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如意小郎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荣小荣

    王相抿了口茶,悠悠道:“陛下究竟是陛下,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面前,冯相还是要给陛下留些面子的。”

    冯相摇头道:“陛下已经被佞臣蒙蔽双眼,不让陛下入歧途太远,是老夫的职责,陈国的未来,要比陛下的面子重要。”

    想到明日殿上的情形,王相咳了咳,说道:“明日一位老友远行,老夫要送他出京,朝堂就交给冯相了。”

    他说完便站起身,向堂外走去。

    走到门口的时候,他的脚步又忽然一顿,回过头,似是无意的问道:“冯相此举,仅仅是为了除佞吗”

    冯相看着他,皱眉问道:“王相难道觉得,老夫还有什么企图不成”

    王相笑了笑,说道:“顺嘴一问,冯相无须多虑。”

    说罢,他便径直走了出去,留下冯相一人在堂中,面色变化了一阵,最终化作漠然。

    皇宫,御花




569.第568章 金殿相逼
    第568章 金殿相逼

    陈国去年国库收上来的税银不过一千两百万两,两年之前,更是只有不到一千万两的样子。

    因此,在听到利刃小队长汇报的数字时,陈皇下意识的以为是三万或是三十万两,小小一个鄂州,便能收上来三百万两银子,他连做梦都不敢这么想。

    陛下问起,那利刃小队长只好重复道:“此次查抄鄂州刺史、别驾等官员家产,以及鄂州商人补交税银,共计三百余万两,其余珍奇珠宝,预估价值两百万两,共计五百万两……”

    五百万两白银,足足抵得上国库半年的税银。

    陈皇快步走上前,说道:“带朕去看看!”

    鄂州的犯官,暂时被押送到了大理寺天牢,另有百余辆马车,徐徐的驶入宫城。

    宫内一处广场之上,陈皇看着前方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队,挥手道:“把所有的箱子都打开!”

    一队禁卫走上前,将车上箱子的封条撕掉,打开箱盖的一瞬间,险些被一道银光晃瞎了眼。

    百多辆马车,数百个箱子,箱中满满的装着白银,让众人甚至觉得周遭都亮了许多。

    饶是宫中禁卫见惯了大风大浪,也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站在马车旁,目瞪口呆。

    目瞪口呆的,不止这些禁卫,还有陈皇。

    作为皇帝,他也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银子,这么多白花花,在阳光下闪着银光的银子。

    虽说每年经他手的白银何止千万两,但那只是奏章上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远远没有三百万两银子摆在他面前来的震撼。

    小小的一个鄂州,就能运回来三百万两银子,那么整个江南,岂不是最少能运回陈国十年的税银

    如今西北压力骤增,要是朝廷有了这些银子,还怕没钱打仗

    仅仅是用银子,也能将西域和草原上的那些蛮夷砸死!

    想到这里,陈皇舔了舔嘴唇,目光精光爆射。

    所有人都在等着陈皇开口,一名小宦官站在他身旁,忍不住提醒道:“陛下,陛下……”

    陈皇终于回过神,想了想,说道:“将这些银子,全都运往内府。”

    内府不同于国库,国库的银子用于天下,内府则是负责皇室平时的一应用度,内府的银子,皇帝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而国库的银子,即便是皇帝也不能随意动用。

    重新回到御书房,陈皇在殿内踱着步子,脸上的笑容怎么都抑制不住。

    许久,他才停下脚步,重新望向那利刃小队长,问道:“唐宁还让你带什么了”

    那小队长道:“唐大人还带来了万民书一份,其上有鄂州百姓的签名手印,书中详细的罗列出鄂州地方官员鱼肉百姓,罔顾朝廷法纪,谋害朝廷命官的罪证……”

    陈皇沉着脸,说道:“呈上来。”

    那名利刃小队长恭敬的将一封手书递上去。

    这封奏章是唐宁亲自所写,将鄂州官员的罪行记录的明明白白,最后一句则是他的猜测,梁国的“万物枯”之毒,竟然会在鄂州官员手里,唐宁猜测他们可能会和江南的乱党有所勾结。

    片刻后,陈皇将手中的奏章摔在地上,面色彻底的阴沉下来,愤怒道:“他们好大的狗胆!”

