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当然,你决定的必须是正确的好事,否则也不行。

    而就在“大将”正享受着刚当上“一家之主”成就感的时候,洪衍武果然带着人按照约定赶回了滨城。

    大家伙这时无疑已经从洪衍武口中知道了具体情况,带着专为“大将”和韩莹捞来的各色海货,一看见他们都笑嘻嘻地直喊“恭喜”。

    特别是韩莹已经穿上了做好的新衣,从浅色外衣的领口里露出桃红色,更是几乎让每个人兴奋和感动极了。

    因为当年的人们永远都是蓝、灰、绿色的衣服。只有结婚时,妻子可以做一件桃红色的、枣红色和大红色的衣服穿在里面,再用外面套的衣服遮得严严实实。那唯一可寻的痕迹,就是那袖口、领口的一抹艳色。

    这是在旧日社会里,一种极为含蓄的对美追求的方式,等于一个姑娘向全世界宣布我是新娘了!

    现在,我们用今天的眼光看来,也许会觉得保守得可笑。但恰恰说明了,无论生存在什么样的年代,如果没有年轻的浪漫,又怎么对得起生命的时光

    所以“海碰子”们一下子轰然议论起来,这个说我送给三百头海参,那个说我给五百头!

    “大将”和韩莹都不好意思的连连谢绝,说大家能来参加婚礼就够意思的了,千万别再破费。

    一时间,“海碰子”们非要给,“大将”和韩莹偏不要,闹闹哄哄乱成一团。

    最后,还是洪衍武又拿出来一个办法。他说“大将”这次没去“碰海”,干脆大家所得还算他一份。至于其他,也别送什么脸盆、暖壶的了,不如就用这次卖海螺的一百多块钱,给韩莹买一辆全新的自行车好了。

    这个主意各方各面想得都挺周道,每个人不用攀比,又都尽了一份心意。于是“海碰子”们完全不顾一对新人的推辞,全体举手通过。

    &n




第五十二章 婚礼
    1977年7月12日。天公作美,是个微微有风的大晴天。

    在普通人眼里,或许这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星期三。不过在许多“海碰子”们的眼里却并非如此。因为这一天,正是“大将”和韩莹在“群英楼”举行结婚宴请的大喜日子。

