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汉昭烈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沉舟烂柯

    只听噗通一声,一名高句丽大臣不顾地上泥泞,就地跪了下来,流着眼泪对伯固说道:“大王万金之躯,怎能为我等殿后,请大王先渡河!”




第十八章 杀
    “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把咱们辽东当什么了,他们高句丽的后花园”刘备眼睛一瞪,扭头向张飞下令道:“让将士们别忙着歇息,先去城北收拾收拾高句丽的残兵败将,给他们长长记性。”

    张飞闻言大喜,马上就去后面开始整肃队列,而关羽和张焕等参加了前几天守城战的人,脸色则是有些尴尬。

    “其实我们也不想就这样,眼睁睁放走高句丽人,只是将士们前几天在暴雨中苦战一场,几乎每个人都病倒了,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关羽作为几千名病号中的一员,觉得有必要为这些人辩解一下,于是凑到刘备身边,压低声音解释起来。

    “嗯嗨,二弟太多心了,我不是那个意思。”刘备一愣,连忙拍着关羽的肩膀安慰道:“敌我寡众悬殊,你们能坚守下来,已经是完成了任务,接下来就好好休息,看我们的。”

    虽说高句丽人已经饱受寒冷和饥饿侵袭,变得虚弱不堪,但他们毕竟还有两万多人,出于谨慎考虑,在命令张飞等人做好出击准备的同时,刘备在关羽和颜良的陪伴之下登上城头,开始仔细地观察高句丽人撤军的情况。

    “不急,你们看,高句丽人才开始渡河不久,他们的部队绝大多数还留在南岸,咱们只需要等,等到剩下一半敌军的时候再发动进攻。”

    刘备语气轻松,伸着手指指点点,他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的战场洗礼,已经不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菜鸟,如今的他,已经可以判断出战场形势,同时对战士的心理做出分析了。

    放走一半敌人,然后发动攻击,不仅仅是出于数字的考量,一万人比两万人好对付这样,还有心理作用。

    十死无生和九死一生,哪个更可怕牺牲自己和牺牲别人,哪个更容易选

    随着时间的推移,仍然留在南岸,等待着渡河的高句丽人越来越少,他们这些天来可以说是身心俱疲,尤其是前几天的暴雨,眼睁睁看着唾手可得的胜利飞走,这些高句丽人的心情都降到了谷底。

    他们现在只想早点回到长白山,回到自己的家园,在那里修复身体和心灵的创伤。

    然而刘备并不想给他们这个机会,一阵吱扭吱扭的声音响起,城门缓缓打开,一千五百名将士迈步踏出了襄平城的北门,朝着远处的高句丽人大步走去。

    “大王子,你,你看。”一名眼尖的高句丽武将瞪大了眼睛,结结巴巴地指着南边汉人的城池。

    “怎么了”拔奇不明所以地转过身,顺着这名武将手臂所指的方向看去,等到看清楚远处发生的一切,拔奇瞬间感觉自己的身体突然被冰霜覆盖,血液都几乎要停止流动了。

    汉人居然出城追击!

    不知何时起,天空中飘洒的蒙蒙细雨停了,太阳跃出云层,将和煦的光芒洒在广袤大地之上。

    天气变好了,然而高句丽人的心情并没有变得晴朗,他们看着远处汉军的旗帜高高飘扬,向着自己这边缓慢但坚定地移动过来,心中满是悲凉。

    面对逐渐逼近的敌人,许多高句丽贵族害怕了,他们的脚步不停地向河岸移动,挤成一团之后便是互相推搡。

    只要渡过大梁水就可以获得安全,这是很容易得出的结论,坚持战斗,直到下等人全部死掉,更是贵族们刻入骨髓中的天性。

    眼看着河里的船只越来越接近南岸,这些身份高贵的上等人觉得,只要下等人能够阻挡汉军片刻,他们就能够登上下一次到来的渡船,从而脱离险境。

    “大家不要乱,我们还有一万多人,只要击退汉军,每个人就都安然能渡河。”眼见敌人还没来,自己先乱了,拔奇心中焦急万分,连忙大声呼喊起来,可是那些高句丽贵族根本



第十九章 赎买俘虏
    拔奇原本还以为,自己这一万多名战士背水列阵,抱定必死的决心之后,就算不能吞掉对面的一千多汉军,至少也能稳住阵脚,让汉人不敢轻举妄动才对。

