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科幻世界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幸运的球球
“呵呵,能不能得诺贝尔奖,还得看他这次变轨方案的结果,之前变轨方案的成功率在568左右,如果他能将这一方案的成功率提升到60以上,诺奖委员会才会考虑将他的名字加入到今年的得奖名单中去吧!”
“60再往上增加一两个百分点就不错了……”
……
台下众人议论纷纷,台上,刘欣也在和庞学林低声说话。
“小庞,有把握不”
庞学林淡淡一笑:“老爷子,放心吧,我这套理论已经研究了很多年了,这一次木星危机只是一个契机,让我将这套理论与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联系在了一起,我既然拿出来了,那么肯定不会出问题的。”
刘欣笑道:“有把握就好,这次地木交汇转移过后,科委内部部分主委应该会做一次调整,代表数学界的霍奇森主委也将退休,到时候我准备提名你就职主委,你个人觉得怎么样”
庞学林的眼睛微微眯起,点头道:“我没什么问题!”
“行,那等地木危机结束,我直接给你提名!”
两人正说着,台下突然发出一阵惊呼,庞学林和刘欣抬起头,便看到大屏幕上,出现了此次模拟的结果。
地木交汇转移最新变轨方案模拟结果:
……
一连串绿色的字符,特别是最后的成功率,让原本还在为庞学林方案感到担心的刘欣,也一下子变得目瞪口呆。
整个超算中心现场,安静地针落可闻,所有人都抬着头,目瞪口呆地看着地木交汇的成功率!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轨道交汇转移成功率居然超过了百分之80,这怎么可能要知道,之前的方案只有568!”
“地木最近距离45万千米,比之前方案最近距离35万千米增加了10万千米,这样的话就大大降低了木星引力对地壳产生的扰动,这样一来,行星发动机预计推力损失只有20,比原方案降低了10,他到底怎么做到的”
“天哪,近木点45万千米的情况下,竟然可以使得地球转出木星轨道的速度达到了468kh我们之前将近木点轨道高度提升到35万千米,就已经做到极致了,庞教授竟然还将这个高度进一步增加了十万千米,还不影响木星对地球的加速效果,这家伙对木星施加了魔法吗”
“庞氏几何!肯定是庞氏几何的原因!难道他真的找到了求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精确解的方法否则根本没办法解释,地木轨道交汇转移成功率能提升这么多!”
……
一时间,台下众人一个个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即使是那些已经站在了人类巅峰的科学家,也同样被庞学林最新的地球变轨方案给惊呆了。
要知道,之前全球科学家们废了那么大的劲,也只是将地木交汇转移成功率从50提升到568,只有就再也没办法提升了。
他们原以为,庞学林再怎么天才,能将成功率提升到60以上就已经非常逆天了,谁知道最终结果竟然是提升到了80以上。
地木轨道交汇转移也从一场豪赌变成了一次成功率极高的变轨计划。
一时间,所有人均将目光聚焦到庞学林身上,就连西多夫、阿诺德这些在公共场合中向来表情严肃的大佬级人物,脸上也浮现出震惊之色。
毕竟在这场人类大逃亡中,地球上所有人的命运都是一致的。
如果地木转移失败,那么在座的所有人都要为人类陪葬。
可庞学林愣是在这场人类命运的豪赌中,硬生生地大幅度提升了人类的胜率。
这是何等伟大的壮举!
这是何其惊人的天才!
很快,整个超算中心大厅掌声雷动,就连那些只是为这场会议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一个个也用力鼓掌,面露激动之色。
谁都明白,这个变轨方案的出现,对地球,对人类而言意味着什么。
“小庞,你真是太让我震惊了,你是我见过的最出色的天才,谢谢,太谢谢你了!”
刘欣握着庞学林的手,激动地有些语无伦次,身为科学委员会的秘书长,流浪地球计划首席科学家,地球派首脑,在这次变轨中,刘欣身上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一旦人类在地木转移中失败,刘欣将成为人类文明有史以来最大的罪人。
这段时间,虽然刘欣表面上看起来依旧一副笑吟吟的样子,可谁都知道这位老人肩上的重担。
而庞学林的横空出世,一下子将这位老人身上的担子减轻了一半,刘欣对庞学林的感激之情可想而知。
接着,太空舰队总司令阿诺德将军也和庞学林握手道:“庞教授,感谢你!日后您如果能成为科学委员会秘书长,太空舰队将会成为您最大的后盾!”
