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先说那“劈砖”之法。
让洪衍武想不到的是,玉爷竟拿来他当初练功用的那张铁胎弓作为临别相赠的礼物,并且告诉他拳劲的秘密就在这张弓里。
照玉爷所述,拉弓射箭所用之力便是拳术发力的关键,讲究的是进腰出胸,发力用肘,不用手,而这恰恰就是拳劲。
结果洪衍武依言一试之下,成果惊人,落成一摞的十块砖,竟然被他劈碎了六块半,还远超于当初董教练所劈的五块。
玉爷见状又说,这就叫“功到自然成”,其实洪衍武早就具备了如此能力,之所以一直苦练“劈砖”不成,无非不通发力的窍门而已,今后拿这张弓没事多悟,如真正懂得了打法,掌握了形意门“脚蹬”之法,哪怕一气儿劈碎二十块砖也易如反掌。
洪衍武惊喜莫名之下,死死地攥住了那张铁胎弓,眼睛里冒出兴奋之光,完全沉浸在对远景的想象中。
至于那“燕子李三”教给玉爷的“缩骨术”,(参见本文第二卷《第一百二十八章囹圄》)倒并非真的能使骨骼缩小,从原理上说,实际上是使骨头有顺序地叠排紧密,以达到最大程度压缩肢体体积的能力。
所以拿“脱铐”之法来说,本质上就是一门相对简单的笨功夫,只要洪衍武能每日坚持用玉爷所授的特殊手法做揉搓、折叠、扭曲的练习,不断地去锻炼两手、两臂之筋络,时间一长,便可达到五指拢成一团,和两臂扭曲幅度超于常人的功效,那么任何镣铐和捆绑,自然便可迎刃而解、随意脱卸了。
当然,这也与习者的年龄有相当大的关系,像洪衍武这时的年岁,正属于骨骼韧性最好的时候,不论是进益速度或是成效,都要远过于当年在狱中习得此术的玉爷,如若能一直坚持不懈勤练精研,甚至到最后都有可能超过当年的李景华。
其实说实话,洪衍武今天本来做好了挨骂挨训准备才来见玉爷的,他可全没想过会是以如此幸福的结果收尾,于是,在学到两门新功夫后,喜不自胜的他,便带着心满意足离开了玉爷家的小院,从此之后,他就再没有回来过。
而同样非常可惜的是,洪衍武虽然带走了那张玉爷相赠的铁胎弓,而且也把它放回家中精心保存了很久,但他却恰恰把临别时,玉爷着意叮嘱他的那句——“拉弓没有回头箭,人也一样”的劝诫,给当成了耳旁风,完全地甩在了脑后,这不能不说,是让老爷子对他最后的一点苦心和希冀,也付之东流了。
不过话说回来,在这一天,与其说洪衍武是顺利出师,其实还不如说他是被玉爷变相逐出了师门。
因为首先,咱们都知道,玉爷能这么轻易放过洪衍武,还授艺赠弓让他出师,纯属就是无奈之举。
若依着老爷子的本意,无疑是要亲手废除洪衍武的跤术,才算彻底根除了后患,只可惜,现实让玉爷于突然之间丧失了清理门户的能力,老爷子才不得不做出如此的妥协。
而其次,玉爷答应传洪衍武这两门功夫也不是完全凭空相赠,而是以一门功夫来换一个条件。
一是玉爷要洪衍武答应自己,今后他不能再去找古金亭、古茂生一家人的麻烦,以全自己的名声。二是玉爷还要洪衍武答应,在自己死前,他绝不能再回来找陈力泉与之见面。
至于为什么要做如此的交换那可就牵扯到最后一点了。
说白了,就是玉爷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他要用剩下不多时间,好把自己最重要的东西交给陈力泉,传承衣钵,那么当然,在这个过程里,他首先需要的,就是尽力排除洪衍武偷窥与觊觎的可能。
