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没钱没东西,老家伙耍钢骨叉子容易,但多半会客死异乡的。

    所以她就想今后让洪衍武出面替她给“小地主”寄些钱物。

    钱还是她出,只是得借洪衍武的手,瞒着“小地主”……

    总之,这桩桩件件的大事小情把洪衍武听得头晕脑胀的,烦躁不已。

    有些事儿他能应,有些事还真是不能马上决定,得回去抽空好好想想才行。

    偏偏这样的情况下,已经迟到的杨卫帆居然恬不知耻,也要给洪衍武找事儿呢。

    这小子在乐队登台,成琳演唱,吸引了全场观众的时候,一眼瞅见洪衍武在酒吧要了杯酒喝。

    他马上跟过去了,一点不拿自己见外,直接跟吧台里的服务员就要最贵的。

    “呃,给我来杯白兰地。”

    服务员看向洪衍武,然后默默给倒了一杯。

    杨卫帆拿起来很享受的喝了一口,紧跟着就凑到洪衍武耳边上说。

    “哥们儿,有件小事儿,你得帮我一把,给成琳也弄首歌儿怎么样”

    洪衍武简直要被他无耻的样子给逗乐了。

    盯着他看了半天,见他居然真的毫无半点心虚,也是不能不服他的心理素质。

    “还小事我该你的欠你的你知不知道,我刚花了一万块,托‘红叶’给你谈《西游记》的主题歌呢我已经够对得起你了。”

    “可你呢,啊答应我好好的,今天居然还敢迟到。要不是‘红叶’他们帮我撑了一家伙,今天我就得焦头烂额。”

    “杨小六啊杨小六,咱以后办事能走点心不光嘴答应的痛快又什么用啊你掉链子都快成规律了。好意思吗你……”

    响彻全场的音乐声里,洪衍武几乎是喊出来的。

    这下杨卫帆有点不好看了,瞅着旁边服务员想笑又不敢笑的脸色,一把搂过洪衍武边儿上说话去了。

    “哎哟,今儿这事儿我真得跟你解释一下啊。不是我故意的,是成琳听说你们两口子开了家音乐茶座,主动说要来捧场。我一想这不是好事嘛,人家也是小有名气的演员了,来了是你的面子。可没想到今儿团里排练,剧场不给劲啊,因为设备故障延迟了一会。事到临头了,我也不能扔下小姑娘自己来啊,纯属意外,实在不巧。”

    眼瞅着洪衍武脸色减缓,杨卫帆赶紧下水磨功夫。

    “说真的,小丫头人不错,没脾气,还挺热心肠的。你看,这台上唱得多认真啊,这现场效果多好,人家也累了一天了,这是义务演出啊。不念功劳你念苦劳啊,行不行你就看我面子,啊……别让我为难,小丫头都求我好几回了……”

    这时候洪衍武真乐了,不过,是坏笑。

    “哎哎哎,你这话我越听越不对啊。到底是她热心肠,是你热心肠啊她跟你非亲非故的,你比她还急,你们俩这关系有问题吧还是你单方面居心不良啊”

    “也是,你小子如今恢复了自由,又有地位又有才华还仪表堂堂,整个一金装钻石王老五。不管是大姑娘还是小丫头,哪儿招架得住你的魅力啊而且团里也是你妈说了算,那你看上谁,不跟地主儿子要霸占良家妇女一样,手到擒来啊。”

    &nbs




第二百一十一章 火了
    洪衍武的音乐茶座火了!

    而且这个过程特别顺利!

