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昭烈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沉舟烂柯
路引的作用相当于介绍信、通行证一类,原本是起源于唐宋、兴盛于明清的一项制度,由于自己治下疆域越来越大,官方和民间多有人员往来各地,为了给这些人提供旅途上的便利,刘备便剽窃了这项不知该说是“前人”还是“后代”的制度。
不管是谁,只要持有路引,在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每一座驿站和城中馆舍都可以入住,餐费和住宿费由官府报销。
守门的士卒看着这个奇怪的陌生人,将信将疑地接过路引打开端详片刻,然后皱着眉头问道:“尊驾真是从幽州前来办公事的”
“路引上不是写着吗”荀谌从容地答道,脸上仍然挂着微笑。
“我是今天才调过来顶岗的,不认识字。”这名士卒理直气壮地说道。
邺城扼守南北要道,外地来人也大多是走南面和北面的几座城门,西门一般都是周边乡民进出,天长日久,负责这边城门守备的也就变得松懈了许多。
这才弄出了查路引却不认识字的笑话。
一座城门通常有十几名士卒守卫,大家各司其职,这个夯货闹了这么一出,正在附近检查一辆货车的什长连忙放行了自己的目标,慌慌张张地过来,抢过路引检阅之后恭恭敬敬地请荀谌进城,还踢了那个夯货好几脚,让他对荀谌谢罪。
 
第六十五章 用人不疑
面对刘备的疑问,荀谌也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开始讲述起自己这些人在玄菟郡的经历。
在一开始,玄菟郡的民众确实非常抵触新钱,认为官府此举是在盘剥民财,有些聪明点的人甚至开始囤积粮食布匹,防止可能会出现的物价飞涨,受到这些人的影响和鼓动,更多的人蜂拥n,玄菟粮价在半个月中上涨了四成。
但是,作为刘备的起家之地和大本营,官府在这个地区的统治力相当强大,辽东三郡总管徐荣亲临玄菟,召集所有商户开了个会,确认了无论买卖,都必须用新钱,并在各县城中设立钱庄,主持新旧钱兑换工作,就算是把这件事定下来了。
为了平稳物价,徐荣又从辽东调集了大量物资,以平价供应给所有民众,想买多少买多少,让囤积居奇的“聪明人”狠狠亏了一笔。
局面稳定下来之后,就是制定新钱计划的学子们出场,他们的脚步踏遍了玄菟郡,反复宣扬政策,百姓们素来对人比较信服,又想到这十几年里刘备的恩德,心中便不是那么抵触了
刘使君若是想盘剥自己,根本用不着等到现在,也根本不需要这种手段。
他若是在南边遇到了难处,只要一道公文,自己这些人就是咬着牙过上几年苦日子,也要支援使君作战。
用新钱就用吧,手里的五铢钱换了也就换了吧,反正这个新钱别致得很,比过去轻便得多,价值还是一样,丝毫不受影响。
平头百姓,用什么不是用
“就这样,我们初步稳住了局面,又过了几个月,民众们习惯了用新钱,再去问他们,就都不想再用回五铢钱了。”荀谌有些感慨地说道:“说来惭愧,能够将新钱成功推行,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使君的民望。”
“我对民众那么好,他们支持我不是理所应当吗”刘备有些失笑。
百姓或许没什么文化,不会说什么大道理,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小心思,也会被有心人蛊惑,但是,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把尺子,总是知道谁是对自己好的。
荀谌点点头,算是认可了刘备的说法。
平心而论,对于当年在袁绍麾下,被刘备处处压制,最终落得一败涂地,自己也成了败军之将,荀谌一开始是很不服气的。
他感觉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事,只是时运不济,所以才无力挽回败局,甚至说无力也有点不准确,应该是有力使不出,特别憋屈地败了。
然而在平静下来,在冀州北部和幽州游历,以一个局外人的目光来审视刘备治下的土地、人民,并与袁绍治下的领土相比较之后,荀谌仿佛明白了一些,为什么自己败得毫无还手之力。
其他诸侯走的都是过去的老路:团结权贵和世家豪强,利用他们在地方上的号召力、掌控力来获取财源和兵员,再利用他们的才智来统筹和调配资源,用以击败其他对手。
由于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套路,所以想要分出胜负,就得看哪个诸侯善于统御部下,能够更好地在压制豪强和利用豪强之间取得平衡,能够更好地获取并利用资源。
可刘备不一样。
他把诸侯世家豪强民众这一套由三个阶层组成的运转模式削减了,变成了官府民众的模式。
时至今日,荀谌都记得自己经过长途跋涉抵达蓟城,第一次见到刘备并与之长谈时,他脸上的得意笑容和那句话
“治理
第六十六章 僭称天子
让荀谌复出,进入自己麾下担任要职,并不是刘备一时之间心血来潮,而是综合了各方面的考量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早在袁刘两家对抗的时代,负责东线作战的黄忠、审配、田丰等人就对荀谌构筑的防御体系大加赞赏,认为他单凭一郡之人力物力,能够做出那样的成绩已经极为难得。
邺城易主之后,袁绍赏赐给荀谌的宅邸也被查抄,然而那偌大的宅院之中空空荡荡,除了堆积如山的书籍之外就再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甚至连侍奉起居的仆人都只有三五个,可谓简朴至极。
到了幽州,荀谌进入书院深造,又得到了卢植老先生的青睐,被认为是难得的军政全才,只要稍加历练,一州之地托付给他那是轻轻松松,在老先生与刘备的信件往来中也多有提及。