庞学林眼睛微微一亮,阿诺德将军这句话,背后隐藏的意思可深得很。
自流浪地球计划执行以来,各国虽然名义上成立联合政府,但在各个大区内,比如欧洲区、北美区、大中华区等等,地面部队以及各大地下城的掌控权一直在各大区的军方以及首脑手中。
真正受联合政府直辖的,也只有太空舰队和不到百分之二十的地下城以及集团军。
在座的众人都不是傻子,谁都看得出来,人类众志成城之下背后隐藏的危机。
一旦木星危机结束后,迎接人类的,很有可能是一场权力大洗牌。
届时,能否掌握一支真正忠于自己的力量,极为重要!
阿诺德的意思很明显,即使未来发生大规模动乱,太空舰队也将永远站在庞学林这一边!
这种表态可以说是非常难得了。
庞学林笑着朝阿诺德点了点头,最后走到联合政府首席执政西多夫的身前。
西多夫伸手与庞学林相握,说道:“庞教授,感谢您之前不懈的努力和付出,我谨代表人类文明,向您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说罢,西多夫后退一步,朝庞学林深深地鞠了一躬。
“庞教授,向您致敬!”
现场所有人,也纷纷学着西多夫,向庞学林鞠躬,表达敬意!
“谢谢!谢谢你们!”
庞学林环顾四周,一股莫名的情绪在胸口激荡,他知道在这一刻,他的心脏正与这个伟大文明一同跳动!
第八十章 红色巨怪
毫无疑问,庞学林的地球变轨方案获得了联合政府、军方以及科学委员会的一致通过。
有了这个方案打底,庞学林被联合政府直接任命为地木交汇计划首席科学家,在处理地木交汇变轨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危机时,有了不小的话语权。
在庞学林的建议下,联合政府提前半个月进入全球总动员状态,媒体上开始连篇累牍报到地木交汇时有可能引发的各种危机。
部分发生地质灾害可能性较高的城市,联合政府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人员疏散。
甚至对一直受联合政府严格掌控的火石,联合政府都进行了一定的松动。
在电影中,庞学林原本一直搞不明白地下城为什么没有火石储备,需要从其他地方调运。
直到坐上这个位置后,他才知道,火石虽然是重启行星发动机的关键,但也是一件超级危险品,飞船派恐怖组织一直尝试过得一到两颗火石,将其改造为一枚超级热核炸弹。
因此,除了联合政府,地球上只有原联合国五常才拥有火石储备。
这些火石都储存在特殊的仓库内,只有到了关键时刻才会启用。
在电影中,联合政府组织起了饱和式救援,即每座出现意外的行星发动机,都准备了十几支救援队运送火石,参与救援。
这十几支救援队,只要有其中一支救援队顺利抵达停机的行星发动机内,那么救援行动就能取得圆满成功。
比如电影中的171-11小队,代表大中华区,171代表第171号行星发动机,11小队即代表第十一支负责救援171号发动机的小队。
遗憾的是,在电影中,十几支负责救援江城的救援分队,没有一支完成对江城一号发动机的救援。
最终,江城一号地下城还是被岩浆彻底吞没。
这一次,庞学林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家乡,发生这样的惨剧。
他已经与军方、政府方面沟通了一下,对于有可能发生停机事故的行星发动机,都在其附近储存火石,必要时就近救援。
虽然这样做存在一定的政治风险,飞船派恐怖组织的活动可一直没有停下,但相比于牺牲在路上的那数百万救援队员,这样的风险还是值得冒的。
此外,在近木点附近,木星引力造成的地球大气潮汐,有可能使得部分地区大气压力急剧下降,因此对于每一座环赤道转向发动机,联合政府同样在附近提前准备好了火石。
时间一天天过去。
地球与木星正在一天天靠近。
这天傍晚,庞学林吃完晚饭,与姚冰夏一起腻在沙发上看电视。
“根据本台最新收到的消息,从今晚九点开始,地球将正式进入地木转移轨道,预计此次交汇转移过程将持续七十二小时,目前全球各大地下城正在做地木交汇转移前的最后准备工作,部分危险区域地下城已经完成全部人口疏散转移,全球各大区域数十万支救援队已经严正以待,随时做好参与救援的准备……”
庞学林道:“小夏,我们明天到地面去看木星吧!”
