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渤海郡公
能够跟着南迁,那可真的是好事儿啊。
唐家世代忠良,投降李自成不是不可以。但是这千古骂名怕是留下了。
王致和挥挥手,身边的四名锦衣卫校尉走出房门,将烦闷关上,四个人紧紧守卫在外面,看着架势,唐通又惊又喜。
看来唐王殿下有重要任务交给自己,表现忠心的时刻到了。
“知道京南大营全军覆灭的事情吧”王致和眯着眼睛问道。
“听说了一些。”唐通点头回应道。
“我说的是真正的实情。”王致和冷笑说道:“你大概和很多人一样,都只是猜测此事与东林党有关对不对所以左都御史李邦华被陛下关了起来。”
“这件事情,牵扯太多,我们也不敢妄议。”唐通老老实实的说道。
“那我告诉你,这件事情就是东林党做的。他们一面派出代表,明面上劝陛下南下,但是实际上却暗中联系李过,帮助李过打下京南大营,断绝陛下南下的水路和陆路。其最险恶的用心是将陛下交给李自成,他们好摇身一变,做从龙功臣。”
唐通嘶嘶地抽着凉气,这种事情,他连搭嘴也不敢了。
“不过陛下英明,岂能被他这种伎俩瞒过,没用几天,皇帝陛下便查明了案情。不过毕竟是读书人,就算是犯了再大的错,陛下也要给他们留面子啊。”王致和说道:“但是这件事情不能就这样结束了,因为东林党在地方依然有同党。”
唐通有些迷惑,不知道王致和说这么多,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看着唐通迷茫的申请,王致和提醒说道:“你好好想想,谁跟这件事情有关系,京南大营的崩溃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听了王致和的话,唐通的脑子一闪,“配军营,徐梁!”
第二百四十六章 嚣张跋扈
第二百四十六章嚣张跋扈
对于厚颜无耻的唐通,基本上所有人都在心里默默的判了他死刑。
这个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的混账总兵,不仅临阵脱逃,而且还冒领军功,有志之士都将他恨到骨头里去了。
而且当众人得知唐通的靠山吴孟明得罪了唐王殿下,而唐王殿下又从崇祯手里接过了朝廷的大权的时候。
所有人都在心里明白,唐通基本上已经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唐王殿下收拾不了吴孟明这个崇祯的重臣,但是收拾唐通这个虾米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唐通竟然鬼使神差的带着队伍回到了原本就属于他的防区,居庸关。
“开城门!”唐通昂首挺胸而来,在他的身旁,则是一中年书生,在往后则是数不清的士兵。
看着那些站的松松垮垮毫无战斗力的士兵,守城的将士就一脸的蔑视,唐通这厮好不要脸,竟然有脸回来。
他莫不是来捣乱的吧士兵心里暗暗想到。
“唐大人您这是”守城的士兵虽然看不起这个临阵脱逃的总兵大人,但是名义上他还是朝廷的二品大员,他不得不给他行礼。
“嗯。开城!我要去见阎大人。”唐通鼻孔朝天,牛气极了。
“这个”士兵犹豫了一下,说道:“大人,您的队伍既然已经出了城池,何必在回来呢这城中的粮食也不够那么多部队吃的啊。”
唐通冷笑一声说道:“你算什么东西!也敢阻拦我的道路,还不速速去通报!”
“这个,这个……”士兵面露为难之色,徐梁临行前曾今签订万嘱咐过,千万不能让唐通进城,因为这个家伙只会搞破坏。
唐痛大怒,手里的马鞭直接抽在了士兵的脸上,留下两道长长的红色痕迹。
士兵不敢让出道路,只能用身体挡住去路。
“总兵大人,还请您不要让的为难。”
“哼,不知死活!”
