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渤海郡公
饮水同样如此,周围的水因为被明军下了毒,无法饮用,从远处运水又极其艰难,大军始终都处于半饥渴状态,一些严重缺水的伤兵,已经开始偷偷的给战马放血了,这些东西都在迅速消磨着大军的士气!
现在摆在‘李自成’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继续咬牙强攻,白天的战场上,已经出现居庸关普通百姓在城头上厮杀了,由此可见,明军也同样快油尽灯枯了;要么就立刻撤军,离这个该死的居庸关远远的,最好再也不要来了,否则犹豫不决的这么耗下去,缺粮缺水之下,大军崩溃就在眼前啊!
望着眼前死攻不破的雄关,‘李自成’突然想起一个人,那就是各部大将中年纪最的李岩,这位谨慎的将军一向以智慧闻名,但因为反对盲目进攻居庸关,被一些少壮派大将斥责为胆鬼,同时也被自己所疏远,结果导致此战从开始到现在李岩都不怎么肯说话。
现在回忆起来,真的有些后悔。
“如今明廷政混乱,百姓民不聊生,已显衰落之相,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数百年底蕴犹在,朝廷大臣虽然**,但是皇帝却不昏庸,如果打不下居庸关,我军危矣。
连带着,那日仙人与自己说的话,都历历在目。
可惜,晚了,如今自己已经无路可退,身为顺军的皇帝,李自成绝不能带着失败的阴影灰溜溜的逃回去,否则自己顷刻间便会面对数不尽的反对者联手剿灭。
“明日各部倾巢出动,与明军决一死战!”手握刀柄,‘李自成’决定再赌一把,赌注就是自己的单于宝座,一个失败者是不配坐在上面的,是生是死,就让伟大的昆仑神来决定吧!
还是一样的军阵,还是一样的进攻方式,但徐梁明显感觉得到,顺军人的士气已经衰落了,打仗凭的就是一股子士气,再而衰,三而竭!等到敌人彻底衰竭的时候,就是自己反击的时候,现在就差一个机会,一个可能稍纵即逝的机会!
“杀!”喊杀声依旧震天,但顺军各部大将明显的已经是出工不出力了,这样的血肉磨坊,上去多少都是送死,谁也不想把自己的老本全部拼光,为了督促各部作战,‘李自成’的皇帝大旗已经是一进再进,都快推到居庸关下了,他如今只能用这种方式鼓舞士气,催促那些犹豫不前的士兵们冲上去与明军厮杀,但效果明显不佳!
与顺军恰恰相反,经历过昨天的浴血厮杀,那些死里逃生的大明将士变得格外勇猛,已经经历过生死,也就无惧生死了,在徐梁精妙的指挥下,就是一名普通的百姓都敢拿起锄头和敌人拼命,这种无谓的气势把攻城的顺军压得死死的。
第一百九十章 血战居庸关(九)
第一百九十章血战居庸关(九)
为了最后的胜利,双方都竭尽所能。
徐梁一身山文甲上都插满了箭簇,他是指挥使,敌人的神箭手自然不会放过他。
如果不是因为他的铠甲厚,而且披了三重家,他早就一命归西了。
此时的徐梁非常感谢吴神医的银针,是他给了自己的内息,也正是体内的这股内息,支撑着他可以披着三重铠甲战斗。
也正是这股内息,让他一直没有在城头倒下。
死亡的战士实在是太多了,甚至很多徐梁熟悉的面孔都在这场战斗中永远的倒下。
高燕率领火铳分队因为射杀了不少敌军的军官,被敌人的弓箭手射中,倒在血泊之中奄奄一息。
邵一峰因为砍杀了敌人的一个军官,被十几个如狼似虎的明军围攻,也身受重伤。
徐梁的眼睛看的清清楚楚,他的骨头都露出来了。
“大人,不能在这样耗下去了,我们耗不过他们的。”就连一向是比较冷静的陈半书都忍不住劝谏徐梁,希望换一个办法。
可是就是这么简单粗暴的战斗,哪里有什么办法啊!
