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洪衍武非常清楚,自己哭了。只不过是在暴雨之中,雨与泪很难分清罢了。
但这泪水不是徒自悲伤,而是喜极而泣,因为他终于从水里又捞出了陈力泉!
同时神奇的是,也不知是情绪激动导致,或是老天开眼,他失去的力气竟然恢复了不少,腿也不抽搐了!
而且当他重新冒出水面,再看到巨人一样的大浪时,灵机一闪,还想到了一个有可能让他们摆脱困境的办法!
那就是“老刀鱼”曾告
第八十八章 海军406医院
12月1日晚19点,在台风来袭的瓢泼大雨中,突然有一辆布满泥泞的212军用吉普车高速驶进滨城海军406医院,在主楼前刹住了车。不但把雨水泼溅得老高,还发出刺耳的响声。
接着,就见有几个浑身湿透的人迅速跳下吉普车,分头抬着两个人事不省的躯体向急诊室冲去。一路上,点点滴滴的鲜血洒落在走廊上……
在医院里工作的人,其实对这类重伤员已经司空见惯了,目睹此情景,本不会太在意。可这次却不一样,有一点颇为引人瞩目,因为那两个重伤者居然都是赤身**的。
于是便有些闲得没事干的人跟了过去,想一探究竟。当然,他们最终是打听不到什么想象中的花边新闻的,不过,却也当真见识到了一场意料之外的好戏。
原来当年军区医院只收治军人,所以海军406医院和普通医院不同,一般情况下,晚上急诊科值班只是点卯应付差事,医护人员脱岗聊天那是普遍现象。
而送伤者来的这拨人就正好赶上两个值班护结伴上厕所去了,分诊台上根本就空无一人。
这么一来,送伤者来到这些人可就急眼了。
为首的那个海军军官脾气似乎最冲,他先是把分诊台拍得山响。然后就一边骂娘,一边带着人四处砸门,像“鬼子进村”一样地逮医生。
要说这几个人那可太凶了,个个红着眼珠,似乎已经快失去理智了,而且这海军军官身上又配着枪。看他们的意思,根本是不想办什么手续了,只要找到能做手术的人,就会直接逼着医生开始手术。
所以就凭这副杀气腾腾的样子,立即吓得鸡飞狗跳,让人人避之不及,更无人敢于阻拦。好在有些机警的人,想到去找保卫科干事来,便一溜烟地跑去了。
但必须得说,还轮不到保卫干事上场,海军军官就遇上了比他还要蛮横的对手。
因为就是这么巧,当天晚上值班的两个人里有一位名叫周曼娜护士,同时兼任这所医院里“最美”与“最凶”之名,那更是人所共知、无人敢惹的角色。
她的底气主要来源于家庭背景,因为京城“总后”学院管理部周部长就是她的父亲。平时连院长见她都得关怀几句,可是个人人护着,从没吃过顶点儿亏的“公主”。
所以等到上完厕所,当这位“公主”和同事回来后遭遇到这个场面。她非但没被这些人的凶恶嘴脸吓到,反倒勃然大怒,以更高的嗓门和那海军军官硬杠上了,立刻吵成了两个针锋相对的冤家。
说实话,这场争执可是周曼娜一直稳稳占据上风。
一是她伶牙俐齿,善于狡辩。她根本不承认自己脱岗失责,非说她和同事是有紧急情况,去照顾别的病人了。
二来,她还有性别优势,吃定了海军军官不会跟一个小女子动手。自己反倒毫无顾忌地大耍雌威,不依不饶地步步紧逼,非要海军军官当众给她道歉不可。
所以等到保卫科干事和值班大夫一起赶到的时候,海军军官已经被周曼娜的强词夺理,挤兑到理屈词穷,头昏脑胀的地步了。
当然,保卫科干事和医生同样是要护着周娅娜的,他们也都坚定支持她的立场。
医生还以军队医院不收治普通百姓,和做手术必须要有病人直系家属签字为由,拒绝收治海军军官他们送来的伤者。
而保卫科干事则宣称要把海军军官送到纠察队去,追究他大闹军区医院的责任。
这下可把海军军官气得暴跳如雷,满脸通红地再次厉声大骂,说就这家医院离“老铁山”最近,不把人送这儿来还能送哪儿!要等送到城里去,人命就耽误了!