    这个年代,在酒楼饭庄里结婚,还属于意识超前的别开生面之举。

    这不同于老百姓在家请大师傅帮忙做流水席,在吃喝的档次上固然要省心许多。但是婚礼仪式怎么个举行法却无先例可循。这倒是个叫人颇费思考、颇费斟酌的问题。

    事先,“大将”和韩莹曾私下里商议过,因为都没什么想法,就特意去请教了“老刀鱼”。

    可尽管“老刀鱼”岁数大见识广,但他只了解渔村里办喜事的传统流程,也就是过去“拜天地”、“送入洞房”这样的老规矩。

    他考虑到如果这样做,样样都和目前的情况、条件不搭调,因此也就没了准主意。好在洪衍武勇于任事、敢于作主,就一个人把筹办大权都包揽了下来。

    还别说,“没有金刚钻,不揽这瓷器活儿”。洪衍武因为拥有现代意识,见过大世面,操办起来竟然井井有条,滴水不漏。

    那些海货食材,洪衍武提前一天就让“海碰子”们送到了后厨,该加工的都加工出来了,该冻的也都动上了。

    酒水却是当天抱去的,一箱茅台和两瓶果酒。这是他通过“胜利招待所”谢经理的关系买的。倒也没让这小子白帮忙,给他留了两瓶算作酬谢,就把他给美得屁颠屁颠的。

    其次就是头天晚上,还要带人来包间里摆桌,贴喜字。

    高级糖果,瓜子花生,香烟盘,这些零碎都摆好之后,洪衍武先把韩莹亲手剪的一个大红“囍”字贴在了主位的后墙上。

    接着又带人踩在椅子上,把天花板上挂上了用红绿纸制成的链式彩条。最后,等到在“囍”字上方悬空垂了一个五色大彩球后,一下子气氛就全出来了,让谁看了觉得挺快活。

    至于当天的流程和安排,看着也很像那么回事。其细致和周到,不但让到场的人全都自叹弗如,隆重和体面也远超“大将”和韩莹的期待与想象。

    因为没有婚车接送的环节,照洪衍武的安排,要新郎、新娘一起站在门口迎接大家。

    当日上午十点半左右,“海碰子”们就几乎都到了。而除了他们,这一天还另外邀请了两位客人,那就是使“大将”和韩莹重逢的那两个表姐弟。姐姐叫向红,弟弟叫樊纲。

    可无论是谁,到了以后都觉得挺意外。

    因为“大将”今日打扮得相当精神,一改往日粗旷豪迈的不整。而新娘的美艳更是惊人的,她在大家的凝视下羞涩地双颊泛红,却一步不落地紧随在新郎身后。特别是俩人胸口上,还各别了朵喜字红绒花,更是极为恰当地托出了新人的身份和喜庆气氛。

    这样仪态不凡的两个人站在酒楼门口恭候大家,看上去就好像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国来宾一样,又亲热又庄重。

    弄得爱闹爱折腾的“海碰子”们个个都改了脾气,像文质彬彬的知识份子一样,每个人都说了几句场面话。向红和樊纲还假模假样地跟两个新人握了手。无形中,这伙“来宾”的个人素质都提高了不少。

    而先到的人,也不是来了之后就只能傻站着喝风。洪衍武用两条喜烟的代价早和“群英楼”协调好了,一早就在酒楼进门一侧摆了一张茶几和一圈椅子。沏好了茶水,摆着烟缸,有烟有糖,专供大家暂时坐下休息用。

    这其实就是现在的“teabreak”,翻译过来叫做“茶歇”。这份体贴在当年可是绝无仅有,无疑得到了众人一致的交口称赞。

    就这样,时间一到十一点整,大家已经全部到齐了,人们也各自寒暄了一段时间。这时他们又都被洪衍武请到了外面。原来,酒楼门口已经高高挂起来两挂一千响的鞭炮。

    这是“老刀鱼”的私人祝贺。他不声不响地买了两挂千响鞭炮,按照国人传统的方式对新婚夫妇进行了名副其实的“热烈”祝贺。

    不过要说最绝的,是今天一切流程,统统都被洪衍武和陈力泉用相机拍了下来。

    敢情,洪衍武又跑到信托行去“租”器材去了,弄了120和135两架相机,还买了六个胶卷。他和陈力泉人手一架,一通狂拍,弄得路人还以为“群英楼”在招待什么重要的领导,连记者都来了。

    总之,今天这一切颇为新颖的招待方式,不但让请客的主人和赴宴的客人大觉脸上有光,人人满意。就连侧目旁观“群英楼”的服务人员都觉得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在“劈劈啪啪”的鞭炮响过之后,“外场”的项目就全都结束了,大家簇拥着一对新人都嘻嘻哈哈进入了包间。“内场”的流程正式开始。

    除了昨天跟洪衍武来布置的人,其余的人进了包间,顿时都觉得眼睛一亮。

    因为那能充分体现欢快和热烈的布置装饰就不说了。只见铺着雪白桌布的大圆桌上,除了各色糖果、香烟、瓜子花生,两瓶茅台、两瓶果酒以外,最惊人的是中央端端正正还摆着个双层大蛋糕。

    这可是洪衍武花了二十块特意从副食店里挑的最好的,只可惜由于当年服务的欠缺,没法在上面留字。而且这年头也是假奶油,说实话并不好吃。不过那卷曲的双层奶油花格外显眼,仍然可以达到一种举座震惊的提气效果。

