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汉昭烈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沉舟烂柯

    而他自己,则是要从大陆泽南下,在西线文丑张郃诸部,和东线荀谌的部队之间,宽度不过百里的地区展开破袭战,摧毁袁绍集团的持久能力。

    能够做出这样的计划,除了郭嘉本身胆子够大,思路够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幽州的本钱够厚,底气够足。

    换了其他任何势力,都绝对没有实力发动如此大规模的战争。

    “这样,你们先派出信使,让东线那两个郡集结部队,往前线运输粮草,再请田丰、审配等人过来,我们坐在一起商量商量。”刘备敲了敲桌子,还是决定开个会讨论一下,“如果大家都觉得能打,那就打他娘的。”

    郭嘉嘿嘿地笑着,关羽也笑着,但笑得貌似有些尴尬。

    “怎么了,还有别的问题”刘备疑惑地问道。

    “倒不是别的,而是我们早已给他们送去了整个作战计划,田丰和审配二人都同意了,只是事关重大,不能擅自集结兵力,就等大哥你点头呢。”关羽说得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这种事情有独断专行的嫌疑,也就是他和刘备是过命的交情,这才敢先斩后奏。

    刘备沉默片刻,忽地也笑出了声,指着关羽和郭嘉二人摇了摇头,“你们啊,真是”

    他这才明白,关羽执意要请自己过来坐镇,一方面是视察军队,加强对军队的掌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他自己和两个太守是平级,担心对方打起仗来不听调动。

    有了刘备这个最高级别的指挥官坐在身边,关羽有什么想法的话只要说服他就可以,根本不需要再和其他同僚扯皮,讨价还价,可以毫无顾忌地施展各种手段了。

    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下,几天时间转眼就过去了,原本散落在各地的白马义从将士们也全部抵达了前线,开始巡视战场,熟悉地形,准备即将开始的激战。

    似乎是感觉到了大战将至,另一位冀州的重量级人物沮授也带着三万丁壮南下,和他们一起南下的,还有堆积如山的粮草和各种挖掘泥土的工具,这些丁壮不用亲自上阵搏杀,但平整道路,修筑各种工事的重任是他们的。

    至于沮授本人,也向刘备表达了加入军中的愿望,经过这么两年时间的磨练,他认为自己的脾气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与同僚和下属之间的交往也变得融洽了许多,不需要再在内政上蹉跎岁月了。

    而且在他辛勤的操持之下,常山和中山两地的农垦已经全面走上正轨,往日里星罗棋布的豪强也被铲得一干二净,只要再去几个踏实稳重的官员就行。




第二十九章 仗义
    “那就是传说中的白马义从。”逢纪站在袁绍身边向远处眺望,口中喃喃自语地说道。

    一万多匹白色战马,一万多具银光闪闪的盔甲,将幽州军将士衬托得威风凛凛,像是天神下凡一般,令人望而生叹。

    这样的部队,只有财大气粗、并且毗邻北疆胡人的幽州凑得起、养得起,冀州是绝对没有这等财力的。

    就算是砸锅卖铁也做不到。

    除了逢纪之外,其他簇拥在袁绍身边的文臣武将也都看得有些出神,脸上神情各异,心中的想法也不得而知。

    “织席贩履的小儿,居然也能弄出这么大的排场!”被对手以这样的方式抢尽风头,袁绍自然是心中极为不满,但他想来想去,唯一能用来攻击刘备的,也只有那个贫贱的出身了。

    除此之外,他什么都比不上刘备这个织席贩履的边地武夫。

    逢纪的脸上难得地出现了凝重的神态,沉声说道:“对方骑兵数量众多且为享誉天下多年的精锐部队,我军应当稳扎稳打,徐徐图之,切不可轻易露出破绽。”

    “什么精锐,我打的就是精锐!他刘备有白马义从,我有大戟士,怕什么”袁绍本来就已经被妒火冲昏了头,听到逢纪都这样说,心中更不是滋味,顿时厉声喝道:“隽义,去,为我破敌!”