    所谓背水一战,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不就是汉人兵书里面写的吗

    但是,他没有料到,对面的汉军将领,乃是数千年历史中都排得上号的猛将和亡命徒。

    张飞、赵云、太史慈,这三个人性格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胆子大,斗志旺盛,喜欢以少打多,擅长以少打多。

    即使对面的高句丽人列好了阵势,即使高句丽人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己方,但这些汉军没有丝毫惧意,他们紧紧跟随着自己的主将,一头冲进了敌军阵中。

    高句丽人的抵抗甚至没有坚持几分钟,就被汉军完全撕破,并且来回碾压起来。

    汉军所到之处,高句丽人就像狂风中的野草,东倒西歪地躺倒一片。

    由于高句丽人几乎人人带病,并且已经三天没有吃到热饭菜,这样一条由病容满面,饥饿不堪的战士组成的防线,摆摆样子或许可以,但是在一千五百名汉军的冲击面前,这条防线就显得不堪一击,许多战士甚至还没有被汉军将士的武器砍到,就已经体力透支而倒地不起。

    眼看战线崩溃的速度远远超过想象,自己的子民在被凶神恶煞的汉人像割草一样屠杀,拔奇的眼睛瞬间红了,他咆哮着举起手中钢刀,准备组织一波反冲锋。

    然而事与愿违,非但高句丽人没有重新聚拢,反倒是张飞远远看见了这个衣着华丽的家伙,挥舞着丈八蛇矛就向拔奇冲了过去。

    危急关头,拔奇身边那些侍卫们立了大功,这些人不等张飞冲杀过来,扛起拔奇就向河岸边跑去。

    “放开我!我和他们拼了!”拔奇泪流满面地拼命挣扎,然而几名忠心不二的侍卫根本不管他的叫喊,将拔奇抬到新靠岸的一艘大船上,然后抽出腰刀对着其余扑过来想要上船的高句丽人乱砍一通。

    拔奇被死死按在木船的甲板上动弹不得,几名侍卫任由他怎么叫喊,甚至是威胁要砍下这些侍卫的脑袋都不肯放开他,只是不住嘴地说着大王子恕罪。

    这艘船是唯一还敢于从对岸开过来的,其余船只上划桨的高句丽人远远看见大梁水南岸无情的杀戮,都匆匆调转了船头,根本不愿靠近那满是惨嚎声的修罗场。

    “唉!那船上必定是高句丽的重要人物,可惜了,真是可惜了!”等到张飞赶到岸边,那艘船已经向北岸行驶了十几步,并且越划越快,追是追不上了。

    张飞眼看着到手的功劳飞了却无可奈何,只能朝着木船怒吼了两嗓子,恨恨地跺了跺脚,而在他身后战斗已经进入尾声,只有数百名高句丽人还互相扶持着结成小圈子,徒劳地抵抗着汉军。

    拔奇扶着船尾的栏杆向南望去,眼泪不停地流淌下来,一串串地滴落在甲板上,他的嗓子已经喊哑了,只能发出呜呜地低声哭号。

    几名侍卫在确认了安全之后就放开了拔奇,他们行走在船边,将自己亲手砍下的手指和整只手腕一一捡起,然后扔进湍急的河水中。这些人面无表情,心中却是七上八下,他们为了活命居然向着自己的同胞痛下杀手,这一条可是高句丽的大罪。

    同样痛哭流涕的还有北岸的高句丽人,他们眼睁睁地看着汉人在南岸肆意纵横,自己的同伴就像被狂风卷过一般成片成片地倒下,站在河岸边的伯固抹了一把眼泪,转过身来问道:“哪位忠臣愿意前去南岸,请求汉人把我军投降的战士们释放回来”

    “呃……”

    迎接伯固的是一个个低垂的脑袋和死一般的沉默,伯固心中暗暗恼怒起来,但此时高句丽人死伤惨重军心不稳,他即使再生气也得做出贤王的姿态,以防军队被某些不怀好意的人煽动起来,趁机再搞出什么幺蛾子。

