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小郎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荣小荣
唐宁看着安阳郡主,拱了拱手,说道:“要是郡主肯出面,陛下早就同意了,我对郡主的敬仰,真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安阳郡主看着他,沉着脸道:“你还能再假一点吗”
……
唐宁本来可以清闲好长一段时间,因为安阳郡主的好胜欲,身上又多了一大堆麻烦。
陈皇久居高位,根本不知道他只需要一张嘴,别人却需要跑断腿。
这件事的起因只是陆雅想要和萧珏并肩作战,京师的将门女子,并不是所有人都想抛弃京师优渥的生活,去前方像男人一样为国征战。
更何况,也不是所有的将门女子都像她一样,熟读兵书,自身也有不俗的武力。
倒是对那些人丁不旺,男丁断绝的落寞将门,这道圣旨,给了他们家族延续的希望。
除此之外,陈国之内,还有一些尚武的家族,可以让家中的女子试上一试,为家族博一个辉煌前程。
而这都需要时间,武举已经开始,即便是唐宁用最快的速度,让人通知全国各个州府,地方再审查资格,将人送到京师,也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
那时候,正好是省试之期。
符合武举条件的女子应该不会很多,倒也不用安排多么繁琐的过程,十天半个月就能从初选到决赛,毕竟这是头一次,所有的章程都无迹可寻,他说什么便是什么。
唐夭夭和小小非要凑热闹,唐宁也无可奈何,她们想玩就让她们上去玩玩,唐宁自然不可能让她们去西北,安排她们止步决赛,也算是给她们一个交代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唐宁格外的忙碌。
工部的事情其实是重中之重,要在最快的时间之内,将陈皇要的一万重骑兵打造出来,并非易事。
左骁卫的训练,吏部的琐事,女子武举的筹备,占据了他很大一部分的精力,等到唐宁终于将所有的事情安排上正轨,才发现年节就在眼前了。
这几个月过去的颇为平静,京畿道的文举和武举都没有意外的圆满落幕,负责的官员们却没有闲着,因为州试结束不久,来年三月初,省试又要到来。
朝堂之上,也是久违的风平浪静。
自康王被罢免之后,就深居简出,不见外客,似乎是真的彻底放弃了人生,京中常有传言,有人在夜里看到康王独自一人在偏僻的酒馆喝酒,直到宵禁前才大醉而归……
人们总是健忘的,数月之前,康王和端王还是京中百姓茶余饭后热议的对象,数月之后,康王便彻底的消失在了他们的口中,偶尔有人提起,也只是唏嘘一声,话题便转移到了别处。
作为胜利者的端王,似乎也并没有如众人所想的那般,叱咤朝堂,风头无二。
一般而言,皇帝在确立太子之前,会先让他立足功劳,做出一番功绩给朝臣和百姓,如此才能名正言顺的登上东宫之位。
然而这几个月,端王似乎被陈皇有意的边缘化了,他所
655.第654章 除夕惊闻
第654章 除夕惊闻
陈国这一年虽然是波折颇多的一年,西北之地动乱不停,但整体而言,国库充足,形势安稳,并未显得手足无措,反而游刃有余。
陈皇在前几天,很大方的为陈国的官员都发了年终奖,虽然数额不多,只相当于一个月的俸禄,但这种殊荣,对于大多数陈国官员来说,都是头一次。
内府的一亿两白银,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就算是像陈皇这样败家,也需要败好多年才能败干净。
这几个月里,唐宁陆续收到了不少关于萧珏的消息。
这家伙在前线混的风生水起,打出了不少功绩,很难想象,曾经连硬都硬不起来的萧小公爷,现在居然成了令肃慎诸部闻风丧胆的无敌将军。
前些日子,唐宁写了封信,托兵部的人顺便捎给了他。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表现的越是出色,就越是会吸引敌人的注意,该收敛的时候要懂得收敛,毕竟对他来说,立不立功的不重要,狗命最重要。
而且,萧珏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立下如此大功,也是因为没有遇到完颜部的主力,他们的敌人,都是被完颜部统一的那些小部族。
让唐宁奇怪的是,位于草原深处的完颜部,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对于陈楚主动的宣战,居然一直都没有什么反应,只是让外面的那些小部族随便应付应付。
