两个家伙太不识抬举了,竟然连我们的将军都可以无视。

    如果不是将军有令,不让他们冲动,他们早就上去打人了。

    “你尝尝这棒子怎么样我刚煮的,味道也可以。”徐四眼又将一个玉米递了过去。

    “你们能不能别祸害宝贝”看着两人又是吃玉米,又是吃红薯的,徐梁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他痛心的说道:“这东西都是可以造福百姓的好东西,你们别祸害了。”

    李姓书生满不在乎的说道:“这玩意有什么用番邦来的粮食,偶尔尝尝鲜也就算了,也就徐四眼这样的书呆子喜欢。”

    “你!”看着这个落魄的家伙满不在乎的表情,徐梁恨不得踹他两脚,“你知道什么这东西乃是高产的农作物,而且抗旱能力很强,可以养活无数人的性命。”

    徐四眼听了徐梁的这一番,这才将目光放在徐梁身上,“我是个农痴,想不到徐梁将军跟我一样啊。”

    这个时候,匆匆赶过来的探子,趴在徐梁的耳边轻声呢喃了两句。

    徐梁又惊又喜的看着眼前的二人,“原来是徐相爷之子和弘祖先生的公子,真的是缘分啊。”

    徐梁吃惊是有原因的。

    这个一身农夫打扮的年轻人,乃是晚明贤相(大学士)徐光启的儿子。

    至于那个落魄的持剑书生,名头也不,他的父亲是大明的旅游家徐霞客。

    这徐四眼是个不通世事的读书人,手里拿着玉米和地瓜,很是认真的看着徐梁,“刚才听徐将军所言,似乎想要推广这两种农作物”

    “自然。”徐梁毫不犹豫的说道。

    “若是为了天下百姓,将军想要拿走自然是可以的。”

    见到事情像好的地方发展,老板娘王二妞招呼着说道:“诸位别在这里站着了,咱们里面请,我让家里人做一桌酒菜。”

    徐四眼听了酒菜兴致缺缺,在他看来喝酒吃肉不如种田来的爽快,倒是李寄听闻有酒吃,忍不住抿了抿嘴唇,拉着徐四眼往里走。

    刚一落座,徐梁便急不可耐的问起这红薯和玉米的来历,原来徐霞客喜欢四处游历,曾经见识过洋人引进的这种农作物。

    本想将地瓜献给朝廷,不过他们家在朝廷名声不好(他家先祖科举作弊,还连累了唐伯虎)。几次献宝都让人人家当做疯子给赶了出来。

    最后徐霞客去世的时候,手里还紧紧的抓着地瓜。

    李寄感觉父亲死的冤,这地瓜献给朝廷也没有用,就让他一股脑全都给晒地瓜干儿吃了。

    后来听说徐四眼儿喜欢这东西,这才四处寻找。

    至于玉米,则是徐光启发现的庄稼,只是他老人家尚未来得及向朝廷进言,人便去世了。

    徐四眼几次向朝廷进言,请求垦荒种植玉米,结果满朝堂的大人大多数尸位素餐之辈,他又没有银子,不仅没有献宝成功,还连连让户部吏嘲讽,徐四眼一怒之下隐居在居庸关,哀求王二妞帮他修建暖房试种玉米。

    王二妞对这个老实的书生,心里有些爱慕。只是自己乃是亡夫不祥之人,不敢跟徐四眼提起此事,但是对于徐四眼却是有求必应。

    不然谁愿意花那么多年,修暖房,让他折腾。

    徐梁听说徐光启和徐霞客两位大贤早就发现了那么好的农作物,只是没有机会推广,心中暗暗叹息,朝堂之上的诸位大人,真的都是酒囊饭袋之辈。

    他们若是将这两样宝贝推广了,大明何至于衰落到如此境地。

    不禁慨叹道:“如今朝堂之上,衮衮诸公,只知道争权夺利,根本不在乎百姓的死活,若是全国推广红薯和玉米,不知道救活多少百姓。”

    李寄倒是满不在乎,笑着说道:“如今大明这朝廷**至极,就算是有了这高产的农作物,也没用。天天打仗,谁有心思种地。”

    倒是徐四眼深有同感的点点头说道:“这天下早晚会太平,到时候就是地瓜和玉米大放异彩之时,只是到时候便宜了新的王朝了。”

    徐梁摇摇头说道:“为什么要等到天下太平呢这天下有多少百姓忍冻挨饿若是现在我们将玉米和红薯推广,就算是不能拯救天下所有的百姓,让一部分百姓能吃上饱饭,也是功德一场啊。”