所以说,洪衍武要是知道玉爷真正的用意,要是知道他自己究竟错过了什么,一定会懊悔不及,更要气得拿脑袋去撞墙了,而之后,就算是他处心积虑、无所不用其极,恐怕也得想个法儿,好把玉爷传下来的东西,从陈力泉那儿给抢回来的。
那么玉爷留给陈力泉的又都是些什么呢
首先,自然和待洪衍武一样,玉爷也有一样出师礼物相赠陈力泉,那就是他家传的那把锋锐的御赐琉球宝刀。(参加第二卷《第九十九章玉爷》)
老爷子对这把刀只有一句嘱托,那就是此刀专为斩杀外敌而生,也代表着玉家人荣耀的风骨,今后虽然再无多少杀洋鬼子的机会了,可也要陈力泉好好保存,不得流于洋人之手。
接着咱们再说第二,那就是药。
在行里有句老话叫做“传徒先传药”,这是因为武家都是有药方的,有练功的、有救命的,在想当年的江湖,如若某人敢自称是某某的徒弟,那必得拿出几张药方来才作数。
而玉爷的药方虽然算比较少的,但也的确贵在难得。
像“天心丹”,乃是不可多得的救治内伤的特效药,而传自大内的秘制药油,不但活血化瘀,还有巩固筋骨之效,只要有这两种药在,不但练功者安全保障大大增加,就是对练功本身也有事半功倍的促进之效。
所以说,像这种武家的药方既是医学界的一宝,实际上也是武学门派师承的见证。
至于第三,那就要属玉家的独门跤术和受传于外派高人的武术了。
玉家的跤术至玉爷止,已传袭了十三代人,且每一代人都把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总结汇总,最终再摘选出精要,记录在家族的《跤谱》之上。
所以实际上玉爷交给陈力泉的,并非是一个薄薄的小册子,而是厚厚的四大本自制的线装书,共分为“扎功”、“器械”、“绊子”、“摔法”四篇。
特别要说明的一点是,这可并非古本,因为二百年下来,玉家传人不断为之增加内容,且因时间较远,翻阅之人又多,所以最早原物已然腐朽,是以玉爷在津门张园任职时,继其远祖,又进行了第三次重新抄录订制。
至此,玉家的跤谱几乎已包含了我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跤术绊子和练功方法,且还经过玉家人亲身尝试后的改进与补充,可谓是集满、蒙、藏、回、汉
第192章 院派
与身负着玉爷期望,从即日起,每天都要勤加练功的陈力泉完全不同,洪衍武走出师门后,只感到无比的轻松自由,他觉得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现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艳阳高照,空气新鲜,似乎就连凛冽的寒风都变得可亲了。
外面的世界也实在是太开阔了,开阔得让洪衍武一时都不知道下面要干什么才好。
实话实话,虽然同样是独身在外,可这种感觉确实是和头几天不一样。
那时的他总觉得脖子上有一只无形的手掐着,唯恐一时不慎,玉爷就会从自己的身后冒出来。
所以为了防止被玉爷找到,白天里他哪儿也不敢去,几乎天一擦黑他就会尽快溜回暂时容身的那家被服厂仓库,靠龟缩在成堆的棉被和棉大衣里,度过一个个漫长的夜晚
这种孤独,这种寒冷,甚至让他还一度想过要不要索性去行险,一次就干完该干的事,然后就动身去外地。
不过从今天开始,可就好了!他大可以彻底把心放在肚子里了,就老爷子这种现状,绝不会再去管他的闲事了。
他再也无需看旁人的脸色,再也无需有任何的顾忌!
