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渤海郡公
“不了,自成祖以来,大明的君主总有死于社稷的觉悟。你现在是太子,你可以走,朕也可以。朕现在说句话,你一定要记清楚,若是有朝一日,南京也保不住,你就算是跳崖,跳海,也不能投降于敌人,这是我朱家,是我们汉人的骨气,你明白吗”
第三百二十三章 君子死社稷
第三百二十三章君子死社稷
“皇姐,父皇唤你进去。”朱慈烺出了乾清宫,看了一眼相伴而来的二位姐姐说道。
“父皇还好吗”朱微婥担心的问道。
“进去便知。我还有些事情要处理。你们见过父皇,去见见母后,这个时候,她需要你们。”朱慈烺离开乾清宫,并没有返回东宫,而是去了内阁的值房。
一队队黑衣配军营将士不知道何时已经潜入此时,皆配备最先进的火铳,安静的坐在地上休息。
一个家伙正趴在内阁首辅的位置,安静的读者一本《资治通鉴》
太子轻轻的关上了门,却摸了一手灰,这本来是阁臣们处理朝政的地方,这如今已经堆满了灰烬。
朱慈烺眼中含泪,这个算不上宽敞的屋子,可是见证了大明最辉煌的二百多年的地方,如今帝国危在旦夕,愿意为他殉国的人又有几个呢
“砚台,你速速去唤徐梁将来前来。”
朱慈烺对坐在值房里竟然能安然无恙读书的砚台说道。
“臣遵命。”砚台点点头,示意配军营的精卒护卫太子殿下的安全,自己则悄悄的退了出去。
凌晨时分,决战开始。
说是决战,倒不如说是一面倒的压制。
襄城伯李国桢领着京城的兵马在城头死撑,却没有任何效果,不消片刻,陈演等士大夫便率领不少家丁和贪生怕死的士兵打开了正阳门。
李自成坐在御马之上,哈哈大笑,在他看来,宋献策和李岩虽然深思多谋,但是却书生气太浓了,这大顺夺取天下如此容易,岂不是天命所归,这些鞑子对于朕来说,定然也都是土鸡瓦狗吗
“快,打开城门,欢迎陛下入城!”陈演吩咐家奴打起欢迎李自成的大旗。
京师的百姓在这京师世代居住多少年了,自然知道章程,一面面迎风招展的大顺龙旗早就准备好了,高高悬挂在自己的门口,以免遭受士兵的屠戮。
“陛下,军师不是建议您走西北门吗”李双喜等人劝告说道。
李自成洋洋得意的说道:“从今以后这天下便是朕的了,朕的意志便是天的意志,朕的想法,便是天命,走哪里还有什么讲究朕直接住到乾清宫又有何妨随朕入城”
“杀!”
早早候在西北门的李岩和宋献策等人自然不知道崇祯一兴奋,便已经从正门如了京师。
随着李自成入城,京师之后一时间喊杀震天,所有的百姓都乱成了一团。
乾清宫,崇祯得到消息之后,却是一脸的平静。
悄无声息的拿起手底下拿了一晚上的龙泉剑,起身便走。
“陛下准备去哪里”老奴才王承恩一身铠甲,护卫在崇祯身旁,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若是崇祯准备壮烈而死,他便与崇祯一起,浴血厮杀一番,再壮烈殉国。
等到新王朝成立之后,少不了给自己高力士一般的名头。
“坤宁宫!”崇祯杀意冷然的说道。
周围的宫人闻言,顿时大惊,知道王朝的寿命从此走上尽头。
王承恩赶紧吩咐一个太监前往坤宁宫,让太后接驾。
吴婉蓉提着宫灯,紧随在崇祯身后。
周后正怀里抱着朱微婥一起落泪,听说崇祯驾到,赶忙院中接驾。
崇祯一路想着,自己今日要将宫中的宫人全部召唤到坤宁宫,吩咐他们自尽,若是又不听话的,便立刻用祖宗之剑将他们全部杀死。
以免他们为闯贼所得,失了尊严。
“国家要灭亡了,你是天下之母,理应一并去死,但是皇儿尚且年幼,少不得人去辅佐,所以你速速去与太子会和。”崇祯思索了一番之后说道。
却不料皇后摇摇头说道:“你我夫妻一体,国难当头我岂能弃你而去,况且我一个妇道人家,身子骨又不好,在突围途中不仅没有任何用处,反而会成为拖累。
太子早慧,臣妾相信他能够继承陛下的意志,中兴大明,又有有微婥她俩扶持,必然能成就大事。”
周后对于死,心里早就有了准备。所以当她看到崇祯提着剑回来的时候,心里便已经明白了。
坤宁宫中的宫女们知道皇后就要自尽,都跪到地上哭了起来。站在殿外的太监们因为宫女们一哭,有的流泪,有的呜咽。
崇祯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你先去坤宁宫自缢吧,给嫔妃们做个榜样,这个时候,画家的体面不得有失。”
