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汉昭烈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沉舟烂柯

    刘备吸了吸鼻子,满脸不爽地说道:“冷,冻醒了,跑到别人的帐篷抢了几张被褥,本来打算不回来睡了,又担心你一个人害怕。”

    张宁不禁失笑起来,“你在这里我更害怕。”

    “别忘了你现在是我的侍女,赶紧过来给本大爷收拾床铺,然后侍寝,侍寝是什么意思知道吧”刘备故意做出不怀好意的表情,准备吓唬吓唬这个姑娘。

    想不到张宁却当了真,她幽幽叹息一声,似乎是下了很大决心,伸出双手开始解自己的衣衫,一边说道:“将军能保全先父的尸首完整,小女子自荐枕席也是理所应当。”

    “停停停。”刘备连忙扔下被褥跑过来抓住张宁的双手,感觉她纤细的身躯颤抖得厉害,这一下把刘备闹得不知说什么好了,原本是句玩笑话,想不到张宁还当了真。“我就是吓唬吓唬你,别当真。”

    张宁抬起头来凝视着刘备的脸,好半天之后才收回目光,垂下头低声说道:“谢谢。”

    刘备此时也没了睡意,索性把扔在一边的铺盖卷拿了过来铺在张宁的铺盖旁边,自己躺在上面盖好塞着芦苇花的薄被,然后瞪着张宁恶狠狠说道:“躺下。”

    被来来回回弄得不知所措的这位小天师也豁出去了,就按着刘备说的躺下,然后侧过身来,用明亮的双眼看着刘备,两人的距离不过三尺,连彼此的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我还没问你的姓名呢,给我讲讲你父亲的事情吧。”刘备仰面朝天轻轻说道。

    张宁也学着他的样子平躺下,开始缓缓讲述自己的身世。

    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人何在西击胡。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

    这首童谣流传了三十多年,也几乎就是黄巾起义的领袖张角一生的缩影。

    东汉末年由于地方将吏豪强出于自身利益的驱使,同时借着羌族各个部族首领的掠劫**,汉朝和羌人在凉州之地展开了数十年不死不休的鏖战。

    由于贪官污吏克扣军粮和军费,汉军士卒多饿死在沟渠之中,对羌战事屡战屡败,甚至连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这四个重要的边郡都曾经沦陷在羌族的铁蹄之下。

    汉朝朝廷为了挽回劣势,便将征发壮丁的范围扩大到了内地州郡,而这首童谣就反映了当时农村男子被强征,只有依靠女人在田间劳作,百姓生活和生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我的祖父就是被




第三十六章 战争结束
    就在皇甫嵩大军击败广宗黄巾主力的同时,南方战线也传来了捷报,朱儁和荆州刺史秦颉急攻宛城,阵斩黄巾大将赵弘,城内黄巾贼又推举韩忠为帅,朱儁久攻不下,于是撤围诱敌,韩忠果然中计,率众去追,结果中伏身亡。

    接连失去了两位统帅,但荆州黄巾军仍然没有放弃战斗,他们重整旗鼓,再次退回宛城,又推举了孙夏为帅,继续坚守着最后的希望。

    这一次朱儁不再犹豫,全力发动进攻,在这最后一战里,来自淮泗一带的义勇在佐军司马孙坚率领下作为主攻,率先登上宛城高大的城墙,孙坚更是神勇非凡,无数次击溃黄巾军的疯狂反扑。

    经过数场苦战,宛城黄巾军终于无力抵抗官军的攻势,选择了投降,继兖州、冀州之后,荆州也再没有大股黄巾军的存在。

    如今战事大局已定,刘备的心情也好了许多,这其中或许也有每天晚上和张宁面对面说话的缘故吧,青年男女之间多一些沟通交流总是会令人心情愉悦,刘备又看看满脸严肃的众人,心里恶趣味地想着是不是也该给他们每人分个年轻漂亮的侍女。

    张宁的心态在这段时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刘备这个穿越者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不断讲解,她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自己父亲花费了十几年时间,动员了近百万信徒,才得以发动的起义,居然连一年都没有坚持下来就灰飞烟灭。

