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汉昭烈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沉舟烂柯

    “兴霸,我任命你为楼船校尉,水师部队编在韩州,负责一切海上事务,保护航道安全是重中之重,万万不得疏忽。”

    甘宁长期生活在海上,脸膛比当初在长江上当水贼的时候又黑了不少,比起张飞也逊色不到哪里,刘备看着这个被自己忽悠过来,连一天学堂都没进过的挂名师弟,脸上不禁露出了莫名其妙的笑容。

    “光是护航,不能再去别的地方耍耍”甘宁也不客套,大大咧咧地询问起自己的职责范围,“倭岛那边真的有好多人,抓来干活最好不过了。”

    “只要不耽误正事,你想做什么都行。”刘备正色答道:“探明风土人情,绘制海图、地图,做好这些事,我就告诉你一个惊天大秘密。”

    “要得!”甘宁心中一激动,把当年在巴郡学到的口头禅都喊出来了。

    地方上的官职都安排妥当了,剩下的官员们互相看看,眼中都是掩藏不住的欣喜。

    他们都是被刘备选中,将要开疆拓土,征战南方的人选。

    “公与,中山太守的职位非你莫属,何时将全郡纳入我军麾下,你就何时上任。”刘备转向沮授,对他微笑着说道。

    沮授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也没有什么激动的表现,只是微微颔首,表示自己知道了。

    见到沮授终于获得了两千石的职位,田丰和审配二人相视一笑,为这位老友可以施展才华而感到无比欣慰。

    “我军的第一步计划,是占领漳水以北,渤海、河间、常山三地的官员任命,我心中也早有定夺,诸位只需要戮力前行,功成之日,就在眼前。”刘备环视众人,朗声说道:“君不负我,我不负君。”

    “君不负我,我不负君!”众人齐齐起身,肃然答道。

    作为刚刚加入这个集团的新人,郭嘉不像其他人那样激动,等到所有人都坐回位置,他便开口问道:“使君如此安排,可是对南下之事有了想法”

    “没错,我们要给袁绍一个小小的教训,如果顺利的话,他就要到九泉之下反思了。”刘备微笑起来。

    眼神却寒冷如冰。

    ----------------------

    魏郡,邺城。

    夜已深,某处宅邸之中,依然是灯火通明。

    几名青年默不作声地翻阅着面前的各种文书,时不时有人起身,走到其他人身边低语几句。

    &nbs




第十九章 辛苦了
    数日过后,荀谌等人已经摸清了幽州商会的举动,而他们查探到的消息,也进一步证实了荀谌当初的推断。

    “每隔百里就设立一处屯粮点,大军便可以快速行进,不必等待辎重。”郭图看着地图上被标注出来的一串记号,不禁有些后怕,“这刘备果然有吞并冀州之心。”

    若是没有发现这些蛛丝马迹,只以为是幽州缺粮,从而放松警惕,只怕刘备大军袭来之时,自己这些人还浑然不知呢。

    “从襄国往南,幽州商会就再没有购地储粮了,是没有查到,还是确实没有”荀谌在自己脑海中想象着幽州军的南下路线,一边顺口问道。

    “确实没有。”一名年轻士子答道。

    荀谌点点头,起身披上外袍,缓步走到院中,眺望起天空中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来。

    预先设立存粮点,那就说明刘备已经知道了黑山军发生的变故,为了防止被侧翼冒出来的联军袭扰粮道,甚至是截断后路,他要预先做足准备。

    这也符合荀谌对刘备的了解,那位幽州牧是个谋定而后动,凡事留退路的谨慎性格。

    “友若,我觉得刘备知道了我们也在图谋冀州,心有不甘,却又不敢倾力南下,所以只是把目标放在冀州北部数郡。”过了一阵,郭图也踏着月色来到荀谌旁边,对他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你的意思是说,幽州方面没有与我们决战的意图,只是想做足姿态,借以讨价还价,平分冀州”荀谌顺着郭图的意思说了下去,随即轻笑一声,“冀州的精华就在魏郡、清河和赵国,其他郡加在一起,都没有这边有价值,我们都明白的道理,他会不知道”

