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就这样,烤痛了再翻过去,三个人就像杂技演员那样,在反复做高难动作。随着他们身上的红斑渐渐扩大,最后连成一片片的云状,并放出光来,终于露出了烤干的盐粒子。
&nb
第五章 初学乍练
其实无论是老刀鱼的亲身经,还是他讲述的有关挫虎龙的传说,都表明了一个意思。
那就是他想让洪衍武几个人意识到,别说挫虎龙只可遇而不可求,就算真能找到,也是一件极为凶险的事,基本九死无生。
况且虽说挫虎龙是神物,可那是过去老一辈的海碰子才为之发疯的东西,现在即使捕捉到也无人识得,更不会有人出高价购买。所以老刀鱼真的很希望洪衍武他们能珍惜生命,知难而退。
只可惜,洪衍武就不是为了捕捉此物来卖钱的,他实在有着不得已的理由,根本不可能打退堂鼓。跟着,他便把父亲染病危在旦夕,急等挫虎龙救命一事告诉了老刀鱼。
他还说如果木船会被撞破,他就去找关系求借铁皮渔船。如果普通渔网捕不住挫虎龙,他就用铁网箱下饵诱捕。总之,他无论如何也得试上一试,哪怕冒再大的风险也他不能让父亲在即等死。只希望老刀鱼能指点他怎么找到鱼踪就好。
这么一来,老刀鱼也就算彻底明白,洪衍武的决心恐怕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了。
一方面,是人家有救命之恩于己,另一方面,上了年纪的人总会对孝敬父母的人格外有好感。
于是,老刀鱼在沉默良久后,也终于吐了口。他说挫虎龙如果要出现,就在入冬后的蛇岛附近两个海流子的交汇处,只是那两道海流子也时时会改变方位,必须得临时现找才能确定具体位置。
另外,同时还有两个很现实的难处。
首先,那就是铁皮渔船都是烧油的,现在的渔业任务又重,到时即便能通过渔大队书记调动一条去蛇岛附近捕鱼,那一天也得额外掏个一二百块费用。
这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弄不好耗上一冬也一无所获,一般人有谁能承担的起这么一大笔费用呢
其次,洪衍武他们对大海太过无知。凭他们目前的水性,也就是近海里染染身子的水平。即使能发现挫虎龙也毫无办法可想,万一要再落入水中,那简直就是以身喂鱼的香饵。除了葬身鱼腹,连一点侥幸也不会有。
对这几点,洪衍武也不得不承认老刀鱼说的极为有理。而他想了一想之后,便又向老刀鱼提了个请求,说他们想跟老刀鱼学当海碰子。
他的目的其实有两点,这样一来可以习得水性,为入冬后出海捕鱼增加些成功率和安全性。二来他也想效仿老刀鱼从海里弄点钱,好为捕鱼雇船设法多筹措点资金。至少也可以免得坐吃山空,把带来的钱省出来。这无疑是他目前所想到的,唯一能有所帮助的事了。
老刀鱼倒是没拒绝,他想的也很简单。既然救了他的人开了口,那他能帮就得帮一把。即便是他对洪衍武他们能成功捕捉到挫虎龙根本不报什么希望,可碰海毕竟还能有份不菲的收入,他倾尽所能把窍门都教给人家,也就算报恩了。
再说他自己已经老迈,没几年也就干不动了。又只生了个女儿,那些后辈的海碰子也没一个懂得尊重长者的,那他这些压箱底的窍门和经验多半会烂在自己肚子里,教给这两个年轻人又有什么不好的呢至少也能让他人了解一下自己的一身手段。
更何况碰海绝非易事,是件实打实的苦差事。时间一长,或许这俩小子吃不住劲儿也就知难而退了。怎么也算保全了两条性命,那他照样是还了这份人情
就这样,老刀鱼很爽快地的一口答应下来。而他唯一的条件,就是事先必要约法三章。