要么是他们不屑应对,要么是他们被什么事情拖住了,脱不开身。
到底是出于哪一个原因,唐宁无从考证,只能提醒萧珏小心驶得万年船,以免他得意忘形,一不小心让萧家从此绝了后。
年节马上就要到了,唐宁也特意放下了手里的一些琐事,陪她们出去,亲自置办置办年货。
唐家每年都会多些人,每年也都比前一年热闹,唐宁甚至能够想象两年后的情形,家里真正的团圆,是离京之后。
当初的三年之约,转眼已经过去了一半。
这段日子里,唐宁从来没有收到过来自楚国的信,他自己寄出去的,也都石沉大海,没有回应。
他也是前些日子才偶然知道,楚国长宁公主亲自领兵出征,早已去了草原。
唐宁不担心她自然是假的,自家娘子不担心难道去担心萧珏,但相较而言,唐宁更相信她的实力。
草原上的局势,暂且还在陈楚的控制之中,京中却不一样了。
端王到底是陈皇最中意的皇子,也是他定下的皇位候选人,因为他之前的猖狂,陈皇曾经打压了他几个月,却也不能一直打压。
定元二年已经快要过去,陈皇在前几日的朝会上,将即将到来的文举主考交给了他,算是对他的重新启用,也意味着以往的事情可以既往不咎。
端王重新崛起,康王这段时间则很低调,唐宁曾经以为康王留在京师,应该是有什么大的图谋,让丐帮弟子在康王府前后门蹲守了三个月。
只要康王走出王府,唐宁便知道他去了哪里,见了什么人。
可惜他谁也没见,除了一个人喝酒就是一个人看戏,身边甚至连随从都没有带。
喝酒唐宁能够理解,借酒浇愁嘛,他连皇位都丢了,要是还不允许他喝酒,那也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但是看戏唐宁就理解不了了,最初一个月,康王几乎天天去勾栏里面,后来似乎是觉得这样麻烦,干脆买了十几个伶人,然后他就整整两个月没有从王府出来。
人在遭受重大打击之后,总会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康王受挫之后,想要放纵自己,唐宁更是能够理解,可他理解不了的是,康王买的伶人全都是男人,他买他们回去,总不会是为了和他们学演戏
当然,男人和男人……,也不是不可以,也不排除康王取向发生变化的可能。
唐宁就知道京中的一些权贵有着这样的癖好,之前朝廷不允许官员狎妓的时候,便有人钻律法的空子,律法规定不允许睡女人,却没有规定不让睡男人,那个时候,京中男妓之风盛行,后来或许是连朝廷也看不下去了,便放宽了对于此事的限制,久而久之,这种风气便得到了遏制。
唐宁不再纠结康王性取向的问题,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安慰安慰赵嘤嘤。
&nbs
656.第655章 无法无天
第655章 无法无天
每到七夕,中秋,除夕,上元这样的节日,朝廷都会允许各部门休沐一至三天,但地方县衙,包括平安县衙和京兆府衙,这种节日,却是最为忙碌的时候。
寻常日子京师有宵禁,普通人大晚上连出门都不敢,被抓到之后,最轻也是一个杖刑,那些作奸犯科,心怀不轨之辈,也不敢出门为祸。
这就使得官府维护治安变的非常容易。
但这些佳节不同,朝廷取消了宵禁,百姓们难得的能过一次刺激的夜生活,不管有事没事,纷纷走出家门,每到这个时候,京师的大街小巷,游船画舫,都会被挤的水泄不通。
热闹往往代表了乱,不可否认,大部分百姓,上街都是玩乐的,但一些心怀不轨之徒,也在这样的日子里找到了机会。
每到重要节日,京师因失窃或者被抢劫前往衙门报案的,少说也有数十起,一些重大案件,也时有发生。
一年前的元宵佳节,唐家大公子唐璟被人在上元夜残忍杀害,凶手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一年之后的除夕,康王在从皇宫回府的途中遇刺,性命堪忧,陈皇大为震怒,大过年的,平安县衙、京兆府衙、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原本休沐的几个部门,能调动起来的全都被调动起来了,满京师的寻找凶手……
陈皇更是愤怒的表示,一旦抓住凶手,即刻凌迟,绝不姑息……
凌迟之刑,陈国虽然没有废除,但也有许久没有使用了。
这是对罪大恶极,十恶不赦之人才会动用的刑罚。
武烈侯的儿子死了,轻描淡写就能揭过去,唐家大公子死了,京师搜寻了一阵凶手未果,也就不了了之。
但这次不行,这事关皇家的威严,事关体统。
他今天敢杀康王,明天就敢杀端王,后天就敢杀皇帝,杀皇帝就是造反,造反者诛九族,受凌迟之刑,一点儿也不过分……
