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回狂野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烤串

    就在这时,候车室的广播喇叭响起了女播音员的声音,打断了沈小玉的话。

    “南行的旅客请注意,南行的旅客请注意,由通画始发,开往滨城的k次列车就要进站了,请相关人员做好接车准备。”

    女播音员的声音如此反复地在候车室大厅里回响。

    人群涌动,纷纷向售票口涌去




第29章 花衫男
    “东方红”号车头是内燃机车头,用柴油取代了煤,应该是1980年更新的。

    下车的人照比排队上车的人少了许多,杨可望着等候上车的人群,想来大多是去滨城的吧。

    待旅客都上车后,杨可拎着两个大包才上车,站在门口的女列车员扶着沈小玉最后一个上车,车厢的过道站满了人。

    列车员来到第一排,对坐在座位的一人道:“这里是妇幼席,请您让一下。”

    男子见列车员旁边站着孕妇,二话没说,便站起来让座,就这样,沈小玉算是有了座位。

    道了声“谢谢”后,才慢慢坐下。

    杨可抬头一看,行李架上已经放满了行李,只好把两个包裹放在沈小玉的脚旁,好在是第一个座位,前面没有座位,相对宽松一点。

    因为已经半夜,很多人都已经睡着了,所以车窗都没有打开。

    又是夏天,车厢内非常闷热,充满了汗味和烟草味的混和气味,虽然不是很刺鼻。但是杨可刚上来,外面是新鲜空气,所以有些不适应。

    而沈小玉就更不适应了,捂着小嘴,强忍着呕吐。

    杨可左右看了看,想找卖食品饮料的推车,但车厢站满了人,又是午夜,肯定没有推车过来。

    “同志,你们谁有矿泉水”

    旁边站立的人莫名其妙地望着杨可,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杨可马上反应过来,打了一个寒颤,浑身汗毛都立了起来。

    这是1988年,哪有什么矿泉水!

    1989年才有纯净水,好像是“怡宝”牌。

    而像娃哈哈矿泉水则是1992年才诞生。

    农夫山泉就更晚了,1996年才出现在市场上。当时的广告词可以说家喻户晓,杨可重生前还经常看见这句广告词:农夫山泉有点甜!

    所以听见他说话的人才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也许是没听清吧,反正是要水喝,几人都摇头。

    其中一人指着前面的车厢连接处,道:“那里有热水。”

    沈小玉此刻已经不再呕吐,想弯腰去拿脚下的包裹,但肚子实在太大,根本无法弯腰。

    杨可蹲在身子拉开帆布包的拉链,见里面有一个军用水壶,便拿出来,感觉很沉,里面装满了水。

    于是,拧开瓶盖递给沈小玉。

    沈小玉接过水壶,喝了一小口,便不再喝。

    杨可盖上水壶,并没有装进帆布包里,而是斜挎在自己的身上,以备沈小玉再用。

    然后弯腰把帆布包的拉链拉上。

    沈小玉感觉好了一点,便斜靠在椅背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这种绿皮车厢的灯不是很亮,车厢有些昏暗,大多数人都已睡着。杨可手扶着椅背外延,站在过道旁,没有一丝睡意,望着黑乎乎的窗外出神。

    虽然是k字打头的车,号称普快,在当时是比较快的,但对于“过来人”杨可来说,就是老牛拉车。

    除了小站,基本是每个城市都要停车。

    期间,沈小玉醒了两次,让杨可坐,但杨可没有坐。

    大约五点左右,列车开始减速,车厢咣当咣当地慢慢停下来。外面的暗淡灯光说明是一个小站。

    列车员从列车员室出来,有人问道:“同志,这是什么站”

    “洼房甸,要多停一会儿,错车。”

    杨可长出一口气,洼房甸属于滨城市的一个县,下一站是沓氏,然后就是终点站滨城。

    错车就是等对面的车开过来以后,才能继续前行。在当时,错车是经常的事,所以列车经常晚点。

    在杨可听来,这次错车应该是例行性的了,停留时间应该不能短了。

    果然,列车员走到车门前,打开车门,走了下去。

    &nb



第30章 受伤
    花衫男倒地的同时,迅速地从兜中掏出一把弹簧刀,起身扑向蹲坐在地上的沈小玉。

    同时恶狠狠地喊道:“都别过来!”