唐通好歹也是武将世家,两个普通士兵如何是他的对手。两脚踹下,两个士兵已经倒在地上不停的哀嚎了。
看着地上叫的凄惨的士兵,唐通冷冷的说道:“哼。狗眼看人低的废物,连你们也敢捋本总兵的虎须,真的活的不耐烦了。”
一转身,看向王致和的时候,脸上瞬间露出了谄媚的笑容,“王大人,请您随我入城。我就不信了,这居庸关敢关城门。”
王致和很是受用唐通的奉承,笑吟吟的说道:“唐大人先请。”
门外的惨叫声引起了一阵骚乱,守城的士兵瞬间组成了大阵赶了过来。他们惊讶的看着嚣张跋扈的唐通,还有躺在地上不停哀嚎的士兵。
王致和看着军阵严整的士兵,不由的在心中暗暗赞叹徐梁的本事。
眼前这士兵穿戴的是虎豹骑新军的服饰,那就是虎豹骑无疑了。从刚才城门的骚乱到现在,连盏茶的功夫都没有。
对方就已经做出了反应,迅速的组成了军阵。
就单凭这个反应的速度,就可以判定这支部队是少有的精锐,同时也从侧面表明了徐梁的训练能力。
可惜了这么好的一颗苗子,竟然不能为唐王所用。没办法,好刀不是自己的手里的人,又有什么用处
唐通本来还心高气傲的,但是当他看到硬弩已经对准自己的时候,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一步。
“怎么你们要造反吗你们可知道我是谁”唐通色厉内荏的说道。
一个百户冷冰的看着唐通,仿佛看着一具尸体一般,“我管你是谁,只要是没有军令,擅自进城,我们虎豹骑都可以以军法处置。”
“我是唐通。我是居庸关的最高军事长官!”唐通大声说道。
“呵呵!唐通又如何一个临阵脱逃的废物,也妄想进入居庸关这居庸关要你何用!”那百夫长丝毫不买账,手里的硬弩直接对准了唐通的头颅。
这一次唐通真的怕了。
因为他从那些士兵身上感觉到了凛冽的杀意,那个百户会毫不犹豫的射爆自己的头颅。
“诸位兄弟,且慢!”阎应元适时出现在了城门处,看到士兵竟然和唐通对峙起来,他也非常的诧异。
眼下闯贼就在城外,若是引起内乱来,那岂不是让渔翁得利。
看到阎应元来了,唐通忽然来了胆气,冷然的说道:“阎大人,好大的本事,你就是这样迎接同僚的吗”
阎应元听了下来,笑着对唐通抱拳说道:“唐总兵莫恼,眼下正是紧张的时候,士兵守卫严格一些,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若是让贼人混了进来,丢了城池,卑职可担当不起。”
唐通眯着眼睛,看着阎应元冷冷的哼了一声,“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阎大人是准备拥兵自重呢。”
听到了唐通的质疑,饶是好脾气的阎应元,也不由得有些怒火,“唐通,我是看在朝廷的面子上叫你一句唐总兵,但你别蹬鼻子上脸,别忘了眼下居庸关的守将是我。现在我让你滚出我的防区,不然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对于阎应元的威胁,唐通怡然不惧,现在自己有唐王殿下的支持,哪里会在乎阎应元一个虾米的态度。
冷笑连连,竟然迎着硬弩上前走了好几步。
听说城门有人闹事儿,大眼儿急匆匆的赶了过来,见到唐通不知好歹的往前走,手里抽出弓箭,对着唐通就射了过去。
“嗖”的一声,这一箭直接打掉了唐通的军盔。
吓得唐通脸色发青,险些直接尿了裤子。
大眼儿一脸鄙视的看着唐通,冷笑道:“某些人还有脸回来!你还是赶紧滚回去吧。这里根本不需要你。”
“我要你死!”愤怒的唐通抽出腰里的宝剑就要去砍杀大眼儿。
却不料大眼儿一声令下,士兵的箭簇全都对准了他。
“我看你是想死!在咱们虎豹骑面前装爷,今天就替朝廷收了你个废物!”
