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回狂野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烤串

    李梦洁曾想过写信,但怕时间来不及,也曾想过打电话通知诗刊社杨可肯定参加这次的青春诗会。

    但自己是女生,人家问自己是杨可什么人咋回答,为啥杨可不亲自打电话,对方恐怕不相信自己说的。

    于是想出一个办法,拍电报!

    办完后,急忙骑车奔向工厂,必须赶到上班前到厂,因为广播还响着呢。

    还好,没有耽误,关掉广播,坐下休息,才发现香汗淋漓,好像湿透了一般。

    待消汗后,吃了几块饼干,喝了几口汽水,感觉有点力气了,这才下楼,直奔纺织车间。

    找到周芳,把车票和电报收费单一起递过去,道:“周姨,这是杨可出差的车票,我已经电报对方,杨可准时到场,你提醒一下他,千万别耽误了。”

    周芳见到李梦洁也是一愣,因为中午的时候夏彤找过她,告诉她不让两个孩子有来往。

    “这是……”

    “现在票不好买,他昨天托我找熟人买的。周姨,你告诉杨可,这次出差关系到他的未来,是他的一个绝好机会,千万别错过了。”

    本来想说“关系到我们的未来”,但终究没好意思说出口。

    “哦,谢谢你呀,梦洁。”周芳由衷地说道。

    “客气啥,那我走啦,再见周姨。”

    “再见……”周芳拿着火车票望着李梦洁的背影发愣。

    “周姐,啥时候吃你的喜糖啊。”有工人问道。

    “别胡说,人家是副厂长的女儿,我们家杨可不配,他们只是同志关系。”

    “拉倒吧,谁不知道俩人都挎着胳膊进进出出了。”

    “都是瞎传的,我当妈的还不知道自己儿子咋回事啊,以后可千万别说这样的话……”

    ……

    晚上二老下班回来,杨可已经做好饭菜。二老心中烦躁,无心吃饭。

    儿子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如今被停职,哪能不担心。

    昨天因为有人在,二老没有机会与杨可说工作的事情,此刻有了时间,便仔细问了起来。

    杨可当然不能讲是刘婧使坏等事,只是说,这是纺织局重新研究革新方案,自己不是停职,是暂时放假。并且劝二老不用担心。

    聊完工作的事情,周芳直言不讳:“杨可,今天夏医生找过我了,不让你与李梦洁再有来往。我也答应了,李梦洁就是第二个刘婉欣,你跟她接触深了,还是得受伤,明白吗。”

    杨可心中一愣,这是怕我追你女儿,呵呵,你想的倒美,我哪有时间扯这些。

    但也很不舒服,这不明显瞧不起我们杨家吗,真是与刘婉欣的父母一个德行。

    那就走着瞧吧,看谁打谁的脸!

    心中如是想,嘴上却不能如是说,得安慰妈妈才是:“妈,我对她不感兴趣,我们只是同志、好朋友而已。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一直没说话的杨大河抽了一口烟,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杨可:“我看你子是吃一百个豆不嫌腥,男女之间哪有什么好朋友,都是处对象的前奏。你们是同志,这一点已经无法改变,这个什么好朋友就不要做了。”




156, 5更 推荐
    杨可不想惹二老生气,笑呵呵地给杨大河倒了杯茶,道:“就听你们的,只是同志,好吧。”

    一直在西屋学习的杨菊,出来喝水,听见三人的谈话,道:“男女咋就不能成为好朋友啦,爸,你的思想太狭隘。我告诉你,男女之间也可以有纯真的友情的。”

    “你懂得个啥,去学你的习吧。”

    杨菊朝杨可吐了一下舌头,笑嘻嘻地道:“哥,你在爸妈的严格教育下,最好的生活就是当和尚。”

    然后双手合十,故作深沉地说道:“阿弥陀佛,女施主请与僧保持距离。”

    说完,忍不住咯咯地笑了起来,转身进屋。

    “这孩子……”

    周芳掏出火车票和电报收费单,递给杨可,然后把李梦洁的话重复了一遍,再次叮嘱:“以后有啥事别求人家了。”

    “知道了,妈。”

    杨可嘴上敷衍,心中嘟囔:这丫头可真行,连电报都发了,这是逼着我去。

    ……

    其实,杨可要真不想去,李梦洁也是没法子。但杨可转念一想,去一趟也无妨。

    因为这次青春诗会在滨城举办!

