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一旦开始搭建,不过三四个月就能完工。

    哪怕算上引进设备,调试设备的时间,顶多秋天也能正式开工。

    可洪衍武的项目在金钱和时间上的耗费却远超最初的预计。

    除建造费用扩大到了一千五百余万,工期也延长了两个月,预计需要整整一年三个月才能完工。

    之所以会产生这么大的偏差,其实都是洪衍武做出一个新的计划变动导致的。

    敢情拆迁工作进行中,这小子就跑到现场去看,是越看越激动。

    他真没想过自己能拿到这么好的地段。

    这么一来吧,他怎么琢磨,怎么觉得。

    如果在国贸大厦和京伦饭店之间就造一个十几层的小宾馆,实在是有点糟践了这块的地方。

    别的不说,他的资金实力不足,又缺乏高端酒店管理经验。

    在这个高档饭店已经扎堆儿的地方,即使盖好宾馆开门营业。

    无论软件还是硬件上,都会有明显不足。

    肯定是无法和周边“京伦饭店”和“国贸大厦”相比的。

    别到时候外国客人不肯来,国内顾客又有点够不着。

    高不成低不就的,只能跟在别人后头吃屁,那就尴尬了。

    于是洪衍武就开始有新想法了。

    觉得明知道这是cbd啊,何必跟别人一起凑热闹呢

    干嘛不为那些还没进入共和国的外企提前盖个商务写字楼呢

    写字楼在装潢上投资少,人员管理和培训都相对简单,又能充分发挥地段优势,今后按美金收租子一样不少挣啊

    这样他就临时更改了建筑用途,干脆当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把宾馆改为了商务综合楼了。

    应该说,洪衍武最精明的地方就在于建筑设计上,他秉承实用理念,把有限的资金都用在了刀刃上。

    他不像别人那样,在楼宇的外观上和内部装潢上,追求什么高楼层和内部奢华。

    这些方面,他的要求其实特别简单,就是方方正正,中规中矩而已。

    但在空间和功能上,他却颇下工夫,是经过反复推敲和衡量才确定的。

    比如说洪衍武坚持地下两层都作为停车场的规划,眼下来看完全没有必要。

    这让设计院百思不得其解。

    可洪衍武自己却清楚,随着城市和经济发展,城市空间紧张是必然的。

    那么他的计划,就是先把一层作为超市和便利店来经营。

    等到日后车位紧张的时候,别人已经没有了改善停车条件的可能。

    而他却可以拆除商店恢复停车场的功能,以此作为招租的优势条件。

    还有首层和二层,他也是考虑到底商的需求,特别要求把两层的层高设计为4.2 米的。

    甚至还着重考虑了货梯、卸货出入口尺寸,以及日后安装中央空调和监控等问题。

    毫无疑问的是,由附近这么多外国人群体,这两层位置用来招商办餐饮,绝对钱景远大啊。

    甚至他完全可以把他的“冰河世纪”搬过来,办成正式的常年营业娱乐场所,又或是在此地开个“衍美楼”分店呢。

    这不就是公私两便吗

    而其余楼层设计重点,他也放在了怎么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和便利、安全上了。

    不但考虑了客梯、货梯、洗手间、

    杂物间、消防设施与防火通道。

    还提前为空调、液晶屏、电话线、网线、监控、门控、防火帘这些未来需要增加的电子设备,甚至电路升级的需要做了提前准备。

    最后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他在楼宇外面,还设计了一个面朝长安街的巨大广告位。

    可以醒目的把一个或数个企业的广告放在上面。

    至于北极熊大厦的名字和logo都置于楼层顶端,相当一目了然。

    总而言之,最后真正确定下来的设计方案。

    建筑占地平面尺寸总共为45.3 米x25.75 米,地下两层,地上十二层。

    整体设计核心,就是围绕在怎么尽量扩大实用面积,和满足各方面的功能性需要上了。

    真正做到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把商业价值发挥到了最大程度,而且足以保证三十年之内都不会落后的地步。

