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晚明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渤海郡公

    但是这不代表阎应元愿意一只这样下去,他需要机遇来表现自己。但是他又担心这一仗打下去,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守住。

    这种矛盾的心里,让他一直长吁短叹,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喝了一坛子酒。

    对面忽然坐下一个人,这个人安静的看着阎应元。

    阎应元沉浸在自己的矛盾之中,根本没有注意到眼前有人看着自己。

    “阎大人,您的心情似乎不怎么样”对面的人等了许久,终于忍不住了,笑着说道。

    阎应元这才回过神来,用浑浊的目光看了他一眼。

    “你终于还是来了”

    话音落下,阎应元的目光变得凌厉而充满气势。

    他就知道,唐王殿下的人莫名其妙的来居庸关定然有所图谋,只是没有想到他可以隐忍那么久才来见自己。

    “有些事情如果太着急了,会让别人怀疑。不知道阎大人可否赏脸,换个地方,跟在下聊聊。”中年书生微微一笑说道。

    “藩王结交带兵的武将,似乎违反祖制吧。唐王殿下莫非忘记了陛下对他的处罚了吗”阎应元冷冷的说道。

    “过去的事情还提他做什么况且唐王殿下违反了祖制,他的日子不照样过得好好的吗阎大人,莫非你想拒绝唐王殿下的善意吗”中年书生脸上的笑容慢慢褪去,换做一副冰冷的模样。

    阎应元的手紧紧的攥着酒杯,犹豫了许久,最后终于低下头,轻声说道:“走吧。”

    王致和周身压力顷刻间散去,刚才阎应元攥着酒杯的时候,他敏锐的感觉到了沉重的杀气,那个时候,王致和终于意识到眼前这个男人的恐怖。

    不过阎应元也有自己的缺点,那就是他渴望什么。

    人只要有**,就会做错事。




第二百四十八章 图穷匕见
    第二百四十八章图穷匕见

    王致和的尴尬一闪而逝,笑吟吟的说道:“很好,阎大人是个聪明。这居庸关虽然不大,但是却有不少徐梁的探子,咱们还真的换个地方。听说阎大人好酒,换个地方喝两杯。”

    看着对面这个男人虚伪的笑意,阎应元沉默下来。

    他不知道唐王为什么要联系自己,但是他知道唐王对自己,以及自己手上的兵马,定然有所企图。

    两个人换个了地方,一张桌,摆满了酒水和肉食,看来对方料定自己回来。阎应元暗暗心,这个读书人不是简单的人物。

    自己千万不能在这里栽跟头,以免辜负了陛下对自己的期望。

    王致和风轻云淡的摆摆手,笑着说道:“阎大人,你应该经历过真定府大战吧。

    “见过。但是仗是徐梁打的。”

    “徐梁将军确实有几分本事,但是若是说全都是他的功劳,谁都不会相信。您是懂兵的,以您的观点来说,若是死守,真定府可以撑多久”

    “李过损伤了不少精锐,就算是再次席卷而来,以方以智的本事,防守半个月还是没问题的。”

    “可是他为什么一夜之间被攻破了呢”

    “为什么”阎应元蓦然一震,真定府的京南大营一夜之间全军覆灭,在天下人看来,这根本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那不是简单的朝廷兵马,那是在白眉的白家军基础上训练出来的一支精兵强将,这一支队伍当年是上过抗日援朝战场的精锐。

    这么一支强军,竟然一夜之间全军覆灭,任谁都没有办法接受。

    徐梁与自己见面的时候,身上还穿着孝服。

    两个人交谈了许久,徐梁眼里含着眼泪,他认定必然是朝廷出了问题。

    此次徐梁去京师,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揪出出卖真定府的真凶。

    “有人勾结了李过。”

    王致和轻飘飘的说出了答案。

    阎应元瞪大眼睛瞪着王致和,他意识到,一个惊天的秘密将在自己的眼前展开。

    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中年书生,他可是唐王殿下的人,他肯定掌握着一般人触碰不到的情报。

    “你不用震惊,的确是朝廷重臣出卖了真定府,才导致了真定府全军覆灭。但是你恐怕想不到,出卖方以智的究竟是谁”王致和淡然的说道。

    阎应元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不想因为自己知道答案,而彻底失去了控制。

    “是东林党。”当王致和说完这句话的时候,阎应元一拳砸碎了面前的桌子。满脸的不敢相信的看着王致和。

    “是否觉得没有办法接受”

    阎应元的反应完全在王致和的预料之中,他神色平静的看着阎应元。

    他知道,阎应元跟东林党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阎应元是一个心思纯净,精忠爱国之人。

    不然他这些年,日子也不会过得那么辛苦了。

    “不会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阎应元难以接受的说道。

    “为什么”王致和冷笑说道:“当然是为了阻止陛下南下。他们担心陛下的势力延展到了江南。收取赋税。所以他们必须阻断陛下南下之路。”

    “那可是数万英灵的性命啊。”阎应元颓然的坐下,“为了阻止陛下南下,他们竟然可以让一座城池的军民去送死。他们无耻!”

