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修仙就上一百层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作梦DR
而就陆平西所知,蚂蚁本来是没有视觉的生物,它们是用气味来进行交流的,所以陆平西推断,这群蚂蚁在修炼有成前就开了灵智,就发明了气味文字。
这群蚂蚁...
它们不是普通的蚂蚁,而极有可能是宝兽级别甚至灵兽级别的蚂蚁。
面对陆平西的询问,那蚁妖不敢不答,它说道:“这些书籍有的是上古时期我们蚁族的大宗师所著,有的是历代大长老所著。”
这蚁妖没有丝毫隐瞒,而且它也觉得自己不需要隐瞒,这是用气味书成的书籍,其他族的生物根本就无法理解。
然而它失算了,陆平西,能够理解这些书籍。
陆平西用灵识扫描一遍后,就理解了这些书籍的内容,尽管这些书籍是用气味书写而成的,但依旧无法阻碍陆平西理解它们,这其中原因,陆平西也只能归功于自己的体质了。
否则道理上是说不通的,因为他从未见过蚁族,也从未见识过气味书籍,更没有学习过气味文字。
蚁妖继续在前面带路,陆平西则跟在后面,他不断用灵识扫描这些记载着气味文字的石头书籍,而令他吃惊的是,这些石头书籍上记载的全都是关于修行的书籍,而且是修心的书籍。
比如一本被称之为《仙备论》的书籍,上面记载了一种说法,那就是修行之前要先修心,闭关一个月,就要先用五天时间来修心,闭关一年,就要先用一个月时间来修心,而若闭关十年以上,则必须要用一年的时间来修心。
这叫闭关前的准备,有备无患,多准备,闭关才能越顺利。
这本书让陆平西非常赞同,不错,做越大的事情就要越多的准备,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句:“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这句话便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眼光越长远,目标越远大之人,就会用更多的时间去准备,然后走得更远,陆平西之前的行为早已经符合道,只等了经典之后,他才明白了这一点。
凡人远行,思前想后,需要很长时间,看起来不果断,但符合道理。
仙人远行,瞬间就决定,看起来很果断,其实是在那刹那间,仙人就已经把前因后果判断明白,继续远行,只不过是遵循因果变化而行动而已。
就在陆平西仔细查阅这些蚁族的经典的时候,前面带路的蚁妖突然开口说道:“前辈,前面就是大长老的住所了。”
陆平西抬起头望去,然后就看到了一条长长的地下通道,而通道的尽头是一个散发出土属性气息的地下洞穴,这个洞穴看上去非常朴素,而在洞穴口还站着几个蚁族妖兽,最前面的一只蚁妖是非常年迈的老蚂蚁,它和别的蚂蚁不一样,别的蚂蚁都散发出金属性气息,唯独它散发出来的是土属性气息。
那一刻,陆平西便明白了,这老者就是蚁妖口中的大长老。
“前辈远到而来,晚辈未能远迎实在是失礼了。”
陆平西有些意外,因为“失礼”这个词出现在对方口中就很奇怪,礼数一词,自孔圣后才出现,是人类的专属,对于远古时期就进入仙塔妖兽而言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礼数。
然而这只蚂蚁却懂,这就很奇怪。
不过陆平西没有详细地追问这件事,他开口问道:“你应该就是蚁族的大长老了吧?我对你的神算术很感兴趣,不知道可否能与我论一论算术之道。”
算术也被称之为算卦,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古z国又一本《易经》,是从周朝传下来的,现在网络上随便一搜就能搜到,当只能搜到卦象,却搜不到算法,更搜不到解法。
所以普通人再怎么研究,也不知道这个卦怎么算,更被提算出来的卦要如何解。
这就好像搞到了数学题和参考答案,但却不懂加减乘除之类的算法,更不懂设未知数、二元一次等解法,所以光靠看题目和知道参考答案,却还是不知道数学题怎么做,这样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还是不知道如何解答。
因此,算法和解法才是重中之重,而此刻,这个蚁族的大长老似乎掌握着这种算法。
第323章 这就是论道?我懵了
陆平西想要论道,这大长老同样想要论道,它说道:“吾之算术之道根本微不足道,前辈的道才如同皓月之光,晚辈也想和前辈讨教一下修炼之道。”
这大长老给陆平西的感觉宛若古人,他说的这一段话可谓是非常有礼貌,既不显得太过谦卑,也没有丝毫的高傲。
陆平西是不习惯这种说话方式的,他觉得仙塔内强者为尊的习惯就很有意思,弱者对强者自然臣服,如果看不惯,那就去挑战强者。
而大长老这套儒学做派,是在是有些不符合仙塔内的基本塔情。
不过陆平西也不在乎,他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便论一论吧,各持所需即可。”
大长老说道:“正有此意,不过,我想让我的学生旁听并记录,不知道前辈可否介意?”