    广宗城内人数众多,其中不仅仅有大量的黄巾军余部,还有原本就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在刘备等人的组织安排下,几万人同心协力,不仅将城外的战场收拾得干干净净,连城内也逐渐恢复了以往的秩序。

    十几天后,最后的捷报也到来了。

    “官军大捷,于涿郡阵斩贼首张宝,降众不计其数。”前来报信的这位骑士脸上一副如释重负的表情,应该也在为战争的结束而高兴。

    “这么快话说张宝怎么会跑到涿郡的。”刘备又惊又喜,连忙问道,其余人也是兴奋地围上前来不住嘴地询问。

    “张宝在下曲阳缺粮,于是北上进攻涿县,幽州刺史郭勋亲自率军来救,在城下与贼军大战一场,双方激战正酣之际我军赶到,张宝腹背受敌,战死在乱军之中。不过——”

    这名骑士脸色黯淡了几分,继续说道:“幽州刺史郭勋,涿郡太守刘卫二人也在此战之中以身殉国,英勇战死。”

    如此震撼的消息引发了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一名刺史、一名太守,这应该是汉家朝廷在黄巾之乱中损失官员的最高职位了。

    刘备原地转了几圈,沉吟片刻后问道:“我记得当初涿郡有许多流民和黄巾俘虏,如今二位使君死了,民众里面有没有什么不好的苗头”

    这名骑士自然知道刘备的意思,当即答道:“涿郡安置的黄巾余众并没有趁张宝进攻的机会起来作乱,与之相反,他们中有许多人主动协助官军守城,抵御贼人。但由于郭勋和刘卫两位深孚民望,当地百姓悲痛之余,似乎对这些黄巾余众产生了较大的怨气。”

    这下事情就难办了。

    愿意接纳黄巾余党的高官死在黄巾军的手中,幽州百姓怎么想他们怎么看待这些远道而来,是敌是友难以分清的余党

    “左中郎将的意思呢”刘备感觉自己有些头痛。

    如今战争基本结束了,如何处置黄巾



第三十七章 都不是好人
    “你这小子都当上一郡太守了,还摆着苦脸给谁看”

    洛阳城内,曹操家中的厅堂,两个男人正在端着酒樽对饮,主位上喜笑颜开的是这家的主人曹操,而跪坐在他对面愁眉苦脸的正是远道而来的刘备。

    听了曹操故意戏谑的话,刘备忍不住把酒樽往案几上重重一顿,没好气地抱怨起来,“我来的时候跟弟兄们打了包票,让他们带上家人跟着我,大家一起做点事情,现在倒好,被封到辽东那个鬼地方,你说说朝廷这到底是赏我呢还是流放我”

    “辽东太守也是太守啊,真两千石的高官,全大汉能有多少别忘了几个月前你还是平民,现在只不过立了一点功劳,就想着大汉的锦绣江山任你挑做梦呢。”曹操毫不留情地反驳起来,让刘备稍稍冷静了一下。

    就在今天早朝的时候,大汉天子刘宏宣布了对平定黄巾之乱主要功臣的封赏,其中最耀眼的几颗明星都获得了极为丰厚的回报。

    皇甫嵩军功盖世,率军回京时连汉灵帝刘宏都亲自到城门口迎接,面对如此殊荣,皇甫嵩首先想到的也是把老友卢植从大牢里救出来。不过世人都知道是皇甫嵩南征北战剿灭黄巾,所以即使他推让功绩,朝廷仍然重重赏赐了一番。

    不得不说在这个时空,因为刘备横空出世的影响,使得黄巾军的败亡变得迅速了许多,同时因为这场战争而死去的人也少了很多。

    在原本的那个历史上,皇甫嵩由于战事不利,曾经发泄性地屠杀了许多战俘,其中在仓亭击败卜已之后,屠杀了七千战俘;在广宗击杀三万黄巾军,又逼得五万多人投河而死;在下曲阳击败张宝之后,更是一口气杀死了十万黄巾战俘并将他们的尸首做成京观,就连朝廷中的许多人都觉得他过于残暴了。