    这不能不归功于洪衍武




第1017章 竣工
    公家这边也就这么回事了。

    与之相比,洪衍武的私人产业显然收益更大。

    这话可不是吹的。

    健美裤热销,旅游文化衫热卖,这两项计划完全如洪衍武所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故宫、长城门口的工艺品和“三轮车”也因为外国游客的继续增多,和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大幅贬值的原因,都被洪衍武提高了百分之五十的价码。

    “西单劝业场”已经开业,它和“秀水街”、“东华门夜市”、乃至花城“高第街”的买卖。

    全因为国内经济的提速,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缘故越来越火,租金自觉就“嗖嗖”往上窜。

    而这还不算“大将”那头儿呢。

    别忘了,炒卖“君子兰”的斩获同样不菲,西北岸上包海又到了旺季。

    再加上韩莹今年也在滨城的“普照街轻工市场”办了工商注册。

    按照洪衍武的话,一气儿吃下了三十个摊位,又从他的手里把部分广货由京城转批到滨城。

    一跃就成为了当地最大的服装批发商。

    假如这些都算一块堆儿,这一年洪衍武要不扑腾出个七八百万现金来,那就算是不成器的败家啊。

    像他这样还没有一个公司实体,就靠眼光和几个点子,能达到如此的来财速度,那真的得说已经把商人轻资产的投机方式玩到极致了。

    就连阿凡提“沙子一屋子,金子一袋子,眯了嘛唔……”的神奇咒语也没他这么牛啊。

    要不然,这小子怎么新年之始能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包揽了一半呢

    要不然,他怎么可能随后又靠一己之力,就把“虹光阁”的坛坛罐罐都买空了呢

    要不然,他又怎么能支撑得起,那个花钱如流水的“古建队”呢

    而说起这个,就又得提提洪家老宅的那个石头小洋楼了。

    今年五月初,这个因为种种原因一直耽搁、难产了好几年的艰巨工程,终于顺利竣工了。

    而这件事最终能够克服了诸多困难,这么快的完成。

    除了有洪衍武毫不吝啬提供雄厚资金支持,单家父女用心操持的功劳以外。

    其实兆庆托付给洪衍武安置的那些龙口村附近的村民们,也管了大用了。

    就因为这些人生于金陵遗址旁,不少人都学过祖辈传下来的石雕手艺,甚至还有几个不错的好手。

    这才让单家父女原本最头疼的石雕人手不足的问题迎刃而解,否则要完成至少得年底见了。

    这或许也算是歪打正着,或者说是好心有好报吧。

    毫无疑问,这件事对洪家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喜事啊。

    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栋房子那么简单,它还牵扯着洪禄承的心结,连接着洪家人期盼亲人归来的情感,意义相当重大。

    那么自不必说,洪衍武料定父亲得知他汇报的消息之后,是必要迫不及待要亲眼看看的。

    于是他在真正安排好了一切之后,才在临近月底的时候,告知老爷子。

    这样5月27日周末这天,洪老爷子就没去酒馆儿。

    而是举家回老宅,要去看小洋楼修葺一新的景象。

    还别看这么兴师动众的,现在的洪家要出门可比以前容易多了。

    当天早九点,由陈力泉开着挎斗摩托拉着小洪钧先行打头阵。

    水清则开着黑色皇冠载着洪家老两口和水晓影、洪镒紧随其后。

    而最后还有“服务公司”的司机小郑开着日本大发850,拉着洪衍争两口子、洪衍武和洪衍茹兄妹压阵。

    这一家人是浩浩荡荡、舒舒服服的从福儒里驱车前往啊。

    那叫一个体面,那叫一个有派,正所谓“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别说在胡同里了,就是开在大街上,都是吸引人们眼球的焦点。

