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渤海郡公
京师中本来都认为,大明没有希望的人们,心中又隐隐约约的有了盼头,王师还在振作,大明未必会亡。
在经历过了最初的不适之后,城内的人对于京兵的好感开始成倍地向上升着,至少,现在的治安比以前要好上了太多。
以前这些京兵本来就是麻烦制造者,但现在,他们成了秩序的维护者,街头的闲汉地痞在被这些京兵收拾过几回之后,看到他们的身影,听到他们的口号声,便立即远远的消失。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京师的百姓对于新上任的京兵总兵还是有高度的认同感的。前一任总兵就是一个混帐,但新一任的总兵,看来还是一个能为民做事的好官呐!
虽然这位总兵的官架子看起来要大上了许多,像他的府第之外,便有为数众多的京兵在警戒着,不明真相的人稍一靠近,便会受到严厉的警告,行动再有所迟缓,立即便是鞭子刀鞘狂风骤雨搬的对上你。
新入住的总兵府,在府外值勤的士兵似乎更多了一些,这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让不少本来要经过这里回家的人,也情愿多绕一点道也不准备从这里经过,必竟在一群兵大哥虎视眈眈之下走过去,对于这些老百姓们来说,还是需要一点勇气的。
要知道,在不久之前,这些家伙可还是京师中的一霸。守城虽然没有多大的本事,但是欺负老百姓却是一绝。当时百姓们都将这些兵恨透了。
入夜之后,热风反而更大了一些,吹在大树的叶梢之上,发出一阵啪啪哗哗的声响,府邸大门之上的数盏灯笼被吹得摇摇晃晃,致使光线都弱了许多。
一名年轻的军官扶着腰刀,带着一队士兵,从远处一路整齐的行来。军靴踩在青石板上,发出嗵嗵的声响。
北平京兵原本的军官在阎应元上任之后,被一刀切,统统被调任,这些家伙们大都是前来本来就是被逼着来的,不让他们卖命了,他们高兴都来不及,自然不可能有意见。
眼下形式骤变,原本安全的地方,现在可就成了凶煞之地,特别是眼下京师被围,城外有李自成的百万大军,仅仅是看一眼,便能将不少人的胆子都吓破,其实不要阎应元开赶,他们自己也在积极地谋求离开的办法。
现在的军官都是在阎应元上任之后,残酷的第一期训练之中脱颖而出的,居庸关虽然败了,但是有一批军官跟着阎应元逃了回来。
如果不是他们的配合,阎应元也不可能轻易的杀回京师。
眼前这位便是其中的一位,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一跃登天,直接由普通大兵晋升成了游击。
自然,他也对阎应元感恩戴德,视阎应元为自己的大恩人。受命巡逻保护总兵大人的府第,在他看来,更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和信任。
昂首挺胸,保持着严整军容的他,看到府门前的士兵有些懈怠,有几个甚至靠在了大门上,一双浓眉登时竖了起来。手摸到了腰上的另一件武器之上,那是一根马鞭,在训练的时候,这根鞭子是士兵们最为痛恨的东西,因他随时随地有可能落到他们的头上。
鞭子举起,却没有落下。
黑暗中,月光下,传来了不重但却极清晰的脚步声。年轻的军官,虽然背对着长街,但却从对面士兵的脸上看到了错愕之极的表情,那不是下级对上锋的惧怕。
他霍地转过身来,脸上也出现了与他的士兵们一样的表情。三个人,成品字形正在向着大门走近,而他带来的那一队士兵,本来是站在那三个人现在的位置上的,但现在,都倒在了地上。
无声无息,没有一点点反应,眼睛惊恐的望着。
年轻军官心下大骇,手中的鞭子脱手掉在地上,手迅即无比的按上刀柄,想要抽刀,能被阎应元看重的人,自然不是泛泛之辈。手按上刀柄的同时,他张嘴欲呼,凭着最本能的反应,他迅速地明白,眼前的来人,绝对不是他能够抗衡的。
右手按在了雁翎刀上,但是却感觉仿佛有一座大山压在自己身上,他的浑身都在颤抖,他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却不能将佩刀抽出鞘一分一毫,他觉得自己用尽了全身力气在呼喊,但却发现自己听不到一丝的声音,似乎有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他完全地封闭在其中。
三个人,他看清了他们的面容。两个他不认识,但其中一个,他却怎么也不会忘记那人的面容。
在那一个流血的长夜,这个男人举着他的长枪,领着一千多地狱来的魔鬼,排着整齐的军阵,将经营的兵马打的落花流水,谁都以为胜券在握,最终却有那么多的袍泽倒在此人的枪下,死不瞑目。