    其实在荀谌预先的战略规划之中,冀州北部就是可有可无的地方,袁绍手头兵力不足以控制如此庞大的地盘,与其分散兵力,冒着被幽州军各个击破的危险,还不如收缩力量,整合富庶的南部三郡。

    这是袁绍一方的底线。

    郭图脸色微变,旋即毫不示弱地反驳起来,“大汉的精华也不在幽州,刘备占了那里才短短几年,如今是什么光景”

    “说的也是,那位刘使君确实不是平常人,不能以常理揣度。”荀谌没有生气,微笑着说道:“韩馥已经有所动摇了,我们要继续拉拢冀州本地官员,只有尽快让袁公入主。占了名分,我们才有能力对抗幽州。”

    “我已经将韩馥麾下之人笼络得差不多了,只有耿武闵纯这两个顽固不化,偏偏韩馥又最信赖这两人!”郭图恨声说道。

    “明日一早,我亲自去拜会韩馥。”荀谌负手望向天空,在无言语。

    要加快脚步了。

    ---------------------

    “我们要加快脚步,绝不能被袁绍走在前面。”在蓟城南门外的一座小亭中,刘备看着铅灰色的天空,眼中满是焦急,“快要下雪了。”

    “商会的运力已经到达极限,再着急也没有用。”简雍看着从自己身边鱼贯而过,在大道上摆出一条长龙的车队,脸上同样布满了焦虑的神态,但不知为何,他一开口,就非要跟刘备对上。

    刘备不说话了,而是默默看着不断南行,渐渐消失在自己视线之中的车队,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其实要说起来,幽州还是太冷了,你看那个郭奉孝,好好的颍川人跑过来,一场风就给吹躺下了。”似乎是被风吹得有些难受,简雍尽力把脖子缩进厚厚的衣领里面,话题也被他引到了不相干的地



第二十章 图穷匕见
    “友若,连你都亲自来了。”

    当韩馥看到荀谌出现在自己面前之时,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许久不见的笑容,笑容之中既有苦涩,也有一丝丝的释然。

    之前郭图和辛评那几个颍川人前来劝说自己,把冀州牧这个位置让给袁绍的时候,韩馥心中就有预感,他觉得袁绍背后,应该是有了整个颍川集团作为后盾。

    如今连荀二龙的儿子都到了,这个猜测也终于尘埃落定。

    “难得文节兄还记得在下。”荀谌脸上满是春风一般的和煦,对于韩馥言语中的悲凉气息也丝毫不在意,他作揖行礼,迈步来到客席坐下,一套动作行云流水,举手投足都带着士人特有的优雅。

    若是放到往日,韩馥自然会遵循他们士人圈子里面的规矩,先来上一顿云里雾里的弯弯绕,然后再表明自己的立场,但是如今,自感四面楚歌的韩馥已经没有了那份闲情逸致。

    “我与袁氏有师生之谊,对袁本初更是有求必应,他要结盟,我便结了;他要钱要粮,我也双手奉上,如今他贪心不足,又来谋我的冀州。友若,你来说说,世上可有这样的道理”韩馥说得义正辞严,在前几次的劝说行动中,郭图辛评、乃至于袁绍的外甥高干等人,就都是被这番言论怼得无话可说,只能黯然告退。

    在这个时代,“理”和“名”两个字是很重要的,做事要讲理,师出要有名,谁不这样做,就会遭到文化人圈子的一致鄙视。

    韩馥能够坚持到现在还不放弃,就是因为自己是名正言顺的冀州牧,而且一直对袁氏卑躬屈膝。只要他不愿意,于情于理,袁绍都不应该鸠占鹊巢,把他从这个位置上拉下来。

    “文节兄,你这话可就是说岔了,袁公对冀州本无觊觎之意,恰恰相反,他也是出于同门情谊,才委派在下前来,为文节兄示警啊。”荀谌依然是面带笑意,但他这一番颠倒黑白,却已经让韩馥瞪大了眼睛,心想不愧是荀二龙的儿子,行事颇有乃父之风。

