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如意小郎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荣小荣

    方家兄弟二人,性格截然不同,方哲属于那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类型,方鸿性格则有些偏直,不过,既然赵圆都打算争位了,方鸿即便是为人再正直,若是还不为他以后铺路,反倒显得愚蠢。

    但铺路也要讲究方法,换做方哲,就绝对不会做的这么明显。

    吏部的名单里,第一位自然是极力推选的人,除非陈皇对他有什么不满,一般不会另选,但却会考虑许多事情,包括此人的党派亲朋等等,因此,这一人选要格外慎重。

    唐宁看着他,摇了摇头,说道:“虽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但未免有人在背后嚼舌根,方大人不宜将他放在第一位,否则便是陛下看了,心里也会生出些许想法。”

    方鸿脸色微红,低下头,说道:“那依唐大人之见呢”

    “不急。”唐宁摆了摆手,看向第二个名字,问道:“这个齐隆又是谁”

    方鸿解释道:“齐大人是尚书中司侍郎,在位十多年,风评甚好。”

    唐宁开门见山的问道:“与方家的关系呢”

    方鸿道:“点头之交。”

    礼部尚书的位置,虽然没有什么大用,但关键时刻,却能多




661.第660章 赌局
    第660章 赌局

    淑秀宫。

    淑妃手中握着一张纸笺,秀眉蹙了起来。

    这纸上写了一列名字,正是这次吏部草拟的礼部尚书候选官员,沈业的名字赫然写在第一个。

    “不好,大哥这次莽撞了……”

    淑妃脸上浮现出一丝焦急之色,望着身后,说道:“你马上出宫一趟,替本宫传话给方尚书,就说吏部绝不能推举沈业做礼部尚书……”

    沈家和方家有莫逆之交,她能够理解大哥为润王增加筹码的心思,但这却太过明显,一旦陛下据此联想到某些事情,她们的计划刚刚开始,就要胎死腹中。

    眼下,绝对不是润王从人后走到台前的机会。

    赵圆摇头晃脑从门外走进来,看着淑妃,疑惑问道:“母妃,礼部尚书是张延,沈业是谁”

    方淑妃怔了怔,狐疑的看着他,问道:“你怎么知道礼部尚书是张延”

    “我刚刚从父皇那里过来,听父皇说的。”赵圆看着方淑妃,诧异道:“母妃,张延是谁,怎么听起来有些耳熟”

    “张延就是你张家姐姐的爹。”方淑妃解释了一句,拿起手中的纸笺,重新看了看,张延的名字排在最后一个,按照常理,这礼部尚书的位置,是怎么都轮不到他的,难道礼部递上去的名单,顺序又做了调整

    赵圆高兴道:“岳父大人升官了吗”

    “谁是你的岳父大人……”方淑妃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说道:“小小年纪,这些话都是和谁学的,对女孩子也是三心二意……”

    “和先生啊。”赵圆理直气壮的说道:“先生家里有五位师娘,我只有王家妹妹,张家姐姐,白家妹妹,还差两个……”

    方淑妃看着他,问道:“你家先生,不是只有四位夫人吗”

    赵圆表情怔住,知道自己刚才说漏了嘴,险些将皇姐也供出来了,他眼珠转了转,憨笑道:“先生只有四位师娘,是我记错了……”

    好在方淑妃没有和他计较这个,看着他,认真的问道:“你真的听到父皇说,新的礼部尚书是张家姐姐的爹”

    赵圆从怀里摸出一物,递给方淑妃,说道:“母妃自己看就知道了。”

    方淑妃看着手上一个奇形怪状的纸状物,疑惑道:“这是什么”

    “先生教我叠的小青蛙。”赵圆道:“把它放在地上,按它的屁股,它就会向前跳,母妃要不要看看,我让它跳给你看。”

    方淑妃摇了摇头,问道:“这和张家姐姐的爹有什么关系”

    赵圆将那纸艺拆开,说道:“这是我刚才给父皇叠小青蛙的时候,父皇给我的纸,我在上面看到了岳父大人的名字。”

    方淑妃虽然好笑这一对父子居然用奏折玩耍,心中却是欣慰他们父子的这种毫无顾忌,将之拆开之后,果然看到了吏部提交的礼部尚书候选人名单,张延的名字,赫然列在第一个。

    她看着手中的纸笺,诧异道:“怎么变了……”