    “大将”和韩莹事先同样被洪衍武瞒得死死的,这会儿看见蛋糕都很过意不去,认为洪衍武忙前忙后,又自己花钱送这么重的礼不合适。

    洪衍武却说不碍事,他一边拿来早准备好的碟子和刀子让“大将”和韩莹亲手给大家分蛋糕,一边又说,“这是西方人结婚的庆祝方式,今天咱们也来个中西合璧。只是大伙儿尝尝即可,可千万别吃多了,一会要没肚子吃大菜可就亏了。”

    “海碰子”们听了人人哈哈大笑,都说提醒的好。不过明白是一回事,要做到不争抢、不开玩笑可就难了。“飞蟹”的蛋糕还没吃几口,就被“三



第五十三章 幸福是什么
    时间已近十二点,婚宴的确应该开始了。

    被哄出了房间洪衍武马上跟服务员打了招呼,然后又亲自跑到后厨,给掌灶大师傅每人兜里塞了两盒“牡丹”,还按人头搁下了好几包喜糖。于是不多时,各色凉菜就端了上来。

    “群英楼”开业于1892年,这里最早叫做“王春记饭店”,是滨城历史最久远的老字号。无论解放前还是解放后,都有名厨坐镇,菜做的自然不孬。

    这里的名菜有“四喜丸子”、“九转大肠”、“糖醋鱼”、“樱桃肉”等,海味菜肴尤以“两吃海参”和“虾肉水饺”最为知名。

    因此这时可没人再客气了,甚至可以说,有的人一动真格,竟然原形毕露。

    像“飞蟹”和“死尸”,也不知是参加婚礼吃流水席习惯了,还是真饿坏了。他们俩比哥儿几个私下里吃喝还无所顾忌,下筷子就跟“抢”差不多。彻底体现出什么叫“迅雷不及掩耳”,什么叫“疾霆不暇掩目”。

    要说也搭上菜量小点。一共十五个人,才上了八个凉菜,所以才刚一摆上桌,大部分人根本还来不及轮上一圈,就被俩小子扫荡得“天翻地覆慨而慷”了。

    这造成的惊人效果是,盘子还没怎么摆就撤下了,来一盘空一盘。这既让向红和樊纲两姐弟空举着筷子看得直瞪眼,也让一对请客的新人颇感尴尬。

    不过“大将”今天身为新郎,尽管也替俩手下兄弟臊的慌,为了不破坏气氛,倒也不好真的说什么。他只能举杯跟大家依次敬酒。

    韩莹配合着“大将”给大家斟酒,她只是笑,脸上深深两个酒涡,很是温顺可爱。这立刻就显出与“大将”天生一对的般配与默契,大家就都说些地久天长的话。

    另外走运的是,因为洪衍武提前的照应都做足了。没两分钟,热菜就跟着上来了。这迅速结束了等待热菜的冷场,让“大将”心里顿时为之一松,连称“大家放开肚皮吃”。

    但可惜的是,坐在门口的“飞蟹”和“死尸”仍死性不改,上来一道菜,他们两双筷子就一起抄了进去。筷子头上绝对做到了稳、准、狠,基本盘子还没搁到桌上,就被这俩小子“空中取物”取走大半。

    这下可是激起公愤了。其余的“海碰子”们都用筷子在桌上敲出一通鼓点儿,要给俩小子开“批判会”。

    这个说,“还放开肚子吃吃什么吃!溜肉片呢猪头肉呢我都没看上一眼就没了……”

    那个说,“你们俩没见过油水怎么地,饿狼似的,小心消化不良……”

    还有人说,“平时都是哥们儿弟兄的,到了这会儿,你们怎么谁也不认识谁了呢”

    就连“老刀鱼”都数落他们。

    “今天可不光是咱们“海碰子”,还有人家小韩的客人呢,你们也替你们‘大哥’想想,顾及点别人成不成”

    没想到“飞蟹”和“死尸”却有点没皮没脸,照吃不误。

    “飞蟹”还满不在乎地强词夺理。

    “伟大领袖说了,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

    “老刀鱼”气得把筷子一放。

    “现在是婚礼,不是革命。”

    可“死尸”一听也来帮腔,这就有点没大没小了。

    “你反动!打倒‘老刀鱼’!”