“母后!”两位公主抱着周后的大腿,不停的哭泣。
周后抚摸着公主的头发,坚强的说道:“你们都是大明的公主,就算是国家灭亡了,也不能忘记自己的尊严,必要时刻,要懂得以死殉国。母后今日便为你们做出榜样。”
周后毕竟是个女人,在死亡来临的时候,又有与家人分别,忍不住想要嚎啕大哭。
但是想到陛下此刻的内心必然比他更加难过,便压抑着不让自己流出泪来,以免乱了陛下的心智。
崇祯心里也极其悲恸,但是作为君主,在亡国之时,却不知道为何一滴泪都流不出来。
他抚摸着周后的面孔说道:“本想你我一起在坤宁宫**,但是这里毕竟是祖宗处理国务之地,太子终究有朝一日杀回来,朕不想给他添麻烦,便各自寻地方自缢吧。你先走一步,朕还有些事情,随后一步便来。见到祖宗,万事都是我的错,你切莫多言。”
崇祯嘱咐说道。
周后低声,“陛下,能让太子来坤宁宫见我最后一面吗”
崇祯摇摇头说道:“这等关头,你见太子做什么既然你想以死殉国,便不要想着见他了。你们母子见面,必然依依不舍,浪费时间不说,还会乱了他的心智。”
周后听了崇祯的话,知道见太子已然不可能,忍不住呜呜的哭了起来。
她是皇后不假,更是一位母亲。
他在心中忍不住喷出了一句话,“陛下,你若是早日听我的劝谏,何至于落到今日地步。”
崇祯明白她说的是南渡的时候,平静的说道:“我是天子,天子岂能背叛祖宗之地,独自逃命,朕已经想清楚了,就算是没有人阻拦,朕也不会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朕要给后人,树立榜样。大明的皇帝,可以死,但是不能没有尊严!”
第三百二十四章 崇祯殉国(上)
第三百二十四章崇祯殉国(上)
崇祯看着皇后回到坤宁宫自缢,虽然心里不忍,但是却也没有太过。
自缢而死,总比被闯贼欺凌强。
转身对其他嫔妃说道:“你们不该嫁到帝王家的,来人送诸位娘娘上路。”崇祯平静的对几位宫人说道。
当即数名太监端着毒酒走上前去,有性格强硬的,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最终不忘喊一声,“陛下,臣妾在路上等您。”
有不敢死的,被崇祯手持龙泉宝剑活生生的劈死。
死在自己手里,总比死在贼人手里强。
杀完嫔妃之后,崇祯颇为狼狈的坐在玉阶之上,喃喃的说道:“十七年了,大明还是亡了。”
“陛下,大明还没有亡,您要振作啊!”曹化淳穿着一身破旧的兵服走了进来,跪地叩首。
看着一把年纪,白发苍苍的曹化淳,崇祯泪眼婆娑,“你这条老狗,朕有意救你一命,你为何不逃走,反而回来陪朕送死。”
曹化淳微微一笑,一脸满足之意说道:“臣乃是陛下家奴,怎么会自己偷生。今日陛下殉国,老奴愿意陪伴陛下左右。”
崇祯环视左右,在亡国之时,往日里口口声声报国的读书人一个不在,身边抱有必死之志的竟然只有两个老奴,不由的崇祯想起了自己登基之时,大肆收回宦官的权利真的是个太大的错误。
招招手说道:“来,你们这两条老狗,陪朕饮两杯。”
王承恩摇摇头说道:“老奴只是陛下一介家奴,岂敢与陛下同饮。”
崇祯叹息一声说道:“都什么时候了,还讲究这么多做什么黄泉路上作伴,一视同仁,没有便没有主仆了。”
曹化淳以头碰地,“老奴生是陛下的人,死是陛下的鬼,岂能乱了尊卑。”
崇祯执意让二人饮酒,二人没有办法饮了几杯。
吴婉蓉年纪不大,却也是魏淸慧之后侍奉崇祯最为用心的宫女,她此时悄悄的观察着崇祯,他看到崇祯咬破手指,在龙袍的内胆上写着什么,但是却看不见内胆的内容。
王承恩担心饮酒误事,对崇祯说道:“陛下,是否命内臣搬运些物资来,当初居庸关运用的猛火油威力很大,奴才也备了一些,今日便能涌上了。”
崇祯摇摇头,并没有说话,反而看了吴婉蓉一眼。
吴婉蓉轻声问道:“陛下,可有什么事情吩咐。”
带朕去看先帝的遗物吧。崇祯的皇位从自己的木匠兄长那里接过来的烂摊子,对于自己的兄长,自己还是非常埋怨的。
依然是那副充满关爱的画,崇祯拿起画像,一只手拿着白绫,苦笑一声说道:“兄长啊,兄长,谁曾想到,这白绫终究还是让臣弟用上了。”
吴婉蓉忽然惊声道:“陛下,这箱子里有东西。”
崇祯低头看去,果然在白绫之下,有一铁箱子,此时铁箱子已然被打开,是一副地图,还有一封尘封了十几年的信。
