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别看这次是秘密举行的婚礼,现场夫妻双方的亲人一个没有。可这席面,喝的酒是一水儿的贵州茅台,上的菜全是能摆在国宴桌上的山珍海味。还有两架相机拍照,有双层蛋糕……就这么说吧,向红所能想象的和想象不到的豪华场面,今天可都亲眼目睹了。

    一想到知青点那帮假模假式,平时根本不拿正眼看她和韩莹的“劳动模范”们,如果看到这个场面,恐怕会眼珠子惊掉了!她就更是格外兴奋,觉得太有面儿了。

    反正照她来看,一个女人能找到一个真心爱护自己的人已经不容易了,就更别说这个人还有大把赚钱的本事了。所以韩莹无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她一切失去的、未得到的,都会重新回来,都会向她飞来!

    不过话虽如此,有些事情在向红看来是享福,但最真实的滋味,却也只有身在其中的人自己清楚。

    向红就没想到韩莹会跟她说,这人一旦太闲着了,无聊也会成为一种痛苦。韩莹现在就发愁一件事,她结婚以后不上班了,长期没事干。

    因为住招待所里没厨房,连饭都不用做,可以跟着服务员吃食堂。“大将”也要带着人下海,而她是不能总跟去的,那对大伙儿来说太不方便。

    可一说到这个,向红担心的事儿却与韩莹不同。她不禁小声提醒韩莹,说“无聊不无聊先不说,有件事更重要。你虽然现在住在招待所,没办法置办家具。但你还是要想着,尽快把‘三转一响’弄齐全才好。”

    话里的意思无非是担心夜长梦多,怕韩莹将来回到蒋家,再想




第五十四章 百货大楼
    新婚第二天,早上七点钟,“大将”就敲响了洪衍武和陈力泉的房门。而当他们睡眼朦胧看到“大将”在自家门口站着,都觉得不可思议,连问他出了什么事儿。

    “大将”见他们还没起床,挺不好意思,说没事。

    洪衍武却抓住话柄了,嬉皮笑脸地说,“你这么早起来……是没事么嫂子呢她……挺好”

    “大将”听出话里的意思,脸一红。“有什么好不好的,瞧你说的。难道我们还得赖床上才算正常”

    洪衍武不由哈哈大笑起来。“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正常人都觉得妙不可言才对,谁舍得离开床”

    “是不是妙不可言,等你小子娶了老婆就知道了。到时候,还是你自己体会吧。”

    别说,人一结婚,似乎就能变聪明。“大将”对洪衍武的调侃竟然应对自如,一点也没吃亏。

    不过话说回来,他今天的早起也是被动的。主要是韩莹不好意思,怕人笑话,早早就把他从床上硬拉了起来,收拾好了房间。而他之所以来找洪衍武,也是有事相讯。

    原来,就在“大将”和韩莹洗漱完毕,吃早饭的时候,韩莹跟他提起了想买一台收音机的事儿。

    在当年,大多数百姓家庭,由于经济能力的有限,结婚多半是在“三转一响”中先挑选一两样来置办的。

    韩莹是个挺稳重能持家的姑娘,她知道住在外面要用钱的地方还很多,工业券又挺难弄,也想如此效仿,根本没打算按向红说的把“三转一响”全都置办齐全。只不过她所选的这样东西,恰恰是大家认为最不切实际的。

    “大将”当然不会反对,想到最近匆匆忙忙的,至今还没给韩莹买上一个“大件儿”,就更觉得心里亏欠。一琢磨缝纫机暂时还用不着,自行车兄弟们已经送了,就说要再给她买块手表。

    不想韩莹仍旧坚持只买收音机。她说解决精神娱乐问题对她才最重要,因为“大将”去海边,她肯定会闷得慌。至于其他。倒都不急,以后一样一样再添就是了。现在让她拿不定主意的,只是不知买什么牌子的好。