    19八4年滨城被批准为沿海开放城市,19八5年被确定为计划单列市,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城市。

    而且滨城号称“东北之窗”、“浪漫之都”。

    诗刊社在滨城举办这届青春诗会,也是紧跟时代步伐,宣传改革中的滨城。

    杨可突然想起,今年是滨城第一届国际时装节,如果有机会也可以去看看的。

    同时,他也想拜访一下港商李炳焱和省服的冯丽,看看童装的那票单子什么时候能落实。

    这次去可谓是一举数得。

    周六早上杨可出门来到街上,便看见了新标语:光荣属于人民教师!

    杨可才反应过来,今天是10号,是教师节。

    说起教师节也有一段发展历程。

    1951年,曾宣布五一劳动节同时也是教师节,但效果却没有教师节的气氛。

    后来,在非常的十年,教师被贬为“臭老九”,社会地位低下,也就没什么教师节了。

    19八5年,国家规定每年的9月10号为教师节。

    其后数年陆续颁布《教育法》《特级教师评选规定》《教师法》《教学成果建立条例》等等。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并且改善了教师的物质待遇。

    杨可骑着自行车,沿途又看见不少庆祝教师节的标语:

    向人民教师致敬!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

    晨曦细雨育桃李,金秋硕果慰园丁!

    杨可来到站起,存好自行车,又坐上了绿皮火车,一路无话,出滨城火车站已经下午三点了。

    杨可直奔省服,一是不放心童装的单子,拜访冯丽确认一下,再一点就是他一直惦记着李炳焱那笔工作服的单子。

    冯丽没想到杨可会来,非常高兴,告诉他原本这周就要签合同的,但还有一家服装厂也制作这款童装,厂子出了点状况,没法接单子,现在正在寻找工厂。

    杨可一听,心中咯噔一下,可别因为这事再耽误我这票单子,心念一转,有了主意,道:“可以给盛京第一服装厂。”

    “这个我做不了主,你得跟李先生说,他对你的建议还是蛮重视的。”

    杨可又询问服装节的事情,得知已经结束,感觉有些遗憾。

    冯丽答应明年举办前邀请杨可。

    杨可表示感谢,然后提议想去拜访李炳焱,怎么也得把童装这票单子搞定不是。

    冯丽笑道:“你是不是有啥想法,先跟姐说说。”

    杨可说对工作服感兴趣。

    冯丽道:“我就知道你子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我们找了几家工厂,但都不是很满意,好在还有时间。你还是安心把童装做完,再考虑下一个单子吧。”

    杨可心中大致算了一下,虽然还在寻找工厂,一旦找到的话,进展就快了,这事儿耽误不得,得想个办法才好。

    于是道:“你领我去见见李先生,先敲定童装的事情。说不定还会来一个惊喜,万一他把工装服的单子给我们厂呢。”

    “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交货期只比童装晚一个月,你们在一个月时间里根本做不出来十万套。”

    杨可两眼放光,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又像是饿了三天,突然看见一碗面条,差点流出哈喇子来。

    冯丽有些吃惊地看着杨可的表情,道:“啥意思,你要吃了我咋地。”

    杨可这才回过神来,开玩笑道:“我要是吃了你,姐夫还不杀了我呀,借我一百个胆也不敢啊,呵呵。”

    冯丽脸一红,道:“别胡说八道,我还没处朋友呢。”

    杨可吐了一下舌头,又开始央求冯丽。

    冯丽被磨的没法子,道:“你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走吧,我陪你撞墙去。”

    来到九州饭店,李炳焱见到杨可也非常高兴,相互问候了一下,杨可首先询问童装什么时候签合同,以及加工的时间等问题。

    李炳焱说的与冯丽一样。

    杨可再次推荐盛京第一服装厂,最后道:“襄平与盛京挨着,一个时车程,童装在那里加工,我还可以去帮着看看,应该能把握好质量这一关。”

    李炳焱想了想,道:“也好,冯姐,回头你联系一下盛京一服,看看他们有没有工时,敲定后,就签合同。”

    杨可敲定童装单子后,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也就不再客气,开门见山:“李先生,你的工作服单子,能不能考虑一下我们厂。”