    ……

    京兆府衙。

    钟明礼正在衙房处理公务,忽有衙役上前禀报,夫人和小姐到了。

    钟明礼站起身,看到陈玉贤和钟意苏如从外面走进来。

    他走出去,诧异道:“你们怎么来了”

    陈玉贤快步走上前,关切的问道:“宁儿是不是出事了”

    钟明礼看着她,问道:“你们是不是听到什么风言风语了,我不是说了,让你们这些天好好待在家里,不要出去听那些捕风捉影的消息吗”

    “什么风言风语……”陈玉贤看着他,恼怒道:“全京师都在说,冯相他们要逼迫陛下除掉佞臣,那个佞臣是谁,说的是不是宁儿”

    钟明礼道:“有陛下护着他,你们不用担心。”

    陈玉贤道:“他们都说,就是因为陛下护着他,冯相他们才不会罢休,宁儿他在江南,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放心。”钟明礼看着她们,安慰道:“只要他不被召回京师,就不会有什么事情。”

    陈玉贤听出了他话语中的言外之意,急忙问道:“那要是他被召回京师呢”

    钟明礼张了张嘴,最终没有说出什么。

    冯相一系,为了江南的事情,已经铁了心要治唐宁的罪,若不是有陛下以近乎逃避的方式袒护,他早已被召回了京师。

    如果他被召回京师,便说明面对冯相和江南一党的逼迫,陛下妥协了。

    毕竟,一个是初入官场的年



570.第569章 痛快!
    第569章 痛快!

    陈国国库一年的进项,除去实物,折合白银也才不过千万两。

    江南一个小小的鄂州,欺君罔上,官商勾结,谋害朝廷命官……,一次考课,竟追回税银赃物,折合五百余万两,占了国库的一半!

    他早就知道江南有问题,但却不知道有这么大的猫腻,江南官员如此狂妄,还不是在朝中有这些人撑腰,江南之乱的源头,不在江南,正是在这金殿之上。

    这些人食朝廷之俸禄,却将朝廷和江南割裂开来,只顾己身利益,沦为朝廷的蛀虫,没有那三百万两银子,他还可以对这些人的作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刻则只有厌恶。

    陈皇目光平静的望向下方,说道:“是朕让他去江南的,尚方宝剑也是朕赐给他的,见剑如见君,怎么,他处置不了鄂州官员,朕还处置不了吗”

    吏科给事中正色道:“就算是他有尚方宝剑,也不是他在江南胡作非为的理由,唐宁仗着陛下的信任,祸乱地方,将鄂州弄得民不聊生,岂不是罪加一等”

    那名监察御史接口道:“启禀陛下,吏部考课,御史台派人同行,本就是为了监察吏部官员,可唐宁刚到江南,便独断专行,将御史中丞遣返,这岂不是说明他心中有鬼”

    “陛下,唐宁此人,必须召回!”

    “臣附议!”

    “臣附议!”

    ……

    吏科给事中及监察御史开口之后,站出来的江南一派官员又变的异口同声起来,直到一道身影站出来,众人又同时闭上了嘴巴。

    冯相走出来,躬身道:“尚方宝剑非比寻常,兹事体大,自大陈立国以来,从未有过赐给臣子的先例,陛下便是再宠信臣子,也不可开此先河……,若是有人借着宝剑之威,为害地方,岂不是也折损了陛下的威严”

    陈皇看着他,问道:“冯相是从何处听来,唐宁仗着朕赐给他的尚方宝剑,为害地方的”

    “陛下赐予他尚方宝剑,已经是君王宠信臣子的极致。”冯相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转而说道:“但作为君王,无论如何,也不能专宠一人,秦二世专宠赵高,大秦招致亡国,唐玄宗专宠杨贵妃,大唐由盛转衰……,古来因为君王专宠而招致大祸的例子不胜枚举,陛下难道也要步那些君主的后尘”

    冯相的这番话,对于君王已经是很严厉的劝诫了,他虽然没有明说,但话语中暗含的意思,所有人都听得懂。

    陛下若是将唐宁召回,那就是知错能改的明君,若是固执己见,就和历史上的昏君没有区别。

    朝堂之上,能说这句话,敢说这句话的,只有冯相一人。

    百官纷纷低下头,放缓了呼吸,以往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陛下非得和冯相在朝堂上大吵一架不可,神仙打架,他们这些小鬼,能避则避,能躲则躲。

    只不过这次,他们等了好久,也没有等来陛下发怒,有些人已经悄悄的抬头望了过去。

    陈皇脸上的表情很平静,问道:“冯相的意思是,朕是一个昏君了”

    “老臣不敢。”冯相拱手躬身,说道:“只是老臣年老体迈,近来处理朝事,总是力有不逮,既然陛下已经觅的能臣,老臣请求陛下,允许臣致仕还乡……”