此外,他还声称要给海军总院的王副院长打电话,告他们所有医护人员轻忽渎职、草菅人命。
自然了,是决不会有人在意这番话的,在场旁观的人都认为海军军官是情急吹牛,胡言乱语。
改变局面的契机恰恰来自于一声关键的呼喊。
就在此时,那些与海军军官同来的人突然开始大叫,说被送来的两个人呼吸越来越弱,眼看快不行了。
因见事态紧急,出乎意料的是,周曼娜自己反倒心软了。她只迟疑了一下,竟然帮着对方劝说起医生来。说先救人要紧,事后再追究海军军官的责任不迟。
就这样,在保卫干事把海军军官看管起来的同时,被送来的两个伤者终于得以进入手术室。
好在输血抢救及时,一个半小时之后,当医生重新走出手术室后,便冷脸告知海军军官和与他同来的这些人,说两个伤者都脱离生命危险了。
这个好消息,确实让这些人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此时他们也没人再去计较医生恶劣的态度了,反倒心情激动地感谢了几句。
至此完全可以说,医院一方大获全胜,海军军官一方的气焰完全被打压下去了。可这件事到此还没有结束,接着又发生了几件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事。
首先是谁都没想到,那个海军军官还真的认识王副院长。
刚才等待中,他曾让同来的人打过一个电话。大晚上的,在术后没两分钟,王副院长竟然亲自赶到医院来了。
结果,王副院长一到,当场就下命令放了海军军官。并且在问过事情始末后,还特意嘱咐术后的医生,要他认真做好病人后续治疗的工作。
医生当然是懵了,再不敢板着脸消极对待,立刻就坡下驴,态度亲热地呈现出医者仁心的嘴脸。
至于周曼娜的态度,那更是匪夷所思地让人难以置信。
就在王副院长拉着海军军官和她说了一阵话,她居然一概往日眼里不掺沙子的强硬脾气。不但没再追究,而且还颇为羞涩,难得一见地笑了。
&nbs
第九十章 福分
首屈一指的最大意外,当然是“大将”把“挫虎龙”给送到医院来了。
12月7日上午,“大将”和韩莹是最先来探望的人。
当他们夫妻俩一起打开包裹的层层油布,把一条通体乌黑,足有四尺有余的“挫虎龙”展示出来,洪衍武和陈力泉一下就彻底懵了。
尽管此物因缩水抽成了鱼干,但那剑一样的身形,铁一样的鳞片,仍能让他们想起曾最为胆寒的一刻。一瞬间,他们的胸腹似乎又感到了被割破样的刺痛。
当然,他们更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千辛万苦都寻求不到,甚至豁出性命都功亏一篑,擦身而过的宝物,原来一直就存在于自己的身边!
天啊,他们兜了个大圈子,又回到了原地,这才发现此物得来,原本可以如此轻松!
这是什么节奏这分明就是老天玩人不偿命,让人恨不能吐血三升的节奏啊!
而就在两个人瞠目结舌,头脑发昏,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的时候,“大将”开始给他们讲述这条“挫虎龙”的来由,他们这才真正领教了什么叫“造化弄人”,心态也为之平和下来。
敢情这条“挫虎龙”是“大将”的远祖传下来的,得自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
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那一年的十二月初五,是同治皇帝驾崩的日子。
可人们恰恰不知道的是,实际上,远在同治皇帝的疾病确诊之初,慈禧就已经下了密旨,用八百里加急送往辽东的“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由于布特哈在满语里为“渔猎”之意,所以又名布特哈乌拉,该机构归内务府管辖,职责是专门为清朝皇室贵族置办东北地区的各种特产)
命令当时在任的“乌拉总管”率领麾下的“乌拉牲丁”们(打牲乌拉衙门之下专门从事渔猎工作的旗人)并联协“吉林将军”召集沿海渔民,一起入海猎捕“挫虎龙”。想借此来挽救皇帝的性命。
还别说,后来“挫虎龙”倒真的捕到了,那是滨城的渔民们损耗了数十条性命才获取到的。
可偏偏大功告成之日,却已经是“吉林将军”得到京中同治驾崩消息之后的事儿了。这一下子,当然就好事变坏事儿了。
对此,这位“吉林将军”恼怒非常,即痛失升官发财的良机,更加怕此消息一经泄露。若被“乌拉总管”知晓报入京中,必然要惹得“老佛爷”迁怒泻恨,引来杀身之祸。由此他就起了杀机。
所以在渔民们回归岸边当天晚上,为了连夜把那些参与猎捕“挫虎龙”渔民们斩草除根。这位“吉林将军”便下令,让亲兵们打着酒肉犒赏的幌子守在岸边,等把渔民集齐后,便加以屠戮。
而经此一劫,数百无辜渔民们几乎全都惨死当场成了陪葬品。幸免遇难的只唯有一人,那就是因临时染病腹泻,独自守着“挫虎龙”,未曾下船的“大将”远祖。