    杨可怒极,起身已经来不及,只好对准花衫男的屁股踢了一脚。

    也幸亏这一脚,花衫男身子没有站稳,所以抓向沈小玉的手也失去准头。

    花衫男见打自己脸的人竟然是身穿军装魁梧军人,已经跨步冲过来,登时惊恐。再看沈小玉也在向杨可这边移动。

    身子依旧半蹲,扭过身子,挥舞着弹簧刀,扑向沈小玉。

    很显然,花衫男是想抓住沈小玉做为人质,否则他难以逃出车厢。

    此刻的杨可也成半蹲状态,来不及起身,千钧一发之际,大喝一声:“快躲!”合身扑向花衫男。

    杨可见弹簧刀刺向沈小玉,不顾个人安危,双脚一使劲,撞向花衫男。

    同时伸右手抓住沈小玉的胳膊,猛地向后自己身后拽。

    左手去挡刺向沈小玉的弹簧刀。

    花衫男见状,大急,更加迅猛地扑过来,弹簧刀从沈小玉身边掠过,刺到杨可的左臂上。

    旁边的人这才反应过来,大声惊呼。

    “来人啊,杀人啦!”

    与此同时,打了花衫男一拳的那名军人也冲了上来,抬起一脚,正踢在花衫男持刀的手腕上。弹簧刀立马脱手,“铛”的一声,撞到箱壁上,然后掉在地上。

    这人紧接着跟上一脚,狠狠地踢在花衫男的软肋上。

    花衫男“啊”的一声惨叫,捂着肋部,身子蜷缩成一团。

    杨可捂着流血的左臂,抬头望向阻止花衫男逃跑、踢飞弹簧刀的人,好一名英俊的解放军!

    旁边的旅客纷纷上前,有人扶起沈小玉坐下。

    这时,列车员已经上来,关好门,才发现过道里的事,急忙询问杨可的伤势,见无大碍,立马进入列车员室,用话筒报告。

    有人拿出自己的手帕给杨可包扎。

    众人围着沈小玉问寒问暖。一人道:“姑娘,要不是你男人护着你,你就被扎到了。”

    “是啊,真危险,那一刀是奔着你胸口去的。”

    “差点一刀两命啊。”

    “还是解放军好,要不是这个小伙子,后果不堪设想。”

    杨可对军人道:“大哥,要不是你那一脚,后果不堪设想啊,谢谢谢谢。”

    军人表情严肃,一丝不苟地道:“不谢不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有人高喊:“谢谢最可爱的人!”

    车厢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八十年代最可爱的人是谁

    毫无疑问,是人民解放军!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极短的时间里攻占了越国的20多个重镇,打击了越国的膨胀野心。

    其后的十年间,也就是整个八十年代,越国仍然死不改悔,不断在边境挑衅,均被我人民解放军击溃。

    1984年由大导演谢晋执导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一经上映,便轰动全国。

    影片反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战士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经受的考验,以及他们一心为国,以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为己任的高尚品质。

    演员阵容也非常强大,唐国强、斯琴高娃等在影片中都饰演重要角色。

    同时涌现出了许多优秀歌曲,歌颂人民解放军。

    比如《血染的风采》、《再见吧妈妈》、《十五的月亮》等。

    尤其是《血染的风采》,由一级战斗英雄徐良和妻子王虹在1987年春晚上深情演唱,感动了全中国,无数人为之落泪。

    祖国万岁!人民解放军万岁!

