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科幻世界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幸运的球球
几乎在这个片段播出十分钟后,#庞学林moss#的相关话题,便直接登顶微博热搜。
而在各大论坛贴吧,也尽是关于moss的各种话题。
没人质疑一个数学家独立编写出一款人工智能程序的真实性。
在经过各种打脸之后,庞学林创造任何奇迹,公众仿佛都觉得理所当然了。
甚至于这一期《东方时空》收视率,在moss的相关片段播出之后,竟然也上涨了两倍多。
第三百章 质疑声
网络上的舆论如火如荼,但节目并未结束。
完成庞学林家中的采访后,节目组开始跟随庞学林前往江大材料工程学院,参观碳纳米材料研究中心旗下的实验室。
中途穿插不少项目组成员的采访,以及科普一下高纯度单壁碳纳米管、大尺寸单层石墨烯薄膜材料等等的重要意义。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一期节目将会平淡过去的时候,结尾部分,让人意外的一幕出现了。
当时柯顿·沃克过来找庞学林,董青他们并未离去,也是跟着拍摄的。
因此,节目组对柯顿·沃克到来,也做了一个大概的介绍,说这位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教授,接受了庞学林的邀请,放弃自己在普林斯顿的教职,决定加入江城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成为庞学林手下项目团队中的一员。
这个消息一出,再次在网上引发一波讨论热潮。
要知道,这些年来虽然中国整体上对人才的吸引力大大增加,但选择回中国工作的,大多都是流失在海外的华人学者。
像柯顿·沃克这样,一位准诺奖级别的学者,以全职的身份加入中国高校,还是比较罕见的。
更何况,对方是从普林斯顿离职,加入了江城大学。
无论从各个方面去比较,江城大学与普林斯顿都差了一个档次。
那么柯顿·沃克选择加入江城大学的唯一理由,就是庞学林了。
一时间,网上舆论议论纷纷。
“庞神牛逼啊,居然将这样一名学者给弄到了江大来。”
“望月新一、佩雷尔曼,外加一个柯顿·沃克,这已经是第三个了!”
“望月新一和佩雷尔曼都可以理解,柯顿·沃克加入江大就有些难以理解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江大的化学专业都不如普林斯顿啊。”
“难道庞神有什么神秘的魔力不成,怎么一个个大牛都往江大跑。”
就连庞绍安和姚建中都有些好奇,庞学林到底是怎么将这位原普林斯顿化学系终身教授,给勾搭到江大来的。
庞学林笑着解释道:“我给他承诺了至少一点五亿的科研经费。”
庞绍安和姚建中不由得为之一愣。
庞绍安道:“小林,这钱江大愿意出?”
庞学林道:“江大一分钱不用,我自己投资?”
“你自己投资,什么项目?”
“锂空气电池!”
庞绍安和姚建中不由得面面相觑,庞绍安道:“小林,有把握吗?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庞学林笑道:“放心吧,爷爷,不说百分之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把握肯定是有的!再说了,之前江大材料工程学院不是和我爸的新凯材料合作搞高纯度单壁碳纳米管吗?现在成果快出来了,新凯材料在这个项目上应该能赚不少钱,到时候正好拿去投资锂空气电池。”
庞绍安点头道:“这就好。”
接下来的《面对面》专访,倒是有些波澜不惊,都是一些中规中矩的问答,并没有引发太大的轰动。
看完电视,庞学林和姚冰夏直接回房休息。
第二天一早,庞学林便开车送姚冰夏去机场,女孩下午还有课,正好能赶上。
这时候,网上关于moss和柯顿·沃克的讨论虽然还有一定热度,但比起昨晚,已经降了不少。
庞学林也没太在意,刚准备驱车返回学校。
这时,庞学林的电话忽然响起。
来电显示为江大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李响。
庞学林连忙按下接听键,笑道:“李院长,怎么了?”