    大戟士是张郃一手组建的精锐部队,他负责驻守的襄国城毗邻魏郡,当地百姓身材高大,四肢有力,是一等一的兵源,往前推几百年,魏武卒就是从这块土地走出的天下强军。

    当初吴起创立魏武卒,凭借数万精锐横行天下,与列国交战七十二次,其中六十四次全胜,次不分胜负,更是以五万步卒、三百战车、三千骑兵击破十倍于己的秦军,创造了难以复制的战争神话。

    如今张郃呕心沥血,操练出一支精悍能战的强军,袁绍也不惜血本,投入海量资源,为的就是可以与幽州最精锐的部队抗衡。

    看见刘备一出手就是白马义从,王牌中的王牌,袁绍觉得,自己的王牌大戟士,也是到了显露身手的时候。

    出乎袁绍意料的是,张郃只是默默盯着战场上各支部队的调动,根本没有半点接话的意思,这样袁绍心中严重的不痛快了。

    按照常理,主帅亲临战场,不是应该一声令下,部将慨然应诺,飞身上马,率军打破敌军,这样的情节才正常吗

    拉着一张臭脸,对老大不理不睬,说话就当放屁,这个张郃是什么意思

    其实张郃一听袁绍说话,他的心里也是眼中的不痛快。

    原本他决心训练大戟士,专门给部队配备统一的长杆重兵器,厚重的铠甲,就是为了在渚水一线的阵地战对付关羽,利用河岸狭长的地形,充分发挥己方攻击距离和防御上的优势,确保渚水防线不失。

    如今袁绍一开口就要让大戟士出战,对付往来如风的骑兵部队,这不是瞎闹吗

    见到场中气氛有些尴尬,高览决定开口解围,他踏前一步,对袁绍朗声说道:“启禀使君,敌方骑兵众多,我军应用盾兵突前,nn手居中压制,挫敌锐气,等到敌军马力衰竭,再出动大戟士不迟。”

    袁绍这时候才想明白,白马义从名动天下,靠的不光是冲阵厉害,还有他们天下无双的骑射技术,如今刚一开场,双方体力充沛,白马义从的机动性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己方这个时候出动缺乏远程防护手段的大戟士,完全就是给白马义从送个活靶子。

    “那就按元伯说的,去吧。”经过这么一想,袁绍心里才不是那么别扭,他摆了摆手,让这些武将都去往一线指挥的位置,不用围着自己转了。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他不想看见张郃了。

    这个懦夫,不敢出战就算了,连跟自己解释的勇气都没有,哼!

    高览听令,连忙拉着张郃走下高



第三十一章 镜铠
    面对单经胆大到近乎于狂妄的举动,就连冀州军阵中的高览都稍微愣了一下,随后他便大喜过望,嘶声怒吼着让nn手转向,集火攻击这支进入己方有效杀伤范围的敌军。

    “右上一,射!”单经同样发出了一声怒吼。

    作为一名老边军,半辈子都在马背上度过,他自然知道自己这种行为是在找死,但他同时也知道无论步弓或是步兵弩,射程都要比骑兵用的短弓远上许多,如果不抓住弩的射击空隙靠近攻击,自己就只能远远地徘徊在战场了。

    想要取得战果,必须火中取栗。

    白马义从将士们也不是傻子,他们肯跟随单经做出这样的举动,同样也是对自己有着绝对的信心,他们拥有天下无双的快马,长年累月苦练出来的速射技艺,以及今年春天才从辽东的军械工坊火热出炉的新式铠甲,就算冒点险也不算什么。

    伴随着单经的怪吼,数千支羽箭脱弦而出,划出低平到近似于平射的弧线,飞快地扑向冀州军军阵中心,他们的出手速度极快,乃至于冀州军的弓箭手刚刚搭箭上弦,就不得不暂停行动,低头躲避这蓬箭雨。

    一轮齐射之后,单经的部队根本不去观察战战果,而是纷纷低头伏在马背上,拼命地催马脱离战场,即便如此,落在队伍后面的不少骑兵还是被追击而来的箭雨集中,还有十几匹战马被射穿铠甲,将背上的白马义从将士摔到地下。