崇祯急不可耐的打开了信封,皇兄熟悉的笔记出现在眼前。
“皇弟,当你打开这封信的时候,证明大明帝国真的走到了末日。皇兄明白,皇兄说的话你不会听进去的。你是个要强的人,你是不会依仗宦官统治这个帝国的。其实,兄长也不想用这些奴才。但是兄长没有先祖那般将臣子玩弄于鼓掌之中的大才,只能依靠宦官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皇兄多么希望你永远不要拆开这封信啊,毕竟祖宗传下来的江山,怎么忍心看他毁灭呢
不过,既然走到这一步,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皇兄曾命宫人修建了一条地道,可以直通紫禁城之外,现在你眼前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条拿着地图,从密道逃出去,第二条用这条白绫自尽。”
吴婉蓉在一旁激动的说道:“陛下,先帝真是有远见之人,您速速从地道逃命去吧,奴婢与内臣拼死也会给您拖延时间的。”
崇祯将箱子重新关好,将地图递给了曹化淳说道:“曹大伴,你拿着地图去见太子,与太子一同逃命去吧。”
曹化淳依依不舍的说道:“老奴不会抛弃陛下自己逃生的,陛下机会难得,您赶紧逃命吧。”
崇祯摇摇头说道:“朕早就决定了自尽,是不会逃走的。曹大伴,你速拿着地图走,朕不是让你逃命,朕是让你为大明的江山社稷尽最后一份力。”
曹化淳依然不想走,却被崇祯恶狠狠的踹了两脚,这才赶走了曹化淳。
这个时候,平日里不怎么喝酒的崇祯已经有些酒意上涌。
脑海中不断的浮现那副图像,自己皇冠落地,龙袍不整,披头散发,舌头长途,双眼死不瞑目。
“王承恩,再来一杯。”
王承恩知道崇祯已然下定了决心不走,但是却又要饮酒,急忙说道:“陛下,既然您决定殉国,还是抓紧时间吧。再慢,怕闯贼就要入宫了。”
崇祯脑海里不停的回忆着这十七年治理国家的点点滴滴,实在是疏漏之处甚多,有些不满的说道:“斟酒,斟酒。废话那么多。”
崇祯喝了一口,有些急,呛得不停的咳嗦。吴婉蓉赶紧过来敲打后背。
崇祯一把推开了吴婉蓉,咬破手指,在雕龙柱子上写下一行字。
“文臣个个该杀!”
王承恩见到崇祯写了这么一句话,也有些颇为感慨,都说内臣乱国,这文臣的破坏力比起宦官来说,更强。
但是时间已经不多了,不允许崇祯太多的感慨,王承恩劝到:“陛下,时间不多了。”
崇祯又喝了一杯说道:“不急,不急,时间还够。”
崇祯看了吴婉蓉一眼说道:“吴宫人,记住朕的话,无论如何你也不能死,你要活着,将李贼的下场用写书写给朕,朕在下面要看。”
吴婉蓉跪在地上,泣泪说道:“奴婢遵旨。”
崇祯喝了最后一杯酒,有些晕沉沉的,对王承恩说道:“随朕出宫。”
“陛下,咱们去哪”王承恩看着崇祯往宫外走,一张灰败的脸上重新涌现出了希望。
“去煤山。”
王承恩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但是却也紧紧跟随。
崇祯出了乾清门,转身回头,望向曾经辉煌的宫城,再也忍不住平静,跪在地上,对着宫城三叩首,哭喊着说道:“列祖列宗在上,朱由检不孝,让你们蒙羞了。若是我儿慈烺能够杀回京师,定然为列祖列宗重新修筑宗庙,再造牌位。”
王承恩,吴祥等人这个时候才明白,崇祯根本无心毁掉宫城,这里毕竟是列祖列宗传下来的地方。
第三百二十五章 崇祯殉国(下)
第三百二十五章崇祯殉国(下)
天色大亮,京师彻底失守,闯军并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便攻入了京师。
李岩知道李自成从正阳门入宫,心里有些暗暗的惊喜,陛下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
此时崇祯已经出门玄武门,来到了煤山。
翻身下马,身上的汗被冷风一吹,酒意少了不少。
从山上眺望,源源不断的流贼正在杀入京师。
王承恩心中焦急,劝说道:“陛下,天色已经放亮,时间真的不多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