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逆流青春年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关东风

    “老三来啦,坐吧。”于妈是个朴实的农村人,从来不会瞧不起人,见谁都很热情,何况是来了自家。

    “啊,大嫂,我,我那啥,我不坐了,这不过年了嘛,想和你借点钱,年都过不起了……”生老三窘迫道。

    于跃有点迷糊,这家伙看出来自己家赚钱了不成怎么就上这来借了

    于妈笑着下地,然后到柜子里掏了一阵,不一会,拿出五十块钱笑着走向生老三,然后递了出去。

    干嘛啊

    打发叫花子呢啊人家张个口,你就借五十

    这不是老妈的作风啊!

    正纳闷呢,更让他迷糊的事情发生了,那生老三接过五十块钱竟然分外开心,连说老于大嫂是好人啊……

    “回去吧,过年给孩子买点好吃




第一卷 小城故事多 第98章 咱们自己开
    于妈是个善良的人,善良的人有个通病,总是喜欢操心,可能和她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有关,所以见到谁可怜就忍不住同情。

    这不,提到生老三于妈又忍不住了。不过可怜的不是生老三,而是他家的闺女。

    用于妈的话说,别看生老三和他媳妇都有毛病,那孩子可好了,文明干净的,长得也好看,人说学习还不错呢,在学校都能排进大榜,这孩子这脑袋可不像她爸妈。

    于跃无奈一笑,这就不错了大榜,不过是前一百名而已,一个镇上的前一百名,到平原实验高中也不见得比自己能好多少。

    不过于跃觉得也不能说是差,谁让这教育水平低呢,一个女孩子,在初中能排进一百名确实也不错了,起码证明在学和认学,至于聪明还不见得,而且腿脚残疾和哑巴可不代表人家智商不够,只是俩人都是农村人,又有毛病无处展示而已。

    听妈妈说起,于跃也恍惚中记起了那个小姑娘,往年回来偶尔也能看到,但倒是从来没有什么交流,因为那孩子明显能看出很自卑,走路的时候都不怎么抬头,除非见了自家亲戚,否则都不打招呼。

    虽然是孩子,但在农村大家见面都会说话,不然就会被扣个谁家孩子完犊子,不懂事之类的,所以相比之下,那孩子就有点不懂事。

    不过于跃知道,那不是不懂事,而是长大之后、懂事之后的自卑。

    因为家里穷,因为父母都有残疾,还因为她爸爸爱喝酒,不肯下苦力,总是村里人谈论的不认干的代表,毕竟瘸子只是走路有问题,干农活其实差不了多少的,所以日子没过起来,和瘸子不要强有直接关系。

    所以那姑娘总觉得比别人家孩子矮了一头,没什么玩伴,十分内向。

    “哎,孩子也可怜,都没啥好衣服穿,净捡亲戚家的剩了。”于妈又叹息一声。

    “行了妈,自己家的事懆懆心还行,寻思别人家干啥啊。”于跃知道,老妈那个病其实不是突然来的,就是日积月累长的,因为家里条件也不好,她还不是乐观的人,俗话说就是心不够大,想的不够开,所以总容易压抑,一压抑,情绪一低落,就容易生病,所以于跃觉得提供好的物质条件是一方面,还得改改她的脾气。

    于妈听到儿子的话突然笑了,于跃有点不解,这有啥好笑的

    “我和你爸还说过呢,你就是念书,要不得把那小闺女说来当儿媳妇正好!”于妈笑着道。

    “妈呀!”于跃惊叫一声:“你这是愁你儿子找不到媳妇还是想把人家可怜闺女拉来疼啊”

    于妈笑道:“但我儿子肯定得念书的,以后找个大学生当儿媳妇,那妈就高兴了。”

    于跃笑道:“放心吧,必须给你娶个大学生,还是高材生那种。”

    不自觉的,于跃脑海里浮现了孟新竹的身影,老妈肯定嘎嘎满意。

    “还高材生呢,就你那成绩人家能看上你”于妈说。

    ……于跃被呛住了:“妈,你就对你儿子这么没信心”

    于妈笑了:“也是,我儿子这么帅,扒拉挑!”

    比自己自信多了!

    “妈,你和我爸在家是不没事就给我物色媳妇啊”于跃笑道。

    于妈一白眼:“滚犊子,我和你爸就寻思你学习咋的才能上去,能考个啥大学。”

    于跃微微苦涩,倒不是成绩让父母操心,而是他突然发现个问题,老妈在家好没意思啊!