他说要学可以,自己绝不藏私,可也不会手下留情,只会狠狠操练。如果洪衍武他们吃不了苦头,无法按他的要求照做,不肯听他的教训,那到时候可就不能怪他不帮忙了。
这一刻,老刀鱼的态度既认真又固执,真是像极了当年玉爷收洪衍武和陈力泉为徒时的样子。
这让洪衍武和陈力泉都不由泛起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特别是洪衍武,他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完全能够证明,只这种脾气的人才是有真本事的。所以他们俩人都极其诚恳地给老刀鱼鞠了一躬,恭恭敬敬地表示了感激。
这种敬意也恰恰是让老刀鱼最欣慰的,他隐隐感到,或许他还真碰上了两个虚心好学的好苗子
老刀鱼毕竟是年岁大了,虽然经过了一夜的休息,可第二天还是喘不顺气,脸色也发灰,仍未完全地从潜水病的后遗症里彻底恢复。
所以早潮他就没下水,直到等到吃过了早饭,日头把整个星火湾都晒得暖洋洋的时候,他才带着洪衍武和陈力泉下了海,开始给他们上当海碰子的第一课。
至于小百子,虽然极力要求也要学,却被老刀鱼硬邦邦地回绝,给留在了岸上。
因为照他的话说,小百子年岁还太小,人也太瘦,肋巴条骨缝里都能透出阳光,又怎能经得住老洋里流过来的水他要是教了,那就是作孽。
自然,洪衍武和陈力泉也不想小百子以身涉险,于是那怕小百子再不乐意,但他在三人一致的意见下根本没有反对的能力,也就只好带着委屈去附近的树林里打鸟,拾柴去了。
谁都知道,碰海的首要前提条件是必须要有一身好水性。
老刀鱼昨天已经见过了洪衍武和陈力泉游泳,但因为当时天色已暗,他又在头昏眼花中,看得并不确切。于是下海之后,首先第一件事,他就又让他们重新游了一次。
洪衍武和陈力泉的泳技是在京城附近野湖里练就的,严格讲,姿势并不如何规范。但老刀鱼也不是职业的游泳教练,在他看
第六章 龙王爷的儿子
尽管岸上骄阳似火,可洪衍武和陈力泉还是冷得难受。他们上岸后,第一个动作就是立马奔向火堆。
烤火的时候,他们屁股上下不停地抖动,似在拍电报。嘴角发青,身上全是鸡皮疙瘩,呲牙裂嘴,一幅痛不欲生的样子。
这已是三天后的下午,在这一天,他们靠着惊人的耐力和体力,从早潮开始,连午饭都没吃,一次性在海中足足泡够了七个小时,终于超额达到了老刀鱼的要求。
而在小百子心有不忍的目光中,老刀鱼尽管内心对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做到,感到了一种极度的吃惊。可随后表面上不但没一点赞赏,还似乎想要打击他们是似的,故意用轻视地口气说。
怎么样滋味还好受吗三天才做到,可有点晚啊。
没想到,洪衍武和陈力泉竟一点没闹情绪,也没任何不满,他们都上下牙打颤地老实回答。
这碗饭,看来真是不好吃的。
老刀鱼为他们的回答点点头,但仍没罢休,接着又开始了恫吓性地进一步试探。
我可得提前告诉你们一声儿。再往后就得练扎勐子了。你们得要知道,离海面越深,下面的温度就越低,及至米时,那下边的水简直是刺骨。更为危险的是,水压也会很大,它时刻挤压着你们,让你们的耳朵与鼻子都极度痛苦。搞得不好,耳膜都有可能被弄破,那种滋味可远不是眼下这种程度能比的。比起来,这也就是小意思了。你们再好好想想吧,还想接着练吗
好在洪衍武和陈力泉在另一方面也没让他失望,吃过了这么一番苦头,他们居然一点也没软蛋。
洪衍武紧着说,练,干嘛不练。您不是也这么熬过来的嘛。再说了,要连这个都受不了,入冬不就更下不了海了吗