    “大将”对这个也不在行,一转脑子,想起洪衍武来了。就说京城人见识多,肯定清楚哪样好,于是这就找上门来了。

    洪衍武倒也痛快。这么一听,就对“大将”说,“参加完婚礼,今天住渔村的“海碰子”们也该回家了。干脆待会咱们所有人都去逛商场得了。顺便中午大伙儿再聚餐一次。至于工业券其实不用发愁,商店门口有人偷着兑换贩卖,自行车的事儿就是这么办下来的。难得的,倒是韩莹真是过日子的人,一点不虚荣,算是你捞着了。”

    这一番安排既恰当,又碰了“大将”的“痒痒肉”,实在是让“大将”打心里透着美。

    就这样,早八点左右,住“胜利招待所”的四个就与其他“海碰子”们会合在一起,结伴去了津门街。

    和京城的大栅栏、王府井、西单一样,滨城也有自己知名的商业圈,那就是这条津门街。

    在这里,坐落着各类专业商店、大小饭馆,还有影院、浴池、照相馆。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个综合性的滨城百货大楼。所以要想在滨城买到符合心意的商品,来这里是不二之选。

    果然,百货大楼的收音机柜台是滨城货最全的地方了,不像小商店品种单一,缺货成常态。当年各地品牌“沪海”、“飞乐”、“熊猫”、“红灯”、“牡丹”、“长江”、“长风”、“咏梅”、“迎春”、“友谊”、“海鸥”、“海燕”、“宝石花”基本都有。

    不过这也更增加了挑选难度,“大将”和韩莹都犯了“选择障碍症”,还真不知选哪一样好了。并且这个年代看货品又全靠售货员拿,买东西的人要想仔细对比、反复询问,那可是要吃人家脸色的。

    好在洪衍武又恰到好处地给了他们一个建议。说照他来看,选收音机,首先要收台清晰,质量好。其次就是要波段多,以后如果有了增设新的广播台才不会收不到。最后一点却是要体量小,这不仅为了携带方便,便于使用,也省电池。所以那些大墩子一样的旧式产品就不用考虑了。他的意见是,按这三条,在最擅长电子制造的沪海牌子或南京“熊猫”之间选一个。

    还别说,这番分析不但让“大将”和韩莹听得心悦诚服,旁边其他的顾客频频点头,就连售货员也笑了,直称洪衍武是行家。

    这么一来售货员态度上就近乎了不少,主动给他们拿出来几款轻便小巧的产品给他们看。

    那些收音机的大小大概如同一本杂志。这和今日的电子产品肯定没法比,但在当年已经是让人耳目一新的杰作了,顾客看到它们的感觉基本上和今天的人们看见“apple”公司新产品的感觉差不多。

    而韩莹一看见“飞乐729”做工精细的样式就喜欢上了,试了一下,拉杆天线,效果相当不错。所以尽管它不是三波段的,七十六元的价格比其他牌子要贵上一些,却还是决定要买下来了。