当然,实际上他也为玉爷的病体有些小难过,也有些同情要照顾玉爷的陈力泉,可对他而言,更加难以自控地,却是得到两门有用功夫的欣喜,和迎接全面自由生活的激动。
所以为了庆祝一下,他的初步打算,是先去花上一毛二分钱去喝碗馄饨,再来个烧饼,或许之后还会去菜市口电影院看一场“免费”电影。
说到这儿,有人或许会奇怪了,难道洪衍武在菜市口电影院有熟人吗
不,应该说,这种“免费”电影,并不是真的不用买票,其实是因为那家电影院的后门通着后边居民院的一个过道,虽然放映时为了防止有人混入,这个门通常会上锁,可关键是高高的后窗户是翻窗,就凭洪衍武的身手,很容易就能爬上高墙翻进去。
这可并不是他太抠门,也不是因为他口袋里的钱连张票都买不起,而是现在他要自己过日子了,不得不节省点儿花。
更何况能白看,谁又肯花这个冤枉钱呢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嘛。
再说了,好玩的的地方还有很多,他还得一一慢慢玩儿呢,不过现在他并不急,反正时间有的是,怎么用都够了。
就这样,有了决定的洪衍武没几步就走到了菜市口,可他在馄饨铺里才刚吃完午饭,还没来得及去看电影,就已经惹出了新的事端。
怎么呢
嗨,纯属是玉爷送他的那张铁胎弓给惹出来的事儿。
原来洪衍武吃馄饨的时候,他就把弓背在身后,这对当年的人来说可都是新鲜景儿,弓对于年轻人更是极具吸引力的玩物。
于是就有两个同样吃饭的小子把洪衍武给盯上了,在他离去之后,也跟了出来,一直悄悄地尾随。
要知道,洪衍武虽尚未能练至“火烧身”的境界,但感官也比常人敏感不少,这俩小子的一举一动他自然有所察觉,这下好,他也不去看电影了,反倒故意穿偏僻的胡同往虎坊桥的方向去了。
接着果然如他所想,才刚走到北堂子胡同,身后的那俩小子就追上来,把他给截住了。
倒也不用说什么,他只一看眼前这俩小子嘴里叼着烟卷,头上歪带着帽子的模样,就知道他们不是什么好玩艺儿,更何况这个时间没在学校,肯定也是逃学了。
唯独让他有点意外的,倒是眼前这俩人头戴羊剪绒的帽子,身穿正宗的“国防绿”,而且还是四个兜的,这在附近一片可还真算少见的,凭他的猜测,十有**是白广路总参三所的军人子弟。
要说洪衍武做出如此推断,也是有原因的。
在当年,大院儿代表着一种体面的社会精英阶层的生活,能住在里面的,不是军人就是国家部委的工作人员,可由于南城地区多为贫民聚集区,所以玄武和重文两区,像这种“精英地带”都很少,若单以xw区而言,恐怕也就是白广路上,大院才多一些。
因为这里不但有“总参三所”大院、轻工部(后来的电力部)大院、五机部五院宿舍大院、水利水电干部学校(今水利部)大院、“八一厂宿舍”(今民政干部学院)大院,而且在白广路商场的路东还有“黑冶”(bj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大院,在白广路跨过枣林前街后还有邮电部宿舍大院和与之相对的华北电力管理局(今国家电网冀北电力公司)宿舍大院,绝对算是大院云集,热闹非凡。
而住在这些大院里的人们,虽然从事的职业不同,人员来自四面八方天南地北,口音也南腔北调,可这些大院中或多或少都设有小卖部、粮店、食堂、公共澡堂、理发店、幼儿园、电影放映队等等,就像一个个独立的小社会,每个家庭的基本生活用品不出院门就能解决,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来形容,当不为过。
自然,人的贫富与贵贱在孩子身上会有很明显的反应,这些大院里的孩子一般在家长的庇护下是不屑于胡同串子为伍的,而在xw区由于这些大院子弟本就比京城其他的区域要少,因此更是物以稀为贵,就连上学也与那些底层百姓的孩子彻底分别了出来。