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拼命啊。
拼到我们自己都怕我们自己,敌人就不可能战胜我们!
城上的战斗一直在持续,居庸关内几乎所有的力量都动员了,但有一个人却很清闲,那就是冯先奇,从开战到现在他就一直在养精蓄锐,跟他一起的还有整整一千多虎豹骑的士兵,他们是徐梁预留的后备队,也是最后的反击力量,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徐梁宁可自己亲自带队肉搏血战,也没动用他们。
看着兄弟们在上面拼命,自己却躲在后方悠闲的用餐、休息,冯先奇就焦躁万分,能用的人几乎全用上去了,配军营,普通守军,火铳兵,辅兵,最后连百姓们都发给刀枪上去了,一个个悍不畏死的冲上去,然后又变成一具具血淋林的尸体抬了下来……看到这些,身边的士兵已经几次向他请战了,可都被冯先奇压了下去,他知道徐梁这么做肯定有他的目的,所以冯先奇就只能忍,继续忍,就像一张被逐渐拉满的弓一样,等着射出那全力的一箭!
日暮时分,经过一天血战后,李自成大军再次无功而返,撤退的号角一吹响,各部士兵争先恐后的退了下去,他们只想早点回到营地,回到自己的帐篷里,在哪里他们还能得到一点点可怜的温暖,连大将们的皮鞭都无法让他们排出整齐的队列,每个人都垂头丧气的走着,大军就像一盘散沙,就更别提应该有的断后部署了。
“苍天保佑,机会终于来了!”城头之上,早就望眼欲穿的徐梁狠狠的拍击着垛口,任由碎石刺破自己的手掌也毫不在乎,为了这一刻他已经苦熬了三天三夜了,所有的血战,所有的坚持,就是为了这一个机会,一个让战场出现大扭转的机会,“快,叫冯先奇,点兵,随我出击!”
“轰隆一声!”正在缓步后撤的顺军们惊奇的发现,自己苦攻数日的居庸关突然打开了,那扇夺去无数勇士的大门就那么打开了,然后一队身穿火红色战甲的骑兵,犹如地狱中的幽灵般冲杀出来,就在众人的目瞪口呆中,直接杀向中军,那里有一杆皇帝大旗在有气无力的摇摆!
“保护陛下,保护陛下,快,挡住他们,挡住那队骑兵!”李自成大军顿时乱成了一团,有向中军狂奔的,有不知所措乱叫的,还有乱跑一气的,每个人都在大声喊叫,他们终于看出了徐梁的目的,就是趁着大军回营,斗志松懈的一刹那,出奇兵,直接斩首皇帝—李自成!
没想到啊,大将军刘宗敏没想到,各部大将没想到,就连皇帝—李自成同样没有想到,在经历过数天的浴血厮杀后,守城的明军还有这样的勇气和魄力,弄出这样惊天的一举!
数百明军骑兵个个悍不畏死,为首一名虎将更是勇不可当,手中的‘梨花枪’就像死神的镰刀一样,迅速收割着顺军士兵的生命,他们就像一支射来的冷箭,出其不意的逼近到顺军中军,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是撤退的顺军毫无防范所致,还有一点就是,皇帝—‘李自成’为了督战,把自己的中军位置靠的太向前了,几乎是送到了人家的嘴边上,算计他许久的徐梁,又怎么会不狠狠的咬上一口呢!
转瞬之间徐梁等人就杀到了离顺军中军不足百步的位置,那杆皇帝大旗已经清晰可见,而大纛之下就是他们的目标—闯军皇帝――李自成。
“嗷!”一声狂吼,徐梁在马背上人立而起,双脚死死踏住马镫,以方便自己把所有的力气都用到双臂上,手中的梢弓被拉的圆如满月,机会只有一次,必须趁顺军人没围拢过来以前,一箭射杀目标,否则不但前功尽弃,这闯阵的一千将士恐怕也难以回还了!