    赵圆抬头看着她,说道:“母妃,我要出宫去找张家姐姐玩。”

    方淑妃不满的看了他一眼,说道:“玩什么玩,今天的功课做完了吗”

    赵圆看着她,无辜道:“先生说张家姐姐家里有热闹看,让我去凑热闹……”

    “先生”方淑妃喃喃一句,脑海中霎时便划过一道亮光。

    她舒了口气,喃喃道:“难怪……”

    以她对大哥的了解,他是绝对想不到这一点的,但她忘记了,吏部除了方鸿之外,还有唐宁。

    这次若非有他在,怕是会好事变坏事,甚至让她们的大计半路夭折……

    她看了看拿出书本读书的赵圆,问道:“你干什么”

    赵圆诧异道:“不是你让我读书的嘛……”

    方淑妃从他手里夺过书册,顺手便扔在一边,说道:“别读书了,去找你张家姐姐玩吧,以后你先生说什么就是什么,你听他的话就对了……”

    ……

    张家。

    京师张家以诗书传家,门生无数,代代都有人任大学士,是京中有名的清贵世家。

    大学士这个职位虽然不掌实权,不参朝事,但地位却尊崇无比,下到百姓,上到朝臣,都对其极为尊敬。

    此时正是张家的午宴,所有人都慢条斯理的吃饭,没有人交谈,也没有人发出过重的声响。

    某一刻,一名下人从外面走进来,小声道:“老爷,润王殿下来了。”

    &nbs



662.第661章 赵圆的资本
    第661章 赵圆的资本

    张延站在院内,望着院中的一株枯树出神。

    在他眼中,他就像是这株枯树,身上充满了暮气,毫无生机。

    仔细想想,这株枯树,似乎比他也要好上一些,毕竟再过一个月,这树上就会重新抽出新芽,焕发生机,他自己还要在中书省蹉跎数十年,在临终之时,成为当朝大学士,受官员敬仰,百姓爱戴。

    这是张家人的路,却不是他想要的路。

    年轻之时,他科举殿试位列同届甲榜第二,原本进入翰林院磨练两年,便能进入六部,慢慢晋升,因为张家,他越过翰林院,直接进入中书省,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坐上了中书侍郎的位置。

    那时的他,被无数人所羡慕,仕途之通顺,同辈人中,无人能比。

    可十几年过去了,他还是中书侍郎。

    如今,当年科举同届,几位不如他的人,有的人已是一部尚书,有的人供职尚书都省,还有人官拜上州刺史,他依旧在中书侍郎的位置上坐着。

    张家成就了他,同时也限制了他,他想跳出张家的限制,却被无数枷锁捆绑,不能动弹分毫。

    这次礼部尚书之职,没有什么天大的意外,定然也是落不到他头上的。

    过去的十多年里,类似于这样的机会还有很多,他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们从眼前溜走。

    张延叹了口气,看到女儿从外面走进来,问道:“润王走了”

    小姑娘点了点头。

    张延看着她,说道:“你想要出去玩,可以找别的姐妹,你现在是大姑娘了,不能和小时候一样总是围在润王身边,男女有别,要懂得避嫌……”

    张延并不是多么喜欢润王赵圆,和其他皇子相比,他一点儿都不上进,只知道玩闹,受张家家风影响,他还是更喜欢上进刻苦的人。

    不仅如此,作为男人……,作为男孩,他整天泡在脂粉堆里,身后跟着一群女孩子,这岂是大丈夫应该做的事情

    小姑娘抬起头,认真说道:“可是他说了,以后要娶我的。”

    张延听了这句话,心中更为不满,说道:“小孩子懂什么嫁娶,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张家的女子,要嫁的自然也得是书香门第,就算嫁给皇家,也要是皇妃,而不是王妃。

    润王继位成为皇帝的可能,便和他继任礼部尚书的可能一样。

    几近于零。

    小姑娘却对他的话不以为意,撇撇嘴道:“他长大会娶我,我们拉过勾的,他还说爹爹会当尚书呢。”

    张延摇了摇头,并未将女儿的话放在心上。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礼部尚书。

    他与吏部尚书方鸿非亲非故,也无交情可言,朝中适合礼部尚书之位的大有人在,别的不说,就说那黄门侍郎沈业,与方鸿是同年进士,又是莫逆之交,凭什么这位置给自己不给他

    就凭润王说了要娶他的女儿

    张延叹了口气,再也不想这件事情,走出府门,准备去外面散散心。

    刚刚踏出家门,便看到一名宦官从车上下来,径直对张家的门房道:“陛下口谕,宣中书侍郎张延进宫。”