    “还好还好。”向外兜了个大圈子,远远脱离战场之后,单经才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这一nn击过后,白马义从仅仅减员了十几人,并且其中好几个人在摔下马背之后就迅速爬起身来,拼命地向远处的友军跑去,看来是没什么生命危险的。

    “他们那是什么盔甲,竟然具有如此强横的防御”冀州军这边的高览都快疯了,跳着脚怒骂起来,“去几个人把尸体拖回来,老子要仔细看看。”

    按照常理,现有的任何骑兵甲在如此近距离遭到远程武器,尤其是弩的攒射之后,都会被彻底穿透、撕裂,失去防护效果。

    如果是专职冲阵的重装骑兵,战士们穿戴上双层铠甲,却又会导致速度减慢,缺少机动能力。

    可是刚才那nn击,无数的箭矢击中白马义从将士之后,却像是雨打芭蕉一样,发出了无数清脆的响声,高览甚至亲眼看见一名白马义从带着满身的箭,像只巨大的刺猬一样扬长而去,令他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样的速度、这样的机动性,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双层铠甲的重装骑兵,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他们的盔甲有古怪。

    “这是什么玩意”片刻之后,一具造型与普通铠甲差不多,制作工艺却完全不同的亮银色甲胄出现在高览面前,一众将校围上去看了又看,口中啧啧称奇起来。

    这具铠甲分为前后两片,各一整块铁板锻打而成,再用厚实的牛皮带子连接,在胸腹处还额外铆了一层加强防御的铁片,高览试着敲了敲入手冰凉的甲面,发现其格外坚硬,即便是被箭矢击穿的部分,也只是向内破损成不大的口子,甚至不能让整个箭头穿过。

    “能够有效杀伤敌军的只有大黄弩了。”高览脑中做出判断,口中也立刻发出一条命令,“传令下去,除了大黄弩之外,其他nn手集



第三十二章 步卒出战
    刘备那边如释重负,而袁绍就不是那么开心了,他明明看着己方部队抓住了白马义从的尾巴,并且发动了一次攻击,可是效果不尽如人意,数千支弓箭,仅仅带走了几条性命,这算什么事

    他甚至有些怀疑,高览是不是贪污军费,把配备给部队的nn和箭矢做假了。

    经过几个回合的试探,高览终于摸清了对手的底细:他们就是仗着快马坚甲,娴熟的马术和射术而已,面对己方的绝对射程优势,以及二百具大黄弩的威慑力,根本没办法接近,更别说啃一块肉下来了。

    于是他大手一挥,将旗前移,整个军阵开始继续缓缓前进,与此同时,为了防止高览被敌军分割,张郃也下令自己的部队开始前进,跟随在高览部队的侧后方。

    “敌军几乎全是骑兵,无法正面抗衡我们的重装部队,我军只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就可以让那刘备仓皇逃窜。”高台之上的逢纪也看出了一点形势,邀功一般地对袁绍说着,仿佛这仗是他打的一样。

    袁绍也是心中得意,虽说目前还没取得什么像样的战果,但形势一片大好,那就是好结果的前兆嘛。

    区区一群边地武夫,学了点胡人的骑射战术就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今天就要他们看看,什么才是堂堂正正之兵。

    看见冀州军重新开始移动,摆出一副正面决战的架势,刘备目光一凛,知道真正的战斗就要开始了,于是头也不转地吩咐裴元绍道:“敌人已经抵达场中,去看看沮公与那边做好准备没有。”

    话音未落,沮授的声音就紧接着响起了,随着话语声,他高大的身形也一步步出现在刘备面前。

    “不用看了,我军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出战。”沮授今天一反常态,没有穿着平日里的文士服,反倒是一袭黑红相间的劲装,英姿飒爽,像是即将要踏上战场的儒将。

    “那就去吧,让冀州军看看,我们不止有天下无双的骑兵,论起步兵,也毫不逊色于任何人。”刘备微微一笑,将手中的令旗递给沮授,“接下来的战斗就交给公与兄,我也好学习学习,长长本领。”