    “这推广地瓜和红薯可不是什么容易事情,要知道占有天下大多数土地的地主们,他们只认粟和麦,想让他们种植地瓜和玉米是千难万难的。”徐四眼摇摇头,叹息一声说道。

    推广这高产作物他何尝不想,可是那些名门大户根本不在乎啊。




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人入伙
    第二百一十八章新人入伙

    “若是我请旨,让陛下分配一块贫瘠的土地大规模的种植呢”徐梁反问道。

    徐四眼闻言,手中的筷子啪嗒一声落在地上,惊喜的说道:“如果能够如此,那着实是百姓之福,”说着忽然想起什么一般,表情再次变得失落起来,“只是这贫瘠的土地也是土地,我大明凡是能落足之地,便有它的主人,强行让陛下划拨,想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谁提起此事,必然会遭到臣工的质疑的。此事先例不好开。”

    徐梁哈哈大笑,“质疑又有何妨这新政本来就不会有天下人都去答应的。我已经让东林党帮我打头阵了,由他们吹风,先鼓吹一番,试试朝堂的反应。”

    “若是不能成呢”李寄问道。

    徐梁表情如常,声音淡然的说道:“若是不成,我这里还有奏折一封,请求行关宁军旧事,给军属依靠战功分配土地,不然别怪我虎豹骑新军听调不听宣。”

    李寄听闻,有些佩服的说道:“如此一来,怕是大人的名声会更臭一些了吧。如今这京师的学子骂将军可是骂的不轻呢”

    徐梁端起酒杯,如长鲸吸水一般一饮而尽,笑道:“无妨,为了天下百姓,挨几句骂又有何妨昔年孙传庭将军得罪了那些地方权贵之后的名声也不好听啊。不照样也成了国之柱石吗”

    李寄闻言,心里颇为佩服。

    他闻言朝廷有难,一路风尘仆仆千里迢迢从南方而来,客服水土不服,献上《平敌十策》,希望报效国家。

    谁曾想到,朝廷竟然因为祖父曾经有过科举作弊的嫌疑,直接将自己拒之门外。

    这让心怀报国之志的他根本报国无门。

    他游历京师的这些日子,也见过不少达官显贵,他们只喜欢听自己父亲《徐霞客游记》中的鬼怪传说,风景名胜,至于国家大事,他们根本不在乎。

    相反眼前的徐梁,别人嘴里咒骂的武夫,却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好将军,这让他如何不心生感慨。

    李寄起身,拱手道:“大人心怀天下,请受李寄一拜。”

    徐梁起身怀里,笑道:“我与诸位一见如故,何必拘泥如此俗礼。”他又看了徐四眼一眼,试探的说道:“在下在朝廷的名声不太好,但是也有一腔报国之志,希望二位能够不在乎这些俗名,来助我一臂之力。”

    李寄也是一愣,随即想到这些日子在京师听到的关于徐梁多一些传言,不仅哂然笑道:“那些贪官污吏每日里闭目塞听,怎么能知道将军的事情呢在学生看来,将军在民间的声望好的很,大人每到一城,便能与军民同仇敌忾,共抗仇敌,这份本事,这份心胸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只是大人这一次可要想好退路,这切莫重蹈真定府旧事。至于大人希望学生能够祝您一臂之力,当然不在话下。学生此次北上,就是为黎民藏身而来,自然谁替百姓着想,就帮谁。”

    李寄说这话有些大逆不道,但是确实是心里话。他本是徐霞客的儿子,但是却遭族人陷害,还没出娘胎,怀有身孕的母亲被强迫嫁给外人,改姓李,取名寄,意思便是寄养在外人家,希望他有一天能够认祖归宗。

    只是徐氏祖宗对于被逐出族门的人一向是非常反感,李寄有没有做成什么功业,自然没有人愿意要的。

    而朝廷那边知道他是徐霞客的孩子,也不会重用他。

    他想通过建立功业的方式,认祖归宗已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当他见到徐梁的时候,重新找到了希望。

    徐四眼也是点点头笑道:“我对于大人想必用处不大,我只懂得种地。若是大人能建一处暖房给我,我换个地方也乌苏我诶的。”

    徐梁一听,如逢知音,拉着李寄坐下,提起酒壶为他们斟满一杯。

    三人轻轻一碰,一饮而尽。

    看着两个虽然落魄,但是眼睛炯炯有神,心怀治国之志的年轻人,心里大为满意。

    贝格塔斯和博尔特两个家伙流落居庸关,无依无靠,过得是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今日好不容易有顿丰盛的饭菜,自然只顾填饱五脏庙。

    这么长的时间贝格塔斯吃的差不多了,佩服的说道:“作为一名贵族将军,您不仅作战能力强悍,就连普通百姓的生活问题都在您考虑之列,不得不说,您是一个伟大的人。在我们国家,贵族是不会管贱民的死活的。”