陆平西看了一眼大长老身后的一群蚁妖,这群蚁妖面露激动之色,大长老和前辈论道,他们仅仅是旁听一下肯定都受益匪浅。
陆平西说道:“自无不克。”
大长老露出笑容,它让出一条道路来:“那么,请前辈到我的居所来,这里土属性灵气浓郁,最适合论道。”
陆平西走了过去,并随口问道:“我看你们蚁族王国金属性灵气无比狂暴,这究竟是为何?”
大长老说道:“是这样的,我蚁族王国正在此地深挖洞穴,广积食物,筑就地下城池,目的是打算在此地休养生息,强大士兵,而我的任务就是培养更加强大的修行者,好让它们不断向上,为我们开拓道路。”
陆平西明白了,原来是蚁族在此地施工,而它们施工肯定都是用法术,所以才导致这里金属性灵气如此浓郁。
陆平西和大长老走进了这个土属性灵气浓郁的居所,这是一个巨大的洞穴,但洞**有一条细细的河流,河流把居所分为了两半,正好划分阴阳。
细流左右两侧各有一个蒲团,大长老来到左边这个蒲团上盘腿坐下,陆平西来到右边这个蒲团上坐下。
而众多蚁族弟子便围成一圈,小花妖和冉柄也坐在周围。
一个蚁族弟子立刻拿出了一本石头书籍,然后伸出触角准备在书籍上记录下这次的论道。
何为论道?
其实就是一种讨论,就是我问你一个问题,你问我一个问题,但倘若是用蚁族记录的风格的话,那就应该是这样的:
大长老曰:“吾自幼博览群书,但幼年时不识书中道理,唯有成年后经历种种,随后再读书时方能领悟书中精神,我想问前辈,这书究竟该怎么读?该什么时候读?该不该读?”
一连三个问题,这便是论道,你问我答,但又不是学生向老师那样的提问,而是问题中还附带着自己的见解。
陆平西开口了,蚁族弟子立刻记载下来:
前辈曰:“我认为读书一事,想读再去读,想读什么就去读什么,不要为了读而读,不要为了书的名气大而去读,读自己不想读的,读了既不理解,也不认同,非想要和著作者辩论一下,然而名著作者早死了,总不能去找个死人辩论,所以只能去找找其他人对这本书的评价,看到赞扬的便不屑一顾,看到批判的便深以为然,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作者还要厉害几分。”
大长老曰:“善。”
大长老表示陆平西说的有道理,以为这种情况他早就遇到了,年幼时候的它读《四国论》,便不懂四国中的食肉国、食草国、食土国、精怪国为什么相互斗争,当时的它对这本书不屑一顾,认为这本书只不过是在讲述一个虚假的故事。
那时候的它读了这个故事后就四处去寻找同时学习的师兄弟讨论这本书,听到对这本书大肆赞扬的人,它就不屑一顾甚至不与之来往,听到大肆批评的人,它就以为找到了知音,并和其结为好友。
可等年龄大了,经历了一些事情后,他才明白当时的自己是如何浅薄无知。
这便是论道,陆平西充分地了解到了大长老的情况,然后顺着他的话题给出答案,而这个答案则让大长老深以为然。
没错,真的是这样,前辈的话只有经历了这些后才能听懂啊!
弟子们不明白其中道理,只是把两人的对话记录下来,甚至还觉得前辈是在反驳大长老,而大长老被驳倒,最后只能心悦诚服。
其实是它们不懂其中的关系,不懂得大长老已经根据陆平西的话印证了自身经历。
什么是修行,这就是修行。
为什么有句话叫少不习丹,老不习拳。
年迈之人,不适合习拳,因为身子骨不行了。
而年少之人,不适合修行,因为他们的经历还不够,他们不明白这些道理,所以你传道给他了,他也只会不屑一顾。
陆平西和大长老还在论道,这次,轮到陆平西问了。
弟子们立刻开始记录:
前辈曰:“我听说,生命的由来,起源于一点先天灵光,随后被阴阳二气塑成魂魄,又被金木水火土五行铸成了身体,所以除了这一点先天灵光,生命的魂魄和身体皆来自于这片天地,因此无论如何,生命也逃不脱这片天地,这便是命数,该来的来,该死的死,皆是命运。”
一众蚁族弟子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生命的由来,原来我们的魂魄都属于这个天地,唯有那一点灵光不属于我们,它们恍然大悟。
而大长老早已经明白其中道理,它很清楚,陆平西是在说,生命的构成脱离不开阴阳,脱离不开五行,所以搞清楚了阴阳和五行也就能搞清楚生命的命运,那么所谓的算术是否就是这个道理?