    因为当时京城的汽车还是少,虽然车队属于迷你型的,才三辆车。

    但前有摩托开道,中间又是黑色丰田皇冠这样的顶级豪车。

    这情形可太像什么外宾或是大领导出行了。

    所以当他们来到了“丰泽园饭庄”路口,这里的岗亭还真闹了一出误会。

    &n



第1018章 旧日重现
    人尚未进屋,只凭小洋楼的建筑外观,就已能回溯到旧日瞬间。

    那么等到真的进去,全方位的体验到旧日繁华气息,自然就更了不得了。

    实话实说,在洪禄承和王蕴琳的眼里,室内主体结构变动不大,百分之七十和昔日相仿。

    像一楼的大客厅、小客厅、餐厅、厨房、佣人房,及方便的客用盥洗室都复原了。

    和当年最大的不同,仅仅是木色的区别而已。

    二楼原有一个两居室套房,三个一居室套房,也是一目了然,而且仍旧保留了独立浴室。

    这一层的最大改变,不过是阁楼做了一个单独的楼梯。

    让包容着阁楼的那个一居室,成为了变相的复式结构。

    还有地下室里,除了专供放置供暖锅炉的房间,带有发电机的配电室就显得没必要了。

    于是只留下个配电箱,这间房间便成了可以放电影的娱乐室。

    而外面更空旷的空间,则变更成了一个带有迷你酒吧,可以打桌球和休息的地方。

    至于整栋建筑里的装潢,因采用做旧如旧的修复手段。

    不但室内的木质楼梯、拼花地板、木质百叶窗全部复原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样子,就连摆设、器具,也带着旧时光的复古格调。

    像房间里大量民国样式的古董、家私,几乎随处可见。

    卧室里的带床架的铁花床、黄铜灯具、黄铜镜……

    客厅里八角灯、老式电话、老式留声机、高靠背布艺沙发……

    这每一处细节陈列,大约都是洪衍武在能力范围之内选用的当年之物,无不独具神韵。

    甚至烟缸和烛台等小摆设,茶具和餐具这些需要经常使用的家什,洪衍武也没草率对待。

    他很用心地选择了当代景德镇出的青花瓷、天青釉或是粉彩,一切都是民国旧日风华的反光。而整栋楼宇里最惹眼的东西,当属那架三角钢琴旁,漂亮的英式壁炉以及与之相配的火具。

    但重点中的重点,最为弥足珍贵的东西,却是在壁炉的上面挂着的那个大相框。

    因为里面是一张被翻拍放大的洪寿承和曾婉华的夫妻合影。

    总而言之,整修一新的小洋楼,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轮回,如今又恢复了它原有的功能。

    施工水准绝对一流,不亚于当年花费了七万大洋刚建好的时候。

    不但尽量维持住了历史原貌,营造出华美气派。

    而且内部设施,例如卫浴、通风、空调等,也比当年更现代化,更方便。

    那么毫无疑问,洪禄承和王蕴琳坐在这样的环境里,望着照片上洪寿承和曾婉华的笑脸,是不可能不深度缅怀过去的。

    在静静的沉默里,他们所体验到的,是凝固了沧桑和情感的调子,是时光交错中的岁月静好与现世安稳。

    既散发着旧时的风流,也有今时的浪漫……

    不知过了多久,当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的洪禄承和王蕴琳才从沉浸的情感中恢复过来。

    他们这时发现,其实自己是被孙男娣女们的吵闹唤醒的。

    敢情洪家的孩子们都没来过这样的西洋别墅,都楼上楼下,四处转悠着看新鲜。

    尤其是孩子们简直在木地板上跑疯了,他们在四处闹着跳着的捉迷藏。

    哪儿哪儿都是“咚咚”的响,和“咯咯”的笑。

    一片欢乐景象里,只有洪衍武和水清一起在帮着李福忙前忙后,端着水果和茶食招待着大伙儿。

    这一下,让他们更为宽慰和感动。

    老两口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心生一种复杂的感慨。

    由于洪衍武从小各色而乖戾,专爱搞些歪门邪道的把戏。

    洪禄承过去曾下过断语,说他是洪家的万恶之源。

    王蕴琳对此也深以为惧,曾不知落过多少次泪。

    但岁月迁流,原以为一语成谶的恶果却始终没有出现。
1...452453454455456...4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