    可是听到最后,韩馥又有些不淡定了,“示警”

    “正是。”荀谌从袍袖中取出一份帛书,将其递到韩馥面前,“公节兄请看。”

    韩馥满怀疑惑地展开帛书,只是看了几行,汗水就已经涔涔而下,看到最后,他更是面色煞白,双手颤抖个不停。

    “这些、这些都是真的”终于,韩馥抬起头来,对荀谌颤声说道。

    荀谌笑道:“我们的情报来源或许不如幽州商会,但这些东西,还是比较容易获得,而且没什么水分的。”

    连外来的颍川人都知道幽州商会暗中购买粮草布匹,企图南下冀州的消息,而自己这个货真价实的冀州牧,却还被蒙在鼓里。

    难道冀州的本土势力已经全部倒向袁绍或是刘备,没有忠于自己的人了吗

    韩馥越发惶恐起来。

    “如今汉室衰微,想要割据一方,安身立命,需要出身高贵、智勇兼备、仁爱宽厚、天下归心之人,使君扪心自问,你与袁公相比,孰优孰劣”荀谌问道。

    听完荀谌的问话,韩馥陷入了思索。

    论出身,袁绍出身于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放眼天下,也是仅次于皇家的顶级豪门;论人望,袁绍是党人和士林的幕后大佬;论勇气和智谋,袁绍能够把各路诸侯号召起来对抗董卓,并且从一介逃犯,成为名正言顺的诸侯盟主。



第二十一章 岂不美哉
    冀州即将易主。

    袁绍将成为新的冀州牧。

    就像是平坦原野之中响起的惊雷一般,这个消息从邺城开始,迅速向周边蔓延,不到三天时间,整个魏郡的世家豪强就全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在许多人欢呼雀跃,感慨自己押对了宝,也有一些人不动声色,却暗中派出人手向北而去。

    在这两股势力交错而成的涡流之中,有那么几个人,选择了与众不同的道路。

    长史耿武、别驾闵纯,这两个最受韩馥器重,也是对他最为忠心不二的冀州本地士人在得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赶到州牧府,见到了心灰意冷,像是老了十岁的韩馥。

    “使君,我们听到流言,说是袁氏即将入主冀州,可有此事”闵纯按捺不住脾气,直截了当地问道。

    韩馥默然点了点头。

    “之前郭图高干等人数次劝说,已经被使君和我等严词拒绝,他们怎么还有脸面做这种事,使君怎么又突然答应了呢”耿武气得捶胸捣足,恨不得把韩馥拽起来质问。

    “我本来就是袁氏故吏,德行也不足以统辖一州,还不如把官位让给有才之人,免得兵戈再起,百姓徒遭祸患。”韩馥说得有气无力,活像是力气被抽干了一般,“昨天过来的人是颍川荀家的荀友若,他说了,只要我把州牧让给袁本初,各位的官职和家族都不会受什么影响,一切照旧。”

    颍川,又是颍川!

    这一群不钻研经义,每日鼓唇弄舌,四处煽风点火,勾结朋党,唯恐天下不乱的败类!