陈力泉回答最简洁。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
老刀鱼这才微微一笑,打心里为他们已通过自己初步的考验松了口气,甚至感到一种极大的畅快。
因为名师也未必出高徒,总得先确认要教的是块打铁的好材料才行。
他果然没走眼,这两个小子不但挺虚心务实,且无论心志还是毅力都远比他们的体力悟性还要好。这才让他有了比较确实的把握,能把他们调教成最好的海碰子
他几乎可以肯定,只要能过了扎勐的关,他们一定不会输给当年的自己
在岸上才休息了一个小时,吃了些东西的洪衍武和陈力泉,很快就在老刀鱼的催促下重新回到了海里。
因为在老刀鱼的计划里,到六月底也就正式开始了海碰子一年中的黄金季节。让洪衍武和陈力泉尽快熟悉扎勐子这门技巧,是相当有必要的,早一天练会,他们也就能多一份的收获。
而且频繁地钻入寒冷的海底,又不时地到炎热的岸上晒着,这种一冷一热频繁交替轮换,对人的身体也是一种极大的锤炼。
这样的最大好处不仅是不容易感冒,也是入冬之后还能下海的必要训练。只有这样,到时候他们的身体才能真正适应严寒天气。
这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老刀鱼不愿再耽误一点时间,兴致勃勃的他,一定要在天黑把扎勐子的技巧教给洪衍武和陈老七。于是一入了大海,他就率先开始做示范动作。
老刀鱼的动作,或许可以称是整个西北海岸线上最标准的。
只见他一个弯腰,大头朝下,两掌合一,双臂伸直向下,两脚并拢,双腿伸直,身体成垂直流线型勐然扎下。那一气呵成的漂亮动作,让人看着就感到过瘾。
而他对技术要点的解释也很清楚。
他说真正的海碰子扎勐子,必须是屁股刷地蹶出水面,将两腿笔直地擎在半空才行。
因为只有那样,身子才能绷成一根棍,绷成一根棍的身子才能象炮弹一样钻进水底。只要动作标准,就连划水和蹬水也不用,靠贯力急速下降就能几乎到底。
可如果要做不到这点那就麻烦了,别说阻力大,会大大影响下潜的深度。鼻子呛水也会是很常见的事。
其实有许多人泳游得不错,体力也好,可他们扎不到一筷子深,便会唿地漂上来,好象肚子里灌满了空气,甚至抱着大石头也没用。原因就是他们掌握不了扎勐子的动作。
对这种死活也当不了海碰子的人,海碰子们也有个略带歧视的独特叫法海漂子。
应该说,在老刀鱼的心里,其实最担心的就是洪衍武和陈力泉被扎勐子给难住。过不了这最后的一关。
因为无氧潜水说难也不难,诀窍一点就透。可另一方面,也是知易行难,有的人就是怎么也掌握不了。他们真要是学不会,那也只能说老天爷不赏这碗饭了。就连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不过接下来真正一试才知道,他的这种担心竟全然是没有必要,甚至是可笑的。
因为实际上,扎勐子的技巧又绕回了对身体控制和力道的掌握能力上,这可是洪衍武和陈力泉最擅长的地方。
并且别忘了,过去玉爷让他们练习的基本功里就有拿大顶和空翻筋斗。
这俩小子早十二三岁的时候,
第七章 小鸡长毛
自打老刀鱼开始教洪衍武和陈力泉碰海之后,他的日子就开始变得好过起来。
完全可以说,他和这几个京城来的小子,篝火堆并在一起的这段日子,是他碰海多年都未曾有过的舒坦日子。
首先,他每天早晚两次在海流子歇气时的捞捕工作,马上就变得轻松了许多。
这不单是因为洪衍武和陈力泉可以在水面帮他定位,还能帮他把装满海物的网漂子送往岸边,让他省了许多的气力。也是因为有他们一起相伴下海,能让他心理上的恐惧大大减轻。