不用说,当夜的大屠杀一经开展,“大将”的远祖就什么都明白了。他心胆俱裂下,既怕又恨,便趁着混乱独自驾船离去,裹带着这条未及呈上的“挫虎龙”逃往远方。
多年之后,在得知“吉林将军”调任他处,“大将”的远祖方敢回归故土。自此,这条“挫虎龙”也就成了老蒋家的“传家宝”了。
得知“大将”手里的这条“挫虎龙”还有这么一段典故后,洪衍武和陈力泉都不由得感慨万千。
他们不由自主地便想到,若是与这些因“挫虎龙”枉死的数百条人命比起来,他们遭的这点罪、费的这些周折,又算得了什么呢
相反的,他们现在能保住性命,且得偿所愿。也远比那个没能等到“挫虎龙”,就死于非命的倒霉皇上强多了。这还能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更何况若再转念一想,其实这番罪也不是白受的。
因为要不是经此一劫,他们俩哪儿能知道,和“大将”、杨卫帆这些哥们才相识不久,感情却已经到了刎颈之交的
第九十一章 封口
除了“大将”和韩莹带来的一场最大惊喜,12月7日当天下午,杨卫帆能够来探望洪衍武和陈力泉,这本身也是一件让两人大为安心的喜事。
一见杨卫帆还是那么潇洒,身着军装,神情自若,洪衍武和陈力泉就知道他的问题不大,几天来的担忧立刻散去了不少。
说真的,要是因为救他们的事儿,牵连人家受到什么重大惩处,那可真是无地自容,得愧疚一辈子了。
所以紧跟着,他们甚至来不及表达谢意,就详细打听起杨卫帆的近况来。
果然,据杨卫帆自己说,他惹出来的漏子确实已经被平息了。
事实上,当天他跟着纠察回到军区警备连,只关了一晚上,第二天就被放出来了。
部队最终的处理结果,也只是给了他一个严重警告处分,连个“通报”都没有,纯属挠痒痒、走形式。
之所以对他这么样轻举轻放,一是因为他的持枪抢船的动机是为了救人,且完好地把渔船归还,没有造成国家财产的损失。
另外,渔村大队书记也及时跟去,详细说明了情况,并主动表示对此不愿再追究。
第二,就是王副院长还是联系了他的母亲。所谓“朝里有人好做官”嘛,他的母亲及时和军区副司令通了气,有上层关照,那就好办。
第三,让人很有几分意外的倒是,那个护士周曼娜竟然也为他给家里人打了电话。
结果“总后”周部长的夫人专程打电话给军区政治部主任,要求对他处罚尽量注意分寸,暗示最好别对他前程造成什么影响。
这样一来,几方合力,当然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最后,他毛儿也没伤一根,就回部队了。照旧还去做他的“草头王”。
不过也得说,“国罪可免,家法难逃”。他回去后还没高兴多会儿,就开始难受了。
因为军区副司令专门打电话追过来,不但责令他三天之内要把两万多字的《纪律条令》抄写五遍,而且几天后就要强制他去沪海“探亲”。
那不用说,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他的父母要借机训他了。
所以他这两天来,不但手腕子都抄肿了,磨掉了一大块皮,而且心怀戚戚,心里打鼓,实在不愿去沪海挨这顿“刺儿”。
说到这儿,杨卫帆不由噘了下嘴,手指头捻成了一小团,完全如一个犯错孩子似的,呈现出对父母深深的畏惧。
洪衍武和陈力泉为此都不由相视苦笑了一下。
他们同样没想到,这个敢于把天捅个窟窿的杨卫帆,面对自己的父母却如此惶惶然。可这种事儿他们有心无力呀,实在是有点帮不上忙。
不过洪衍武琢磨了一下,片刻后,还是给杨卫帆出了个主意。
依着他的看法是,父母哪怕对子女再严厉,出发点也无非是“责之切,爱之深”。所以这一关要是想过得轻松一点,还得从父母的心思下手。
也就是说,杨卫帆除了应该表现出知错就改、洗心革面的态度以外,更得表现出对父母的热爱和关心来。
毕竟国人讲究“百善孝为先”嘛,就是再混蛋的儿子,只要懂得孝顺,父母总要宽容几分。
那么正好,他上午听“大将”说,他们还有不少库存海参。便决定干脆让杨卫帆带十斤去给他的父母补身体。
另外,他还打算再送杨卫帆两箱茅台带去沪海,这样杨卫帆也方便“打点”一下父母身边能说得上话的人。
想来这些礼物,还是可以帮助这小子化解一些父母恼怒的。
还真别说,杨卫帆一琢磨,觉着洪衍武的主意确有几分道理,实行起来也比较贴谱。立刻就打起了几分精神,又神侃上了。
“行!哥们你‘攻心战’可够在行的!一看就知道是经验之谈,在家没少这么糊弄你们家老爷子、老太太吧唉,跟你一接触长了,我都觉着自己学坏喽……”
洪衍武见他故态萌发耍起了嘴皮子,当然也迎刃而上。
“拉倒吧。你小子早坏得流汤了,还真把自己当什么好鸟了郑重警告你,哥们儿为了拯救你于水火之中,难得大方一回。再挤兑我,海参可就不送你了。千万别只顾嘴皮子痛快,就现在这行市,再高的价儿你都弄不着现货。哪儿找这么好的事儿去……”
白吃白拿谁不高兴杨卫帆也就打算口下积德了。不过随后一算这些东西的价值,倒真吓了一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