    老爸闲下来没活就打麻将,那老妈就整天自己在家,她也不喜欢串门,每天就在家里做饭、看电视,能有什么乐趣

    难怪她都能想到自己不念书找什么对象,不是脑洞大,实在是闲得无聊。

    想想老妈自己在家,那除了寻思自己吃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学习能不能上去,能考什么大学以外,几乎就是空白。

    这更坚定了于跃的想法,如果支起场子,老妈怎么的也有东西转移注意力了,否则就只是日夜惦记自己了。

    大年三十,放了烟花,吃了饺子,一家三口去了爷爷家。

    这是每年固定的节目,去看爷爷奶奶,然后于跃还要跟着叔叔家的弟弟给供奉的祖谱磕头。

    其实就是拜年,但当然不至于客气的说什么爷爷奶奶过年好,就是有心思,看到了就成。

    磕了头,还在上小学的弟弟溜出去找同学玩去了,虽然已经天黑,但过年整个屯子到处都是灯,正是小孩子最兴奋的时候,于跃小时候也是如此,基本每年过年都跟着小伙伴在外边借着年夜灯玩耍,闻着爆竹的味道,尽情的享受年午夜的放纵。

    屋里聊了一会天,于跃爷爷看着于爸道:“我听说你那天和左老四吵吵起来了”

    “啊,嗯呢,没多大事,就吵吵两句。”于爸不想老爷子操心惦记,随意道。

    “你张罗粮挣了多少啊”爷爷问。

    “两万多块钱。”于爸说。

    “整那么多才挣两万那干他啥意思”爷爷问。

    于爸道:“这不是于跃的同学联系的么,再说他也不知道啥行情,我也就是张罗张罗,给两万就给两万吧,来年就不是这个价了。”

    于跃叔叔婶子看了眼于跃,叔叔道:“行啊大侄儿,都能借上同学光啦”

    于跃笑着说:“也不是,这不是互相借光么,我就听说他家收粮,一开始寻思价格好的话自己家卖,没想到有多少要多少,还让我爸帮忙联系,我寻思能挣点挺好,就让我爸整了。”

    “嗯,行,书念的不咋着,脑袋还听够用。”叔叔夸奖道,一家人也没什么客气的,于跃成绩不好大家也都知道。

    这时候婶子瞪了叔叔一眼,带着责备的口吻道:“你别净教那些歪的,于跃还念书呢,寻思赚什么钱那点钱啥时候挣不来,学习是大事,耽误学习将来损失的可不是这几万块钱!”

    这话虽然是对着她老公说的,但于爸于妈都是一阵尴尬,这不是骂他们见钱眼开不顾



第一卷 小城故事多 第99章 沟里奇遇
    开粮库

    于跃一句话给大家都给干蒙了。

    一下子安静下来,然后都死死的盯着于跃。

    然后,突然炸了!

    于爸:“净扯犊子,你说开就开啊”

    爷爷:“大孙子啊,你知不知道得多少钱啊”

    叔叔:“大侄儿啊,研究赚钱也不是瞎研究的,挣点巧钱就不错了。”

    婶子嗤笑一声:“这孩子,你寻思老宋家吃素的呢”

    于妈:“大人说话小孩别吵吵!”

    奶奶:“我大孙子尿性,以后大孙子就开粮库,奶跟着都借光!”

    ……

    巴拉巴拉,口诛笔伐。

    终于,长辈都说完了,于跃觉得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子真没文化,这要是换了俺家孟新竹,就四个字搞定了——无知,幼稚!

    看你们,费劲巴力说了那么多。

    “老叔,开粮库你帮不帮着忙活去”于跃问。

    帮忙是客气话,谁不知道潜台词啊,大哥家开粮库,弟弟去帮忙当然是丰厚的报酬啊。

    叔叔笑道:“大侄儿啊,你将来要真开粮库,老叔必须帮你忙活,但现在咱还是好好念书吧,奥!”

    奥,哄孩子的口吻!

    “这粮库我指正开,我就跟他老宋家干了!”于跃笑着说。

    这孩子,干啥啊搞得和真事似的我们的话你没听见还是没听懂啊

    “老婶,你让不让我老叔跟着忙活去”于跃问道。

    婶子笑着摇摇头:“你老叔也说了,将来行,现在不行,大侄儿啊,你可死了这条心吧,那得老多钱了,还跟老宋家干,咱家可不能支持你!”