姚冰夏微微一愣,疑惑道:“联合政府不是不让出去吗”
庞学林笑道:“放心吧,我们出去没什么问题,希望城地处中西伯利亚高原,海拔高度超过1500米,周围全是草原和森林,地壳稳定,就算木星引发地震大海啸,都不会波及到我们,与在希望城想比,地面有可能更加安全!”
“行,那我们一起吧!”
第二天一早,庞学林便和刘欣告了个假,前往地面。
刘欣自然不会阻拦。
庞学林已经完成了地木交汇转移最重要的环节,剩下的工作,交给其他人做就行。
庞学林准备了一辆重型全地形车以及足以供他和姚冰夏吃上一周的食物,出了希望城,来到希望城附近一处草丘顶部,耐心地等待着地木交汇关键时刻的到来。
下午四点,天边开始出现一丝异常迹象。
地平线上渐渐出现了一片暗红色的光,那光区迅速扩大,很快伸延到整个地平线的宽度。
暗红色的区域上方同漆黑的星空有一道整齐的边界,那边界呈弧形,那巨大的弧形从地平线的一端跨到了另一端,在缓缓升起,巨弧下的天空都变成了暗红色,仿佛一块同星空一样大小的暗红色幕布在把地球同整个宇宙隔开。
庞学林和姚冰夏穿着保温服,手牵手站在全地形车旁边,看着正在一步步覆盖天空的暗红色幕布,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这是前所未见的宇宙奇景。
虽然庞学林早就在电影中见过这样的画面,但真正处于这个世界之后,他才感觉到,电影中展现的场面,远不及他现在所见到的万分之一壮观。
他可以清楚地看到木星云层中的风暴,那风暴把云层搅动成让人迷茫的混乱线条,厚厚的云层下方,是沸腾的液氢和液氦的大洋。
没过多久,著名的大红斑出现了,这个在木星表面维持了几十万年的大旋涡大得可以吞下整整三个地球。
这时木星已占满了整个天空,地球仿佛是浮在木星沸腾的暗红色云海上的一只气球!
而木星的大红斑就处在天空正中,如一只红色的巨眼盯着人类世界,大地笼罩在它那阴森的红光中……
与此同时,庞学林和姚冰夏也看到,木星的云海中有一道明显的划痕。
那是地球引力作用在木星表面的痕迹,地球同样在木星表面拉起了如山的液氢和液氦的巨浪。
“小林哥,我们,我们能逃出木星的引力范围吗”
庞学林能感觉到他身旁的姚冰夏身体僵硬,声音都在颤抖。
毕竟从地面上看去,地球甚至连成为木星的卫星都不可能,人类仿佛就要掉进那无边云海覆盖着的地狱中去了!
庞学林拍了拍姚冰夏的手道:“小夏,相信我,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话虽然这么说,但在这个时候,即使庞学林自己,也有些怀疑地木交汇到底能否成功了。
庞学林的计算是精确的,接下来的三天,暗红色的迷乱天空虽然一直压在他们的头顶,但从全球各地传回的消息来看,情况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糟糕。
全球一共有1578座行星发动机因为地壳扰动出现停机,最终,这1578座行星发动机,只有13座因为各种意外没有得到及时救援。
幸运的是,这十三座地下城中,有九座地下城人员都得到了及时的疏散,并没有引发大规模的人员伤亡。
江城一号发动机虽然也遭遇了停机,但是在王磊小队的努力下,最终得到成功救援。
木星引力形成的百米大潮虽然导致太平洋中部坚冰破碎,但大潮很快因为寒冷再度结冰,所引发的海啸基本对内陆地球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三天之后,暗红色的迷乱天空终于出现变化,西方的天边露出了黑色的一角,那黑色迅速扩大,可以看到有群星在闪烁,地球正在冲出这个红色巨怪的引力魔掌。
庞学林和姚冰夏在全地形车前激动地拥抱,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
第八十一章 还我阳光
地球真正了!
这一次,地球再也不用返回近日点,北半球上一万座行星发动机再次全功率开启,向广袤的外太空飞去,开始了漫长的流浪时代。
这些发动机将不停歇地运转五百年时间,将地球加速到光速的千分之五。
接着,行星发动机停止运行,地球以匀速滑行一千五百年时间。
随后,地球调转方向,行星发动机再次全功率开启,进入五百年的减速阶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