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学霸的科幻世界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幸运的球球




第五十八章 说服
    “你说的是真的”

    庞绍安微微一愣,他是知道自己孙子的水平的,在同年龄段,庞学林称得上是佼佼者,就算拿到io的金牌,庞绍安都不会感觉多少意外。

    可现在庞学林告诉自己,他不但已经将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融会贯通,甚至连微积分、数学分析、抽象代数这类大学阶段的课程都自学了一部分,这就让他有些吃惊了。

    平日里也没见他自学大学的内容啊,难道他私下里偷偷学的

    庞学林呵呵笑道“爷爷,是真是假,你测试一下我不就知道了”

    “好,那我就和你打了这个赌,我们现在就去书房,我当场出题,你当场解答”

    庞学林自无不可,一旁的姚建中也饶有兴致地跟过来看起了热闹。

    来到书房,庞绍安找来稿纸,很快在上面写下第一题

    设r是全体实数构成的集合,求所有的函数f:rr,使得对任意实数x和y,都有

    ffxfyfxyfxy。

    这道题看似简略,而且也没超出高中数学的范畴,但题目本身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却是非常有难度的,至少拿到io上当做考题,一点问题都没有。

    庞学林接过考题,只是扫了一眼,然后想也没想,提笔就在稿纸下方空白部分刷刷刷地写起了答案。

    解将题中等式记为x,y,则由0,0可知

    ff0201

    对任意实数x1,存在实数y,满足xyxy,则yxx1,由x,xx1可知,

    ffxfxx10,x12

    对f0可以分两种情况讨论。

    庞绍安原以为,庞学林怎么也得思考个十几分钟,找到思路后,再花上十几分钟解题。

    却没想到,对方只看了一眼题目,然后就直接解题了,前前后后都没用五分钟。

    “爷爷,你看看,我这样解得对不对”

    庞学林自信满满地将答案递给了庞绍安。

    菲奖大佬做io试题,甚至比大学生做小学试题都要来的轻松,看到题目的第一眼,庞学林就已经看透了出题者的意图。

    如果真要说数学水平,他已经比庞绍安都要高出不止一筹。

    庞绍安接过来看了一下,点头道“不错,没想到你最近水平见涨啊,解题速度快多了。不过这只是高中竞赛的内容,你既然大学阶段的课程都已经自学过了,那我接下来的题目,就不限于高中知识了。”

    庞学林笑嘻嘻道“爷爷,你尽管出,答不上来算我输”

    “臭小子,什么时候这么狂了”

    庞绍安嘴上虽然骂着,心里却高兴得很,如果庞学林真的有他自己说的这种水平,不就证明了自己教育的成功吗

    “你之前说自己学过线性代数,那第二题,就和矩阵相关。

    很快,庞绍安又在稿纸上写下了第二题

    证明任意n阶实方阵a可以分解为aa0a1a2,其中a0a,a是实数,a1、a2都是幂零方阵。

    和第一题一样,庞学林同样没有思考多久,直接在稿纸上写下答案

    证明我们先证明一个引理。

    引理设a是n阶实方阵且满足tra0,则存在可逆实方阵,使得1a的对角元素都是0。

    对n进行归纳,当n1时,a0,结论显然成立,下面设n2,我们考虑两种情形。

    情形一中的所有非零向量都是a的特征向量

    同样,只用了五分钟时间,庞学林就完成了解题。

    这一回,不仅庞绍安惊讶,就连姚建中,也一脸惊叹“老庞,你家小林了不得啊,这道题,一般的本科生都不一定解得出来”

    “再来”

    庞绍安道。

    接下来,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从微积分、微分方程到推导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共轭梯度,再到群论、微分几何、泛函分析。

    难度也开始直线上升,可庞学林解题速度适中没什么变化,无论多么难的题目,到他手中,几乎三下五除二,最多也就花个十来分钟就能搞定。

    不知不觉间,一个多小时过去了。

    而庞绍安和姚建中,也从一开始的惊讶,赞叹,再到后来震撼,麻木。

    “小林,这些内容你都是什么时候开始学的”