随着弓弦一声剧震,一支三棱透甲锥如有闪电般直奔大纛旗下的‘李自成’而去,速度是无与伦比的,转瞬就到了眼前,战场上的所有人都把心脏提到了嗓子眼,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这一箭,这不但能决定战场胜败,甚至能决定整个顺军命运的一箭!
箭到近前,‘李自成’似乎也被惊住了,竟然忘记了躲闪,这时一名身边的死士突然扑了上去,意图用自己的身体挡住这一箭。
“啪!”锋利的箭簇正中那名死士的心脏,看到这一幕,所有的顺军人齐齐松了口气,感谢苍天,终于挡住了,而大明将士则发出哀怨的叹息!命运难道真的眷顾贼人了吗
“啪!嗖……”正在大家以为命运已经定格时,奇迹的一幕出现了,强劲的‘三棱透甲锥’竟然刺透了那名死士的身体,继续飞窜向前,直直钉在了李自成的肩窝处,将他从马上撞的跌落下来,身边的顺军亲兵立刻嚎叫着扑了过去,场面乱成一团!
“万岁!李自成死啦!皇帝—李自成死啦!”一箭逆转乾坤,徐梁立刻大喊起来,随即再次搭箭上弦,一支燕尾箭射出,闯军大纛落地!
“轰!皇帝死了!皇帝死了!”
大纛落地,再看到大帐的亲兵们乱成了一团,所有的顺军人都惊恐的大喊起来,精神支柱瞬间崩塌,一个个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往回就跑,什么军令旗号,什么号角指挥,全不管了,跑,只知道跑,一时间李自成大军自相踩踏,死伤无数……
第一百九十一章 身陷重围
第一百九十一章身陷重围
见到李自成中箭受伤,大纛应声落地。
三军将士六魂无主,像是那没有了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
一时间,人踩人,马踩人,根本不用城中的敌军作战,顺军就已经乱了一团糟。
但是不同于别人的慌乱,刘宗敏是前所未有的镇定。
因为昨晚,李自成与自己说了那么一番话。
“陛下深夜来此,可有计谋”
李自成手指敌城,面如止水道:“自乱阵脚,引蛇出洞,斩其七寸,此战必胜。”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若有危险,该当如何”
“彼可取而代之。”
一句简单不能在简单的话,却让刘宗敏想起了许多许多往事。
那时候自己还是李自成的马前卒,当时的义军虽然势大,但是比起朝廷的兵马还差太多。
一次大战中,高迎祥身陷重围,对李自成说道:“吾当率亲军,克敌阵,换三军大胜。”
李自成双目垂泪,“若是一去不回呢”
高迎祥一袭白衣,气势磅礴道:“便一去不回!彼可取而代之。”
一样的危局,一样的决断,这是义军精神的传承。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义军自从起事以来,不论是面对多么沉重的危难,都会迎难而上。作为统帅,身先士卒,做大无畏的牺牲,那更是常有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朝廷一次次将义军打压下去,义军却又能一次次辉煌的原因。
因为主帅不怕死,因为主帅深得军心,这样的军队可能会陷入困境,但是绝对不会灭亡。
本来刘宗敏对于李自成当了皇帝之后,那副高高在上的做派非常不喜欢。这天下还没有打下来呢,你就作威作福,你让兄弟们怎么想你
你这幅样子,就能打下江山来吗
可是当李自成深夜到访,跟自己说出彼可取而代之的时候,刘宗敏的眼泪打湿了眼眶。
陛下还是当初的首领,他只是穿上了一件黄袍子,当兄弟们陷入为难的时候,他还是回拼命的。