陆平西提出了自己的算术,然后想要请教大长老的算术。
大长老开口,众弟子立刻记录下来:
大长老曰:“吾之所学为‘天衍神算’,是根据天运行的规律来推算世界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长老的意思是,人效仿大地,大地效仿天,所以搞清楚了天的规律,就能搞清楚地的规律,搞清楚了地的规律,就能搞清楚人的规律,他的算术就是基于这么一个原理。
陆平西懂了,但一群蚁族弟子懵了。
第324章 又善?到底哪里善?
陆平西已经听明白了,大长老已经清清楚楚地把算术的原理告诉了陆平西。
而陆平西也是一听就听懂了,但周围的一群蚁族弟子懵了,小花妖和冉柄也搞不清楚。
这就是精神境界上的差距。
不过,大长老虽然说明白了理论,但却没有把究竟如何算说清楚,毕竟如何算属于核心机密,不能随随便便就透露出来,至少不能在这个场合下透露出来。
陆平西和大长老心照不宣,现在是论道,而不是讨教技法,说清楚了理论就行。
如此,大长老又开口了,几个蚁族弟子连忙端正坐姿,虽然刚才那个问题还没有考虑清楚,但前辈们已经开始下一个问题了,去多想也无益处,还不如跟着前辈们的节奏走。
弟子们立刻专心听讲,负责记录的弟子连忙把他们的话记录了下来:
大长老曰:“传说中,只要修炼到了金丹期就能称得上是真人,而达到真人的境界后,既能水火不侵,也不用睡觉,就算失去了肉身,也能以灵魂体存在一段时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众弟子疑惑,大长老问的这个问题太没有水准了,这种级别的问题,别说问前辈,就算问它们它们也能答得出来,因为金丹期的真人并不是传说,而是切实存在的。
真正的金丹期修士,能呼风唤雨、出手风雷,实力强大无比,自然不用惧怕洪水和火灾。
众多弟子不懂,但陆平西却是明白了大长老在问什么,大长老问的不是所谓金丹期,而是达到了精神圆满这个精神境界的真人,何为之真人?
所谓真人指的就是精神境界已经修炼到圆满,随后,任何外物都无法干扰其心思,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发于左而目不瞬,有很高的专注度,精神不会轻易动摇。
而一旦达到这个境界后,就算不用施法,洪水也会避开你,就算不用道具,火灾也会避开你,因为真人接近天道,而天道管理下的洪水火灾不会伤害有道之人。
大长老想要问的就是,这个传说是不是真的?
陆平西明白大长老在问什么后便回答了,众多弟子立刻竖起了耳朵。
大长老所问的这个问题前辈会如何回答,和我们的答案会不一样吗?
蚁族弟子记录道:
前辈曰:“老子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庄子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大长老曰:“善。”
众多弟子:??
又善?
到底哪里善?
这会儿,弟子们更加听不明白了,它们自认为大长老提的问题很简单,但前辈的回答却好像是在东拉西扯,问东答西,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可大长老却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好像是明白了什么。
这就让弟子们不理解了,大长老你到底明白什么了啊?你们的问与答真的有逻辑关系吗?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蚁族弟子们无法理解陆平西和大长老。
而大长老当然能明白陆平西的意思,它刚才问的是,真人真的存在吗?真的有这种接近道一样的人吗?
陆平西便回答道,真正的至人早已经修炼到忘我,真正的神人不贪图功劳,真正的圣人往往没有名气,这些人都和真正的道一样难得一见,所以真人也是一样的,有这种人,但是他不表露自己,所以你看不到他。
历史上,真正大公无私的人,往往没有名气,而像包青天那样,听起来大公无私,可还不是贪图名声吗?
所以,真人不露相,这样的人出现了,你也发现不了。
大长老听明白了,然后说“说得好”。
而众多弟子们就什么都不明白了。
如此,陆平西总算是对大长老有所了解了,他明白了,这位大长老是熟读各种道家经典的蚁族妖兽,而且它对人类的经典也很清楚,虽然不知道这些经典是如何流入到仙塔里来的。
理论上讲,既然这些妖兽都是在封神后不久才进入仙塔内的,那么应该没有经历过周朝以后的人类历史才对,所以它们应该连《易经》都不懂,更别提《道德经》了。
猜你喜欢