    当时,年轻的姑娘都以能嫁给军人为荣。

    一位老大娘



第31章 乡村医生
    列车员出来见状,道:“快,马上扶到医务室。”

    可是沈小玉已经站不起来了,杨可下意识地左右看了看,想找两位女同志帮忙。

    老大娘道:“小伙子,还愣着干嘛,快抱起来。”

    杨可没法子,对军人道:“大哥,麻烦你帮我把这两个包拿着。”

    军人二话没说,拿起两个包,走在前面,急忙喊道:“同志,让一让,让一让,同志,让孕妇过去。孕妇要生了,让一让。”

    杨可弯腰抱起沈小玉,跟在后面。

    过道站立的人大多是扶着靠背,迷迷糊糊,一听孕妇要生了,都忙着给让路。

    这时广播里传来女性焦急的声音:“各位旅客,这里有一名孕妇肚子疼,哪位是医生,请到三号车厢。”

    如此反复播送了好几遍。

    三号车厢是列车员、乘警的休息室,同时也是厨房和餐厅。

    杨可把沈小玉放到座位上,躺好,已经累的上气不接下气,两只胳膊非常酸痛,尤其是胳膊肘更是酸痛无比。

    左臂又渗出不少血。

    列车长、列车员、乘警都围了过来,看着沈小玉,非常紧张。

    一位列车员端来一杯水,道:“喝点水吧,医生马上就到。”

    沈小玉闭着眼睛,摇了摇头,显然是在与疼痛做斗争。

    这时来了一名身穿藏蓝裤子,白色汗衫的秃顶男子,大约五十刚出头,自我介绍道:“我是盛京市大山乡的乡村医生,我可以看看孕妇吗”

    列车长稍微迟疑了一下,眼睛望着后面,显然是盼着来一名专业医生,但救人如救火,耽误不得,于是严肃地点头。

    乡村医生不就是赤脚医生的升级版吗!杨可心道。

    说起赤脚医生,那可是历史抹不掉的一段记忆。

    解放初至八十年代末期,因为专业医生奇缺,所以只好在乡村里选拔赤脚医生。

    一般是从具有二个条件之一的人中来选:

    一,生活在医学世家中的人。

    二,初、高中毕业生,并且略懂医术病理的人。

    挑选出来后,集中到县卫生学校培训一年半载,结业后回到乡村算是赤脚医生了。

    当时交通极为不便,根本没有通向农村的汽车,要想进县城,大多是坐着马车,跋涉很远才到。

    所以,他们的医术虽然不高明,只能治疗简单的疾病,但也大大方便了村民。

    而有些赤脚医生则是挖掘民间偏方、秘方,也能治疗一些疑难杂症。

    真正让“赤脚医生”这个名字红遍全国的是1968年的一片文章:《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

    紧接着各大有影响力的报纸纷纷转载。

    赤脚医生背着药箱,走街串户为村民治病、普及讲解预防知识的形象出现在各地的版报上。

    后来还拍过一部电影《红雨》。

    直到1985年,卫生部宣布取消“赤脚医生”的名称。

    而这些赤脚医生,经过考核,合格后,就成为了“乡村医生”,待遇相当于民办教师水平。

    再后来国家鉴于赤脚医生的贡献,先后数次对赤脚医生进行补助。

    乡村医生来到沈小玉面前,问了几句,但沈小玉已经说不出话来。

    然后把脉,又扒开沈小玉的眼皮,看了看,道:“孕妇已经临近休克状态,得马上送医院,晚了会有生命危险。”

    列车长果断做决定:“马上与沓氏火车站联系,责成他们与当地医院联系,做好接待准备。”

    乡村医生问列车上有什么药,列车员说都是一些止痛药和感冒药,并没有孕妇用的药。于是道:“现在孕妇的状况非常糟糕,我要用针灸,稳住她的胎儿。”

    &nb



第32章 你搞错了
    列车长道:“他不止有魄力,还是英雄呢。”

    沈小玉望着杨可,满眼泪水,想说什么,但是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杨可道:“你不要激动,激动对胎儿有影响。”

    沈小玉咬着嘴唇、流着泪水,点头。

    乡村医生刚起完针,列车到了沓氏火车站,列车员第一时间打开车门,冲上来几名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和护士。

    干净利落地把沈小玉抬到担架上,抬下车。

    杨可与军人道别,拎着两个包裹也跟着下车,上了救护车。
1...8910111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