    庞绍安看着庞学林,有些不可思议道。

    庞学林有些不好意思道“您书房里不是有很多大学阶段的数学书吗我两年前就偷偷学了,爷爷,你觉得我现在的水平怎么样,是不是可以不用去上高中了”

    庞绍安道“也就是说,你花了两年时间,不但自学了本科阶段的数学体系,甚至基本上融会贯通了”

    庞学林点了点头。

    庞绍安和姚建中面面相觑,他还能说什么呢

    刚才他出的考题,大部分是本科生数学竞赛的内容,有一些是研究生阶段都比较难的试题,都被庞学林轻松解了出来。

    姚建中在一旁竖起了大拇指,说道“老庞,你家小子真是妖孽,按照他的水平,再去上高中的课程确实没有太大意义了。这样吧,小林,我帮你去江大物理学院说说,你可以直接去物理系旁听,明年初就可以办理春季学期的入学手续”

    庞绍安瞪了他一眼,说道“老姚,这可是我孙子,你别想着挖墙脚小林,这样吧,我明天去你们学校和你们老师聊聊,然后我再去找刘廷波,你接下来直接去江大数学系上课”

    庞学林哭笑不得道“爷爷,可我想学的是材料专业”

    庞绍安瞪着眼道“这怎么成,以你的数学天赋,学材料那是浪费”

    庞学林道“爷爷,姚爷爷,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我还是想学材料工程,这个时代,做纯数研究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反而是材料这类在工程领域有着极强应用前景的学科,更加适合我。”

    “可是”

    “爷爷,你别劝我了,如果学习其他专业,我还不如等高中毕业参加高考,自主选专业”

    庞绍安皱了皱眉,见庞学林一脸坚定的样子,叹道“那行,我也不逼你了,材料就材料吧”

    庞学林道“爷爷,那这次去江大旁听的事,要不要和我爸妈说一下”

    这是庞学林进入本位面后,第一次提起自己父母的事。

    之前他想问,可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现实世界中学的时候,自己父母一直忙于生意,没多少时间照顾自己,但在流浪地球位面,整个世界线大变,建造地球发动机需要消耗大量资源,目前世界经济基本上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一种状态,庞学林不知道自己老爸那家公司还能不能开的下去。

    庞绍安道“你爸妈和小夏的妈妈都在上海二号发动机工作,哪有时间管你,到时候我和他们说一声就行了”

    “上海二号发动机”

    庞学林微微一愣,不由得皱起了眉。

    电影中曾经出现一个场景,上海在地球前,曾经被海啸所吞没,海水高度甚至漫到了东方明珠塔的塔尖,人员伤亡惨重。

    按理说,如果按照人类正常计划行动的话,地球前,地表上所有人都已经撤入地下城,不太可能出现这样的人员伤亡情况。

    这种情况,只有可能沿海地区遭遇不可控灾难,引发大规模海啸,海水涌入上海市区,才会发生这样的灾难。

    江城离上海并不远,这种级别的灾难,恐怕也会受到波及。

    庞学林悚然一惊



第五十九章 绝望的力量
    但是这些话现在庞学林没法说。

    他不过是一个十五岁的高中生,没人会在意他的想法。

    更不用说,这一切都不过是他的猜测,最终会不会发生,他也不敢确定。

    第二天一早,庞绍安和庞学林来到江城中学,找到了江城中学的校长和庞学林的班主任杨志和。

    一开始,庞学林出自己的想法时,校长和杨志和都不同意。

    但是在庞学林轻松做完几套io竞赛的试卷并且全部满分的时候,他们就无话可说了。

    不过他们提出了一个要求,庞学林必须继续代表学校继续参加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才可以放他走。

    庞学林一口答应了下来。

    搞定江城中学,接着,庞绍安又带着庞学林来到江大。

    有了庞绍安的关系,想要在江大混个旁听证不要太简单。

    特别是庞学林拿出中学时代的成绩证明以及各种获奖证书后,负责接待他们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当即拍板,只要庞学林在接下来的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能进入国家集训队,江大可以直接特招入学,高考都不用参加了。