    所有人都能听得出来,冯相这是在说反话,他这是在逼陛下在他和唐宁之间做选择。

    这也是冯相屡试不爽的奇招,连别的大臣告老,陛下也要再三挽留,更何况是当朝右相

    每当冯相使出这一招的时候,就算是陛下不屈从,也往往都会退让。

    他们偷偷的望向陈皇,发现他果然怔立在原地,脸上的表情------陛下脸上这是惊喜的表情吗

    昨日之后,陈皇心中对江南官员的不满与厌恶已至巅峰。

    而江南官员,大都以冯相为首,正是因为冯相的存在,他针对江南的一些政令,根本无法实施下去。

    可即便对冯相再不满,他也不能罢相,这是他虽然拥有却不能随便行使的权力。

    在这种情况下,冯相刚才的那番话,简直是正中下怀,说到他的心里去了。

    他压制住心中的喜意,思忖了片刻,点头道:“冯相为国操劳一生,是该好好歇歇,你的请求,朕准了。”

    冯相猛地抬起头,也顾不得君臣礼仪,目光难以置信的望向陈皇。

    不该是这样,事情绝对不该是这样,辞官只是他的筹码,是他逼迫陛下退让的筹码,陛下怎可同意,怎能同意!

    他张了张嘴,却似乎有一团棉花堵在喉咙,怎么都说不出话来。

    震惊的不止是冯相,还有满殿朝臣。

    陈皇话音落下之后,朝堂之上,便爆发出了一阵惊天的哗然。

    “陛下!”

    “陛下,万万不可!”

    “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难道真的要为了一个佞臣,使得朝纲大乱,国将不国”

    ……

    这一次,跪下的不



571.第570章 罢相
    第570章 罢相

    金殿之上,即便是陈皇已经离开,依然沉寂在一片死寂之中。

    上到丞相,下到六部小官,甚至连殿中侍奉的小宦官,都跪了下来。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陛下刚才的雷霆震怒,虽然不会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但整个朝堂,却也震上了几震。

    冯相假意请辞,陛下居然没有反对,而是顺势而为,真的允许他辞官归乡,这是所有人始料未及,至今也还难以置信的。

    但想到好像还回荡在殿上,陛下刚才的那一番话,又似乎觉得这一切都顺理成章。

    国库一年的税银不过千万两,鄂州一个江南小州,便藏了半个国库,那江南西道呢,整个江南呢

    他们不敢想象。

    更何况,江南官员,居然胆大妄为到肆意谋害前往江南调查的京官,更是触及到了朝廷的底线。

    而他们之所以这么狂妄,正是因为江南出了太多的大官,正是因为江南一派是朝堂上的中流砥柱,现在,这棵柱子倒了。

    陛下既然已经罢免了冯相,就不会就此罢手,吏科给事中,某位监察御史,刚才站出来逼迫陛下退让的江南官员,怕是一个都跑不了。

    金殿之上,百官跪在地上,人心惶惶,冯相跪在最前方,像是被抽了脊梁一样,整个身体都躬了下去。

    不少官员在心中暗自叹息,冯相为国操劳一生,终究还是没有落得一个圆满的结局,他因江南而起,又因江南所累,一世英名就此葬送……

    他们下意识的看向另一边,却意识到王相今日并未上朝,冯相被废,王相就是众人唯一的主心骨了。

    就在百官被罚跪金殿之时,京师之外,一处河边的垂柳之下,老者坐在一方矮凳之上,悠闲的看着水面,即便是鱼竿前方剧烈的抖动,也稳如泰山的坐着。

    一位小姑娘跑过来,摇着他的胳膊,说道:“爷爷别睡了,鱼儿上钩了……”

    “爷爷没睡。”这位当朝左相笑着摇了摇头,将鱼竿提起来,鱼钩上空空如也。

    小姑娘懊恼道:“鱼儿跑了……”

    老者摸了摸她的脑袋,笑道:“这里的鱼儿聪明着呢,它们连人都能钓,想钓它们可不容易……”

    小姑娘看着她,皱眉道:“爷爷老糊涂了,鱼怎么能钓人呢”

    王相哈哈一笑,说道:“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就知道,鱼也是能钓人的,谁是鱼,谁是人,也不容易看清……”

    想到鱼也能变成人,小姑娘看了看河水,脸上露出害怕的表情,急忙扭头跑开。

    几丈远的河边另一处,赵圆收回鱼竿,鱼钩上挂着一条巴掌大小的小鱼,他看着小姑娘,问道:“王家妹妹,你来看我钓鱼吗”
1...295296297298299...4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