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有妖气客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程砚秋

    有心看热闹,刚想坐到粥摊上要一碗粥,又见一小牌子写着“五百钱一碗”。

    “你是不是多写了个百”他们好心提醒,白高兴笑着摇头,坚持说:“五百钱一碗。”

    “有病吧,五百钱一碗,傻子才喝。”路人不满骂道。

    卜居一拍桌子,回头喝道:“你说什么”

    “我说……”路人话刚出口就后悔了。他认识这位,卜家公子不好惹,或许比庄子生还难缠。

    “不是,我,你……”路人百口莫辩,只能自打嘴巴,“让你嘴贱,让你嘴贱。”

    卜居转身道:“以为这样就能轻饶你”

    周九章拉住他,“行了,行了,别跟他一般见识。”

    路人见周家公子也在,松一口气,拱手赔罪后赶忙溜了。

    楚辞道:“不怪他们,他们只是不懂这粥的滋味。”

    今日的八荒**唯我独尊粥不同于昨日。

    昨日熬粥之水取自井水,熬粥的五谷也是寻常之物。

    今日八荒**唯我独尊粥,熬粥的水取自系统——系统井水一栏之中兑换的。

    几种配料也是用功德值兑换的。

    因此一口粥喝下去后,在被粥之美味惊艳的同时,三人也被粥中的灵力惊到了。

    楚辞为三钱武师,几次在客栈用饭,灵力只有仔细探查才能觉到。

    但粥中灵力之丰已经让他忽视不了了。

    这种灵力,他只有在丹木果之类难得的天材地宝上尝到过。

    那些天材地宝,可不是区区五百钱能买到的。

    他这一辈子也只尝到过两枚丹木果,还是城主便宜卖给扬州四大家的。

    卜居对余生道:“余掌柜,这些粥我们全要了,如何”

    当然不行!不待余生摇头,系统冰冷声音已在脑中响起:一人限购一份儿。

    卜居有些失望,周九章却眼睛一亮。

    他招过一仆人,“快,把阿姊,福弟他们叫来,说我请他们喝粥。”

    这粥对习武之人大有好处,他得让兄弟姐妹都沾沾光。

    楚辞也被启发了,招人把他二弟喊来。

    周九章问卜居,“怎不把你大哥和妹妹喊来”

    卜居苦笑,“你觉他们在大街上坐的下来还是日后去客栈享用吧。”

    周九章知卜家自持身份,规矩甚多,于是也不再多说。

    他们三个在这儿慢慢品粥,那边却已经有人把门前一切禀报给了赏心楼掌柜蔡万年。

    蔡万年领着仆人站在楼上向下望,不屑道:“唯我独尊,好大的口气。”

    他回头对下人道:“把他们赶走。”

    质疑赏心楼“扬州第一粥”的人很多,他们才不屑去一一计较。

    毕竟“扬州第一粥”招牌是城内同业和百姓公认的,而不是赏心楼自己挂上去的。

    真要业内同行和客人觉着赏心楼名不副实,那才是蔡万年着急的时候。

    仆人提醒道:“现在楚家公子在摊上喝粥呢。”

    蔡万年这才皱了皱眉头,心中隐隐觉着不妥,“那就等他们走了。”

    不等楚辞三人走,又奔来三人。这三位中有两位




第106章生鱼
    终于止住笑,周九凤拉着周大富坐下。

    她一人占据两个位置,周大富一个位置还绰绰有余。

    “真是喝粥啊。”周九凤看着周九章,“我在家里吃饱了。”

    楚生也是不解的看楚辞,不知他葫芦里卖什么药。

    卜居道:“这粥不是普通的粥。”

    “也对。”周九凤说,“让你坐街上饮的粥一定普通不了。”

    卜居微笑如春风,面不改色。

    周九凤见状重道:“我这是挖苦你呢。”