    婶子说的委婉,咱家,其实意思也明显,你叔叔婶子不支持,你要是真干,我们可不跟这掺和,省的被人削了。

    于跃心中一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对叔叔,于跃没有任何成见,但对婶子颇有微词,因为在自己老家,婆媳关系虽然也难处,但大多数都是公开的,好就好,不好就不好,老的看不上小的躲远点,小的看不上老的干脆不伺候。

    但妯娌关系就厚黑很多,面上一团和气,内里就不知道了,这事别说自己老家,大不列颠王室都闹呢,俩王妃都互不顺眼绵里藏刀。

    虽然争的比的东西不一样,但说白了都是那么回事。

    就像婶子,没事总爱贪自己家点小便宜,比如给爷爷奶奶买药,哥俩要均摊,但花了八百三怎么办,总不能三十块钱也分个十五出来,都是亲哥们,别人不知道自己也不好意思,所以一到这个时候,总是于爸出四百三,叔叔出四百。

    一次两次没什么,但次次都是如此,长久积累下来自家就得多花不老少,虽然孝敬老人,谁多谁少也无所谓,但关键得舒心痛快,以妈妈的角度来讲,我们花这么多,你是不是得念着点好,但婶子不是,在她的心里,反正说好的一人一半,是你自己要多出的,又不是我逼着你出的,跟我什么关系啊。

    总之如此种种,婶子没少算计,于妈念着吃亏是福也毕竟凡人一个,想起来就要生点气,这一生气就不痛快,反正在于跃心里,当老妈去世的时候,他想到每一个给母亲气受的人都会咬牙切齿。

    其实他对叔叔也多少有点怨言,只是没那么重而已,因为他一直坚信,败类媳妇都是爷们惯得。

    所以,这次他要提前划清界限,以后我有钱了,是接济老叔还是照顾弟弟都是我的事,凭我心思,但你,我可不伺候,也不拉着你赚钱,省的你参合进来不是这事就是那事的。

    于跃都能想到婶子的嘴脸,虽然这不是合伙做生意,虽然老叔帮忙也就是拿工资,但不管自己给多少,以后婶子出去嘴大舌长都不会说自己多好。

    得说他老公帮了多大多大忙,做了多大多大贡献,拿的少就是侄子小气,拿的多了也是人家应得的,要不是老公那么使劲,他能好心的给这么多么

    如此种种,正是婶子这种人的惯用伎俩,于跃倒不是怕被别人背后说闲话,但他也不是那种但求问心无愧的烂好人,何况老妈听到这种话也得生气,干脆就不扯那个。

    问个鸡毛的问心无愧,拉扯你你就得念好,要不然养条狗得了。

    “大孙子,你别吓唬奶奶,你还真要整啊”奶奶忍不住了。

    “整!”于跃干脆道,反正也瞒不住,与其时候爷爷奶奶骂老爸,倒不妨一次把事情说开。

    “整,搁啥整啊”爷爷问。

    “放心吧,我不掏钱,让那边支持。”于跃说。

    众人明白了,让他同学老爸资助,然后在这边放个分粮仓。

    这个倒是可以理解,有这样的选择其实也不错,因为这样可以剩一些运费。

    很简单,这边收上的粮假如一百吨,一个汽车假如能拉十吨,那拉到平原大粮库就得运十车。

    但有了分粮仓就不一样了,收上来放这边粮仓,一晾干,原本的一百吨蒸发掉水量就剩九十吨了,那就台车就拉完了。

    何况这样也好管理,好调配,到时候粮在这边干了,一次性就搞定了,还能省一些钱,还有包括大堆存放和小堆存放的风险问题等等,总之利远远大于弊。

    “那老宋家咋整啊”爷爷问。

    于跃道:“老宋家能咋的太还敢吃人啊他不得瑟还行,嘚瑟我干黄他!”

    干黄他!

    好霸气啊!

    “净扯犊子!”于爸一句话把于跃打回解放前。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了,可不咋的净扯犊子。

    于跃撇撇嘴没说话,争没用,预防针打完就成了,等我场子支起来,老爸总归是要去的。

    大年初一在家呆了一天,期间于跃给周老板打了个电话,研究了一下这个事。

    周老板登时喜上眉梢,好啊!

    农村弄个粮库,一切费用都小,还能节约成本,尤其于跃画的饼也大,说了镇上只有一个粮库,还赊欠钱,有粮库就不用愁粮。

    两人合计之后,直接电话里定了,于跃尽管搞,资金什么的都支持,到时候粮他负责销,然后五五分成。

    于跃



第一卷 小城故事多 第100章 大爷很皮
    从生红雪的名字就能看出来生老三多没文化,不过倒是想象力丰富,于跃长这么大什么雪都见过,不论大雪、小雪还是暴风雪,但就特么没见过红雪。

    所以生红雪这个名字是相当有意境的。

    “你咋跑沟里去了”上了路,于跃问道。

    生红雪捂着手腕咬着嘴唇,低着头也不说话。

    擦,问了句废话,当然是滑进去的了。

    看看生红雪脸蛋冻的通红,下巴一个劲的往领子里挤,手上还只带着一个尼龙手套,于跃忍不住一阵心疼,这小丫头这罪遭的……这天得有零下十七八度,这天气骑个自行车不冻死才怪,生红雪带的还不是棉手套,手肯定都冻得麻木了,哪里还能操控自行车啊。
1...4748495051...3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