荀谌不知道的是,正因为这些能力、品性,再加上卢植的推荐,他才能够参与这一次幽州的币制改革,并带队前往玄莵,在那里进行试验。
玄莵之行,本就是刘备与卢植这一对师徒对他的最后考验。
此时此刻,面对刘备的盛情相邀,荀谌不再犹豫,当即起身避席,对刘备深深一躬到地,“败军之将,本不敢言勇,今蒙使君不弃,谌愿鞠躬尽瘁,以报君之厚遇。”
“友若快快请起。”刘备现在已经把这一套礼节做得纯熟无比,当即前趋几步搀扶起荀谌,拉着他重新落座,说了几句君臣相知的套话之后便不再浪费口舌,直截了当地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在刘备的计划中,荀谌既然已经揽下了币制改革的重任,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那就应该继续发展长处,琢磨出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适用性强的实施方法出来,所以,刘备给他指派的职位,都是在辽东各地。
要么就在辽东三郡给徐荣当副手,推行货币改革的同时逐步接过日常政务,两三年后接班徐荣,继任辽东总管。
要么是去朝鲜半岛,给张焕当副手,还是做同样的工作,两三年后接任韩州都督,让张焕回中原。
“在下寸功未立,怎能贸然担任如此高位,还请使君三思。”荀谌有些惊讶,甚至认为这是刘备对自己的试探,连忙推辞不迭。
他本就背着袁绍帐下首席军师的名声,还有一堆在其他诸侯那里担任要职的兄弟亲戚,平日里说话做事都小心谨慎,唯恐被人误会,虽然也又过按捺不住寂寞,想要做一些事,不荒废自己才华的念头,但在他自己看来,能够担任个不那么重要的职位,做一些平平无奇的事情,也就差不多了。
可如今听刘备的意思,是要让自己花几年时间熟悉政务,然后接受几个郡、乃至于一个州的牧守之职,且不说别人会不会服气,就连他荀谌自己,也是心中惶恐不安。
“这有什么友若德才兼备,只可惜之前所遇非人,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已。如今在我麾下,正当如毛遂所言,锥处囊中,颖脱而出,才是不枉了这一身本领。”刘备无所谓地笑了笑,“你只管做自己的事,别人说什么都有我来解决。”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君。”荀谌再次起身,恭恭敬敬地对刘备施以大礼,声音中带上了一丝哽咽。
在邺城盘桓数日,与刘备深入交流了货币改革的发展趋势,并得到了辽东长史任命书,可以调动更多铜料甚至是银料的许可手令之后,荀谌满怀希望,踏上了北返的路途。
然而,刘备的好心情
第六十七章 来搞事情的
经过几天的激烈讨论,刘备阵营最终达成共识,数十辆马车驶出邺城,奔赴不同的方向,一张针对袁术的大徐徐张开。
兖州,陈留郡,陈留城。
太守张邈领军出战,陈留城的防务就交给了他的兄弟张超,今日张超正在校场操练士卒,突然,一名心腹匆匆来到校场,向他低声禀报,说是河北来了使者,想要求见张太守。
而且这个人的身份不太一般。
“清河崔家的崔琰,他来做什么”得知来使姓名身份之后,张超不禁皱起了眉头。
河北的统治者刘备刘玄德曾经在洛阳求学,在那期间,与袁绍、曹操和张超的兄长张邈曾经有过交情,就连关东诸侯会盟讨伐董卓的时候,张邈都派人去远在北疆的幽州送信,希望刘备起兵伐董,共襄盛举。
然而,这段本就不是太牢固的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大家各自有了各自的势力、地盘和追求,变得越发淡薄。刘备彻底击败袁绍,为张邈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之后,张邈还曾经派遣时节前去道贺,属于第一批承认他冀州牧身份的人,可是随着张邈与曹操决裂,刘备又站到了曹操那边,张邈就彻底断了重修旧好的念头,再也不跟河北来往。
如今刘备派人来到陈留,只怕不是为了张邈自身,而是为了更南边的那个人吧。
张超心念一动,就大概猜出了对方的来意,“让人进城吧,在郡守府中等我。”
“张孟卓统兵在外,一时半会回不了陈留,也不知道这张孟高能不能弃暗投明,共诛国贼。”崔琰在空旷的前堂之中正襟而坐,看着四周低调而又华贵的摆设,心中颇为忐忑。
崔琰,字季珪,出身于清河崔氏,少年时性格沉闷,言辞迟钝,身为望族子弟却不,反倒喜好剑术,一度被家中长辈视为生了一副好皮囊的庸才。
直到年过二十三岁,崔琰才发奋,研读儒家经典,并与寒门士子公孙方、宋阶等人交好,结伴跋涉千里,前去辽东郑玄门下求学。
此人相貌堂堂,俊朗非凡,是出了名的美男子,按照东汉时期的风气,被当权者赏识喜爱,火速提拔是理所应当的事,然而刘备却对这个满嘴大道理又缺乏变通的家伙很不感冒,一直压制着他的仕途。
这一次崔琰被任命为使者,前来兖州拜见张邈,说句实话,他自己都没想到,但崔琰随即下定决心,既然被委以重任,那就一定要用正义之言,煌煌正道,说得张邈痛哭流涕、幡然悔悟才行。
没过多久,门外走廊响起了一阵脚步声,打断了崔琰的遐想,他回头一看,只见一位身材高大、武将装扮的中年男子带着几名随从大步走了进来,顾盼之间颇具威势,想必就是前广陵太守张超了。
崔琰起身行礼,自报家门,张超也礼貌地表达了欢迎,几人分主客之位坐下,张超便不再客套,直截了当地问起了对方的来意。
这一问,崔琰就起身开始了慷慨激昂的演讲。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享尽国家之恩,当今社稷倾覆,本应为天下表率,然而逆贼袁术狼子野心、私藏玉玺、僭称天子、设立百官,此等狂悖之徒,世所难容!”