    这让“老刀鱼”更气得直骂,“你们俩可真没出息,还没喝酒就昏头了!那点阴暗面,全暴露出来了!”

    “大将”这时也觉得有点过分了,于情于理,都不得不说“飞蟹”他们两句。

    而洪衍武很能体谅“大将”的难处,赶紧出面帮他圆场。他站起来后,跟其余的人就说。

    “大伙都算了,别跟俩小子计较。我可以保证,后面的菜还有的是,而且全是好的。咱们就让俩小子随便吃,看到时候谁后悔,谁吃亏!”

    果然,后面随着一道道精彩绝伦的热菜流水似的上桌,大虾、螃蟹、海参、肘子、蹄筋、丸子,各色珍馐摆满了一桌子。而这会儿“飞蟹”和“死尸”后劲明显不足,渐渐就只有看着眼馋的份儿了。

    “死尸”忍不住惊奇地问,“今天到底定了多少个菜到现在差不多小三十道了。”

    洪衍武就笑了。

    “具体我也不知道,反正‘大将’说,除了凉菜以外,菜单上的热菜一个没拉,咱们全要了。你要想知道,自己数数去就完了。”

    见“飞蟹”和“死尸”颇有些懊恼地面面相觑,“三戗子”也开始取笑。

    “刚才怎么劝你们来着,傻了吧就跟没吃过席似的。”

    “飞蟹”立刻不乐意了,开始抱怨。

    “谁让你们刚才把我的蛋糕抢走了,你们这帮混球,给我留一口了吗……”

    “虾爬子”特别能挤兑人。

    “那是为了表示你的节约。”

    这话简直让“飞蟹”想骂娘。

    “那是别人花的钱,我节约干吗”

    可话音没落,“巴蛸”又接上了。

    “这就更透着你小气。”

    “哈哈哈!”

    宛如群口相声一样的对话,让大家都笑了。

    很快菜全部上齐了,此时除了新郎新娘在劝“飞蟹”和“死尸”“休息一会再吃点”以外,根本没人再搭理他们了。大家都把精力放在了伸筷对付桌上的菜肴上,吃得十分投入。

    那是七十年代的标准吃法,多吃肉,夹肥的,海味也是主攻对象,却没人动青菜。

    直到半个小时之后,席面消灭了一半,大家肚子里全都七成饱了,这才开始继续喝酒、划拳。

    不说不笑不热闹,随着大家酒劲上头,聊天的气氛也越加热烈。

    和男人们叼着烟卷、交杯换盏地大说大笑不同,向红拉着韩莹说起了体己话。她极其羡慕地反复给韩莹道喜。说她这些年实在是不容易,如今苦尽甜来,已经熬出来了。

    这番话绝对是有感而发。因为向红和韩莹原本就是一个知青点的知青,这几天来,韩莹也是一直借住在她的家里。韩莹这些年的遭遇,她和“大将”重逢的过程,他们又是怎么走到一起来的,大多数的情况她都清楚。

    并且,多年的插队生活也早把向红变成了一个讲究实际的人。她认为生活里和感情相比,对女人更重要的,还是生活舒适的保障。

    所以说,一开始的时候,她如果只是因为“大将”对韩莹的过去毫不在乎,为韩莹办招工能冒险下海捕蟹的举动,产生了一些感动。

    那么在陆续知道了“大将”为韩莹办了病休,长包招待所的房间居住,并亲眼目睹了今天的这场婚宴的排场之后,她就更因“大将”的出手大方、家底雄厚,而替韩莹欣喜若狂。
1...117118119120121...4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