    沮授毫不推辞,大步来到刘备面前,双手接过令旗,开始了有条不紊地调动起各支部队,虽说这是他加入幽州阵营之后第一次指挥战斗,但瞧那一丝不乱的节奏,刘备就知道,自己的器重没有错。

    几条命令下达,赵云和颜良的部队也缓缓向两翼移动,将己方营寨大门让开,然后,数量众多的步卒踏着整齐划一的步点,从宽广的道路上鱼贯而出,占据了阵型的核心位置。

    与白马义从光线明亮的装备不同,这支部队的着装风格延续了汉军一贯的黑甲红衣,等到他们列开阵势之后,两翼的纯白色部队夹着中间的黑色劲旅,带给人无尽的视觉震撼。

    从装备上来看,这支幽州步卒比起战场对面的同行来说,具有了更强的攻击倾向,他们没有太多的弓箭手,取而代之的则是身披重甲,双手分持战刀和圆盾的刀盾兵。

    放弃远程火力,放弃长枪带来的密集防御,顶住对手一轮乃至数nn击,进行贴身肉搏,这就是刀盾手的战斗方式。

    队伍最前方是为数不多的大盾兵,紧随其后的则是鞠义的先登营,这支部队在幽州和辽东转悠了半年,搜刮了目光范围内的所有新式武器装备,他们



第三十三章 杀进去
    “如果敌军倾巢出动,我们这边能顶住吗”看着一触即发的战局,刘备忽然开口询问起来。

    沮授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一万步军,一万白马义从,面对任何敌手都没问题。”

    “那就可以进行下一步行动了吧。”刘备继续问道。

    “不急,杀招要在激战正酣的时候再放。”沮授摇了摇头,再次挥动了手中的令旗。

    命令被一层层转达到两翼的白马义从,赵云和颜良同时面露喜色,命令士卒加快脚步,看那架势,他们是要从战场整整绕一个大圈。

    “给身后友军发信号,让他们补上两翼,我军变阵。”冀州军紧密厚实的军阵之中,高览也紧跟着见招拆招,发布了新的命令。

    他这支部队的阵型原本极度收缩,像是无坚不摧的巨拳一般,如今随着命令下达,两翼的盾兵迅速向前移动,将阵型从数阵变为了普通的方阵。

    摆出这样的阵型,说明高览是把背后和侧面交给张郃,自己则要专心对付正面袭来,气势汹汹的幽州步卒了。

    而这样的阵型变幻,也引发了远处幽州军高台上众人的赞叹。

    “这高览能够将麾下士卒操练的如臂使指,真是不简单。”刘备摸着下巴,心中又升起了爱才之心。

    步兵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早出现的兵种,同时也被许多人认为是最容易操练,最容易形成战力的部队,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

    在懂行人的眼里,一支真正能打仗的步兵部队,不是随便拉些人过来,给他们套上装备,武器,就可以拉出去砍人了,那种不叫步兵,而是乌合之众。

    想要训练出一支真正的步卒,不要说骁勇善战,单单把要求降低到“阵列而战”这个级别,就需要至少半年时间的严格训练。

    如今天下大乱,割据各地的诸侯们纷纷招兵买马组建军队,但他们的部队基本都是列队行进十几二十步就变得散乱不堪,需要重新整队,能够连续前行三四十步才整队一次,那就是绝对意义上训练有素的强军了。

    而此时的高览和张郃两支部队,竟然是可以前进得行云流水,即便是三四十步之后停下一次,重整队列的时间也极其之短,在数里长宽的战场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能够做到这样的纪律性,那战斗力也不用质疑,肯定是能打的。

    “我听说高览这支部队的主力是原本赵浮和程奂麾下的冀州老卒,他们原本就训练有素,这两年又没怎么损耗,都是在紧锣密鼓地操练,战斗力绝对不弱。”沮授也顺着刘备的话头说了几句,但更多的,则是对那两位老友的惋惜。
1...109110111112113...2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