    此时拔奇已经顺利渡过湍急的大梁水来到北岸,他一见到伫立在河岸的伯固就忍不住又哭了起来,隔着十几步远的距离就跪下请罪,一步步



第二十章 一口价,每人一千
    “大汉乃是天朝上国,一向都是用恩义来让世人心悦诚服,更何况高句丽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归属于辽东郡,我们也是太守治下的大汉子民啊,这世上哪有官员杀自己治下百姓的道理。”拔奇见刘备松口,觉得事情似乎有转机,连忙把来时想好的话语说了出来,希望用这些话来打动刘备。

    刘备听他说得冠冕堂皇,不禁冷笑起来,指着拔奇问道:“口口声声说高句丽人是大汉子民,那你给本官讲讲,高句丽人不声不响地偷袭辽东,妄图谋反,这是大汉子民应该做的事”

    拔奇被刘备质问得愁眉苦脸,他稍加思索,觉得自己已经是在颠倒黑白了,那就索性破罐子破摔吧,便坦然说道:“回禀太守,我们高句丽人是被蒙蔽的,我们也是受害者。”

    “如此胡言乱语倒也有趣,说下去。”

    “前些时日,一名辽东逃奴来到高句丽,说是辽东新来了一位太守,滥杀无辜无恶不作,非但老太守被逼死,甚至辽东本地士绅大多惨遭毒手,百姓同样苦不堪言,乃至于民乱四起。

    我高句丽从属于大汉辽东郡,辽东生乱,高句丽人自当全力相助,于是我王领兵前来,想要助辽东平乱。

    就在前两天,我们大王终于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于是准备撤军回去,没想到已经引起了贵军的误解,这才有了今天的一番争斗,误会,这一切都是误会。”

    “哦逃奴”这个消息如同重磅炸弹一般,瞬间引发了众人的怒火。

    非但刘备,堂内所有人都眯缝起眼睛,淡淡的杀意开始凝聚。

    居然有人从辽东逃到高句丽去,还能说动高句丽人派出大军来攻打辽东,这个人是怎谁,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是怎样逃出辽东的

    刘备的心中涌起好几个疑问,同时他视线平移到旁边,冷冷盯着徐荣,他可是襄平城的护城官,出了这么大的事竟然毫不知情

    徐荣能够感受到刘备眼神中暗含的怒火,瞬间一身冷汗就湿透了内衣,但他毕竟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二十年,深深吸了一口气就让自己迅速平静了下来,开口对拔奇问道:“这逃奴和你们有过多少来往,为什么你们大王只是听信一个逃奴的话,就带着几万人马前来辽东”

    “那人是辽东大豪田韶的门客,之前随着商队,和我高句丽多有来往,所有的消息都是他告诉我们的。”拔奇似乎也感受到了众人的怒意,心中慌乱起来,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全部说了。

    刘备双眼微闭,很快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理顺了:田韶是辽东豪强的领头人,手上血债累累,被满门抄斩于闹市,然而他的一个门客成了漏网之鱼,非但潜伏了下来,并且看准机会逃出了襄平城,一路去往高句丽,同时谋划起反攻辽东的阴谋。

    今天过后,必须把辽东的政审工作摆上台面,认真地筛一筛,捡一捡,将潜伏在人民群众里面的敌特给筛除来碾碎。

    刘备心思转动个不停,突然他脑中灵光一动,看着拔奇笑了起来,“能知道这么多事,看来也不是普通人,老实说,你到底是谁”

    “啊在下是高句丽大王的近身侍卫,所以了解一些秘闻,之前来的时候已经向众位将军禀报过了。”拔奇心中一惊,直到自己露出了马脚,但他仍然强装镇定,企图蒙混过去。

    “他在说谎。”站在远处的太史慈扬声打断了拔奇的话。

    另一边赵云也是看着拔奇,脸上露出嘲讽的笑意,“我军冲散高句丽人阵型之时,此人被几名护卫拖上大船率先逃了,他绝对不是个侍卫,应该是高句丽的王族成员。”

    这都行,你们唬我的吧

    拔奇简直惊了,开战之前他就已经退到了两万大军的最后方,战局不利之时,也是早早就被强行拖着逃上了大船。

    战场之上有一万多人在厮杀,可以说是乱成了一团,自己根本都没看清这两个汉人将领,他们是如何盯住自己的

    太史慈看着一脸难以置信的拔奇,自傲地笑道:“某家可是神箭手,练了十几年的眼力,根本不可能漏掉任何情况,不要想着蒙哄过关,回答我家太守的问题。”