这话不是无的放矢。虽然从表面看起来,海碰子似乎是无所畏惧,敢于把生命押在汹涌海浪里的亡命之徒。但其实不然,海碰子和常人一样地珍惜生命,某种情形下甚至比常人还容易胆怯。
要知道,这种工作性质可是要潜进深深的海底,在犬牙交错的暗礁里穿行,那么每次下海难免都有一种对未知的恐惧。而且如果长久地面对广阔的大海,空旷的海滩,人在海中就非常容易产生无力和自我渺小的感觉。
因此通常情况下,海碰子都愿意几个人结伴一起下海,依靠群体的力量来壮胆。
人是群体动物,只要有了伴儿,尽管在暗绿色的浪涛下面,也会有短暂的恐惧,可一旦升出水面,看到同伴们的身影,一切恐惧就会瞬间消失。
他自己同样如此,别看他碰了一辈子的海,是不多敢于一个人下水的好汉。但他毕竟是个凡人,他一个人碰海也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这种孤独所带来的心理的压力和负担也只能压制,却不会彻底消除。
哪怕他经验再丰富,见惯了大风大浪,但至少也需要岸上有点活动的景象。或是有辆车在跑,或是有个人影在走动。倘若岸上荒无人烟,那么海里也要有个船影在晃动,甚至有只海鸟在飞翔也行。
这便是他最后的底线。如果这一切什么都没有,岸边和海里彻底是一片苍凉空白,那么他也会是战战兢兢,不敢独自下水的。
现在却好了,自从有了洪衍武和陈力泉与他相伴下海,他也就彻底没有这种心理问题了。每次下水都无比沉稳镇定,捞捕的效率自然也大大增加,就连下潜时也不是那么气短疲劳了,感到自己似乎年轻了十岁。
不用说,这些都是精神上的缓解和放松带来的显着效果。
其次,在这个年头,城里城外都忙于革命了,革命得什么玩意都买不着。一般海碰子来碰海也就带一些大饼几头大蒜一瓶水而已。可这洪衍武他们却似神通广大,手里物资丰富得超乎了他的想象。
这几个京城来的小子不但汽油淡水挂面香油调料烟酒茶叶被褥蚊帐蚊香黄连素手电雨衣样样不缺。甚至还弄来了好几斤的高级糖果。
那可是让大人孩子都眼馋的好东西,他已经好几年没见到过了。看着这几个小子毫不心疼地大吃大嚼,还美其名曰说是要补充热量,让他是既吃惊又心疼。
不过这几个小子倒是挺大方,也打心里敬重他,无论什么东西都会主动先给他一份。他想不收都不行,他们非说徒弟孝敬师父都是应该的。
所以这段日子里,他托他们的福,不但抽上了好烟,喝上了好茶好酒,吃上了点着香油扑鼻香的挂面,罩上了蚊帐免了海蚊子的叮扰,还白白得了好些高级糖果。
只是他心里感到熨帖的同时,却真舍不得像他们这么糟蹋好东西。他就把得到的糖果都暗暗留了下来,准备带回去给老伴尝尝,再给闺女寄去一些。
另外,那个叫小百子的孩子别看年纪小,居然特别能干,一手弹弓打得简直神乎其神。
这孩子除了睡觉以外,一天到晚总是忙忙叨叨地在忙活。像拾柴做饭烧水这些杂事儿,不但都一个人给包圆了,每天还都能打到几只飞鸟,给大伙儿凭空添上一道肉菜。
并且这孩子还极有眼色,用他们的京城话说,那叫有眼力价儿。
每天,只要当他们几个人从海里爬到岸上,小百子准保已经把篝火点上了,开水煮好了。然后这孩子自己就乖乖地坐在篝火旁,象个小猫小狗似的看着他们烤火。
弄得像他这样生来就不爱笑的人,也只有对这孩子亲昵地微笑,打心里感到一种温暖。
总之,带这孩子来碰海,简直就象带着个勤快的亲儿子。每一样活计,这小子都会干得头头是道,井井有条,干什么都会伺候得你舒舒服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