那是大眼儿。就连唐王殿下都非常忌惮的人物。那个在幸存下来的京兵口中犹如地狱之中逃出来的恶魔。
汗水从头上,身上渗出来,虽然天气很凉爽,但这瞬间,他仍然被冷汗浸透。大眼儿这样的恶魔都只能跟在那人的身后,那走在最前面的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凶神恶煞
三个浑身都是煞气的人,从他身边旁若无人的走过。年轻的游击,甚至看到那个年轻的领头人朝着他微微的笑了笑。
接着便感觉一股劲力冲入自己的身体,然后他无助的看了众人一眼,在他倒下的那一刹那,他看到,其他的士兵全都无声无息的倒在地上。
“仇人终究还是来了。”他在心里想着。
偌大的总兵府之中,阎应元愁眉不展,手里捧着一本孙子兵法,寻找着出路,丝毫不知道危险正在临近。
第三百一十七章 无耻的要挟
第三百一十七章无耻的要挟
对于方晴这个心死之人来说,未来如何,她全然不在乎。
父亲已经死了,大明如日落西山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兄长四处奔走,尽着属于读书人的最后一份坚持。
她依稀记得兄长与自己相见时候的那份无助。
大明愿意为国家未来着想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所以她的心也死了。父亲去世后,对于未来她完全看不到希望。
所以当阎应元将她带到他这里来的时候,她没有任何的挣扎,在阎应元这里,总比那些色眯眯的看着自己的锦衣卫哪里要强许多。
当得知徐梁入狱的时候,方晴不是没有想过营救,但是她自己也进入了诏狱,就没有办法了。
后来听说,徐梁在刑场被救,方晴心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阎应元大概是想用自己要挟徐梁吧。
徐梁没有死,现在自己就成了他的护身符。想想就可笑,作为东厂的大档头,在关键时刻,起码有十几种办法要了自己的性命,关键时刻我会成为你要挟徐梁的筹码吗
自己之所以坚持着没有死,只是因为心里一直存着徐梁的影子,无论如何也挥之不去。
徐梁啊,毕竟是自己第一个动心的男人。
阎应元一点儿也不像是个豪气的大丈夫,这个面积算不上大的总兵府里,不仅埋伏了大量的弓箭手,还有数不尽的机关。
不过阎应元的这些手段,让方晴着实有些看不起。因为都是统兵的将领,阎应元的布置,却基本上是从徐梁那里偷师来的。
自己一个比徐梁年长那么久的武人,最后却要靠偷师人家的本事来保全自己的性命,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而他布置这些东西,对付旁人或者有效,但如果真是配军营的人来复仇,这些手段,只不过是贻笑大方而已。
或许,对于弱不禁风的兄长有些效果吧。
方晴突然想起来,在徐梁这个高手如云的团队里,兄长是个极其特殊的存在。
他弱不禁风,却在关键时刻纵横捭阖,替徐梁解决了许多困难。
他游走在豪门贵族之间,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却也展现自己的本事,
想了一会儿子,突然又笑了起来,自己可真是咸吃萝卜操淡心,兄长是什么样的人,作为徐梁的谋主,不来则已,来自然会做好万全的准备,更何况兄长在徐梁身边呆了那么久,早就学会了一肚子的坏水,岂会在这里吃亏
屋里正在上演极其温情的一幕。
屋里传来的声音却让方晴有些惆怅,都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看来也没有说错啊。
阎应元一身便服,正端着碗,一汤匙一汤匙地喂着自己的年迈的老母亲,老人半躺在床上,满脸都是幸福的光芒。
被从江阴那个地方接到这里之后,他们才发现,原来儿子已经有大出息了,不但在城里拥有如此大的豪宅,而且进出都是前呼后拥,这宅子里,主人只有他们三个,但保护他们的士兵至少有上百。
儿子虽然很是忙碌,很少在家里呆着,但是能够偶尔见儿子一面,听着儿子说话的声音,她便觉得极大的满足了。
老头子以前在地里掘食儿,很是辛苦,年纪大了留下了不少病根,到了这里之后,每日里好吃好喝,不仅皱纹少了,人也胖了许多。
如果说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话,那就是儿子还是孤身一人,没有找媳妇,更没有给他们生下一个一男半女让他们抱抱孙子。
没有了白天里的凶神恶煞,也没有了那满身的戾气,此刻的阎应元,在两位老人的面前,只是一个孝顺的儿子。
微笑着听着老人絮叨,埋怨,没有丝毫的不耐烦,一匙一匙喂完母亲,便轻轻的按着父亲的肩膀。父亲年纪大了,血脉不通畅,所以脸色不怎么好。
刚刚按了两下,听着外面的动静,阎应元的手却僵在了那里。