    最出人意外的是洪衍武灵机一动,竟跟大伙儿提议,说咱们要不然也买一个在海边解闷用怎么样当场就得到了众多喜出望外的大声拥护。

    所以最终的结果是,洪衍武和“大将”用一百五十二块和刚淘换来到十张工业券,买下了两台收音机。

    要说这年代商场的付款方式也挺独特。别看有收款台,但根本不用顾客跑去交钱支付。算好价钱和票证后,直接由柜台的售货员收下。

    售货员头顶上都有一条粗铁丝,直通收款台,上面按了电动小滑轮,挂着若干铁夹子。等售货员收完款,连同单据用铁夹子一夹,顺着铁丝就能滑向款台。

    那边接过来算细账。若有找零再连同小票再滑回来。顾客根本不用动窝。这一点甚至比今天刷卡,微信支付还要方便。

    买到了符合心意收音机,韩莹是已经心满意足了。可她没想到,“大将”因为征求过洪衍武的意见,更坚定了想给她买块手表的决心,来之前竟瞒着她带上了不少钱。

    所以这会就硬拉着她去了手表柜台。不顾她反对,硬是给她挑了一块全新的瑞士“罗马”牌机械女表,一眨嘛眼的工夫,二百三十块,十五张工业券又花出去了。

    不过韩莹的手腕上一戴上这亮晃晃的小玩意,也绝对提气。不但看着满像个**,本人笑靥如花,也更显得漂亮,幸福的滋味是显而易见的,不用闻就从脸上全透露出来了。

    大伙儿



第五十五章 私心
    百货大楼发生的事儿,过去也就过去了。

    洪衍武清楚,人生就是这样,发生的事儿往往和人一开始想象的不一样。反正以后不会再见面了,根本没必要为这个撮火。

    所以中午他好好地和大家伙喝了一顿酒,也就把这事彻底置于脑后了。

    同时,由于逛街之前,家住渔村的“海碰子”们,招待所的房间都已经退掉了。洪衍武也已经给大伙儿报了帐,把该发的钱都发了。

    因此酒足饭饱之后,这些“海碰子”便纷纷告辞,先后离去。还是和上次一样,大家约好,到时候在“老刀鱼”的家里再见。

    要说这一次“碰海”,因为“大将”出现了特殊情况,其实并不算成功。

    在缺少了一位超级主力队员,海岸上又逐渐出现了不少其他“海碰子”的情况下,他们一伙儿人也就来得及扫荡了大半拉的“羊角湾”。

    他们亲手捞上来的海货,大约是三百余斤的“鲍鱼”和差不多份量的鲜海参。比上次在“云雾崖”那次要差一小半。

    并且因为要尽快赶回滨城参加“大将”的婚礼,他们同样没有时间,再去染指别处的海滩了。

    这一切,都离洪衍武一开始给大家规划的目标却相去甚远。

    不过洪衍武的“战略”目标虽没有达成,但他凭着精明的脑袋瓜儿,却能在“战术”上弥补一二。

    本着“搂草打兔子”的原则,洪衍武提醒大伙儿,满可以把带来的钱,找东北岸的这帮“海碰子”收他们的存货海参。

    所以临走的时候,不光是在“羊角湾”,洪衍武甚至带着大伙儿又去了一趟,原本在这次计划里,却无法扫荡的另外两块海滩。

    他们在这些本土竞争者的身上,用这种方式又大捞了一笔,捎带上了二百多斤上好的干海参。这样算起来,反倒是比在“云雾崖”那次收获还大呢。

    当然,所耗费的资金也是不小。不但“海碰子”们自己的钱都花出去了,公帐上的所有现金也消耗殆尽。

    何况回到滨城后,卖“鲍鱼壳”的钱又用来给韩莹买自行车了,所以这次给“海碰子”开“工资”,返还海参钱,全是洪衍武用自己的钱垫上的。

    如今的公帐上,海参虽然已达到了千斤左右,现金流上呈现出的,却是两千多元的负数了。

    “海碰子”们的腰包都鼓起来了,人人对洪衍武这种颇具牺牲精神的做法都很感激,但同时也有点过意不去,甚至还不免产生了些许担心。

    像“大将”和“老刀鱼”就提出可以把自己的钱借给洪衍武使用,“三戗子”和“虾爬子”也表示自己的钱可以等卖掉海参再给。

    可洪衍武却一一谢绝了,他表示丝毫不用担心,自己兜里还有七八百块,让大家继续放心收海参。而他的这种带着强大信心的表态,也无疑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稳定军心的效果。

    只不过,即使是最英明神武的决策者,也不能做到让每一个下属对他全无条件的保持信任,对整个集体负有同舟共济的信念。

    像“飞蟹”这样的人,私心就有点太重了,也有点“聪明”过头了。

    他联合了和他同住一个渔村的“死尸”,动了“歪”心思。刚一回到渔村,他们就脚不沾地把刚分到的钱尽量买了同村人的存货。

    当天下午竟又杀回了滨城,给洪衍武送来了七十斤的干海参。俩人都借口家里急需用钱,把洪衍武剩余不多的资金全给掏光了。

    背地里呢,他们俩则跑到了百货大楼,一人买了一块一百二十块的钱的“沙鸥”牌手表,这才心满意足地踏上了归途。

    这一路上,俩人这叫美。

    “飞蟹”一边摆弄着心肝宝贝一样的手表,一边自吹自擂。

    “哈哈,你看咱这表蒙子,太阳底下能晃瞎人的眼睛,咱俩现在可都是带表的人了。回村里,谁家的大姑娘不得多看咱几眼”