    “知道,知道。”卜居无奈,催着余生赶紧上三碗粥,堵住她的嘴。

    蔡万年站在楼上,见三人不仅不走,又叫来三位,终于有些担忧了。

    他担忧的不是粥真的“唯我独尊”,他担忧的是这三家是不是故意来整赏心楼的

    毕竟蔡家跟庄家走得近。

    三碗粥摆上去,周九凤“呼噜噜”饮一口,颇似客栈水牛饮水。

    “好粥。”一口下去半碗后,周九凤高声赞,“这粥太好喝了。”

    蔡万年在楼上听到了,讥讽道:“对鼎鼎大名的凤姐而言,天下少有难咽的食物。”

    周九凤在锦衣卫中任职,前年追杀一袭击村庄的异兽时,足足三天不曾用饭。

    后来在湖边把异兽擒住后,周九凤捞起一条鱼,用匕首刮鱼鳞后,当场片成片儿生吃了。

    这事儿传遍扬州城,成一时美谈。

    周九章提醒她:“只是好喝”

    “咦”有粒干果不曾咽下,她咀嚼后脸上一喜,“还很好吃。”

    “牛嚼牡丹。”卜居打趣她。

    周大富小饮一口后,低声提醒她:“粥里有很强的灵力。”

    周九凤这才察觉,惊喜问余生,“生掌柜,你怎么做到的”

    “独家秘方。”余生说,“还有,我姓余。”

    周九凤点头,端起碗仰头一口干了后,“再来一碗。”

    楚辞三个人的粥碗已经空空如也了,周九章提醒她,“一人限购一碗。”

    “真的”周九凤见余生点头,叹道:“为了让所有百姓都喝到好粥,生掌柜你人真好。”

    “我姓余。”

    “抱歉,我记成生鱼了,这样好记些。”周九凤抱拳致歉后,转身拉住一过路人。

    “你干什么,你干什么。”路人挣扎,实在是周九凤的身子骨太骇人了。

    周九凤塞他五百钱,“帮我买碗粥。”

    “我去。”系统和余生异口同声,这处破绽他们真没料到。

    莫说他们,周九章三人也傻眼了,“这也成”他们看着余生。

    余生问系统,“这破绽……”

    系统以死鸭子的状态回他:“系统从没有破绽,规则之内即为允许。”

    余生撇撇嘴,让白高兴又盛给周九凤一碗粥。

    真的行!被启发的周九章三人齐齐转身,拉住三个路人让他们帮着买粥。

    帮着买粥的四个人也恍惚,因为这事真的稀罕,所以买完后站在不远处想探个究竟。

    周九凤三口喝完一碗粥,转身又拉一个,还帮着她弟弟周大富拉来一个。

    这下围观的人变成了六个,规则他们也逐步摸透了,“这粥一人只能买一碗。”一人说。

    “这什么粥,居然五百钱一碗。”另一人道。

    “嘿嘿,刚才是我这辈子花出去的最大一笔钱。”第三个人不看粥摊,正盯着手回味方才的豪阔。

    六人鄙视他一眼。

    第四人见周九凤喝的畅快无比,不由得咽口水,“这粥,应该很好喝吧”

    “喝粥有什么好看的”一过路人站在他们身边,循着目光问。

    “这不是普通的粥。”六人异口同声说。

    过路人抑制不住好奇心,陪着六个站一起看他们喝粥。

    但很快有第七位了,因为周九凤又喝完一碗粥。

    “你真是吃饱赶过来的”余生忍不住问周九凤。

    周九凤咽下去半碗粥后才道:“早上用的糕点,有点儿干,现在正好压瓷实。”

    楚辞三人这时才喝完第二碗粥,他们三个对视一眼,“再来一碗。”

    他们转身拉来三人,楚生也熟络的为自己拉来一位。

    帮着买粥的人站成一排,诧异的看着这六个人喝粥。

    不时有好奇者加入他们,渐渐在粥摊旁边竖起了人墙。



第一百零六章驴肉火烧
    人来人往的赏心楼前,渐渐聚集不少人。

    蔡万寿站窗前,脸色阴沉,“粥中有灵力”

    见蔡万年点头,蔡万寿捶窗子,“好啊,为砸我们的招牌可真下本钱。”