    对此庞学林没有太过在意,他其他科目的成绩也不差,当年他在现实世界参加高考的时候,他的考了728总分810,比清北的分数线高了20多分,如果不是因为爷爷的关系,他根本不会选择江大。

    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快地展现自己的能力,将基础打好,然后找个合适的时机,将飞刃材料和石墨烯气凝胶超材料给拿出来。

    材料学专业要学的内容很多,基础课就不必说了,物理化学、材料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材料物理、材料力学每一门课都要花费大量的精力。

    庞学林找来材料专业本科阶段的课程表,将专业课上课时间一一列出来,然后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有了江大的旁听证,就可以参加实验课,可以办理图书馆借书证以及食堂饭卡,除了没办法参加考试取得学分,庞学林和普通的江大学子无异。

    而且图书馆还有电脑,庞学林可以通过这里上网,获得方方面面的信息。

    接下来,庞学林每天早上先骑车送姚冰夏去学校,然后再前往江大,如果上午没课,他就会准时出现在图书馆,等到下午的课结束,再顺路将姚冰夏接回家。

    庞学林仿佛回到了以前的高中时代,每天都有看不完的书,做不完的习题。

    他很感激爷爷从小给他培养出来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上勤奋不懈的努力,庞学林的名字很快就在材料学院的老师口中流传了开去。

    几乎每一门课的老师,都遇到过下课后被庞学林拦住提问的场景。

    对于这位好学的少年,他们也自然不吝惜时间去解答。

    庞学林就仿佛一块干涸的海绵,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材料学方方面面的知识。

    虽然这些年他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数学上面,但物理、化学的基础在那里,再加上多年的学习经验,因此对于材料学,庞学林很快就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

    至少有关飞刃材料和石墨烯气凝胶超材料的论文,他已经从一开始的一脸懵逼,到现在已经渐渐能看出门道来了。

    两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

    九月的时候,庞学林代表江城中学参加了全国高中数学竞赛的考试,毫无意外地获得了满分的成绩,成功入选中国高中数学奥林匹克冬令营。

    只是冬令营要等到十二月份才能开营,现在时间还早着。

    而且庞学林也已经决定,不准备去冬令营和集训队了,反正去了也只是每天刷习题各种训练,对他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至于到时候怎么让冬令营的老师同意,这更加不成问题,只需要拿几套io试卷,花上一点时间做完,甩到对方面前即可。

    这两个月,庞学林对这个时代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因为太阳危机的关系,这个世界的科技树似乎歪得有些厉害。

    这是一个重工业高度发达的世界。

    重工业占gd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比例。

    工程科技更是达到了巅峰,否则也没办法造出像行星发动机这样的庞然大物。

    此外,冶金、能源、航天等领域也极其强大,能源就不必说了,轻核聚变以及重核聚变技术都已经完全突破,电池的能量密度更是达到了68千瓦时千克,几乎是现实世界的二十倍。

    但即使这样,在行星发动机启用之前,人类依旧存在着能源不足的问题。

    一万两千座行星发动机,每一座发动机的建设成本就高达百万亿美金。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原材料问题。

    甚至庞学林自己看到相关数据的时候,都有点不敢相信。

    一座行星发动机,其主要结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由钢铁构成,每座行星发动机的质量更是高达五亿吨,能爆发出将近一百五十亿吨的推力。注这里存在漏洞,正常情况下,这样的推力是没办法将地球推离太阳系的,但原著中如此,就不改了

    整整一万两千座发动机和地下城,几乎超出了人类工业所能达到的极限。

    为了逃离太阳系,为了能在这片星空下继续生存下去,这个绝望的种族爆发了难以想象的力量。

    全球五十亿人,除了老人、小孩和学生外,剩下的人类,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在直接或者间接地为建造行星发动机服务。

    三十年来,联合政府不惜一切代价,全民总动员,将所有资源都砸到了行星发动机的建设中去。

    核聚变电站发出的百分之九十的电力,都被用于行星发动机的建设。

    地球上的铁矿石不够,就去月球上挖,月球上还不够,人类就派出飞船,前往小行星带去寻找富金属小行星,找到之后,在上面安装发动机,将其运回地球。

1...2122232425...2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