    耿武一向以正经的儒家弟子自居,对喜爱思辨之学,偏重权谋法治,热心政治的颍川世家本就看不顺眼,好容易来了个韩馥,让他觉得颍川也是能出一些忠厚人的,可是最近发生的事,又让他加深了对颍川人的恶感。

    无论如何,也要把颍川势力挡在冀州之外,冀州的事,只能冀州人自己来做主。

    “使君不要被那荀谌骗了,如今袁绍以外来人的身份困居朝歌,一万多人的衣食用度全都需要冀州供应,就像是嗷嗷待哺,仰人鼻息的婴儿一般,我们只要掐断粮草供应,反手就可以将其饿死,岂能被他反客为主,骑到使君头上”耿武心思已定,务必要说服韩馥回心转意。

    可是纵然他说得天花乱坠,韩馥却还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模样,“若是不从了袁本初,到时候被他联合幽州刘备,两方夹击,又当如何”

    闵纯这才明白,韩馥是被吓得缩卵了,想要劝说,必须给他壮壮胆,当即大笑几声,朗声说道:“冀州沃野千里、带甲百万,粮草足够十年之用,何须惧怕他人。只要使君一声令下,北御刘备,南降袁绍,不过是轻而易举。”

    “之前使君应袁绍所请,派遣都督从事赵浮、程奂率领万名弩手前往河内,此时正应召回这支部队驻守邺城,震慑袁绍,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另外,请使君下令,让军司马张郃抓捕城中袁氏说客,将其斩首示众,以儆后人!”耿武也凑到韩馥身边出起了主意。

    只要杀上一两个颍川世家子弟,韩馥也就会断了媾和的想法,到那时候形势所迫,冀州本土士族就会趁势而起,掌握真正的权柄,而不是做个别驾、从事这种空架子了。

    韩馥见二人说得头头是道,心中也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苗,他思绪转动,突然想起来,在毗邻冀州的平原郡一带,还有一名真正的悍将,“鞠义,还有鞠义。”

    耿闵二人对视片刻,心中犹豫不定。

    &nb



第二十二章 天命
    不出刘备意料,就在他告别妻儿,轻装南下之后,蓟城的年轻人圈子里,一首欢快明朗,曲风独特,充满了异域气息的小调被流传开来,不到几天时间,幽州就掀起了一股学琴的浪潮。

    闹到最后,就连几位老先生都被惊动了。

    “再这么下去,幽州就没个安静地方了!”郑玄拍着桌子,满脸痛苦地说道。

    他已经好几天没有睡个安稳觉了,白天在书院里,时不时地能听到学子弹着琴,扯着嗓子嚎上几句;出去喝酒,一些不正经的酒肆也招揽了歌姬,反反复复地吟唱;晚上回到家里,老先生骇然发现,他的宝贝儿子郑益恩也抱着一把破琴在练歌,他仔细一问,才知道那琴是跟孙乾借的。

    纵然是没有看过曲谱,没有看过歌词,郑玄都能把这首小调唱个七七八八。

    实在是无孔不入,实在是太洗脑了。

    “我也是。”卢植长叹一声,仰头喝下杯中美酒,“一听见就头痛。”

    郑玄是老子,可以随意骂郑益恩,不让他在家里练琴唱歌,卢植家里唱歌的是他的小妾,自己一说话,人家还理由多得很,说是唱歌哄儿子睡觉,能怎么办

    发了一顿牢骚之后,郑玄把视线转向了一边喝酒,一边闭着眼摇头晃脑,仿佛是在打节拍的蔡邕,怒声叫嚷起来,“蔡伯喈,你惹下的事,你不解决”

    “怎么是我惹下的事”蔡邕哂笑一声,顺手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有人学琴我就教了,学得不好也能怪我”

    “你不教昭姬,她就不会弹琴,她不会弹琴,那个赵云就不会花心思弄了曲子给她,没有这么个曲子,蓟城就不会这么疯狂,我们也能过上安生日子了。”见对方压根不认账,郑玄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这曲子其实不错,只是很多人弹不好也唱不好,才让你们不堪其扰。”蔡邕轻笑着打断了郑玄的话,“要不然我给你弹一段,绝对好听。”

    “千万别,念在这么多年的交情,你就别害我们了。”一听蔡邕也要来上一段,卢植和郑玄脸色煞白,连连摆手道歉。
1...9293949596...2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