    或许是因为有了杨卫帆、成琳、“红叶”营业首日来捧场的消息。

    又或许是洪衍武的手下是京城首批最早富裕起来的人,他们的交往范围也大都是个体户。

    腰包里趁得很,就缺个能花钱买享受的地儿。

    反正既首日取得演出的满堂彩之后,6月7日,音乐茶座迎接的第一个周末,不到七点半,就全场爆满。

    虽然这一天不可能再看到昨日那几位大腕儿明星了。

    可相对而言,独此一家的特色经营,还算完善的演出设备,和极具专业素质的乐队表演。

    照样是为音乐茶座赢得了优秀的口碑,让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喝彩。

    特别是几天之后,又有新的大明星来到了“音乐茶座”。

    这无疑又给“音乐茶座”的名头加了一把火。

    敢情经由“红叶”和何箐在演艺圈里的卖力的义务宣传。

    刘晓芩和陈烨得知洪衍武办了音乐茶座的消息,也欣然带着她们的朋友们来捧场。

    而且来了就问洪衍武在不在,然后就毫不吝惜金钱的点了一堆东西。

    好家伙!“两宫皇太后”大驾光临!

    尽管不是来演出的,那也是全场轰动啊。

    朱震凡权衡了一下,登时吃不准了。

    他也没敢收钱,先让段刚赶紧给洪衍武打电话。

    别说,这个电话还真打对了。

    洪衍武得知,当即把在电话里把朱震凡和段刚夸了一通。

    他还真是不许收钱,然后撂下电话就着急忙慌地赶了去。

    咱得说明白了,这小子可不是追星啊,他是怕亏本儿。

    好嘛,他那算盘打得多精啊!

    他心知肚明,刘晓芩和陈烨既然问起他,那就是应该是念他的好,来还他人情的。

    可说实话,去年夏天凑巧碰上了机会,他花了一万块给刘晓芩她们改善伙食。

    那既是为了周全内地演员们的面子,不能让她们被有几个臭钱的港怂小瞧了。

    也是为了他自家的利益,为了长远计啊。

    这份雪中送炭的大人情,要就这么搭在了公家的事儿,那成什么了

    他不成给别人作嫁衣裳的傻子了嘛。

    一个横跨二十年的“影坛一姐”价值多少呢!

    所以不能啊!万万不能!

    不能让刘晓芩就这么轻易地还了人情债,最好,还得让她欠他更多才划算。

    那不用问,等来了之后,洪衍武又是左右逢源哄了这一桌子人嘻嘻哈哈一晚上。

    当日的消费,不但一分未取,而且送客时,洪衍武还当众给了刘晓芩和陈烨极大的面子。

    他拍了胸脯说,以后她们俩只要愿意来,永远免费。朋友嘛!

    得,还真让他得逞了。

    这种惠而不实的假大方,果不其然给所有人都留下了一个“仗义”的印象。

    于是刘晓芩很快就又带着朋友来了,但这次哪怕她故意没找洪衍武。

    可因为朱震凡得了嘱咐,她的钱依然没能花出去。

    这就让她更不好意思了。

    所以后来呢,她只要想起来,或对了机会,就会替音乐茶座做义务宣传。

    如此,便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不少当时演艺界和文化界的知名人士都因为圈里的口口相传,知道了“冰河世纪”,然后相继慕名而来。

    反过来也因此,这里越来越受客人们的追捧。

    不光个体户们,好些前卫青年和知识分子,也都把来这儿消费当成一种很时尚,很有面儿的事儿。

    于是洪衍武的音乐茶座是既得了人场,又有钱场。

    在当时娱乐业匮乏的京城,不足半个月就一炮而红,简直称得上与“马克西姆”相媲美的大放异彩啊。

    从此江湖地位落定,“冰河世纪”在京城娱乐史上毫无争议的留下了一个“京城娱乐第一家”的传奇名声。

    对日后仍旧喜欢混迹娱乐场所的人,只要来过这儿,或是了解这儿,简直成了一种资历的证明了。

    那不用说,这样的情形下,捞钱的效率也是能吓死人的。

    以半个月的成绩来看,尽管有厂里头头脑脑蹭吃蹭喝,又有官场上的应酬,还有洪衍武哄明星们搭进去的人情。

    可托老天的福,这么长日子没下一场雨,是大旱的好天儿啊。

    而且朱震凡和段刚又很科学地调整了一下座位,增加了四桌。

    这样,平均下来,每日营业额几乎能碰触到五千块的边缘。

    全部加在一起,半月总的营业额是七万块。

    可反过来消耗掉的成本也就一万。

    这么一看,赶上抢银行了,堪称印钞机啊。谁能不心惊肉跳啊

    所以服务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不是小好,不是中好,而是大好!