刘宗敏身为顺军的军事核心之一,甚至老营都归自己统帅,但是刘宗敏对于自己的本事有多大,他自己再清楚不过了。
若是李自成死了,这顺军很快便会崩溃。
那一夜,看着穿着五团龙袍的李自成,刘宗敏竟然大胆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有我在,天下终究是你的。”
今日的大战,看似徐梁占尽了便宜,但是徐梁的一举一动都在李自成的算计中。
而且那一箭也是实打实的被射中了,此时李自成额头的冷汗也是涔涔的往下流。
他明白,此刻刘宗敏只要稍稍一有二心,自己很可能成为一具尸体。
但是李自成依然想赌一把,因为他相信这么多年来的袍泽情义。从战马上衰落的时候,头盔都掉了,十几个亲兵跳下马来,将李自成从泥土中搀扶起来。
大声说道:“陛下,我们撤军吧。兄弟们乱了。”
李自成却忍着箭伤,将怀里的宝剑拔出来,在战场上怒喝一声说道:“我李自成还没有死,我就在这里,谁敢后退一步。”
一杆新的准备就绪的大纛旗被竖了起来,慌乱的三军瞬间找到了希望。
徐梁是何等的警觉,当他见到李自成军中忽然竖立起一杆大旗的时候,心里顿时明白,自己中计了。
其实也不怪徐梁,实在是李自成兵多将广,他手下的士兵却只有一万人,而且经过连番大战,损失无数,他已经无法支撑下面的战斗了,所以这才兵行险着,寻机出城偷袭。
谁曾想到,自己这边偷袭不成,反而陷入困境之中。
号角声想起,刘宗敏率领老营精骑三千多人,顷刻间截断徐梁的去路。
对于刘宗敏,徐梁心中有属于自己的评价,能够担当闯军大将军,那定然是猛虎一般的人物。
反过来,刘宗敏对于徐梁的评价也非常高,凭借一万人的队伍和城中的百姓,竟然死死的拖住了闯王大军,这位本事,可谓是天下奇才。
两人战马前一次对视,真可谓是将遇良才,棋逢对手。
一番对视之后,刘宗敏仰天大笑,“你子总算是出城了”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九尺多高的汉子领着十几骑精锐的骑兵,如同狂风暴雨一般袭来,尤其是为首那九尺多高的汉子,骑着一匹赛雪飞龙驹,战马浑身洁白如雪,一根杂毛也没有,从头到蹄子,愣是有七尺多高,奔跑之时,带有阵阵嘶鸣咆哮,长尾飘散,就仿佛是一条白龙马。
虎豹骑虽然成立的时间短,但是都是徐梁精挑细选的常年与马匹相伴的勇士,对于战马他们都是非常了解的。
敌将一番亮相,单凭威势,就只有徐梁的五明骥可与与之分庭抗礼。
在看那九尺多高的大将,端在马鞍桥之上,面如黑铁,浓眉虎目,厚重的尊吹仿佛重枣一般,勇猛之气扑面而来。
身上披着一件黑铁战甲,腰横蟒蛇带,马鞍桥上一杆锯齿飞镰大砍刀。
果真是马如龙,人如虎。
虎豹骑被围,士兵本来就有些畏惧,敌将愣是敢十几骑冲阵,士兵们一个个愣是吓得想要四处躲避。
临近阵前,刘宗敏忽然一抖缰绳,战马前蹄高高抬起,仰天嘶鸣不止。
“此人本事不俗!”虎豹骑都是识货的,一眼就看得出刘宗敏的骑术无双,任何战马的配合简直就是天衣无缝。
众人心惊,也格外的后悔,早知道李自成手下的大将是那么强悍的人物,打死他们也不敢出城啊。
与此同时,后面的十余骑也赶到了,都是清一色的西域骏马,马背上也都是些身材魁梧的彪形大汉,刀枪、弓弩,一应俱全!
刘宗敏身边两员虎将,其中一人身高八尺,膀大腰圆,面色发黄,但是神色沉稳,身后背着八杆护背旗,得胜钩上挂着一把开山大刀,刀背上密密麻麻的全都是锯齿。
另外一人不到二十岁的年纪,风华正茂,气质卓然,骑着一匹黄骠马,得胜钩上也挂着一杆长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