    徐梁呵呵笑道:“大明于西方国家自然是不一样的。你们的贵族身份高贵,高于平民,是封建制国家,国家的制度和意识比较落后的。可是我们大明贵族和百姓的身份是平等的。甚至我们的圣贤曾经提出民贵君轻,那就是在你们看来所谓的贵族是给百姓服务的。所以替百姓着想,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贝格塔斯敬佩的说道:“您说的没错,我从江南而来,那里一片平和,不像是北方这般战乱不堪,那里的知县大人每天都要处理公务,让很多百姓旁听,而且他们断案也非常公正,如果贵族犯了错,也要受到处罚,这就是你们国家制度上的优越性,你们是法治国家。很明显你们的国家虽然暂时陷入了困难,但是我想用不了多久,就会重新恢复和平,那个时候定然又是一个伟大的帝国。”

    徐梁呵呵笑道:“过奖了,对了,博尔特,你主人陈文庆呢他怎么会抛下你不管了。”

    博尔特面带崇敬之色,说道:“我家主人去做一件伟大的事情了。至于去做什么,恕我不能多言。”

    徐梁笑道:“不能说就不说了罢。不过二位暂时无处可去,不如暂时住在我军中,回头再做打算。”

    徐梁早晚要在地方落足,到时候只要寻到一处出海口,自己必然会想办法跟外界通商,东洋、吕宋、琉球,甚至目标更远的远方,都是自己贸易的对象。

    眼前这两个一个黑人,一个白人精通中西语言,加上此时他们落魄的身份,他们自然会希望通过努力改变自己。

    所以自己可以想办法留下他们,让他们给自己效力。

    至于非我族人,其心必异。那纯属扯淡的排外思想,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在位的时候,用的蛮夷还少吗就连本朝的钦天监都是西洋人,自己重用几个蛮夷,那也是理所应当,物尽其用。

    听了徐梁的话,一黑一白二人喜不自禁,连忙起身用蹩脚的礼仪感谢。

    贝格塔斯已经忙不迭的说道:“多谢徐大人,关于火器的使用,我有一点儿新的,如果大人想建立一支西式的军队,我愿意为您效劳。”



第二百一十九章 挑衅
    第二百一十九章挑衅

    几个人尽欢散尽,李寄和徐四眼要收拾东西,随后去军营。

    而贝格塔斯和博尔特是典型的穷逼,根本没有什么可以收拾的,便随行与徐梁直接动身了。

    看着贝格塔斯和博尔特两个吃货终于要走了,老板娘王二妞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

    但是听说徐四眼也要随徐梁一起走,心里有些不舍。

    站在大门处一直纠结的看着徐梁,他希望徐梁开恩,能够放过徐四眼。

    看着表情纠结看着自己的王二妞,徐梁微微一笑说道:“王老板,舍不得”

    王二妞闻言,双颊绯红,也不知道他一个肥硕的女汉子如何也能如同娇娘一般,羞涩的说道:“倒不是舍不得,实在是徐公子乃是读书人,去军中效力,奴家怕他吃不起这个苦,反正都是种地,将军不如将他留下吧。”

    徐梁笑着说道:“种地也需要广阔的舞台的,他如果继续留在这里,注定籍籍无名一辈子,你如果真的爱他,就该放飞他,让他跟我走,我可以保证,我将来必然会飞黄腾达,名垂青史。”

    闻言,王二妞替徐四眼打心底开心,自己喜欢的男人有个好前程,谁会不喜欢呢

    只是一想到徐四眼将来前途无量,而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老板娘,他还会记得自己吗

    想到这里,王二妞不由的有些失落。

    徐梁顷刻间捕捉到了王二妞表情的变化,笑着说道:“你怕将来徐四眼成名之后,不记得你了”

    “嗯。”王二妞下定决心,不再做作。

    徐梁笑着说道:“最天长地久的爱情,不是穷子和贵公主的天差地别,而是身份和见识相近的人,惺惺相惜。他日他贵为九卿,你为店儿的老板娘,你认为你们两个还有可能吗就算他记得你,你们有机会在一起吗”

    “奴家只要能见到他就可以了,反正我是不祥亡夫人,根本就没法嫁给他。”

    “不嫁给他,你可以嫁给我。我喜欢你,就像是喜欢自己的生命一般。我不知道那个瘦弱的读书人有什么好的。伟大而善良的王二妞呦,你为什么对你眼前雄壮的贝格塔斯视而不见呢”

    贝格塔斯难过的看着王二妞,也很是认真的说道。
1...103104105106107...4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