看着密集的箭簇,唐通这一次是真的怕了。不同于阎应元,这个大眼儿可是徐梁的人,听说也是个十足的浑货,让他杀了那可就赔死了。
王致和知道自己必须出场了,如果自己在看戏,这唐通不仅会颜面扫地,搞不好还会把性命交代在这里。
当下轻声咳嗦了一声,“阎大人,唐通是奉了唐王殿下的命令来见你的,您还是让他进城吧。”
阎应元对着大眼儿摆摆手,示意他适可而止。
大眼儿虽然外表看起来混不吝,但是本人其实是胆大心细的主。不然以他的箭法,就在刚才唐通就已经死了。
他之所以留了唐通一命,也是担心惹出大的乱子。
毕竟徐梁临行前交代过,要一切以阎应元为主。所以就算是大眼儿有心结果了这个废物,也不敢轻举妄动。
阎应元疑惑的看了一眼这个中年书生,心里有些疑惑,唐通今日一反常态竟然敢返回居庸关,必然跟此人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观瞧这书生的穿着,谈吐气质,显然不是普通人。
“你一个连功名都没有的书生,也敢这样跟我们家大人说话就不怕我以军法治你吗”大眼儿忍不住说道。
第二百四十七章 再次相遇
第二百四十七章再次相遇
“在下只不过是一介书生。不过在下的主子确实有些身份。”王致和随手从腰里抽出一张帖子,递给了身边的亲卫,示意让他交给阎应元。
阎应元展开帖子,当看到字帖里面的字迹以及刚正的大印的时候,他和大眼儿的眼神都有些震惊。
竟然是唐王殿下的手书。
这一下子可真的不简单了。居庸关距离京师的距离实在是太近了,近的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居庸关都能知道的一清二楚。
阎应元对于新晋的唐王殿下自然早就有所耳闻。
“阎大人,现在唐总兵可以入城了吗”王致和的脸上依然挂着平静的笑容,但是声音却参杂着不容置疑。
阎应元倒吸了一口冷气,他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了,摆摆手说道:“让他们进城。”
唐通得意一笑,大步流星的入城。
走到大眼儿跟前,冷冷的笑道:“我会让你知道,得罪我的下场的。”
大眼儿的手搭在腰间的刀上,阎应元紧紧的按着大眼儿的手,有些无可奈何的对着大眼儿摇了摇头。
唐通这个混蛋竟然攀上了唐王这颗大树,现在确实不好得罪了。
大眼儿担心唐通对阎应元不利,想要上前贴身保护,却不料那王致和忽然回头说道:“这位壮士,我们有要事与阎大人详谈,你就不要跟着了。”
大眼儿一愣,有些担忧的看着阎应元,阎应元无奈的朝他摆了摆手。
看着离着自己而去的队伍,大眼儿嘴角泛起了一丝冷笑,看来接下来的日子更有激情了呢。
虎豹骑作为主力,依然驻扎在居庸关之上。战争过去已经快有半个月了,此时的北国,更加的春意盎然。
城中的槐花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妇人们将槐花用钩子摘下,放在盆里洗干净,做成饼子送到城上,犒赏将士们。
李自成和崇祯也都忽然息声,仿佛居庸关的大战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一般。
李过和杜太监都进了京师,谈了整整半个月,崇祯心高气傲的不肯给李自成任何的爵位,至于粮食和银两也不愿意拿出一分。
而李自成则固执的要求崇祯将山西河南全都封赏给自己,自己要做大顺王。而且还要一百万两子,粮草几十万石。
双方整日里争执不休,一时间根本没有一个好结果。
虎豹骑新军忽然之间似乎没有了负担,也没有人管他们。阎应元虽然会训练部队,但是对于徐梁的部队却不会无故插手,只是分配给了他们防区,至于他们做什么,从来不会去管。
幸好徐梁走之下留下了训练计划,不至于让这支虎狼之师没有事情可做。
阎应元要训练自己从京师带来的士兵,日子倒是前所未有的忙碌。
至于他唐通一行人,让他有些好奇,上一次入城之后,他们竟然一直没有任何动作,只是跟自己寒暄了几句,让他分配唐通一片防区,接下来就什么都没有了。
对方越是安静,就越这让他有些担忧。
今日总算是忙完了一天的工作,阎应元换了一身平常的衣服,很随便的围着城池逛游。
如今这居庸关里除了脚夫之外,根本没有一个多余的百姓。
从废弃的酒肆里拿了些酒水,就坐在酒楼上自斟自饮起来。
不同于眼下京师那些达官贵人的自信心满满,阎应元对于未来是非常担忧的。他掌控居庸关也有一段时间了。
他清楚的了解居庸关此时的战力。
眼下的居庸关根本不再具备防备李自成数十万大军的能力,或者说徐梁已经将这座城池的战争能力完全透支了。
这也是为什么徐梁无论如何都要将百姓弄走的原因。
因为只要再打仗,这些百姓绝对是最悲惨的殉葬品。
他很好奇,徐梁是如何说服李自成,让他退兵十五里的,也非常好奇,李自成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进军的迹象。
当初得到了徐梁和宋义朝的举荐,阎应元以为自己展现才华的机会来了。结果真定府没有自己表现的机会。到了京师依然没有自己表现的机会。
徐梁就像是太阳一般,他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绽放光芒。
而自己则会被他耀眼的光芒无情的掩盖住。
这让阎应元非常的痛苦,作为心怀雄心大志,希望早日马上封侯的男人来说,籍籍无名是对自己最大的侮辱。
对于大明,阎应元只佩服两个人,一个是徐梁,一个便是宋义朝。宋义朝救过自己的命,而且一直替自己赡养母亲。
而徐梁则是在芸芸众生中发掘了自己的本领,让他能够有几天的机遇,在这里镇守居庸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