像xw区几所有限的重点小学和中学,就几乎容留了全部的大院子弟,而那些普通的学校里,学生父母最大的
第193章 以眼还眼
意外遭遇的一场冲突,无疑给了洪衍武一种“天上也会掉馅饼”的好心情,但也让他意识到身上的铁胎弓,确实是容易件招惹是非的东西。
而且,就这么背着也很有些累赘,为此,他便改变了原有的计划,决定要把这件东西先送回家中,然后再回来看电影。
但因为已久不归家,他早没有了家里的钥匙,所以他在把那套多出来的军装和帽子送进信托行换了二十五块钱之后,就直接去了半步桥小学找妹妹。
却不想,亲眼目睹的一幕,竟彻底毁了他所有的好心情。
下午两点半左右,半步桥小学的操场上,所有五年级的学生们都在上体育课。
虽说是上课,可由于体育老师被临时叫去学习刚下发的“最高指示”去了,所以三个“排”的学生们都在自由活动。
男生们或是攀爬铁杠,或是追跑打闹,更多的则在球场上打球、踢球,喳喳呼呼的,拼抢激烈。
女生们除了跳绳的,和“踢毽子”的以外,剩下的也都站在操场边,聊着天儿,有一搭无一搭的看热闹。
而洪衍武的妹妹洪衍茹不好动,老苏家的闺女苏绣要陪她,她们都属于后者。
可就在她们小声细语,专心致志说着什么的时候,一只没了脑袋的“家雀儿”,突然从她们的身后“飞落”在了洪衍茹的面前。
自然,这毛茸茸、灰黢黢,从天而降的“麻雀僵尸”,顿时就把两个女孩子吓了一大跳,结果不但洪衍茹惊叫一声,一跤倒坐在了地上,就连较为胆大的苏绣也吓得面色发白,心脏狂跳。
这时,一个身板结实得像坛子一样,长得却挺猥琐,满脸风刺疙瘩的初中生,一脸坏笑着冒了出来,不用说,刚才这一手坏招儿就是他干的。
而这小子也不是旁人,正是最喜欢欺负洪衍茹的孙卫东,(参见第二卷《第一百四十八章狼窝》)哪怕如今已经毕业了,他也不肯放过这个可怜的小姑娘,平日仍然常常利用旷课的机会,回到这里来骚扰。
苏绣一见是他,就赶紧扶起洪衍茹,把她护在了身后,同时满是戒备地盯着他,并义愤填膺地加以叱责。
“姓孙的,要脸吗早就毕业了,还没完没了的,你就不知道你有多讨厌吗”
可孙卫东却毫不在意,根本不懂脸红。
“嘿,小丫头片子,我还想说你呢!怎么每次都是你来挡横儿”
苏绣简直被气坏了,挺胸仰脖地喝骂。
“臭流氓,你别没完没了缠着小茹!逼急了我们,我们就去告诉小茹的三哥!人家可是练跤的,摔你白玩儿……”
“切,不就是洪衍武那小子嘛,你吓唬谁呀,他要敢惹我不早来了而且我早听说了,他在七十八中让人给收拾老实了,乖得就跟个顺毛驴似的,你就别拿死老虎说事儿啦。”
说到这里,孙卫东露出了一种十分流气的笑容,他像惯常那样,又开始下作地威胁两个女孩儿。
“告诉你们,我来找这个资本家小姐是看得起她,再敢拦我,可别怪我甩你们俩一身大鼻涕……”
孙卫东说完,就假意摆出了要“醒鼻子”的架势,他知道这是俩女孩的软肋。
按他所想,苏绣仍然会向往常那样对他的“绝招”避之不及的,而最后,白净净小瓷人儿一样的洪衍茹还是跑不了,照旧会落在自己手里,由着自己欺负摆弄。
可这次让他没想到的是,偏偏出了岔子。
就在关键时刻,竟突然有人横插了一杠子,从后面一薅他的脖领子,就给他扔了一个大跟头。
谁吃了熊心豹子胆!
在自己学校,也算一方“小神”的孙卫东自然不肯吃这个亏,可当他带着满腹气恼,嗷嗷叫着爬起来时,却发现眼前站的人,竟然是身穿绿军装,胸前背着一张铁胎弓的洪衍武。
他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猛揉了一阵再看。
没错,的确是绿军装,洪衍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