京师从来没有发生过皇子遭人刺杀的事情发生,一是这是死罪,没有人敢犯,二是这些皇子身份尊贵,每次出门都会带足护卫,也没有人能下手。
康王是皇子中的例外,自从他倒台之后,谋士跑了,仆从散了,这几个月来,都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正好给了贼人可乘之机。
康王被刺之后,立刻就被接进了宫里,由太医贴身照顾,赵蔓刚刚从宫里探望回来,唐宁看着她,问道:“康王怎么了”
赵蔓道:“太医说差一点就伤到了肺腑,只是失血太多,现在已经没有性命之忧了。”
康王昨天从宫里出来,回康王府的时候,被人从暗中冲出来捅了一刀,凶手一击得中之后,就冲到了人群中,不见了踪影,愤怒之下的陈皇命人将整个京师翻过来,也要将凶手找到,凌迟处死。
不过,这凶手显然不是一个老手,这一刀正好避开了要害,要是再往旁边偏上一寸,康王就要变成死康王了。
赵蔓看着他,面色有些苍白的问道:“他们都说,是端王兄想要杀康王兄,是不是真的”
唐宁摇了摇头,说道:“不好说。”
康王现在已经一无所有,拿什么和端王去争,按理说端王没必要赶尽杀绝,为自己留下把柄。
等到他上位了,想怎么搞康王都行,不必急于一时。
但也说不定,万一端王就是这么一个急性子,想要绝了这个后患呢
不过,也不排除这是康王演的一出代价极大的苦肉计,他们这些人,整天玩阴谋诡计,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扎自己一刀,把端王拉下来的事情,也不是做不到……
这只是唐宁的猜测,至于内情到底是什么样的,还要看陈皇的调查。
皇宫,某殿。
张贤妃坐在床边,看着面色苍白无血的康王,担忧道:“我儿怎么样”
康王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说道:“母妃不用担心,太医说了,死不了。”
张贤妃抓着他的手,痛哭起来,凄声道:“我儿都已经这样了,他们还
657.第656章 不安
第656章 不安
端王府。
康王遇刺的消息,端王昨夜就知道了,但这带给他的,不是惊喜,而是彻夜未眠。
最希望康王出事,最希望康王死的人是谁,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可偏偏昨夜之事,根本不是他命人做的!
虽然他很想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后患,但京师天子脚下,他的胆子,还没有大到这个地步。
问题是别人不信。
京中已经有流言扩散,说康王遇刺一事,是他在暗中指使,证明一个人有罪很简单,但若是要证明自己无罪,却是比登天还难。
端王在府内踱着步子,有一人走上前,开口说道:“这件事情,已经触及到了陛下的底线,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殿下都不要承认!”
“我承认什么”端王看着他,恼怒道:“此事本就不是我指使的,我需要承认什么”
那谋士敬佩的看着他,说道:“对,就是这样,就算是做了也不能承认,殿下在陛下面前,也要像这样!”
连自己的谋士都不信他,端王冷冷的看了他一眼,怒道:“滚!”
他话音刚落,有宦官的声音从门外传来,“端王殿下,陛下召见……”
端王面色一白,最终咬咬牙,大步走出去。
御书房内,端王走进大殿,看着站在殿内的陈皇,躬身道:“儿臣参见父皇。”
陈皇转头看着他,问道:“康王被刺杀的事情,你听说了吧”
“听说了。”端王抬起头,正色道:“此贼子胆大包天,罪大恶极,父皇万万不能姑息,非凌迟不能挽回皇室威严……”
“你真是这么想的”陈皇看着他,说道:“朕听说了一些流言蜚语……”
端王面色一变,说道:“父皇乃是一国之君,万万不可被某些别有用心的流言利用!”
陈皇看了他一眼,问道:“倘若是康王说的呢”
端王面色大变,立刻道:“父皇,康王兄或许和儿臣有些误会,希望父皇相信,此事绝对不是儿臣做的!”
陈皇走向上方,说道:“康王并未说此事是谁做的,也没有怀疑你,你这么紧张做什么”
他回过头,再次看了端王一眼,说道:“朕和你说过,帝王要学会无情,但那是对外人,做帝王者,首先要学会做人……”
说到后面这句时,他的表情已经严厉了下来。
端王低下头,咬牙道:“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片刻之后,端王退出御书房,转身的那一刻,脸色彻底阴沉下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