    “数万英灵的性命算什么”王致和冷笑着说道:“在冰冷的东林党看来,这天下的百姓的死活他们都不在乎。他们更在乎,他们的手工作坊可以争取多少银子,他们更在乎他们的海上贸易可以为他们收获多少家当。只要陛下不南下,他们就可以继续在江南为所欲为,没有人收他们的赋税,没有人能管到他们。不过他们忘记了,陛下是一个多么英明的人,所以他们输了,输得一败涂地。”

    阎应元低声怒吼道:“他们既然如此无耻,为什么不将他们的罪名昭告天下”

    “阎大人,你太天真了。”王致和摇摇头笑道:“那些人是谁是东林党啊!一个抗捐赋税的事迹,他们都能写出《五人墓碑记》来歌功颂德,更不要说这一次了。他们不会承认,他们只会用他们的文章去诋毁,去洗白自己,抹黑别人。”

    “这……”阎应元无话可说。对于东林党的所作所为,他是有所耳闻的。王致和说的没错,这种颠倒黑白的事情,东林党做的非常得心应手。

    沉吟了许久,阎应元终于想通了王致和的来意,“你们说吧,让我做些什么”

    王致和笑吟吟的说道:“消灭虎豹骑……”

    “不可能!”

    不待王致和把话说完,阎应元忽然站起身来,眉毛倒竖,一拳砸在柱子上,震得屋子嗡嗡作响。

    “虎豹骑都是国家的忠义之士,为什么要对他们下手!你们到底想干什么”

    “徐梁是东林党的爪牙,不对虎豹骑动手,就没有机会真正的处置东林党。”王致和冷冷的说道:“徐梁和他手下的部队只要存在一天,你就不会有出头之日。而且,你不必对所有的虎豹骑动手,只需让他们交出那几个将领就行。”

    阎应元喘着粗气看着对方,突然转身,向外走去。

    唐通从不远的藏身之处走了出来,手摸向腰间的刀柄,王致和却是摇了摇头,任由着阎应元向外走去。

    “王大人!”唐通看着阎应元的背影消失在门口,急声道:“如果任由他离去,虎豹骑得到了消息,只怕就是一场大乱啊。不能放他走啊!”

    王致和嘿嘿笑着,“唐大人,来坐下来,陪我好好喝一杯。”

    看着老神在在的王致和,唐通心乱如麻,勉强坐下来,却是如坐针毡,那里坐得住,这件事,可关系到他以后的荣华富贵,身家性命,一个处理不好,自己就要完蛋了。

    “来,喝酒。”王致和举起了酒杯,冲着唐通举杯示意。“你不要着急,有些事情,他自己会想明白的。你拦着他也没有用。”

    酒到喉中,却是淡然无味,唐通细细地咀嚼着王致和的话,却又不知道该作何理解。

    当王致和举起第二杯酒的时候。

    紧闭着的门喀嚓一声被推开了,阎应元的身影出现在门边。

    王致和冲着大门处举起了酒杯,“阎大人,我就知道您会回来的,进来喝一杯吧。”

    阎应元喉咙里咕咕的响着,脚下似乎有着千斤重,但却终于还是抬了起来,走到了屋内,坐到了椅子上,举起了酒杯,咕的一声,一仰脖子,将杯中酒喝得涓滴不剩,咚的一声,将酒杯重重地搁在桌子上。

    “我可以帮你们,但是虎豹骑的士兵都是义士,他们不能受到任何的伤害。”



第二百四十九章 吃酒
    第二百四十九章吃酒

    从王致和那里离开,走了百十来步,遇到个不愿意离乡的老人,老人手里拿着军队送来的饼子啃得正开心,看到出现在自己身后的影子,有些疑惑的回头,看了阎应元一眼。

    “大人。”

    老人家年纪大了,想要起身,有些困难。

    阎应元赶紧按住了老人的肩膀。

    “大人,您如此焦急,莫非是又要打仗了吗老儿虽然年纪大了,烧个水,做个饭还是可以的。”

    老人家很认真的看着阎应元说道。

    阎应元意识到自己此时的状态有些焦急,以至于连一个老者都能看出来,这种状态如何去做接下来的事情呢

    聊起长袍,阎应元一屁股坐在老者身边。

    笑着问道:“老人家,咱聊聊”