屋外,方晴也霍地转头,看着院的门口。虽然被牢牢的控制着,但敏锐的感觉却还在。
示意父亲先休息一会儿,阎应元走到屋角,从那里拿起了长枪,走到门边,回头看了一眼床上的母亲,她正担心地看着阎应元,他冲着母亲笑了笑,走了出去,顺手掩上了房门。
他站在了方晴的身旁,手里攥着枪头,枪尖正正的对准了方晴的后心,只要稍一发力,铁刀便能透胸而入。
李自成兵围京师,连个鸟都飞不进来,但是对方依然冒死而来,定然是存了必杀自己的决心,这让他心里有些发紧。
他已经听说了那日徐梁的奇遇,在加上一个大眼儿,他没有必胜的信心。
但他现在有方晴在手。打不赢徐梁,但却有能耐在对方动手之前杀了方晴,这就是他的凭仗。
配军营的人平时看起来剑拔弩张,随时都会大打出手,但真正到了生死关头,却都是一个个能为袍泽抛头颅洒热血的。
阎应元非常不喜欢现在的状态,自己一个堂堂的男子汉大丈夫,现在却不得不靠一个女人要挟别人来活命。
但是此时却没有一个更好的办法了,他只能这样去做。
他了解徐梁,他知道徐梁是一个讲感情的人,所以此时的他,所以很讨厌自己,却有恃无恐。
方晴没有理会后心里的枪头,她看着院门,脸上出现了焦虑的神色,他知道这院里的布置,他就更担心前来的徐梁。
院门在无数人的注视之下,被震碎成一堆粉末。
那杆枪到底有多强谁都不知道。他们只是听到了枪头在门上轻轻一点的声音。
大门就如同积雪遇到阳光一般,就此瓦解。
看到这一幕,方晴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是谁
方晴被关在诏狱太久了,她自然不可能知道徐梁的变化。
与方晴同时倒吸一口凉气的还有阎应元,他终于知道,自己当初手把手倾囊相授的兄弟,如今的水平到底有多高了。。
当初,徐梁的武艺对于自己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但是如今,想到自己即将面对愤怒的徐梁的时候,他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了起来。
院门融了,一个戴着斗笠的白衣人,缓缓地走了进来。在他的身后,是大眼儿和方书琦。
方书琦仍然像以前那般,看什么都是云淡风清,常猫一进来,两只眼睛就没有离开过阎应元,那双眼睛,在喷火。
但他们只是站在哪里,并没有作声,只有前面的那个黑衣人,一步又一步地向着阎应元走来。
“站住,再往前一步,我就杀了方晴!”阎应元感到呼吸有些艰难起来,手腕略紧,枪尖微微突入方晴的脊背,厉声吼道。
第三百一十八章 罪
第三百一十八章罪
闻声,一袭白衣的徐梁止住了脚步,眉头蹙起,有些反感的看着眼前的人。
手慢慢的抬起,指着阎应元。
阎应元手里的枪尖又前进了些许,枪尖戳破了方晴的衣衫,刺透了她白皙的后背,鲜血滴滴的落在地上。
在月光下,猩红的鲜血,将闷热的天气带来了几分阴冷。
京师的天气有些反常,鲜血落地的那一刹那,天空中泛起了一股阴云,遮住了月亮。
“你这样对你的兄弟,再这样对你兄弟的女人吗”
徐梁的手指着阎应元,阎应元的手不住的颤抖,最后阎应元手里的枪尖啪嗒一声落在地上。
若是徐梁不分青红皂白的与自己反怒,阎应元或许会挣扎一番。
可是当他看到一张失望的脸的时候,他再也坚持不下去了,手捂着脸,身体忍不住抽搐。
此时,无声,胜有声。
阎应元本以为自己可以硬下心肝去面对的,可是当他看到徐梁的时候,发现心肝无论如何也硬不起来了。
方晴也呆了,那一张面孔,无数次出现在自己的梦里。每一次梦里他出现的时候,都是自己香消玉殒的时候。
粉目垂泪,相见无言。
方晴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后的阎应元,忘记了自己是别人的挡箭牌,她用袖子挡住自己的脸,“你果然会来的。第一次见你,我就知道。”
清风一荡,方晴便会一张无形的手拦住徐梁怀中,徐梁温柔的簇拥着方晴,“问世间情为何物,让时间痴情儿女,为其心甘情愿受苦。”
方晴泪眼滂沱,泣不成声,这一瞬间,所有的酸楚,她都忘记了。
大眼儿走了过来,看到这一幕,想起了自己已经死去的喜妹,不由恨从中来。
手里的长枪入闪电入渊,一枪刺入了阎应元的下腹。
“阎应元,老大待你如何举荐你入朝廷,让你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怕你守不住居庸关,将虎豹骑托付给你。虎豹骑真的需要你吗是怕你守不住城,给你缓解压力啊!可是你呢将兄弟陷入了何等陷阱!你是个忘恩负义的畜生!算你有点儿良心,不躲不闪,让爷爷杀了你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