    原来如此。

    拔奇忍不住笑了,他当了二十多年王子,这几天才突然被伯固委以重任,两场败仗带来的沮丧,饥饿和寒冷带来的压力,使得他的神经一直紧绷着,如今被揭露身份,拔奇反而觉得一阵轻松。

    事到如今,他也豁出去了,索性长笑一声,站起身来向刘备躬身行礼,“诸位果然慧眼如炬,我乃高句丽大王伯固的长子,名叫拔奇,今日得见汉家英豪,幸甚至哉。”

    “哟,原来还是个王子,那前几日我们射死的那个,也是真的王子吗”张焕一听就乐了,顿时想起前几天那个倒霉蛋。

    “那人是我胞弟伊意模,确实是



第二十一章 小别胜新婚
    有道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太守阳终是个好风雅的人,把庭院修饰得相当别致,如今经过一场春雨的滋润,院内景色如画,却白白便宜了刘备。

    刘备和太史慈一路走来,看着茵茵绿草,脸上都不禁挂上了笑容。

    二人来到太史老夫人的屋门前还没进去,就听见了一阵欢声笑语,原来是张宁陪着太史老夫人在屋里闲聊,正把这老太太逗得笑个不停呢。

    刘备站在门口咳嗽两声,一推门进去了,紧跟着太史慈闪身进屋,对着自己老娘就磕了个响头,“母亲大人在上,孩儿许久不来探望,还望母亲大人恕罪。”

    太史夫人见到二人,连忙从软榻上起身相迎,她先对刘备微微一躬身,随即就拉起了太史慈,用慈祥的眼神开始上下打量,直到确认了儿子身上没有创伤才松了口气,之后对刘备笑着说道:“老身承蒙太守照顾,子义又深受太守器重,这份恩情太史家真是无以为报。”

    “哎老夫人说的哪里话。”刘备大咧咧坐在一个矮凳上,随意地拉起了家常,只不过他的眼神却一直停留在旁边的张宁身上:“子义和我辽东的诸位弟兄意气相投,老夫人也就是我们的长辈,刘备自当以礼相待,不知前几日高句丽人犯境,老夫人是否受到惊吓。”

    张宁嘿嘿笑着,望向刘备的目光中充满了久别的爱意,“我刚还和老夫人说呢,咱们刘太守有老天庇佑,高句丽人来势汹汹,却不想被一场暴雨给打败了。”

    几人又聊了几句,刘备见太史慈有些拘谨,可能是当着外人的面不好意思跟老娘叙家常,便起身向太史夫人行礼告退,转身拉起张宁的手,二人走出了这件幽静的房屋,留下母子二人相对。

    走出了一段距离,刘备突然感到张宁停下了脚步,他疑惑地一回头,却见张宁的双眼不知什么时候就已经蒙上了一层雾气,正当他纳闷的时候,对方顺势就拥了上来,紧紧地搂住了他的脖子。

    张宁身上的幽香钻入刘备的鼻孔,让他紧绷了好些天的神经一下子松弛了下来,刘备情不自禁地伸出双臂把张宁揽入怀中,轻声说道:“这些日子让你担惊受怕了。”

    没有回答,只有轻轻的啜泣声传入耳中,张宁瘦削的身子微微颤动,让刘备心疼不已,但他又笨手笨脚地不知道该怎么做,只好用手拍着张宁的后背,不停地安慰着,“没事了,我回来了”

    痛痛快快地哭了一阵,张宁似乎把这些天积攒的不安都释放了出来,这才松开刘备,她擦了擦眼泪,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刘备。

    刘备再次牵起张宁的双手,认真地看着她的双眼说道:“我得知高句丽大军来犯便日夜兼程赶回来,一路上担心辽东百姓受难,担心云长他们难以抵挡敌人,但思来想去最担心的还是你。”

    “油嘴滑舌。”张宁听了刘备含情脉脉的话之后瞬间羞红了脸,她不好意思地低着头咕哝起来。
1...1920212223...2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