    老人家兴许年纪大了,好久没人跟自己聊天了,有些兴奋的转过身来,但是看见阎应元那张坚毅的面庞,又有些局促说道:“老儿很少跟您这样的大人物聊天的。”

    阎应元眼前一亮,笑着说道:“很少还是有啊。不知道上一次是谁跟您这样促膝长谈啊”

    老者笑得有些骄傲的说道:“是靖国侯。靖国侯说老儿扔下去的石头砸死了三个闯贼,是大英雄,来给您看看宝贝。”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木板,木板上写着一行字。

    “您认识上面的字吗”

    阎应元看着上面龙飞凤舞的字迹说道。

    “上面写的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老人家自豪的说道。

    阎应元微微摇了摇头,终究没有告诉老人真相。

    因为当他的眼睛落在木板上,上面写的是,“老者年迈,请留一命。”

    “老人家,你见过靖国侯,你说他是什么样的人呢”阎应元问道。

    老人家枯黄干涩的眼睛中泛起一道流光,老人家激动的手舞足蹈,“靖国侯是个好后生,别看他打仗的时候挺威风的,累了也跟老儿一样,往城头上一躺,呼呼大睡。杀了贼人,他不会兴奋的叫,但是兄弟们死了,他却会一个人偷偷的流泪。真的是个好后生。这居庸关多少年风风雨雨,经历了那么多守将,为了将士们落泪的他还是第一个。”

    “既然他是好人,您为什么不跟他的部队走呢我听说那些百姓都去过好日子了。”

    “年轻的该走,我这把老骨头就不行喽。我这身子骨走了,就回不来了。客死异乡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呦。连祖宗都见不到,是多么难过的事情的啊。”老者摇摇头。

    说了没有几句话,阎应元见到老人家有些疲倦了。

    说了句告别的话,离开了老人家。

    无意识的在街道上游荡,竟然不知不觉间走到了虎豹骑的驻地,看到了熟悉的军营。

    扎的最为 肆无忌惮的帐篷定然是大眼儿的。

    怔怔的看着帐帘,上面的帘子紧紧的闭着,但是却能闻到里面时时传来的饭菜的香味。

    示意亲卫禁声,他撩开了帐帘。

    邵一峰手里抱着一把短剑正负气的说道:“你们这些家伙凭什么不让我喝酒”

    忽然帘子被掀开,有些吃惊的看着阎应元说道:“大人,您怎么来了”

    “我不能来么”阎应元上下打量着眼前的少年郎,“果然石块难得的美玉。靖国侯好命道。”

    “当然,我这天资,就连老大都市场称赞的。告诉您,用不了多久,我就能把这些不给我喝酒的混账家伙全都胖揍一顿。”邵一峰笑着,示意阎应元入内,“您来也不提前说一声,我们也好准备一下。”

    “呵呵,若是提前说了,可就看不到真实的配军营了。”阎应元大步走进来,“黄韬,大眼儿呢”

    “跟白豆腐在里面研究做饭呢。别看大眼儿那家伙不着调,那可是当年京师最好酒楼的厨子。”黄韬说道。

    “大好的汉子怎么喜欢庖厨的活儿莫非是被娘们伤过”阎应元道。

    本来是开玩笑的一句话,却不想黄韬竟然严肃的摇摇头说道:“大人,这话可不敢当着大眼儿的面说,不然这家伙会气的自杀的。”

    阎应元一怔,“正好今天有机会,跟我说说你们几个家伙的来历,我一直好奇,徐梁从哪里寻来的你们这班凶神。”

    黄韬笑着说道:“过去的事情提他做什么”

    “失言了!不管过去发生了什么,但是你们都是忠心为国的义士。”阎应元赶紧说道。

    黄韬弄了弄下巴,“嗨,什么义士不义士的。咱就知道老大愿意把咱当人看,士为知己者死,咱愿意为老大抛头颅洒热血。”

    正聊着,阎应元听见动静,大眼儿胸前围着围巾,搓着手从后面走了出来,嘴里还嚼着一块猪腿儿。

    “呦,阎大人,您老人家可真有口福。”

    “官儿越大,鼻子越好使,大眼儿叔,你忘了老大能闻着味,把耗子洞给扒了”邵一峰笑着,“不过今天阎大人明显喝了不少酒了,又跑来蹭吃蹭喝,就有些过分了。”

    “你子鼻子也不孬。”阎应元丝毫没有架子给了家伙的脑袋一巴掌。

    、

    白豆腐依然沉默寡言,阎应元感觉的到,这个年轻的军人,对自己似乎充斥着一丝敌意。
1...120121122123124...4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