“张孟卓久负盛名,如今又身为陈留太守,麾下雄兵数万,何不前去讨伐逆贼,肃清纲常,拨乱反正”
崔琰这边讲得口沫横飞,张超跟几名坐在下首的门客却面无表情,互相对视的眼神中仿佛都说着同样的话
这个家伙来的时候也没了解了解当今形势吗
刘备为什
第六十八章 逼反
由于张邈正在率军与曹操作战,短期内根本赶不回陈留,崔琰在城中等待了十余日,始终无法得到再次劝说张超的机会,最终含怒出城,返回河北复命去了。
站在城头,看着夕阳下远去的车队,因“公务繁忙”而消失了好几天的张超不由得重重叹息一声。
这样一来,张邈和刘备就算是彻底决裂,很有可能会兵戎相向了。
是对,还是错
“将军为何叹息”一名幕僚见张超愁眉不展,显得忧心忡忡,便主动上前几步问道。
张超苦笑着摇摇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起来,“以公济看来,袁公路与刘玄德相比孰强孰弱”
“袁公虎踞淮右、江东,豫州大部,地广人多,兵精粮足。如今又有传国玉玺在手,荣登大宝,四方景从,霸业可成。”这名幕僚是汝南出身,一直极力劝说张氏兄弟与袁术交好,如今听得张超发问,连忙再次为自己心中的王者鼓吹起来。
“但愿如此吧。”张超轻叹一声,又把目光转向了北方。
平心而论,张超是瞧不上袁术的,早在年轻时代,那个飞鹰走犬,肆意妄为,闯出“路中悍鬼”恶名的袁术就跟他们不是一路。这么多年过去了,袁术的做事风格却还是跟当年一样蛮横无理,令人望而生厌。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袁术明明做人不行打仗不行,却能够在扬州站住脚,还一步步开疆拓土,不断扩张势力范围,如今还堂而皇之地建国改元,当上了天子。
凭着四世三公的名头,就能让一个能力一般的家伙做成这么大的事业,这是何等的讽刺!
“那刘备是个睚眦必报的性格,在将军这里得不到回复,必定会恼羞成怒,将军可要早做准备,以防他发兵南下犯我疆界。”另外一名幕僚也上前几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从刘备这一次派出的使者人选,他隐隐感觉得到,那位雄踞河北的霸主似乎并不是真心诚意想要劝说自家主公,而是故意让双方关系破裂,借以攻打陈留。
只怕不久之后,陈留就会迎来新一轮的战火。
“言之有理,只是我军主力都在东线与曹操交战,一时难以抽调回来,如今城中可用之兵不过五千,加上在西北边境驻守的也只有万余人马。”张超有些头疼地说道:“如果刘备大举来犯,只怕”
“何不向袁公求援,请他发兵相助,共同抵御河北”之前说话的那名幕僚再次开口劝道。
“”
张超又不说话了。
他知道袁术一直对地处要冲、交通便利且人口众多的陈留垂涎三尺,也知道自己身边这些幕僚多为袁氏门生故旧,一心想要用陈留作为筹码,在袁术那里换取高额回报,所以在过去的往来之中,一直对袁术十分警惕。
可是不管怎么警惕,怎么不愿意让袁术染指陈留,张超也很清楚,自己兄弟二人凭借陈留一郡之地,是无法抗衡其他诸侯的,这块土地终究要落入别人手中。
若是按照这名幕僚所说,请袁术派遣军队进入陈留,那就相当于把陈留拱手相让了。
可要是不向袁术求援,单凭陈留郡的兵力去对抗刘备,只怕陈留保不住,自己兄弟二人和张氏族人的性命也保不住。
“袁公路僭称天子,只怕要成为众矢之的,真要倒向他那一方,恐怕寿张张氏的名声也就没了。”思前想后,张超还是不能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