    事实上从下到上,几乎所有人都能清楚地感受到这一点。

    在洪衍武用音乐茶座的钱,给所有服务公司职工,每人雨露均沾,加发了一笔三十块的“暑期补贴”之后。

    全员立刻情绪亢奋,干劲十足啊。

    无论是音乐茶座还是“商店组”、“零售组”、“制作组”都跟安了发动机似的,干活愈加虎虎生风。

    抱怨劲儿也没了,部门和部门之间配合得更默契了,对工作规定和守则也执行得更认真了。

    这就是经济鼓励,立竿见影的效果。

    乐队乐队也一样,洪衍武给“海防”的人和吴休波都长了十块钱。

    好家



第946章 方便面
    1984年6月中旬,就在洪衍武和水清为服务公司取得的成绩心怀大畅,终于觉得可以暂时放松一下的时候。

    “北极熊”厂内也发生了一件值得庆贺的大喜事。

    那就是经杨厂长亲手筹备的方便面车间终于开工生产了。

    原有历史上,“北极熊”从未曾生产过的方便面,就此宣告诞生。

    为此,杨厂长专门举办了一次开工仪式。

    仪式之后,整个厂领导班子、各科室的负责人还可以进车间参观。

    洪衍武和水清自然位列其中。

    说真的,洪衍武还从没见过方便面的生产过程。

    一开始,他心里满是“过来人”的自负,觉着没什么大不了的。

    没想到亲眼一看,还挺震撼的。

    因为现代化的流水线运转自如,那速度“嗖嗖”的,效率太高了。

    搅拌、压面、切面、压制、过油、晾干、调料、包装,居然全都是机械化操作。

    经厂里的工程师介绍,他听说这条生产线,只需要几十名工人进行操作,八小时就可以生产十万包的方便面。

    好家伙,日本人的东西还真是名不虚传!

    以此时论,现代化、高科技方面,确实超越共和国太多了!

    而就在大家都在为这个数字普遍惊愕,为止赞叹不已的同时。

    洪衍武还多了一种感悟。

    他突然有点理解了,为什么他的父亲当年看过糕点厂的生产线后。

    老爷子就灰心丧气了,立刻接受了“公私合营”的现实。

    而且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在动过有关恢复祖业的一点念头。

    那就是畏于工业化的威力啊。

    低成本,高效率,远不是传统手工业能比的。

    只是他的父亲受时代局限,当时却忽略了一点。

    那就是食品的工业化永远不可能完全满足于人们的胃口,彻底取代传统技艺。

    因为这种以一个标准来生产出来的产品。

    是建立在永远追求低成本,不断的简化生产步骤的基础上的。

    在不断追逐这两点的过程里,也是一种越来越远离健康、安全、和人文情怀的过程。

    这样的食品只能提供方便快捷和粗暴简单的口感给大众。

    但却永远满足不了人们内心的情感和高精端、个性化的需求。

    说白了,就是凑合事儿的东西。

    而他,作为已经经历过一次现代化社会的人,尤为深刻地了解这一点。

    在上一世,整个饮食行业都被工业化侵蚀的未来。

    他有过那种身处高档菜馆,却觉得什么都不好吃的哀叹。

    他也有过被一天不如一天的老字号招牌菜倒了胃口的难受。

    有人曾对他说过,“你是富贵了,什么都吃过见过,自然不稀奇了。过去缺东西啊,当然觉得什么都好。”

    他曾经对这话信以为真,可这一世他就觉得这话不对了,至少不全对。

    因为打这辈子从火车站醒过来,他没亏过嘴啊,几乎天天的大吃大喝。

    可到现在为止,他也没觉得有什么腻烦的感受。

    对传统饮食的热爱反而一天比一天更盛。

    像红烧肘子、四喜丸子、米粉肉这样的大荤,他都不觉得厌倦,那滋味妙得很呢。

    这当然也不是因为“张大勺”厨艺高超,他老能沾光的缘故。
1...416417418419420...4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