    张延闻言一愣。

    为官这么多年,他还是第一次被陛下召见,而且现在元宵未过,还处在休朝期间,陛下这个时候召见他,会有什么事情

    脑海中闪过的一道亮光,使得他身体微震,整个人甚至有些眩晕。

    ……

    御书房中。

    陈皇看着张延,说道:“礼部乃六部之首,朕今日将他交给张爱卿,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已经从震惊和难以置信的情绪中回过神的张延立刻躬身,说道:“臣当鞠躬尽瘁,必不负陛下恩典……”

    他偷偷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吏部尚书方鸿,心中满是疑窦,方鸿真的将这个机会给了他

    走出御书房之后,张延还有些浑浑噩噩的,又花了些功夫,才终于确认,这件好事,的确是落到他的头上了。

    方鸿缓步走到张延身旁,对他拱了拱手,笑道:“张大人,我二人以后就是同僚了,接下来的省试之上,吏部和礼部还要互相照拂才好……”

    张延点头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官场之上,人情往来,有来便有往,这次他能成为礼部尚



663.第662章 第一课
    第662章 第一课

    宋义是刑部尚书,唐宁在刑部停留的时间不短,与他算不上是什么深交,但相比于朝中其他官员,还是要熟悉的多。

    相较而言,唐宁和宋千就熟悉了。

    三年之前,宋千还是京东道提刑,同时也是那年灵州州试的考官之一,那时候唐宁就和他熟络了,前段时间在江南,唐宁大闹鄂州之后,鄂州地方的收尾工作,也是他帮自己善后的。

    宋千看着他,笑了笑,说道:“本官前段时间就被调到京畿道任提刑了。”

    京畿道提刑和江南道提刑,根本不能同日而语,按照提刑官的晋升习惯,京畿道提刑是提刑官的顶点,再往上,就是刑部或者大理寺的一把手二把手。

    陈皇倒是善于用人,宋家世代就是干这一行的,这一代宋家兄弟二人,全都被他安排到了合适的位置。

    唐宁笑道:“那要恭喜宋大人了。”

    “都是托唐大人的福。”宋千笑了笑,说道:“唐大人在江南大发神威,我等也沾了些光,还没有谢过唐大人……”

    唐宁摆手道:“客气了……”

    刑部尚书宋义看着唐宁,笑道:“本官也要谢唐大人,谢唐大人当初在刑部的不克之恩……”

    唐宁摆了摆手,说道:“宋大人说的这是哪里话,那些传言,不可信的……”

    宋义看了看他,笑而不语。

    那些传言要是不可信,原户部侍郎,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工部侍郎,礼部尚书,冯相,江南一众官员,现在都应该在京师,而不是贬官的贬官,流放的流放……

    对了,还要再加上一个康王。

    幸亏他来刑部的时候,才只是一个小小的主事,一个侍郎便够他克了,若是等他官拜侍郎的时候再来刑部,他现在怕是已经不能安稳的站在这里和他说话了。

    ……

    宋千和宋义兄弟今天过来,就是纯粹的礼节性走动。

    官职做到他们这一步,哪一位身底下不是盘根错杂,多交个朋友,多结一份善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到。

    唐宁陪他们闲聊了一会,两人便起身准备告辞了。

    六部如今只差刑部一个,唐宁说什么也要争取争取的,但他不能明明白白的告诉宋义,他看好赵圆当皇帝,并且已经拉好了班底,六部就差你们刑部一个,要不要跟着他们一起干

    他觉得行就入伙,不行的话,等刑部换个人之后他再来问问……

    他怎么说也是正经人,不会做这种不讲道理的事情。

    如果他没有记错,宋义和方鸿的交情,似乎也不浅,有些事情,只需点到而止。

    更何况,宋氏兄弟携手登门,本就是在释放他们的善意,唐宁只要照单全收即可,说的多了,反而不好。

    唐宁送宋氏兄弟到门口,宋义见他几次欲言又止,诧异道:“唐大人是不是有什么话要对宋某说”

    唐宁点了点头,说道:“的确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宋大人。”

1...325326327328329...4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