    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食邑八千户。这就是皇甫嵩得到的赏赐,官做到这份上已经可以说是人生顶点了,可见汉朝朝廷对于这位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还是极为重视的。

    卢植官复原职,仍然担任尚书一职。

    朱儁平定宛城,被任命为右车骑将军、光禄大夫、封钱塘侯、食邑五千户。

    除了这三名中郎将之外,功劳最大的就是刘备了,他被封为辽东太守,兼领玄莵、乐浪二郡,几乎可以说是一步登天。

    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可谓位高权重。

    但问题出就出在辽东这两个字。

    辽东郡属于幽州,是大汉王朝最东北角的一个郡,位于后世的辽宁省,在这个时代属于绝对意义上的穷乡僻壤。气候寒冷加上交通不便,使得中原王朝的文明和力量很难大规模地扎根于此地,几百年来人口都没什么增长,更别说赋税收入了。

    刘备就是幽州本地人,对辽东郡还有更深一层的了解,这个郡孤悬于东北边疆,西有乌桓、北有鲜卑,东边则是高句丽和沃沮人,在那里生活的汉人有如被群狼环伺,一年到头都很少有安心生活的时候。

    尤其是近些年,从辽东那边传到内地的几乎全部是坏消息,不是被这个打了就是被那个打了,今天被掳掠点人口明天被掳掠点粮食,总之就是吃不完的亏挨不完的揍,旁边的玄菟郡更惨,朝廷任命的太守宁可称病也绝不愿去上任。

    朝廷这次看似是大方,做了买一送二的买卖,把玄莵和乐浪郡都给了刘备,实际则是扔包袱,丢给他一个没人乐意要的破地方。

    “哎对了,我是幽州人,朝廷不是规定不能在本州为官吗”刘备再度仰头满饮,随着凉爽的浊酒下肚,他的思维似乎也清



第三十八章 烂泥塘
    看到刘备垂头丧气的模样,刘宏忍不住笑了起来,他挥一挥手,让殿中侍候着的宦官和宫女们都下去歇息,几名年轻的宫女一边缓缓离开,一边好奇地打量着刘备,似乎是想知道这位年轻人究竟是何方神圣,居然可以让皇上两次单独密谈。

    “你这个辽东太守,有袁家的人在后面推波助澜,但最后决定的还是朕,是朕想让你去那边。”刘宏笑眯眯地说着话,语气格外轻松。

    “臣愚钝,还望陛下讲解此中深意。”刘备现在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地方撒,要不是因为对方地位尊贵,他早就跳起来开喷了。

    刘宏笑容不减,顺手拿起一卷帛书扔在刘备面前,“自己看看吧。”

    这是什么东西刘备慢慢将其展开,发现原来是一份辽东地区的资料,他低头细细阅读起来,结果越看越心凉,越发地不愿意去上任了。

    “辽东都这么烂了,还要臣去做什么”刘备重重叹了一口气,向对面的皇帝问道。

    “你的志向就是安安稳稳当个太守,安安稳稳混点俸禄”刘宏白白胖胖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讥诮,“刘氏一族好容易出了个有想法能打仗,身上还没有陈腐之气的年轻才俊,朕不把你扔到能磨练人的边郡,难道让你留在富庶的州郡,去做个一头猪都可以胜任的太平官员,然后废掉”

    这一番话如同晴天霹雳打在脑袋上,让刘备瞬间惊醒了,是啊,内地的州郡虽然富庶、人口众多,但与之对应的世家豪族也多,自己想要做些事,免不得触动这些地头蛇的利益,也势必会陷入政治斗争的烂泥塘中无法自拔。

    按照自己这个脾气,结果只会有两个:要么是一路硬碰硬,直到碰到碰不动的势力,头破血流;要么是在无休止的烂账中丧失耐心和斗志,最后变得无所作为。

    “辽东位于四战之地,正是锻炼才干的好地方,你没有为官的经验,在那里磨炼几年,以后回到洛阳才能斗得过朝堂上那帮老狐狸,朕要的不是一个太守,朕要的是,一个能够撑起大汉江山的宗室,你懂吗”