电话那头,传来李响有些急切的声音:“庞教授,出事了,知乎上出了一篇文章,叫做《柯顿·沃克加盟江大为哪般》,质疑我们学校聘请柯顿·沃克的决定,目前网上舆论热度已经起来了,甚至还登上了微博热搜。”
庞学林微微一愣,说道:“李院长,稍等一下,我先看一下这篇文章。”
说着,庞学林直接挂断电话,然后打开知乎,找到了这篇文章。
文章先是回忆了柯顿·沃克之前的履历,然后这样写道:“诚然,在电化学领域,柯顿·沃克教授确实是一位大牛,但当年,他忽悠杜邦财团砸了一堆钱在锂空气电池项目上,等到杜邦意识到不妙,大笔的科研经费已经被柯顿·沃克教授挥霍得一干二净。后来锂空气电池项目组被裁撤,柯顿·沃克在普林斯顿被彻底边缘化。这些年,柯顿·沃克在普林斯顿过得并不如意,死抓着锂空气电池项目不放,导致在普林斯顿获得的经费一年比一年少。”
“据我从普林斯顿那边的朋友得到的消息,柯顿·沃克之所以愿意从普林斯顿离职前往江大,是因为庞学林教授在普林斯顿时,向他承诺,愿意在锂空气电池项目上为他提供巨额的资金支持。”
“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锂空气电池体系比以前想象的要复杂太多,li2o2、电极、电解液之间都有复杂的副反应。最重要的一点,锂空气电池必须使用锂金属作为负极,但是锂金属做负极早在20年前就被工业界抛弃了,因为存在锂枝晶生长造成短路让电池变燃烧弹的可能……相比于处于概念设计中的锂硫、锂空气电池,革新型锂离子电池无疑更具现实意义。开发基于阴离子电荷补偿机制的高容量富锂氧化物正极(350mah/g),可以发展出能量密度大于500wh/kg的动力电池。”
“……”
“因此,我不得不怀疑庞教授受到了柯顿·沃克的忽悠。但是我想,江城大学应该有人清楚柯顿·沃克的处境。假如在这种情况下,江大和庞教授为了追求个人或者学校名誉上的私利,而置国家科研经费于不顾的话,我想庞教授需要站出来给公众一个答案!”
……
看完文章,庞学林不由得笑了起来。
这篇文章的作者有可能是电池行业领域的从业者,写起来有理有据,甚至关于柯顿·沃克这些年的处境,也写得丝毫不差,很让人信服。
只是对于锂空气电池未来的判断上,文章作者与自己却有些南辕北辙。
()
第三百零一章 赌约
庞学林又翻阅了一下网上的评论,五花八门,说什么的都有,但大多不看好自己。
“虽然我心里是支持庞教授的,但这个柯顿·沃克怎么看都不靠谱啊,希望庞教授能够放下面子问题,不要被他欺骗……”
“锂空气电池这个概念都出来多少年了,虽然理论上效率很高,但真正实际应用几乎不可能,里面涉及的技术难关实在太多了。”
“这算不算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央视原本是想宣传一下庞教授,没想到竟然踩雷了……”
“庞学林一个搞数学的,有必要掺和其他专业领域去嘛?”
“……”
庞学林想了想,找到自己的微博账号,这样回复道:“没想到我会因为柯顿·沃克教授的事又一次上了热搜。这里我统一回复一下,我确实答应了为柯顿·沃克教授在锂电池项目上提供研发经费,甚至于我自己,都会参与到这一项目的研发中去。但是有一点我要澄清,关于柯顿·沃克教授的情况,在美国的时候我就已经了解,回到江大后,江大的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李响院士也提醒过我。”
“但是呢,我个人还是看好锂空气电池项目,所以这个项目的科研经费,将会由我私人出资,不会动用国家拨款。最后一点,我想这篇文章的作者应该也算业内人士,要不咱们打个赌,半年内,我要是没搞出实用化的锂空气电池(低于2.5kwh/kg都算失败),我本人从此退出学术圈。假如那个时候我已经搞出来了,那么我希望你能站出来,向柯顿·沃克教授道个歉!”
随后,庞学林掏出手机,给李响打了个电话,笑道:“李院长,我已经在我的个人微博账号上回复了,学校方面如果想要回复的话,实话实说就可以了。”
李响微微一愣,说道:“你回复什么了?”
庞学林淡淡笑道:“我就是把真实情况说了一下,另外与这篇文章的作者打了个赌。”
“打了个赌?!”
……
二十分钟后,得到消息的江大校长许信诚直接打来电话。
“庞教授,你……你这是何必呢?”许信诚有些无奈道,“另外,那篇文章的作者已经找到了,是斯坦福化学系的一位华人学者田宏,他的导师是2013年诺贝尔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我托人找他说说,退出学术圈什么的,就没必要了。”
庞学林笑道:“许校长,赌注既然立下了,就没必要撤了。再说了,我刚刚看了下知乎,田宏已经在他的知乎专栏里接下了这份赌注。”
“……”
许信诚皱眉道:“庞教授,你真觉得柯顿·沃克能搞出锂空气电池?”