    “死尸”虽然也挺高兴,可心里却存有点顾虑。

    “你说咱俩这样是不是有点不够意思大伙儿说好了把海参一起送到‘老刀鱼’那儿,咱们现在这么干,可是提前把小武手里的钱全拿走了……”

    “嘿嘿,你没事吧傻蛋才相信他的话呢!到时候你看吧,再碰头,那帮相信他的傻小子,弄不好就得吃白条帐了!当然得先下手为强才划算,你要仗义,弄不好钱就没了!你还有福气带上这东西吗”

    “你怎么就那么看不好炒海参啊人家可是一直在赚钱呢!别看现在钱上吃了倒账,可就那些海参,算起来也上万了。怎么看也亏不了啊,以后真要分钱,你不亏大了”

    “傻兄弟。我要真不看好,还能跟大伙儿一块干吗我承认,那小子是有些本事。可你也别忘了,有时候人要多转转脑筋,不随大流,没准好处会更多……”

    “啊,怎么说”

    “嗨,咱俩一个村的。我就不瞒你了,让你明白明白,可你知道了绝对不能告诉别人。”

    “行,有好事不忘兄弟,保证保密到底。”

    见“死尸”毫不犹豫做下来保证,早就有心想炫耀的“飞蟹”便带着万分得意,把自己的道理侃侃而谈。

    “我是一直认为,钱和海参都捏在人家的手里,出了什么事咱都做不了主,这是最大的风险。现在捞海参的旺季已经到了,市面上的海货会越来越多。那小子用这么高的价码收海参,能一直用更高的价钱卖出去还好,可到时候要卖不掉又该怎么办啊所以最稳妥的法子,还是钱要先捏在咱手里,遇到什么情况都不发愁。”

    “没错,这不能参与最后的分钱。可你还别觉得吃亏。告诉你,像我现在这样,干一次结一次的海参钱,就能比其他人有更多的钱去收海参。那每次赚到的差价不就比别人多了嘛。那小子要一直手里有钱,我就一直卖给他。这样每一次积累下来,最后肯定是我收来的海参最多,那就成了利滚利了。”

    “像这次咱俩回去,你才收了十几斤。你是不知道,我那五十来斤,也就十斤是现收来的。剩下的,可是出发前,我拿上次结清的钱提前买到的,本就打算这次一回来,趁他手里有钱的时候,抢先一步卖给他。这样大家会合的时候,我还能再收一次卖一次,打个二来回。”

    “当然,‘碰海’的时候,还能从东北岸那帮小子里收海参,我是没想到的,我承认有些失策。可现在你看,他手里不也没什么钱了。我也不算吃亏呀,反正下次再见面,我得先望望风再说了,绝不能把自己的钱轻易往里填。”

    “并且说一千道一万,最后还有一条。你看这小子卖海参,无非就是去招待所贩卖嘛。我觉着说破了也没什么的,这法子要证明一直行得通,咱不是也能有样学样,跟着照做嘛。到时候那赚到的钱可全是自己的啦……”

    “飞蟹”说到这里,不防一直琢磨的“死尸”猛的抬起头来瞪着大眼瞅他。

    这让他老脸一红,赶紧解释说。“我也不是非要另起炉灶,其实跟着‘大哥’也挺好,只不过……只不过……”

    他还没编好词儿,却没想“死尸”的反应竟是他自己想岔了,那小子突然竖起大拇




第五十六章 夜潜
    “滨城”所有海碰子都对三个地方眼红。一个是军港,一个是海港,还有一个就是“老铁山”的军事禁区。

    这些地方因为都有军队或港警把守,没人能轻易靠近,大量的海生物得以保护。也就是说,这些地方的海都很“富”。
1...118119120121122...4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