    刘备有些难以置信地注视着对面低声咆哮的皇帝,在他前世的历史书籍上,以及这一世的印象中,刘宏作为汉朝倒数第二个皇帝,素来是以昏庸荒淫而被人们记住的,可是如今他表现出来的心思和手腕,却根本不像世人眼中的汉灵帝啊。

    这是怎么回事

    这哥们不会也是刚穿越的吧

    要不要对个暗号什么的

    或许是感受到了刘备狐疑的目光,这位天子的脸上反而露出了嘲弄的表情,“天下人都知道洛阳城中的皇帝是个只知道享乐,只知道搜刮钱财的贪婪蠢材,你也一直听人这么说,对吧”

    话说到这个份上,刘备已经彻底不敢接茬了,只能低着头,聆听刘宏在那里自言自语。

    “朕十二岁继承大统,孤儿寡母,在朝在野没有一丝根基,每走一步都是如履薄冰,每日战战兢兢,唯恐哪里出错,丢了性命。住在这宫殿之中,旁人只觉得朕享尽了富贵,可是朕看到的,却是一个个活不过三十多岁的先帝。”

    东汉是一个很奇怪的朝代,除了开国皇帝刘秀和他的儿子明帝刘庄之外,再没有皇帝长命的。

    和帝刘肇,十岁即位,被外戚窦氏把持朝政,二十七岁病死;殇帝刘隆,即位时刚刚满月,八个月后病死;安帝刘祜,十三岁即位,被太后邓氏掌权,三十二岁



第三十九章 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
    下定决心之后,刘备对辽东太守这个职位也没了之前的抵触,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内,他和卢植曹操等人一一别离,然后就轻装简从离开了洛阳。

    刘备原本的目的地是位于冀州南部的广宗城,然而在半道上得知关羽等人已经护送着庞大的流民队伍北上涿郡,他便转了个方向,一路向北而去。

    “你们怎么招揽了这么多人,确定都愿意跟随我们去辽东吗”刘备到了涿郡之后被熙熙攘攘的人群吓了一跳,光是涿县县城旁边就至少聚集了十万名无家可归的人,如果算上位于周边的人群,估计流民数量能有二十万。

    面对刘备的逼问,主管流民安置工作的张焕也是无可奈何,他哑着嗓子对刘备解释起来,“我们几次劝阻了官军屠杀俘虏,所以听说将军当了辽东太守,几乎整个冀州的黄巾残部就都来投奔我们了。”

    刘备看着张焕布满血丝的双眼,再看看他因为说了太多话而干裂的嘴唇,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他重重地拍了拍张焕的肩膀,在裴元绍的陪同下巡视起流民营地来。

    “本官是要去上任的地方是辽东,辽东你们知道吗苦寒之地,不是那么好待的。”刘备不厌其烦地向各个营地临时推举出来的管事人说明辽东的情况,希望这些流民认真思考之后再做决定。

    然而刘备低估了这些在死亡线上走了几个来回的黄巾余众的决心,他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百姓们的欢呼迎接,同时这些人们也一再重申了他们的态度。

    “刘太守是真正把我们当人看的,太守走到哪,我们就跟到哪,就算是天涯海角也愿意。”

    “没有田地,我们可以自己开垦;没有房屋,我们可以自己建造。”

    面对这些人们的热切希望,刘备最终也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带上他们一起,建设新的家园。

    其实刘备接纳这些流民也有自己的打算,辽东那里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矿和铁矿储量巨大,只要解决了人口问题和边防问题,有了充足的钢铁作为支柱,当地的生产力一定会得到大幅度的发展。

    当刘备这边为了筹集各种物资而焦头烂额的时候的同时,另一支义勇部队也拖家带口地来到了涿郡。

    “报告将军,子龙将军回来了。”裴元绍气喘吁吁地跑进军帐里,兴奋地对刘备说道。

    刘备一下子站起身来,走了片刻便见到大营门口人头攒动,为首的赵云正乐呵呵地跟关羽不知聊着什么,看他神采飞扬的样子,这一次应该是有不错的收获吧。

    果然一见到刘备,赵云便滔滔不绝地讲述起他此行的成果。
1...89101112...2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