庞学林微笑道:“单凭一个柯顿·沃克,百分之百没戏,但是再加上我自己的话,至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把握!”
许信诚沉吟半晌,说道:“好,庞教授,既然你这么说了,那江大也不能没有表示,接下来江大将全力以赴,支持你和柯顿·沃克教授的研究工作,要人给人,要设备给设备,计算机中心,各个实验室都将有限保障你们的工作!”
庞学林笑道:“许校长,那就麻烦你了!”
……
挂断电话,庞学林看了下微博,发现自己的微博回复,在短短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就已经超过了一千条,而且还以每分钟二三十条的速度飞速攀升。
而他与田宏的赌注,也正式登上了微博热搜第一的位置,关于moss的讨论,则被挤到了第三。
“卧槽,庞教授够刚!”
“现在最顶尖的锂电池产品能量密度也就在200到300kwh/kg之间,庞教授这是要在半年内把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十倍以上,我怎么觉得这么好笑呢!”
“我支持庞教授,到目前为止,庞教授好像还没有失手过吧?”
“庞教授在数学领域的实力我是相信的,但是在化学领域我就有些怀疑了。将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十倍以上,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估计会造成一场全球性的能源革命。”
“别说能源革命了,说不定还会帮中国拿到第二座诺贝尔科学奖的奖杯……”
“我觉得这不太现实!”
“庞教授冲动了啊,输了就退出学术圈,这个代价太大了!”
“我估计到时候最多也就道歉了事吧……”
……
网上舆论议论纷纷,庞学林却没有太过在意。
他直接将手机放在一边,然后驱车返回学校,在江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找到了刚刚给学生上完一节课的柯顿·沃克。
“庞教授,你……其实没必要这样子。”
看到庞学林,柯顿·沃克有些感动道。
他显然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对于庞学林能够如此力挺自己,一时间,竟然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受。
庞学林笑了起来,说道:“沃克教授,这个赌注和你关系不大,我只是坚持我自己的原则而已。锂空气电池并非什么天方夜谭,只要我们找对了路子,半年内搞出这玩意儿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沃克摇头道:“庞教授,不管如何,接下来半年我都会全力以赴,如果到时候你没有完成赌约,我会主动退出学术圈,至于你就不必了!”
“沃克教授!”
庞学林吃了一惊。
沃克笑道:“庞教授,你不用劝我了。我这辈子也算有过不少成就,唯独在锂空气电池领域栽了一个大跟头,锂空气电池几乎成了我的一个执念,如今也算是到了见分晓的时候了。”
庞学林点了点头,沉吟片刻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得尽快准备了,项目组和实验室那边由你全权负责,另外,我希望你能提供一下你之前积累下的一些技术资料和数据,我想用数学方法来设计我们接下来的攻关技术路线。至于经费问题,我尽快操作,争取一周内到账!”
沃克点头道:“庞教授,那就麻烦你了!”
第三百零二章 技术难关
一周后,江城大学正式对外宣布,成立锂空气电池研究团队,庞学林担任组长,柯顿·沃克担任副组长。
与此同时,新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为锂空气团队提供一亿rmb的资金支持。
此外,庞学林将自己在滨江的那栋别墅拿去做抵押,从银行弄到了五千万的低息贷款。
算是凑够了一亿五千万rmb的经费。
接下来,庞学林他们要做的,就是在实验室内,制造出一个锂空气电池的原型产品。
此时,江城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会议室内,除了庞学林和柯顿·沃克外,还有六七位分别从材料工程学院以及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调来的学者。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经过学校推荐,经过庞学林和柯顿·沃克联合面试,得到两人认可,加入到锂空气电池项目中来的。
外界对于锂空气电池项目组并不看好。
这段时间,庞学林和田宏关于锂空气电池的赌约也传到了国外。
外媒嘲讽说,庞学林和柯顿·沃克的举动,不过是又一场技术骗局。
甚至有不少锂电池领域的知名学者,也站出来说锂空气电池虽然前景良好,但目前的研究都还相当初级,还有很多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挑战需要解决,想要真正进入实用化,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