    若非天材地宝,粥中怎会有灵力

    蔡万年道:“会不会是三大家合手整我们”

    他把早上周九章三人在楼上等着喝粥,甚至招来兄弟,造噱头招揽客人的事儿说了。

    蔡万寿拿不定主意。

    城内唯有三大家有用天材地宝熬粥的大手笔。

    但三大家若整赏心楼,犯不上做这等脱裤子放屁的事。

    蔡万寿低头苦思时,见赏心楼走出一中年汉子向对面粥摊去了。

    “黄师弟”他讶然出声。

    赏心楼招牌有二,一个是“扬州第一粥”,另一个便是这位黄师弟了。

    扬州城内公认四大名厨,分别为一刀,一鬼,一猪,一丐,坊间有时也会加上一“粥”。

    这一“粥”正是赏心楼的这位黄师弟。

    赏心楼为蔡万寿爷爷所建。

    当时城主领友人在粥摊上喝了一碗河祗粥,赞赏不已,蔡家生意从此红火起来。

    碧涧羹和河祗粥手艺经蔡万寿父亲传到他们兄弟俩手上。

    但兄弟俩天分实在欠缺,为不使家传手艺失传,老人家又收了一位天分很高的徒弟。

    这徒弟就是蔡万年的黄师弟,黄晓初。

    黄晓初不仅完美继承了蔡老爷子的衣钵,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赏心楼博得了扬州第一粥的招牌。

    当然,因粥实在上不得台面,若为扬州城厨子排名,黄晓初压根进不去前五。

    现在能被坊间列入五大厨,黄晓初该感谢的不是旁人,而是扬州庖厨公敌,人送“九把刀”的寻味斋归一刀。

    这也是黄晓初坚持不把自己列入五大厨的的原因。

    身为“扬州第一粥”的名厨,黄晓初也是有自己骄傲的。

    他在后面听到旁人对门口粥摊的议论,不由得起了一探究竟的心思。

    他倒要看看这粥何德何能敢起“八荒唯我独尊粥”的名字。

    至于粥中有灵力,他倒不在意,在庖厨之中口味才是王道,不然都去喝药得了。

    粥摊外面站着很多人,但坐下喝粥的人不多,毕竟五百钱太贵了,城里人也喝不起。

    小镇乡亲若知晓定会得意的,因为他们虽也喝不起,但今儿早上还是成功截获一桶粥。

    黄晓初挤进去,见摊上坐着四个人正津津有味的喝粥,浑然忘记有人围观。

    “一碗粥。”黄晓初坐下,将五百钱放在桌子上。

    余生正趴在桌子上懒散无聊的盯着左前方鲍鱼之肆内的咸鱼。

    他有些思念咸鱼饭了。

    余生把钱手了,吩咐白高兴端一碗粥,继续盯着鱼肆。

    他见有一汉子,作武师打扮,腰间挎着不是刀,而是一条长咸鱼进了鱼肆。

    或许是错觉,他觉着汉子腰间挎着的咸鱼在看他。

    ……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粥端上来,黄晓初一看就知这粥差不了。

    常说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但做到水与米正合适并不容易。

    水和米多寡的把握,柴火和熬粥时间的把握都得做到万无一失方成。

    黄晓初初学河祗粥时,师父只用一根长柴禾安在灶内,就熬好了一小锅粥。

    他是跟随师父很多年才掌握这个度的。

    黄晓初用勺子搅动粥,舀起一勺又浇落,见里面有不下十余种食材。

    他慢喝一口,闭上眼仔细品尝,待粥慢慢落入胃中后忍不住一拍桌子,“好粥!”

    的确好粥,水、米和火候的把握已经很难,十余种食材融合于粥中更难。

    这并非煮烂就可以了,而是根据食材特性依次放入,让它们不失本味又浑然一体。

    他问摊后三人,“这粥谁熬的”

    “是我熬的。”余生说。

    料不到熬粥之人竟是一少年,黄晓初有些惊讶。
1...3536373839...5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