    李炳焱的意思与冯丽一样,与童装的交期撞上了,而且以服装二厂的能力是吃不下这笔单子的。

    “那给我们一部分也行,这样就与童装接上了,我们厂不再接别的单子,专做你的,咋样。”

    “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可以考虑,前提是童装的产量和质量必须令我满意才行。”

    杨可目的达到,兴高采烈,又聊了一会儿,与李炳焱告辞。

    二人出来后,杨可与冯丽道别:“丽姐,改天我请你吃饭,好好谢谢你。”

    “好啊,我等着。”冯丽微微一笑,然后转身离去。



157, 6更 蒋慧云昏迷不醒
    杨可直奔青春诗会报道地点:中山宾馆。

    中山宾馆距离九州饭店不是很远,在老码头附近,走路大约0分钟就到。一楼大厅有接待的牌子,杨可按照提示来到报名的房间,接待人员非常热情。

    登完记,一名戴着眼镜、五十多岁的男子走过来拿起杨可填的单子看了一眼,伸出手道:“杨可同志,欢迎你参加青春诗会。你的诗很清纯,很有力量;你不仅是参加这届诗会最年轻的诗人,也是唯一一名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好啊好啊,以后可以用你的笔讴歌服装战线的工人们。欢迎,欢迎。”

    “谢谢领导夸奖,我一定会为时代书写赞歌的。”

    当时参加诗会的诗人都会得到本人工作单位的大力支持,所以餐旅费都是由诗人所在单位报销的。

    即便杨可被停职,只要他把邀请函递给宣传科,宣传科立马会给杨可拿费用的。

    因为诗歌本身就是文学的一颗明珠,是高大尚的存在!

    而诗刊社是全国唯一一家中央级刊物,青春诗会号称是诗歌界的黄埔军校!

    能成为著名诗人,不仅仅是工厂的荣耀,也是局里、市里的荣耀,所以各级部门都是大力支持的。

    杨可交上100元的费用,被领到一个二人间。

    房间很干净,杨可并没有休息,而是直接来到前台,要了一个长途。

    “梦洁,我到了,这回你放心了吧。”

    “放心啦,你安心开会哈,让他们瞧瞧,杨可才是最棒的。”

    杨可听得出李梦洁欢快的语调,那是开心的不得了。

    “这几天厂子里有没有革新的新消息,徐枢记回来没”

    “没啥消息,徐枢记也没回来,只是……哎,没什么事,你刚到,洗个澡休息吧,明天再打电话哈。”

    “好的。”

    杨可挂断电话,回味李梦洁的语气,感觉她的情绪从快乐突然直线下降到凝重,而且还迟疑了一下有些蹊跷,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

    该不会是革新又遇见什么难题了吧,这才是他最为关心的事情,于是又要了一个电话,打过去。

    “陈厂长,我是杨可,革新有什么消息吗”

    “杨啊,你在哪里”

    “我在……外面办事,厂子有什么事吗”杨可明显听出陈志的声音不对劲,迟疑了一下,并没有说自己在滨城。

    “哦,我也刚刚回厂,才知道蒋厂长工作的时候昏迷,已经送往医院,我刚要出去,你就来电话了。好了,不多说了,我得去医院。”

    “严重吗”

    “听说很严重,一直昏迷不醒。”陈志说完,便挂断电话。

    很明显,李梦洁知道这件事,怕告诉自己后,令自己分心。

    杨可再次打电话给李梦洁:“蒋厂长到底怎么回事,说!”

    李梦洁感觉到杨可的声音很冷,冷的让人窒息,心中咯噔一下,如实说道:“她好像是心脏病,也有人说是脑出血,具体不清楚。”

    “刚才你咋不告诉我,耽误事你知道不,告诉我在哪家医院,我马上回去。”

    “你疯啦你,不准回来!”

    李梦洁虽然有些害怕杨可的震怒,但对于杨可参加青春诗会这件事,却绝不能妥协的,因为这关系到杨可的社会地位,更关乎着两个人的未来。

    “我必须赶回去,梦洁,你没感觉到我们的革新进展的很顺利吗这都是蒋厂长在背后的大力支持。”

    “可是,你回来也是明天了,你又不是大夫,丝毫不起作用;于事无补不说,还耽误你的正事。杨可,你不要激动,你冷静地想想,好吗,参加青春诗会才是你目前做的唯一正确的事,其他事都不是事。”
1...5657585960...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